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仁和區:“八爪魚”模式+五步工作法確保矛盾糾紛快調快結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4-12-13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近年來,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區始終堅持“預防為主、基層為主、調解為主”的工作方針,聚焦調解工作多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調解質效,推動勞動爭議化解在基層,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作出積極貢獻。

整合資源,首創“八爪魚”(“1+N”)調解模式 

為合理高效利用現有調解資源,仁和區人社局在前期調研摸底,全面掌握全區調解組織建設現狀的基礎上,結合仁和經濟發展、企業類型、勞動者結構、部門職責等實際,由人社部門牽頭,整合全區各部門、鄉鎮、行業、企業等調解資源,形成全區上下密切聯動“一站式”調解的“八爪魚”(“1+N”)服務機制,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達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的。

一個牽頭。由人社部門牽頭,采用“人社+工會+法院”三個部門聯動方式,依托設在人社局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室,充分發揮工會保障弱勢群體合法權益和人民法院司法保障職責,打造爭議化解大平臺。

二個核心。以“仲裁+監察”為核心,充分整合勞動仲裁的專業優勢和勞動保障監察的執法優勢,形成爭議調解大優勢。

多方聯動。融合各鄉鎮、街辦和行業主管部門、企業的直接管理力量,通過“聯合調、快捷調、線上調、就地調、專業調”等措施多方調解,互融共促,凝聚爭議處理大力量。

協作配合,五步工作法高質高效 

仁和區采取“一窗受理”勞動糾紛的方式,統一設置“勞動保障維權”受理窗口,勞動者到窗口投訴,工作人員根據勞動者訴求,立即受理勞動保障維權舉報投訴、申請仲裁事項,通過五步工作法高質高效服務勞動者。

簡易調解。主要針對勞動者現場或電話咨詢投訴中案情清晰簡單、用人單位配合的案件,一是雙方自行調解;二是電話調解;三是現場調解。此類案件辦理過程通常最短一個小時解決,最長不超過一天。

一般調解。針對簡易調解中未妥善處理、用人單位配合度不高的案件,一是調解室調解;二是行業主管部門配合調解;三是行業主管部門、屬地政府、本委三方調解。此類案件可調解室調解,也可“壩壩談”,也能“街邊談”。

監察處理。如上述調解仍未處理,針對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但有爭議、配合度不高的,轉由監察處理。一是案前調解;二是案中調解;三是直接立案。

仲裁辦案。不適合監察處理的,經雙方各自舉證后,由仲裁進一步處理。一是由仲裁委托本委派出專職調解員調解;二是庭前調解;三是庭中調解;四是庭后裁決。

法院執行(訴訟)。一是仲裁委出具調解書的,直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二是不服裁決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專業+智慧,確保矛盾糾紛快調快結

調解隊伍專業。人社、工會和法院的工作人員及律師組成調解員隊伍,加大對調解員專業培訓,通過舉辦勞動爭議法律法規集中學習班和知識問答、專業測試等,促使調解員掌握政策、熟悉業務,成為調解能手。

網上調解智慧。為高效調解、節省成本,在工作中推廣“互聯網+調解”服務平臺和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引導勞動者通過網絡平臺投訴,及時處理勞動者網上投訴,強化調裁審銜接,實現網上調解、網上處理,注重掌握在線調解工作規律,拓寬勞動者維權渠道,便利當事人足不出戶獲得調解服務,調解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政策宣貫到位。在全區范圍內不定期開展法律政策宣傳活動,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規等進行宣傳講解,使勞動關系雙方知曉自身的合法權利和義務,不斷提高企業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自覺性,增強勞動者依法理性維權意識,做好勞動爭議預防工作。

審核: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   責任編輯: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