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30號公告:關于2015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7-01-13 來源:系統管理組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關于2015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國務院已于2016年12月23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現將整改情況公告如下:
一、關于整改工作的部署推進情況
2016年6月30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關于2015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要求高度重視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工作,嚴肅對違法違規問題進行追責和問責,著力加強制度建設,年底前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整改情況。7月7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整改工作,要求以整改審計查出的問題倒逼改革,針對一些年年審、年年存在的“頑疾”,抓住體制機制深化改革,從根子上解決問題;對以各種方式騙取財政資金、違反財政收支規定等行為嚴肅追責問責,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強化對整改工作的督促檢查,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要對照審計查出問題,倒排時間表,按要求逐項、逐條整改,整改結果要于10月底前報國務院,并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后向社會公開。國務院辦公廳將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納入督查督辦事項。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認真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要求,狠抓整改工作。
(一)著力落實整改主體責任。被審計的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認真組織開展整改,及時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臺賬,實行定期檢查和通報制度。有的召開黨委(黨組)會議或部務會議等專題部署整改;有的成立機構專門負責組織整改;有的將整改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結合,作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重要抓手;有的將整改納入績效考核和內部巡視等工作,確保整改到位。
(二)著力強化整改督促檢查。有關地方將整改納入政府督查督辦事項,有關主管部門也加強了對相關領域問題整改的督促檢查。按照國務院要求,審計署向被審計單位下達專門整改通知,將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問題逐條分解,逐項明確整改單位、整改要求和完成時限,并將檢查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納入后續審計內容,持續跟蹤督促。
(三)著力強化整改追責問責。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在整改工作推進中,建立健全通報批評和追責問責機制,并不斷強化審計結果運用,將審計結果和整改情況作為對相關單位及領導干部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對審計移送的違紀違法問題,有關部門及時組織查處,依紀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四)著力健全整改長效機制。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在及時糾正違紀違法違規問題的同時,注重舉一反三,通過規范管理、堵塞漏洞、完善制度等方式,不斷提高預算和管理水平,力求從根本上遏制同類問題再發生。同時,認真研究審計反映的典型性、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和提出的審計建議,積極創新體制機制,完善了有關制度和風險防范措施。
二、關于整改落實的具體情況
從整改結果看,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問題大部分得到了糾正,對有關責任人員依紀依法進行了處理處分;對體制機制性問題,進一步完善了相關制度規范;對一些情況相對復雜、整改難度較大的問題,也落實了整改責任和進度安排。截至2016年10月底,整改問題金額共計1605億元,整改率為84.5%,處理處分3229人次;通過整改,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等共計976億元,制訂完善制度2116項,有力地促進了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推動了依法行政和反腐倡廉建設,推進了深化改革和規范管理。
(一)聚焦規范財政管理,著力提升財政資金績效。
1.關于中央決算草案編報方面的問題。財政部研究改進了決算草案編制管理,一些問題在決算草案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前已整改完成。具體情況:一是對未報告預算級次變化情況、部分收入列報不夠全面的問題,財政部已在決算草案中對主要科目的預算級次調整、按規定向部分企業退稅等情況作了說明和披露。二是對據實結算處理不規范的問題,財政部將相關專項補助辦法由“當年預撥,到期清算”改為事后“據實結算”,目前已完成部分資金的清算,有4項還在進一步清算,將于本年度完成。三是對未按要求報告財政資金績效情況的問題,財政部在2016年度預算中加強了績效管理,對部門項目支出和部分專項轉移支付設定了績效目標,明確了績效要求。
2.關于中央部門預算執行方面的問題。截至2016年10月底,有關部門整改違反財經制度規定問題金額共計76.4億元、整改率為98.6%,制定完善財務預算、經費管理、內部監督等方面制度64項。具體情況:
一是關于違規套取和使用資金等問題。主要通過將資金上繳國庫、歸還原資金渠道、退還費用、調減預算、完善制度等方式進行整改,并調整了相關賬目。對重復申報項目或多報人數等取得財政資金的問題,通過將資金上繳國庫、歸還原資金渠道、調減預算等方式整改6205.43萬元,并全面清理和規范了部門預算項目。對財政資金未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問題,通過收回借款、歸還原資金渠道、上繳國庫等方式整改2.43億元,并規范了預算管理范圍和項目資金來源渠道,調整了有關賬目。對未及時辦理竣工決算、政府采購不規范等問題,通過歸還原資金渠道、加快竣工決算等方式整改59.47億元,完善制度27項。對利用部門權力或影響力取得收入的問題,停止違規評比、違規考試活動,取消了違規收費項目,清退收費1034.04萬元,完善制度9項。
二是關于“三公”經費和會議費等問題。主要采取歸還車輛、停止違規活動、退還費用、完善手續等措施進行整改。因公出國(境)方面,退回多收取的團組費用35.06萬元和由企事業單位承擔的費用104.5萬元,調整賬目涉及30.61萬元,完善制度5項。公務用車方面,長期無償占用的其他單位車輛已全部歸還,將超標準購置的車輛拍賣、清退或封存,并嚴格公務用車運行費用預算管理,避免超預算問題再發生。公務接待方面,退回超標準列支、轉嫁其他單位的接待費63.66萬元,完善制度4項。會議費方面,退回超預算、超標準及由其他單位承擔的會議費65.24萬元,完善制度15項,并嚴格會議計劃和費用報銷等管理。
3.關于財政資金績效方面的問題。主要涉及預算安排、預算執行、稅款征收和國庫支付等方面,有關部門單位通過整改,加快了預算執行進度,提高了預算管理和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具體情況:
一是關于預算執行進度慢、項目推進慢、資金結轉多的問題。財政部在2016年度預算執行中,嚴格按規定時限下達一般公共預算,提前下達了政府性基金預算轉移支付指標,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部分轉移支付采取“預撥加清算”方式管理。目前,一般公共預算等三本預算的執行進度均有所加快。同時,財政部督促有關部門和地方加強預算執行的監督檢查,通過調減預算額度、加快項目執行、強化績效管理等,已將2015年底結轉結余的26.95億元全部安排使用。
二是關于關稅和進出口環節稅征繳入庫不及時、應轉為稅款的保證金超期未轉的問題。海關總署通過推動“財關庫銀”橫向聯網工程建設運行,進一步加強了海關、銀行和國庫間的信息溝通,據海關總署統計,2016年8月銀行滯壓稅款額較前7個月月均水平下降超過80%。相關關區對企業保證金進行核實清理,按規定解除擔保或將保證金及時轉稅入庫,并優化了作業流程,加強了日常監控。
三是關于財政授權支付范圍劃分不夠明細的問題。財政部統一了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政府采購支出和非政府采購支出的支付方式劃分標準,加強大額資金支出審核和授權支付動態監控,并比照商業銀行市場化收費標準修訂國庫集中支付銀行代理手續費計付標準;在39個部門推行“基層預算單位+科目”的用款計劃控制機制。
四是關于預算安排未充分考慮結轉結余的問題。財政部印發《中央部門結轉和結余資金管理辦法》(財預〔2016〕18號),改進了結轉結余資金管理模式,并核減3個部門有關項目的年度預算,明確從2016年起不再代編文化體制改革等項目預算。
(二)聚焦體制機制問題,促進加快形成適應深化改革要求的制度體系。
1.關于中央財政管理方面的問題。主要涉及預算安排統籌協調和轉移支付制度改革情況,有關部門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一是關于預算安排與項目安排銜接不夠、多本預算間支出劃分不夠清晰、交叉安排項目支出的問題。財政部積極推進中央本級項目庫建設,督促主管部門及早確定項目名單,完善相關資金管理辦法,加強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對在規定期限未確定具體項目的資金予以收回,并明確將對年底仍未使用的資金予以收回;取消了一般公共預算中與其他預算安排交叉重復的電信普遍服務資金。發展改革委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年度投資規模后,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下達,加大相關方面資金的統籌力度,并強化了事中和事后監管。
二是關于預算安排與專項規劃銜接不夠的問題。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平臺,在湖南省開展涉農資金整合試點,將根據試點情況及時總結經驗予以推廣、完善政策,促進與相關規劃做好銜接。環境保護部在編制“十三五”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中,將進一步突出規劃的統攬和引領作用,協調做好預算安排與規劃銜接。
三是關于預算安排與制度規定銜接不夠的問題。發展改革委按照“一專項一辦法”的要求加快制定專項管理辦法,已出臺60多項辦法,督促有關地方嚴格管理、完善手續、加快實施,并從2016年起不再安排農戶科學儲糧專項。財政部完善了相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并在2016年預算安排中嚴格執行。
四是關于轉移支付制度方面的問題。對一般性轉移支付具有指定用途、專項轉移支付多頭管理的問題,財政部在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比例的同時,不再強調專款專用,清理取消“政策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等已到期、外部形勢發生變化的專項轉移支付,要求農業綜合開發專項做到分配主體統一、分配辦法一致、申報審批程序唯一。對專項轉移支付管理薄弱的問題,財政部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規范資金分配管理;發展改革委對確需安排資金但分布范圍廣、單項資金少的項目,以及涉及補助縣級的項目,原則上均采取“切塊”或“打捆”方式下達,交由地方具體安排,并會同相關部門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對用虛假資料、違規多頭申報等獲得中央投資補助的問題,發展改革委在清理收回2340萬元上繳國庫的同時,采取列入“黑名單”等方式,對相關項目單位和企業予以懲戒;對農林水事務補助資金被騙取、侵占或損失浪費的問題,通過追回或盤活相關資金、嚴肅追責問責、建立健全制度等方式進行了整改,涉及金額13.11億元。其中,湖南省已對澧縣騙取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問題中的8名責任人給予撤職、降職等處分,對其他有關人員的調查處理正在進行中。
2.關于政策措施落實方面的問題。審計工作報告重點反映了制度規則、重大項目審批管理、財政資金統籌整合、政府投資基金、科研投入管理等方面制約政策落實的制度機制情況,提出了加快推進改革、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財政收支統籌協調等建議。有關部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整改:
一是轉變管理方式。對一些領域的制度規則需要完善的問題,財政部在教育、農業、科技等重點事項預算支出實際安排中,對掛鉤要求作了適當調整,防止資金運用低效、沉淀,正在組織研究修訂與此相關的制度規定。對政府投資基金支持創新創業的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的問題,財政部與發展改革委聯合發文,要求基金管理機構定期清查,明確對至少30支基金進行清退處理,并研究制定績效評價辦法,通過對基金管理機構加強正向激勵等,促進投資基金加快運用,截至10月底中央和地方創業投資基金已向有關項目新增投放62.45億元,結存的資金正按項目協議約定依進度投放。對落實轉變財政管理方式、加強財政收支統籌協調的建議,財政部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加大力度推進項目資金、重點科目資金及有關部門資金統籌使用,并通過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產企業貸款貼息、創業擔保貸款財政貼息獎補等措施,支持發展實體經濟。
二是深化簡政放權。對重大項目審批管理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有關部門認真落實國務院要求,將高速公路審批前置要件減至7項,其中5項改為開工前并聯審批,具備條件的推行報建手續“先建后驗”,取消9項指定由地方實施的審批事項;清理規范中介服務81項,對確有必要保留的實行清單管理,并采取允許申請人自行編制或改由審批部門委托有關機構編制等方式,減輕申請人費用負擔;建設在線審批平臺,加快縱向貫通,推行網上并聯審批,采取提前告知相關審批要求等方式提高辦理效率。
三是修訂完善制度。對科研投入管理機制與科技創新要求不適應的問題,有關部門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的要求,采取了簡化相關預算編制、下放管理權限、加大激勵力度、加強制度建設、形成協同監督檢查機制等措施,以避免重復檢查、多頭檢查和過度檢查。對健全財政管理體系的審計建議,《國務院關于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49號)提出了改革的總體要求、劃分原則、改革任務、保障措施以及改革時間表路線圖等,選取國防、外交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率先啟動改革。對加強財政收支統籌協調的審計建議,《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的意見》(國辦發〔2016〕22號)提出,試點地區要以重點扶貧項目為平臺,統籌整合各級財政安排用于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資金,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幫扶資金投入扶貧開發,提高資金使用的精準度和效益,形成“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的扶貧投入新格局;財政部加快完善影響財政資金統籌整合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從嚴控制設立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并在門戶網站增設“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管理平臺”,集中公開專項轉移支付的主要內容,提高預算分配透明度。
四是完善配套措施。對實體經濟融資等問題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的審計建議,財政部、銀監會等部門結合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任務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方面,設立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印發資金管理辦法,出臺支持鋼鐵煤炭企業重組破產、化解過剩產能的財稅會計和金融支持政策,有序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對商品房庫存較大地區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降成本方面,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階段性降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費率、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擴大日用消費品降稅范圍,取消、停征和整合部分政府性基金項目,擴大政府性基金、行政事業性收費免征范圍,建立了收費基金、進出口環節收費等目錄清單。補短板方面,全面實施農業三項補貼改革,積極推廣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推進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實施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和休養生息改革、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和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銀監會牽頭制定《進一步加強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方案》,出臺改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20條具體措施,加強“三個不低于”目標完成情況的監測、通報和考核,并督促銀行業采取續貸、循環貸款等方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推動利用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銀稅互動工作機制等,提高小微企業融資便利度。
(三)聚焦民生資金及項目績效,積極推進惠民政策落實。
對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扶貧、農林水、保障性安居工程、工傷保險、水污染防治等資金違規分配、使用和相關項目推進慢、績效不高等問題,有關地方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整改:
一是追回或盤活相關資金。通過上繳國庫、歸還原資金渠道、收回貸款或借款等方式,追回被套取、侵占或損失浪費等資金12億元,其中扶貧資金1.15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8.23億元、工傷保險基金7529.95萬元、農林水資金2.2億元,并騰退收回住房、調整取消保障資格10.58萬戶(套);通過收回后重新安排、加快項目實施、完善手續、加快下撥、調整計劃等方式盤活閑置資金333.29億元,其中扶貧資金7.88億元(占93.5%)、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325.41億元(占68%);通過退回多征收保險費等方式,整改工傷保險基金財務管理不規范問題1.21億元(占49.4%)。其余相關問題資金已作出清理、撥付或清收計劃,正在抓緊實施。
二是推進加快政策落實和項目實施。對部分扶貧資金分配未充分考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情況的問題,國務院扶貧辦和財政部正在研究修訂財政扶貧資金管理和分配辦法,2016年在分配扶貧資金中,已將簽訂責任書的扶貧人口脫貧任務數和計劃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數作為分配依據,云南省尋甸縣已收回向非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的貼息貸款等2724.48萬元。通過完善配套設施,促進保障性安居工程交付使用17.35萬套(占91%),并對存在未批先建、非法占地、未依法招投標等問題的3653個項目(占85.2%),采取完善手續或終止合同等方式進行了整改。對未按規定為職工辦理工傷保險的問題,已為21萬名在職職工和6.54萬名“老工傷”人員補充辦理了參保手續。對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未按規定享受稅費減免、優惠利率或被加收中間費用等,通過退還費用、補充安排資金等整改261.72億元(占93%)。
三是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對區域水環境壓力大的問題,開展河湖專項治理等執法行動,規范中心城區岸線管理,搬遷砂石場、養殖船等污染源,依法實施涉水工程審查審批,推進加快污水處理廠和污水管網建設進度,提高城市污水收集率。對礦產資源開發及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等方面問題,通過補辦手續、注銷采礦權、完善制度等方式整改347宗,處理15人。通過整改,盤活水污染防治資金92.9億元(占53.7%),追繳入庫礦業權相關資金10.68億元,歸還原資金渠道6.29億元。
四是嚴肅追責問責。各地針對民生資金及項目審計查出的違紀違法問題,組織深入核實,依紀依法處理。截至2016年10月底,有1965人次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涉及1591人,扶貧資金涉及153人次,農林水資金涉及211人次。
(四)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及時化解經濟運行中的風險隱患。
審計工作報告重點反映了地方政府債務、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國有資產管理等領域存在的問題,提出繼續強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強化金融監管協作,防范財政金融風險等審計建議。有關部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整改:
1.加強財政領域相關風險防范。具體措施:一是加強監督檢查和協調。對地方發債融資未有效使用問題,財政部要求有關地方與債權人提前協商,及時掌握債務到期和存量債務提前置換協議簽訂情況,合理安排發債計劃,對債務資金使用和償還情況及時報備;對違規或變相舉債問題,財政部組織開展專項核查、整改,督促嚴格落實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要求,并進一步明確了地方政府不得擔保承諾的相關要求。二是強化重點地區風險防控。財政部等部門加強了風險評估和預警,督促重點地區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快推進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和規范化運營,促進化解和嚴控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三是健全風險防范預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的通知》(國辦函〔2016〕88號)提出,明確地方政府的償債責任,實現債權人、債務人依法分擔債務風險,中央實行不救助原則,按照風險事件性質、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等將風險事件劃分為四個等級,實行分級響應、分類處置,加強應急政策儲備,推進風險防控科學化、精細化。
2.加強金融領域相關風險防范。具體措施:一是拓寬不良資產處置渠道。銀監會先后印發《關于規范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收購業務的通知》(銀監辦發〔2016〕56號)、《關于適度調整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有關政策的函》(銀監辦便函〔2016〕1738號),有序擴大化解不良資產批量轉讓受讓的主體范圍,強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作用,適度引入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參與不良資產處置;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快金融企業不良資產處置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金〔2016〕88號),完善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支持政策。二是引導規范處置方式。銀監會研究制定防范理財和信托業務跨市場、跨業態風險傳播的應對預案,發布《關于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的通知》(銀監辦發〔2016〕82號)。人民銀行指導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制定《不良貸款資產支持證券信息披露指引(試行)》,促進規范不良資產證券化信息披露。三是強化監管措施。銀監會進一步規范了商業銀行代理銷售業務,明確了業務范圍及與其他業務之間的風險隔離要求;制定《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業務后評估工作規程》,加強對潛在苗頭性、趨勢性風險的研判和應對,進一步明確對創新產品的監管標準;商業銀行對符合條件的貸款進行重組和加固抵押、落實擔保;相關金融機構采取凍結授信額度、訴訟清收、加強監控等措施整改違規經營問題457.42億元,通過拍賣、封存、退賠等方式分類整改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修訂完善制度190項,處理485人次。
3.加強國有資產領域相關風險防范。具體措施:一是《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的意見》(國辦發〔2016〕63號)明確了資產損失、經營投資責任的認定標準和責任追究范圍、處理等規定,對國有企業內部建立相應的責任追究制度提出了要求。二是國資委、人民銀行、外匯局等8個主管部門對境外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開展專項檢查,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風險管控,并督促企業建立健全境外資產管理制度,完善工程建設、物資采購和投資等方面的規章制度。三是對企業經營成果不實和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廉潔從業規定的問題,基本得到整改,追繳違法所得、違規發放的津補貼、公款消費支出以及挽回或避免損失共計50.9億元,處理763人次。
三、關于部分問題未完成整改的原因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從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反映的情況看,有些問題尚未得到全面糾正,未完成整改的原因比較復雜,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相關重大改革正在統籌推進,整改工作需隨著改革逐步深化。具體情況:一是涉及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財政領域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改革已經啟動,對轉移支付管理、專項資金整合、中央預算內投資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的整改工作正在逐步推進,需要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能、中央和地方責任,進一步規范管理;對政府性基金預算和一般公共預算交叉安排支出、涉農工程補償標準低、相關激勵考核機制不完善的問題,也需要在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等改革過程中逐步加以解決。二是涉及機構調整和政府職能轉變。如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正在積極推進或試點,與之密切相關的經費保障制度正在研究制訂中,杜絕變相違規收費等問題也有賴于分類改革深入推進。三是涉及債務監管體系建設方面。預算法明確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限額管理,且只能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方式舉借債務,但在債務監管體系尚不夠完善、處理處罰機制尚不夠健全的情況下,從根本上遏制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中發生的違規問題,需要不斷健全債務監管體系,完善與預算法要求相配套的政策措施。
(二)相關問題產生的歷史背景或外部條件比較復雜,整改工作需要持續推進。具體情況:一是有些問題涉及前期相關發展規劃未及時調整,或目標實現條件已不完全具備,調整安排預算資金需要審慎區分情況,并遵循一定的規范程序,如年度有關預算安排與“十二五”有關專項規劃銜接不夠、以前年度存量資金清理不到位等問題。二是有些問題涉及不可控的外部條件,簡單或機械糾正容易造成較大損失或其他不利影響,如有關境外項目投資方面問題的整改,需要與有關方面充分溝通、協調,達成共識后方可進一步實施。三是有些問題涉及難以追溯調整的事項,時過境遷后糾正具體事項已無實際意義,而建立完善相關制度和問責機制需要深入研究,如對預算分配與制度規定銜接不夠、預算下達不及時、執行慢等問題,有關部門將在以后年度預算分配與執行中予以改進。
(三)相關問題全面整改面臨一些特殊困難。具體情況:一是涉及歷史遺留問題,整改難度大,如對未及時辦理竣工決算、政府采購不規范等問題,由于有關單位債權或往來款形成較久,有的還涉及機構改革、經辦人員屢經變更、相關資料缺失等,清理核實難度大,目前仍在梳理落實中。二是涉及特定階段的特殊困難,如對部分礦業企業欠繳礦業權相關資金的問題,由于行業發展嚴重不景氣,企業資金壓力大,同時考慮落實去產能、去杠桿等重大任務要求,有的難以如期如數催收,只能要求企業明確繳款計劃、承諾分期繳納。
同時,對涉嫌違紀違法的事項,審計機關將查出的問題線索移送紀檢監察部門或司法機關后,由于涉及履行有關法定程序,對責任單位、人員的處理處分,有關部門正在依紀依法調查處理。
對以上問題,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對進一步整改作出了安排和承諾。下一步,將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大整改推進力度。對尚未整改到位的問題,分類梳理、深入分析原因,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整改落實。對歷史遺留問題和特殊困難事項,加強與有關方面的溝通協調,積極穩妥推進。二是進一步加大改進管理、完善制度力度。對已經整改的問題,深入查找管理漏洞和制度根源,積極建章立制,鞏固整改成果,推動整改的制度化、長效化。三是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相關部署和要求,積極推進相關重大改革舉措落實,健全完善配套措施,切實建立健全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體制機制。審計署將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繼續加強對整改的跟蹤督促等工作,推動整改取得實效,切實提高預算管理和績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