東區檢察院大打“組合拳”懲治和預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1-05-31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隨著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實施,“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墨汁粉條”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浮出水面,民眾要求嚴打食品安全犯罪的呼聲越來越高。為切實履行“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執法宗旨,東區檢察院結合轄區實際,立足檢察職能,自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檢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各科室職責,大打“組合拳”,全力懲治和預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一、加大宣傳力度,依靠群眾力量拓寬食品安全犯罪受案渠道

  為激發群眾舉報熱情,拓寬食品安全犯罪受案渠道,我院充分發揮控申部門的“窗口”職能,采取多種措施,加大宣傳力度。一方面,主動將控告申訴程序、受案范圍等相關法律知識向人民群眾廣泛、深入地宣傳,使群眾對控告申訴程序有進一步的了解和知悉,方便群眾進行舉報。另一方面,重點向群眾宣傳構成食品安全犯罪的相關知識,使群眾了解涉及食品安全犯罪的相關罪名,分清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提高群眾舉報線索的受案率。同時,重點對網絡、媒體關注的食品安全事件信息進行收集,經甄別研判后,及時發現犯罪苗頭,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建議相關職能部門調查處理。

  二、調整辦案方式,建立健全機制確保對食品安全犯罪實行“快捕快訴”

  一是建立優先辦理機制。對移送的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實行優先辦理,專人專辦,確保快捕、快訴,增強打擊食品安全犯罪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二是健全內部協作機制。推行捕、訴“一體化”工作模式,對其中案情復雜、社會影響大的案件,由偵監、公訴部門交換看法,統一認識,防止因內部意見不統一,致使辦案節奏梗塞的情況出現,保證及時、準確、有力地打擊犯罪。三是推行外部溝通機制。既要加強與食品安全監管行政執法單位的聯系,又要將觸角延伸到基層派出所和案件承辦人,以便隨時了解案件情況和辦案進度,及時引導案件偵查,減少中間環節,提高辦案效率。定期與法院進行溝通,保持在法條理解和證據認識上的一致,聯合制定規范性文件,建立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提高司法效率。四是實施全程跟蹤機制。加強對立案后偵查、起訴和審判環節的全程監督,對立而不偵、久偵不結、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及時督促偵查機關加大偵查和追逃力度,提高立案監督案件的批捕率、起訴率和有罪判決率,確保偵查、起訴、審判、執行工作依法有序銜接。

  三、立足檢察職能,依法嚴懲食品安全犯罪背后的貪污腐敗行為

  一是精心安排部署,組織干警認真學習最高檢《關于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關職務犯罪活動的通知》,充分認識打擊食品安全犯罪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激發干警辦案積極性和主動性,結合轄區食品安全現狀,周密部署,迅速行動。二是全面排查案件線索,通過群眾舉報、媒體報道、走訪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召開聯席會議等多種方式盡快發現和摸排一批線索,迅速突破一批案件。三是形成辦案合力,加強協作配合,反貪、偵監、公訴部門對辦案中發現的食品安全相關行政管理和執法、司法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瀆職侵權犯罪線索,要及時移送反瀆職侵權部門,形成嚴肅查處危害食品安全瀆職犯罪的辦案合力,最大限度地杜絕問題食品的發生。

  四、建立銜接機制,努力做到全方位多層次預防食品安全犯罪

  一是深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機制,充分利用兩法銜接平臺,通過走訪、召開座談會等方式,提高行政執法單位依法行政意識,另外,主動結合辦案,對轄區相關企業開展以案說法和警示教育活動,增強企業守法意識。二是對辦理的相關案件,及時進行分析研判,發現并分析食品安全管理體制機制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及時向黨委和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制度和法律的意見、建議,促進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建設,規范食品安全監管秩序。三是預防部門主動發揮職能作用,與職務犯罪偵查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搞好危害食品安全瀆職犯罪同步預防工作,從源頭上遏制和減少食品安全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