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攀枝花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08-03-25 來源:市政府辦公室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2008年2月18日在攀枝花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市長 劉曉華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07年工作回顧
一年來,在中共攀枝花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市政協的監督和大力支持下,市政府組織動員全市各族人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搶抓機遇,奮力拼搏,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各項事業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保持安定團結,圓滿完成了市八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全市生產總值突破300億元大關,達到345.59億元,較上年(下同)增長14.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77億元,增長6.7%;第二產業增加值246.24億元,增長15.5%;第三產業增加值82.58億元,增長11.8%。人均地方生產總值達到30280元,位居全省第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8.72億元,增長20.6%。
——縣域和民營經濟實現新突破。完成縣區屬增加值209.4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61%,對全市經濟貢獻率達到61.7%;縣區財政收入達到12.89億元,增長21.2%。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06.27億元,增長21.6%,增速名列全省第一,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8.8%提高到30.8%。
——發展質量獲得新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利潤總額37.82億元,增長88.9%。 科技創新取得重大突破,第一爐海綿鈦正式出爐,對攀枝花打造全流程鈦工業基地具有里程碑意義。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
——三大收入有了新增長。地方財政收入突破30億元,達到35.37億元,增長33.8%,連續五年保持了高速增長的良好態勢。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60元,增長14.7%。農民人均純收入4437元,增長14.8%。
——人居環境得到新改善。“雙創”工作扎實推進,市容環境衛生發生根本性改變,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3.8%,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9.4%,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進經濟發展,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
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9.78億元,增長19.8%。支柱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鋼鐵、釩鈦、能源、化工產業產值分別增長14.5%、30.9%、25.5%、53.2%;精心培育工業企業,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27戶,較上年增加139戶;攀鋼、鋼城企業總公司、攀煤、中冶實久等國有大中型企業發展勢頭良好,攀鋼整體上市工作順利推進,恒鼎實業等10戶中小企業被授予“四川省成長型中小企業”;強化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18萬噸高鈦渣等項目按計劃推進,15萬噸離子膜燒堿等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攀煤煤矸石發電廠擴能等項目建成投產。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8億元,增長7.3%。糧食、水果、蔬菜、肉類總產量分別增長2.9%、28.9%、6.7%、4.8%;種植烤煙8.58萬畝,收購煙葉24萬擔;在全省率先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年活動,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30萬畝,獲得綠色食品使用標志的農產品8個;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29萬畝,整治病險水庫6座,大竹河引水等水利工程建設順利推進。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1億元,增長17%;商貿流通規模不斷擴大,住宿、餐飲業零售總額達13.9億元,增長19.6%;實現旅游總收入26.17億元,增長44.2%;完成房地產投資25.3億元,增長59.1%。
經濟結構逐步優化。大力實施產業化科技推進行動,煤基直接還原新流程、高鈦型高爐渣綜合利用等一批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及產業化項目取得重大突破,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獲獎總數位列全省第二,攀鋼50kg/m-75kg/m鋼軌產品獲得中國鋼軌產品出口首張免驗資格證書。區域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攀枝花市鈦產業協會正式成立。節能降耗取得積極進展,對10家企業實施關閉,并對20家企業的落后生產設備及工藝予以淘汰。循環經濟發展步伐加快,環業公司、鑫帝公司等一批循環經濟示范項目順利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實現新產品產值80.88億元,增長9.5%。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糧經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作物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41%,建成小桐子生物柴油原料林10萬畝,國家級百萬擔優質煙葉生產基地正式確立。農民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全市現有省級龍頭企業5家、市級龍頭企業32家。住房、汽車、旅游等逐步成為消費熱點,服務業潛力有效激活,第三產業投資占比高出第二產業7.5個百分點。
財稅金融平穩運行。加強財政增收節支管理,財政收入大幅增長,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74.1億元,增長18%;財政支出結構更趨合理,完成財政支出57.25億元,增長28.9%,其中用于保障民生、支持新農村建設及社會事業發展的財政支出大幅增加。堅持依法治稅,國家稅務局組織收入39.22億元,增長5.8%;地方稅務局組織收入24.1億元,增長20.2%。大力維護金融穩定,全社會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349.53億元,比年初增長27.6%,貸款余額277.6億元,比年初增長31.4%,存貸款增幅均創近年新高;完成保費收入8.43億元,增長23.6%。
縣區和園區經濟不斷壯大。依托優勢資源,積極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實現了縣區經濟快速增長,財政收入全部過億。擴權強縣試點工作有序推進,鹽邊縣經濟社會呈現加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園區對信息、資源、技術、人才的集聚力和對優勢企業的吸引力不斷提升,釩鈦產業園區新增入駐企業14戶,完成工業增加值11.65億元,增長77.9%。
(二)大力推進城鄉建設,城鄉面貌進一步改觀
“創衛”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市上下齊心協力,攻堅克難,深入推進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全年實施“創衛”專項整治12項,其中改造城區主次干道12條、背街小巷166條、農貿市場52個,拆除違章建(構)筑物188萬平方米,增建休閑小廣場49個、綠地59萬平方米,新建清香坪污水處理廠、糞便無害化處理中心、醫療廢物處理中心和8個廢舊物資收購市場,新建或改擴建垃圾處理廠(站)6個、居民小區垃圾收集房(點)520個、公廁71座,更換添置垃圾桶3725個、果皮箱6229個。通過艱辛努力,“創衛”10項基本條件全部達到《國家衛生城市標準》,順利通過了省級檢查考核和全國愛衛會的暗訪,為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奠定了堅實基礎。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扎實推進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攀枝花市概念性結構規劃評審、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專題及綱要評審順利完成。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各專項規劃及景觀規劃的編制工作進度加快。對外大通道進一步暢通,西攀高速公路西昌至米易段順利貫通,攀田高速公路建設有序推進,省道310紅格至和愛段改建工程如期竣工。城鄉路網逐步完善,改造礦區公路24.22公里,建成通鄉水泥路129.29公里、通村水泥路127.66公里。大力實施公交優先戰略,新開通3條公交線路,新建成一批公交站點,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加強商貿流通設施建設,市場功能不斷完善。新建“三農服務中心”3個,為農服務領域進一步延伸。積極探索創新城市管理體制機制,12319城管服務熱線作為樣板向全省推廣,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提高。
人居環境繼續好轉。環保模范城市創建工作有序推進,省級環保模范城市29項考核指標完成20項、基本完成8項。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及“三同時”制度,實施了108個工業污染源限期治理項目,預計削減二氧化硫4400噸,化學需氧量、氨氮均控制在省政府下達的總量范圍以內。大力開展水環境整治,地表水達到國家Ⅲ類水域水質標準。加強農村環境建設,混撒拉、迤沙拉、芭蕉箐、阿署達被確定為省級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千村示范”工程試點村。積極推進生態建設,森林覆蓋率達5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8.19平方米,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0平方公里。
(三)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
各類改革穩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深化,多渠道籌集改制成本2.8億元,基本完成了9戶國企改制工作。市屬企業社會職能移交轄區管理工作基本完成,鋼城企業總公司管理關系順利移交市政府。市屬經營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進展順利,完成了3戶經營性事業單位的改制工作。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深入實施,新的監管體制基本建立,國有資產公開處置率達100%。加大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力度,出讓土地合同價款達14.04億元,重點建設、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項目用地得到保障。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凡符合規定的政府投資項目均實行代建制,全年代建項目14個,投資額1.98億元。市農林科學研究院整合成立,價格改革不斷深化,米易縣城鄉綜合配套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正式啟動,水利工程管理體制、獸醫管理體制等其他改革加快推進。
對外開放全面加強。在做好工業招商的同時,大力提高一、三產業引資比重,全年新簽約項目200個,履約392個,實際到位資金145.19億元,增長8.1%;合同利用外資1.09億美元,是上年的5.74倍。不斷壯大外貿規模,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2.75億美元,增長24.2%,其中出口1.9億美元,增長35.9%。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先后組團參加了一系列區域協作會議,簽署了《長江沿岸中心城市信息聯盟合作宣言》等協議。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營業額達130萬美元,增長27.1%,外派勞務471人次。恒銘(仰光)發展公司在緬甸設立,恒鼎實業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開創了我市民營企業走出國門及在國際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先河。
(四)著力推進民生工程,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
惠民行動強力推進。省委、省政府下達的“十大惠民行動”任務及我市確定的16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或超額完成。其中,全年建成經濟適用房5200套、廉租房504套,發放廉租住房補貼2500戶,改造農村貧困殘疾人住房362戶、民族地區土木結構村小24所,完成沼氣池建設1.1萬口,解決了4.32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4061人的用電、3000人的生活用能和5256名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135個20戶以上的自然村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20個鄉(鎮)和171個村建成宣傳文化中心,6個便民惠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開展農民工技術培訓2.4萬人、農民實用技術培訓30萬人次,城鎮新增就業1174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482件。
社會保障不斷加強。認真落實城市低保政策,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不斷完善農村低保制度,3.64萬人享受農村低保政策。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順利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全市,參合率達90.4%,完成了13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改擴建工作。積極發展社會福利事業,新建綜合性社會救助福利中心2個,新建和改擴建農村中心敬老院5所。扎實推進救災救濟工作,投入救災資金733.1萬元,轉移安置受災群眾2.2萬人。
(五)積極推進社會建設,和諧基礎進一步夯實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大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公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顯著提高。“普九”成果繼續鞏固;統籌高中階段教育成效明顯,進一步擴大了國家級和省級示范性高中招生規模;高等教育辦學規模和辦學水平逐步提高,攀枝花學院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文化事業健康發展,重大文化演藝活動蓬勃開展,藝術生產數量、質量不斷提升,攀枝花藝術劇院正式組建。廣播電視數字化整體平移工作順利啟動,主流媒體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城鄉衛生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米易縣通過省級衛生縣城評定,并建成四川省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強化衛生監督執法,我市被列入全國首批13個餐飲業衛生監督公示制度試點城市。組隊參加全國皮劃艇激流回旋錦標賽等國家級體育賽事取得好成績,市五運會成功舉辦,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有序推進。計劃生育長效機制不斷完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4%。。審計、氣象、檢驗檢疫、食品藥品監督、質量技術監督、檔案、無線電管理、臺務、僑務、保密、人防、外事、防震減災、老齡、婦女兒童、地方志編修等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
民主法治得到加強。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加強與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的聯系,全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批評、意見和政協委員提案各為151件、268件,辦結率均為100%,滿意和基本滿意率分別為97%和99%。專家咨詢委員會正式成立,決策咨詢水平進一步提高。基層民主建設取得新成效,全市鄉鎮政務公開面達100%,村務公開面為96%,第七屆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順利開展,西區建成省級和諧社區示范區。廣泛開展“五五”普法宣傳活動,全社會法治意識明顯增強。
社會政治保持穩定。全面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團結不斷加強,宗教事務依法開展。嚴格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安全生產監管機制創新力度,安全生產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積極預防和處置各類群體性事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明顯。建立健全信訪工作機制,深入實施人民調解“固本強基”工程,群眾工作得到加強。隱蔽戰線工作進一步強化。大力開展國防教育,再次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命名。
(六)有效推進政府建設,行政能力進一步提高
深入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對政府規范性文件及行政機關的執法主體、執法依據和執法職權進行了清理。不斷規范行政審批行為,開通重點投資項目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審批時限縮短了50%至70%。嚴格執行政府集中采購制度,完成市本級采購項目180個,節約預算資金2534萬元,節約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05個百分點。不斷改進政務服務工作,各縣(區)均設立了政務服務中心。嚴格落實分工負責制、過程督查制、結果追問制,政府執行力得到有效加強。深入開展政務調研,影響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研究取得新成果。認真貫徹《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建立完善了市級新聞發布機制,開設了攀枝花政府信息公開網站,攀枝花門戶網站績效評估首次進入全國地市級政府網站40強。進一步暢通市長信箱、效能熱線等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積極受理和解決群眾提出的各類問題。加強信息報告預警,做好隱患排查整改,突發公共事件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不斷增強。堅持公務員凡進必考,全面啟動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開招考。積極開展民主評議行風活動,各部門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深入開展領導干部廉潔勤政教育和作風整頓建設活動,嚴肅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案件。
各位代表!發展是政府工作永恒的主題。過去一年的豐富實踐,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必須千方百計加快發展,與強的比、向高的攀、和快的賽,以更高的定位謀求新跨越,以更高的目標推進快發展,做大總量,增強實力;必須始終堅持科學發展,使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與連續性、局部性與整體性相統一,速度、結構、效益相適應,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必須大力突出特色發展,深入實施“差異競爭、錯位發展”戰略,把我市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放大亮點,以特取勝;必須著力推進和諧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注重社會公平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形成各項事業共同進步、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生動局面。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各種矛盾和困難都比較突出的情況下,我們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為攀枝花改革發展穩定作出無私奉獻、付出辛勤勞動的全市各族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駐攀部隊、武警官兵和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攀枝花現代化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二是城鄉二元結構特征依然明顯,農民持續增收任務較為艱巨;三是生產要素及環境對發展的制約作用日益加劇,節能減排及生態建設任重道遠;四是城市基礎設施欠賬較多,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有待完善;五是改革發展中的社會矛盾依舊突出,影響穩定的因素仍然較多;六是政府履職能力與發展的需要和人民的要求還有差距,政務環境還需進一步改善。對于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08年的主要任務
200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戰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九屆四次全會和市委八屆四次全會精神的關鍵一年。我們必須堅持“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全省工作總體取向,緊緊圍繞“打造中國釩鈦之都,建設特色經濟強市”的戰略目標,以我市被納入全省重點打造的攀西城市群為契機,著力開發特色資源,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加快把攀枝花建設成為高水平的戰略資源綜合開發基地、百萬人口大城市和川滇交界區域性中心城市。為此,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干實事、真爬坡、敢破難,千方百計保持我市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奮力推進實力、魅力、活力、和諧攀枝花建設。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大思想解放力度,探索創新工作方法,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切實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促進和諧,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2008年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方生產總值增長14%以上,其中:第一產業增長6.5%,第二產業增長16%,第三產業增長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確保完成160億元,力爭17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6%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確保完成上級下達的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
為實現上述目標,要著重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企業自主創新,提升工業整體競爭力
依托特色資源,創新資源開發模式,構筑產業新優勢,實現工業新跨越,確保工業增加值增長17%。
積極推動科技進步。加快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區域技術創新體系,大力培育原始創新,重點突出集成創新,全面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圍繞釩鈦資源綜合開發,組織實施10個重大科技專項和重點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新產品開發,推進主導產業升級和產品結構優化,力爭釩鈦新材料產值達到90億元。加強科技資源整合,適時組建攀枝花釩鈦科研機構,培養造就一批高端科技人才,推進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爭成為國家專利工作試點城市。
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在鞏固鋼鐵、能源、化工產業的基礎上,突出抓好釩鈦產業的發展,壯大鈦產業集群,延伸釩產業鏈,力爭獲準“中國釩鈦之都”命名。加強工業發展平臺建設,讓更多符合條件的工業集中區進入省級園區序列。積極實施抓大培強工程,支持攀鋼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大型釩鈦鋼鐵集團,支持鋼城企業總公司、恒鼎實業公司、龍蟒集團等一批企業做大做強,促進成長型中小企業上規模、上水平。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實現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培育3至5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品牌。
加快重點項目建設。認真實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新型工業化要求的9類36個重大項目。采取有力措施,確保東方鈦業4萬噸金紅石鈦白、泓兵釩鎳5000噸鎳鐵、攀宏釩制品廠擴能改造等項目全面竣工;加快恒鼎及龍蟒煤基直接還原擴大示范項目、廣州凱撒集團15萬噸高鈦渣、攀鋼鈦業1.5萬噸海綿鈦、德勝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等項目及電網建設;爭取開工建設攀煤鈦業1萬噸海綿鈦、白馬鐵礦二期工程、觀音巖電站、桐子林電站等重大項目;做好金沙電站、銀江電站、華電2×30萬千瓦煤矸石電廠等項目的前期工作。
狠抓節能減排工作。堅持以工業節能為重點,加快推進攀鋼燒結機二氧化硫治理和發電廠脫硫等項目建設,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工藝和設備,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6%。積極開發水電、太陽能、沼氣等清潔能源、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斷優化能源消耗結構。綜合運用財稅、金融、價格等手段,大力推廣節能新技術和二次能源開發利用。引導更多企業構建循環產業鏈,推動創建“循環經濟型”、“清潔生產型”企業和園區工作,爭取成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城市。
做好工業協調服務。繼續實施重點項目市級領導推進制和重大項目目標責任制,確保重點項目按計劃推進。切實加強工業經濟綜合運行調節,不斷改進經濟運行預警預測方法。認真解決制約工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建立健全大宗原材料、生產要素優化配置機制,著力緩解煤、電、油、運等供需矛盾。多形式、多渠道籌集企業發展資金,做好34戶企業的上市輔導和協調工作,促進1至2戶企業年內上市。
(二)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深入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確保農業增加值增長6.5%。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圍繞特色水果、早春蔬菜、優質烤煙、生物能源等重點產業,推進特色林果基地、無公害蔬菜基地及國家級百萬擔優質煙葉生產基地建設,確保生產優質煙葉35萬擔以上,建成國家現代煙草農業示范點,穩步推進小桐子生物柴油原料林建設。抓好糧食生產和流通,確保糧食安全。大力發展畜牧水產業,加快良種繁育場建設,搞好動物防疫工作,重點扶持發展生豬和草食牲畜。著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發展各類新型專合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引進、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產后處理項目,加快推進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項目申報和建設。有序推進土地合理流轉,推行土地租賃集約化經營,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增強農業生產能力。加強早春枇杷、晚熟芒果、煙草、印楝、草食牲畜等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建立健全以“鄉村通工程”和“農業科技110”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科技應用推廣平臺。抓好病險水庫整治,強力推進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建設。搞好渠系配套,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萬畝。積極發展適宜農機具,新增農業機械1000臺,確保年末農機總動力達到49萬千瓦。加大水土治理力度,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100平方公里。認真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確保耕地占補平衡。加強中低產田土改造、造林、鄉村道路及農村能源建設等工作。
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突出抓好涉農產業發展,提高農業經濟效益。整合培訓資源,深入開展政策法規、實用技術和勞動技能等培訓,不斷增強農民的就業創業能力。加快鄉鎮企業發展和小城鎮建設,鼓勵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向非農產業轉移。發展勞務中介機構,培育勞務品牌,提高勞務經濟的質量和效益。支持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帶動農民發家致富。全年培訓農民工5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8萬人。
認真落實惠農政策。按時足額發放糧食、農機、良種、生豬、家電等涉農專項補貼,深入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等政策。進一步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穩步開展農業保險工作。建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促進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現代文明向農村傳播。
(三)不斷拓寬服務領域,推動第三產業大發展
按照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發展方向,加大引導扶持力度,拓展空間,壯大規模,努力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
做大做強旅游業。以打造攀西陽光生態旅游度假區為重點,以百里生態長廊觀光旅游和都市休閑度假旅游為主線,推進紅格、格薩拉、大黑山等生態旅游景區的規劃建設,促進迷昜水寨、迤沙拉等文化旅游景區建設,完成炳草崗旅游購物街、鳳凰餐飲街建設,推出一、二日旅游專線。加大美食、演藝、特色紀念品等旅游產品的開發力度,不斷豐富旅游內涵。創新宣傳促銷模式,激活旅游市場,實現區域競合。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加強配套設施建設,為旅游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全年力爭實現旅游總收入29億元。
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逐步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完成馬店河鐵路貨場建設和迤資車站改造,推動高速公路客貨站場和農村運輸站點建設,加快建設攀西煙草物流中心、市糧食物流中心及川云西路農產品批發市場冷鏈物流配送系統。引進培育大型專業物流企業,促進傳統物流環節與現代物流要素、生產與流通企業的有效整合。
培育提升其他服務業。打造知名品牌,著力培育一批大型優勢服務企業,增強服務業的輻射能力。以連鎖經營、特許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加快構建科技咨詢、信息咨詢、創意經濟、會展經濟等現代服務業體系,促進三次產業間的融合與互動。擴大消費需求,優化發展環境,推動服務業整體提速升級。
(四)縱深推進各項改革,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發展的動力,提高改革的科學性,增強開放的實效性,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體制環境和外力條件。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和經營性事業單位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監管機制,妥善解決好改制企業遺留問題,加快鋼城企業總公司和攀鋼輔業的改革步伐。穩步實施集體林權制度、水利工程管理體制、鄉鎮機構、農村金融體制等農村綜合改革,抓好米易縣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和鹽邊縣擴權強縣試點工作。堅持和完善行政管理及投資體制改革,著力推進財政、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社會事業等各項改革。
拓展開放廣度深度。深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加大釩鈦、現代服務業、特色農業等優勢產業和城市建設領域的招商力度,確保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50億元,力爭達到160億元。進一步優化進出口產品結構,抓好地方企業和重點產品出口,培育新的出口增長點。加強同國際國內發達地區、周邊市州、大企業集團的經濟交流與技術合作,鼓勵我市優勢企業尋找新的資源要素和發展空間,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
壯大縣域民營經濟。鼓勵縣區緊緊抓住重點項目、工業經濟、招商引資、非公有制經濟等重點,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壯大經濟實力,增加財政收入,推動縣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引導和鼓勵全民創業,積極培育各類創業主體,充分釋放民智、民資、民力。做好民營企業跟蹤服務,從融資擔保、技術改造、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全方位壯大民營企業群體,促進民營企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和品牌化方向發展。
(五)做好財稅金融工作,增強加快發展支撐力
努力培植財源,加強增收管理,優化支出結構,推進金融生態建設,提高資金運用效益,發揮好財稅金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杠桿和促進作用。
促進財稅持續增收。加快引進和建設一批財稅貢獻率高的項目,夯實財政收入增長基礎。主動適應稅收政策變化,加強稅收征管和基金管理,強化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國有資產出讓等收益管理,確保各項收入應收盡收。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突出保障民生領域支出。強化對政府投資性項目的監管,完善政府采購機制,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確保金融平穩運行。金融系統要正確處理從緊貨幣政策與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關系,優化信貸結構,掌握投放節奏。拓寬融資渠道。加快征信體系建設, 完善金融內控機制,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切實維護轄區金融穩定和安全。
(六)強力推動“雙創”工作,加快城市現代化進程
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以“雙創”為抓手,不斷優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形象,努力營造宜居宜業環境。
鞏固擴大“創衛”成果。進一步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狠抓薄弱環節整治,確保通過技術評估、考核鑒定和社會公示,建成國家衛生城市。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全民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創衛”長效機制,做到“創衛”工作專門化、制度化、日常化,推進“創衛”工作由突擊型向常態型、短期型向持久型、治標型向治本型轉變。按照“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城市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城市管理責任體系、標準化體系、考核評價體系及保障體系,建設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有效整合資源,搞好城市凈化、綠化、美化和亮化。
深入推進“創模”工作。加強工業污染源治理,強化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確保建成省級環保模范城市,扎實推進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工作。加快推進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二氧化硫靜態減排7500噸、動態減排5000噸,削減化學需氧量1500噸。深化大氣污染物治理,確保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5%以上。加強水環境綜合整治,確保城市水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加大噪聲、揚塵、面源污染等治理。全面推進生態市建設,抓好野生動植物保護,積極開展生態修復,有效防治地質災害,深入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
加強城鄉規劃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城鄉規劃法》,加強對城鄉發展的指導和控制,完成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和炳草崗片區控制性詳規等5個規劃的編制,加快編制城鎮體系、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和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等專項規劃。以我市被列為全省重點區域中心城市培育對象為契機,拓展城市新區,推進百萬人口大城市建設,著力提高城市服務功能和集聚輻射帶動能力。圍繞建設區域交通樞紐,做好麗—攀—昭鐵路、成昆鐵路新線、麗攀高速公路的前期準備工作,確保西攀、攀田高速公路全面通車。完成炳二區東西向城市主次干道道路工程、五十一經濟適用房連接線、清香坪片區防排洪系統工程等建設,加快世行貸款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日元貸款項目等建設,啟動新密地大橋、渡口橋南立交系統、機場路地質病害治理等工程建設,做好沿新路、炳二區至東區道路等項目前期準備工作。新建一批公共交通場站設施,不斷優化公共交通線路網絡。完成通鄉水泥路建設80公里、通村公路硬化100公里。
(七)推進社會全面發展,努力構建和諧攀枝花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和諧進步。
切實改善民生。堅持城鄉統籌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全年新增就業10500人,“4045”再就業1000人,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認真貫徹《勞動合同法》,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建立和完善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覆蓋面達到90%以上;做好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工作,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相關政策,積極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加大社會救助力度,抓好扶貧和社會福利工作。合理把握政府管理的重要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調整節奏與力度,加強價格預警預測。按照“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要求,以義務教育、衛生院建設、污染治理、煤氣管網改造、困難移民安置、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人口飲水安全、農村敬老院建設、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農村交通建設、法律援助等為重點,深入開展惠民行動,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促進文化繁榮。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大力開展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攀枝花精神教育,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使構建和諧攀枝花成為全市人民的堅定信念和自覺行動。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努力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將創新的理論成果應用于經濟社會發展實踐。加快培育新的文化業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促進文化大發展,提升文化軟實力。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堅持教育優先,不斷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秋季學期起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推進仁和區“農村義務教育示范縣”創建工作;不斷提高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率;繼續支持高等教育發展;健全教育考核激勵機制,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治,發展城市社區衛生和農村衛生,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進一步完善體育場館建設,組織和參加重大競技體育賽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搞好廣播電視數字化整體平移,擴大廣播電視有效覆蓋面。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高度重視老齡問題。完善服務業和節能減排統計體系,搞好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深化全民國防教育,加大“雙擁”工作力度,扎實開展國防動員“五個一”活動,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重視并加強人事、民族宗教、臺務、僑務、移民、氣象、檔案、保密、人防、外事、海關、審計、質量技術監督、防震減災、婦女兒童、地方志、無線電管理等工作。
加強公共安全。強化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開展藥品和醫療器械專項整治,保障公眾健康。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鞏固“平安攀枝花”創建成果,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深化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設,嚴格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著力抓好重點行業與重點領域的安全監管和隱患治理,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健全預警應急機制,提高處置各類公共突發事件的能力。高度重視新時期信訪群眾工作,以人為本,綜合施策,依法處理和有效化解各種矛盾糾紛。
(八)促進政府職能轉變,著力建設服務型政府
按照廉潔勤政、務實高效和人民滿意的要求,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優化政務環境,努力開創政府工作新局面。
提升決策水平。圍繞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攀西城市群打造等重大戰略部署,深入開展理論研究、政策研究和制度研究。合理劃分決策權限,規范政府決策程序,進一步完善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專家咨詢、社會公示和社會聽證等制度,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自覺接受各種監督,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大力推行政務公開,保障群眾決策權、知情權和參與權,使政府決策更能體現人民意愿。
提高服務能力。嚴格界定政府權責,創新政府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務體制,推進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切實轉變機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抓好電子政務建設,辦好政務服務中心,實行政府績效評估,提高行政服務效率。切實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不斷增強履行職責、謀求發展、服務公眾的能力。
強化廉潔從政。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教育,嚴肅干部人事紀律,強化權力監督制約,做到公正用人、秉公用權,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強化依法行政意識,繼續開展各種專項治理,著力解決環境保護、土地征用、企業改制、教育收費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加大違法違紀案件查處力度,樹立清正廉明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歷史的重任,現實的挑戰,競爭的態勢,給我們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嚴的要求。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在中共攀枝花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勤勉務實,為開創攀枝花人民的新生活、譜寫攀枝花發展的新篇章而努力奮斗!
《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解釋
1.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指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的耗能量,是全社會能源消耗總量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
2.“雙創”:指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
3.化學需氧量:指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溶解性物質和懸浮物所消耗氧化劑相對應的氧的質量濃度。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
4.“千村示范”工程:指四川省“十一五”期間計劃完成的1000個省級人居環境治理示范村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點帶面試點基礎上推廣普及的重要工作。
5.“十大惠民行動”:指2007年四川省實施的就業促進行動、最低生活保障行動、教育資助行動、醫療保障行動、農村交通建設行動、飲水安全行動、農民工培訓行動、農村安居行動、扶貧解困行動、生態環境保護行動等十大惠民行動。
6.農業科技“110”:是服務于攀枝花市及周邊農業環境相似地區以農民群眾為主體的公眾語音信息平臺系統。用戶只需撥打電話8887110,就可以查詢到市場咨詢、農業新品種、新技術、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畜禽疫診斷及防治等信息。系統采用自動語音查詢和人工轉接服務相結合方式,并能實現咨詢者、110中心受理員和專家的三方通話。
7.國防動員“五個一”活動:即抓好一個國防教育,建強一支應急應戰隊伍,建好一個國防動員綜合教育訓練基地,搭建一個國防動員信息指揮管理平臺,完善一個國防動員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