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學院2015年部門決算編制的說明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6-10-11     來源:攀枝花學院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按照決算管理有關規定,部門決算編報內容包括預算單位的全部收支情況。

  一、基本職能及主要工作

  (一)基本情況

  攀枝花學院是教育部布點在川西南、滇西北唯一一所以工為主的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始建于1983年,2001年經教育部批準改建為本科院校并更名為攀枝花學院。

  學校現占地85.01萬平米(含非產權),校舍建筑面積51.14萬平米,固定資產總值6.58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26萬冊,電子資源300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6億元,下設19個教學單位和2個科研單位,開設52個本科專業,40個專科專業,專業設置涵蓋理、工、文、法、經、管、醫、藝、農9個學科門類,普通本專科全日制在校生15205人(含留學生9人)、研究生(聯合辦學)50人,生源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形成了以工為主、多學科兼容,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學校現有教職工1012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91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81人,博士學位人員69人,博士在讀人員37人,碩士學位人員573人。現有國家、省、部級專家21人。攀枝花市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其后備人選、攀枝花市有突出貢獻專家、中共攀枝花市委直接掌握聯系的高層次人才75人,學校學術梯隊成員83人。

  (二)當年取得的主要事業成效

  一年來,學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省教育廳的指導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目標,以提高辦學水平為中心,以作風建設和職責調整為抓手,全面推進教育綜合改革,大力改善辦學條件,積極實施依法治校,切實加強黨的建設,進一步明確學校定位,突出辦學特色,科學謀劃“十三五”發展,為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和迎接本科辦學審核評估而努力奮斗,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大成績。

  1、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促進學校科學發展

  學校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科學配置教育資源,合理設置專業,加強對人才培養質量的動態監控,本科特色專業審核評估試點和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實時監測取得成效;全面推進“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專項改革”試點項目,制定了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及人事、勞動工資、崗位管理等相關配套制度,推薦兼職取酬6人,離崗或兼職轉化科技成果4人,離崗或兼職創辦領辦科技型企業3人;遴選優勢科研項目,與攀枝花市木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開展“利用攀枝花釩鈦磁鐵礦的尾礦制備集熱水箱內膽搪瓷粉制備技術”等成果轉化項目6項,預計年產總值10億元左右,科技工作改革初見成效;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出臺了大學生創新創業電商項目管理辦法、創業學分置換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打通了創業學分置換專業學分通道,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制度保障;開展了“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的師資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制定了項目實施方案,建立了政府—行業、企業—高校三方人才培養聯席會,與多家企業簽訂了聯合培養教師協議,調整優化學校機構,堅持“以崗定薪、責薪一致、按勞分配、優績優酬”原則搞好績效分配。

  2、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堅持招生工作“陽光工程”,強化招生紀律,紀監察部門全程參與招生工作,2015年,學校錄取新生4263名,招生計劃執行率為105.36%,其中,錄取第一志愿新生4166名,占錄取總數的97.72%。新生報到4066名,報到率為95.38%,同時,積極開展碩士研究生(聯辦)招生工作,共錄取碩士研究生7人;全面落實國家關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各項資助政策,為279名新生辦理了“綠色通道”手續,為1442名學生辦理了近894萬元生源地助學貸款,有4529名學生獲得國家獎助學金,資助金額近1359萬元;利用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結合專業建設,投入資金近2000萬元,新建實驗室24個,改擴建實驗室48個,與有關單位聯合建設校外實踐基地2個;2015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5%,其中本科為95.15%,專科為95.09%。

  3、強化科研能力建設,科研工作取得新成就

  圍繞地方資源開發利用,新建省級實驗室一個、市級研究所一個,做好5個省教育廳高校重點實驗室項目發布,立項廳級科研項目35個,全校共申報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0多項,獲得各類立項77項,經費總額達1042余萬元,發表論文416篇,其中核心期刊139篇,EI、SCI、ISTP收錄48篇。申報市級成果鑒定11項,省級成果鑒定1項;申報專利374件,獲得專利授權299件。獲得各級各類科技獎勵6項,其中:市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

  4、加強辦學基本條件建設,提升學校發展保障水平

  2015年引進博士1名、碩士22名,培養博士5名, 14名教師通過高層次人才認定。學校擁有省級以上專家21名,市級專家75名,校級專家83名;充分利用“省市共建共管”機制,積極爭取中央、省、市支持,多渠道籌措辦學經費,逐步推行財務公開,積極推動陽光財務建設,截至目前,全校教職工累計辦理公務卡800余張,教職工公務卡用卡率達到85%以上,全年資金結算中銀行轉賬結算占97%、公務卡結算占1%,現金結算僅占2%;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交汽學院實訓樓、干熱河谷實驗室、釩鈦中試基地實驗室開工建設,正按預定建設方案穩步推進,后勤服務綜合大樓建設完工,部分項目已完成驗收,羽毛球館和三食堂投入使用,完成了西苑食堂改造工程,改善了西苑校區學生就餐環境,完成了駕校場地配套設施改造工程,為駕校訓練場地升級提供了保障,完成了新建北苑小區休閑廣場和西苑休讀區工程并交付使用,極大改善了西苑校區環境。

  5、深化對外交流合作,優化學校發展環境

  全年合作項目達176項,合作內容涉及基礎建設教學、培訓、科技等方面,與攀枝花鋼鐵研究院、核工業二八〇研究所、鹽邊縣人民政府等6家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2015年派出1名學生赴瑞典哈姆斯塔大學交換學習,1名學生前往美國參加暑期社會實踐項目,3名學生被國家漢辦錄取為漢語教師志愿者,分別赴泰國和厄瓜多爾教授漢語, 2015年招收了8名老撾本科留學生,有2名美中友好志愿者在校任教,選派1名教師參加“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出國研修項目”,赴新加坡參加為期三個月的研修學習,2名校領導參加“千名中西部大學校長研修計劃”第七期培訓團,分別赴澳大利亞和美國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研修學習。

  6、積極發展成人繼續教育,滿足地方人才提升需求

  2015年,2489人報考我校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招收530名,全年可望招收學歷教育學生2500人,全校繼續教育學歷教育人數維持在9400人左右,發展規模相對穩定;充分發揮“攀枝花市干部培訓基地”作用,積極開展非學歷培訓。先后為市委組織部及東區、米易縣、鹽邊縣委組織部培養優秀年輕干部209人,為雅安市名山區培養干部53人,為滿足地方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7、加強黨建工作,強化學校發展政治保障

  抓好全校干部、職工學習,全年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1次,組織教職工政治學習14次,開展了7次黨員學習日活動,建立黨員、干部、職工學習教育的新常態,提高干部職工政治理論素質和業務水平,認真開展基層黨組織活動立項和黨建工作課題研究工作,基層黨組織活動立項17項,黨建工作研究課題立項13項;認真做好干部調整交流和培訓工作,共調整交流中層干部39名,組織安排23名干部參與各層級、班次培訓學習,派出12名同志參與掛職鍛煉

  二、部門概況

  攀枝花學院下屬二級決算單位0個,其中行政單位0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0個,其他事業單位0個。

  三、收支決算總體情況

  (一)2015年我校收入決算總額為51342萬元,其中:當年財政撥款收入35281萬元(含教育收費),事業收入224萬元,經營收入1012萬元,其他收入1622萬元,上年結轉收入13203萬元。收入決算總額較2014年增加9197萬元,主要原因:

  1、上年財政應返還額度13203萬元,比上年增加5514萬元,主要是學生獎補資金結轉增加2196萬元,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專項資金結轉增加3318萬元。

  2、財政撥款35281萬元,比上年增加3205萬元,主要是工資收入增加2205萬元,省財政教育補助增加1000萬元。

  3、科研事業收入224萬元,比上年減少139萬元,減少65.8%,主要是橫向科研收入減少。

  4、其他收入1622萬元,比上年增加243萬元,增加17.6%,主要是捐贈收入增加23萬元、后勤公司上交收入增加49萬元、藝術招生收入130萬元、其他收入增加41萬元。

  5、經營收入1012萬元,比上年增加374萬元,主要是本年駕校學員增加。

  (二)2015年我校支出決算總額為51342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萬元,教育支出33739萬元,科學技術支出1312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6萬元,醫療衛生支出80萬元,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8萬元,商業服務業等支出40萬元,其他支出54萬元,債務付息支出130萬元,年末結轉和結余15906萬元。支出決算總額較2014年增加9197萬元,主要原因:

  1、工資福利支出13481萬元,比上年增加2272萬元,增加20%,主要原因:一是工資調整及增人增資和正常晉升增加;二是本年編制外長期聘用人員工資標準調整;三是社會保障繳費標準提高。

  2、商品服務支出7469萬元,比上年增加支出1141萬元,主要原因是差旅費標準提高,學生實驗實習費增加,聯辦學校分成支出增加。

  3、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7171萬元,比上年增加792萬元,增加12%,主要原因:一是離退休人員增加及標準提高;二是工資調整住房公積金計提基數增加。

  4、資本性支出6102萬元,比上年減少1604萬元,減少21%主要原因是本年基建工程付款減少。

  5、債務利息支出200萬元,比上年增加100%,主要是本年置換債務利息通過財政撥款支付,其中:國內債務利息130萬元、國外債務利息70萬元。

  6、經營支出1012萬元,比上年增加374萬元,增加58.6%,主要是本年駕校培訓人數增加。

  7、年末結轉和結余15906萬元,比上年增加2703萬元,其中:省市共建專項資金結轉增加2000萬元,教育收費資金結轉增加119萬元,科研項目資金結轉增加404萬元,其他收入資金結轉增加180萬元。

  四、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

  我校財政撥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學校部門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以及承擔全省教育事業發展相關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我校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以及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日常公用經費。

  項目支出,是用于保障我校為完成科研(教研)項目支出、固定資產購置、房屋建筑物購建、基礎設施建設等特定的教育事業發展目標而發生的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類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羅列類級全部功能分類,數據來源表2)

  (一)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萬元。主要用于:職工駐招商點生活補助及專利試點和產業化推進相關費用。

  (二)教育支出32004萬元。主要用于:教育事業日常支出及資本性支出。

  (三)科學技術支出368萬元。主要用于:科技項目支出。

  (四)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萬元。主要用于:宣傳文化發展專項支出。

  (五)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6萬元。主要用于:職工死亡撫恤金。

  (六)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80萬元。主要用于:大學生公共醫療補助。

  (七)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8萬元。主要用于:太陽能資源勘察費用。

  (八)商業服務業等支出40萬元。主要用于: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相關費用。

  (九)其他支出54萬元。主要用于:人才工作經費及基礎設施建設。

  (十)債務付息支出130萬元。主要用于:國內債務利息支出。

  五、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

  (一)因公出國(境)經費

  1、2015年因公出國(境)費0萬元,與2014年決算數持平。

  2、2015年因公出國(境)團組0次,出國(境)0人。

  (二)公務接待費

  2015年公務接待56批次375人,支出8萬元,較2014年決算數減少4萬元,減少33%,主要原因是嚴格控制院校間交流及聯系招生就業等接待工作。

  2015年公務接待費主要用于執行公務、開展業務活動開支的交通費、住宿費、用餐費等。其中:國內公務接待56批次375人,共計支出8.16萬元,具體開支內容包括:接待上級部門3批次38人0.38萬元、接待軍訓教官82人2.68萬元、接待用人單位27批次104人來校招聘2.04萬元、院校間交流接待25批次151人3.06萬元。

  (三)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

  2015年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43.7萬元,較2014年決算數增加11.7萬元,增加36%,主要原因是車輛大修費增加。

  2015年按規定更新購置公務用車0輛,截至2015年12月底,單位共有公務用車19輛,其中:轎車13輛272萬元、載客汽車4輛98萬元、載貨汽車2輛26萬元。

  2015年車輛運行維護費支出43.7萬元,用于校領導公務用車、安全巡邏、取款用車、基建工程現場勘察用車等所需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支出。

  六、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僅供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填列)

  (二)政府采購情況

  我校2015年政府采購貨物5447萬元,主要用于教學、科研等設備購置。

  (三)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

  我校2015年國有資產總額119848萬元,其中:流動資產29391萬元、固定資產65815萬元(房屋38532萬元、一般公務用車19輛396萬元、駕校學員培訓用教練車43輛364萬元、單位價值200萬元設備7臺2331萬元、其他設備24191萬元)、在建工程24642萬元。

  附件:四川省攀枝花學院(本級).XLS

審核: 何強   責任編輯: 楊澤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