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5-15     來源:攀枝花市統計局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2019年,攀枝花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緊圍繞省委對攀枝花“3+2”新定位新要求,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年經濟運行保持平穩,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一、綜合

  經四川省統計局初步審定,全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10.1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1.68億元,增長3.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6%,拉動經濟增長0.2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550.74億元,增長5.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5%,拉動經濟增長3.7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367.71億元,增長8.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5.9%,拉動經濟增長2.24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25萬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9.1:55.6:35.3調整為9.1:54.5:36.4。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556.27億元,增長6.4%,占GDP的比重為55.1%,民營經濟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56%。

  全年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2.49億元,增長7.0%;西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億元,增長0.2%;仁和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3.01億元,增長7.5%;米易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8.83億元,增長6.3%;鹽邊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3.80億元,增長6.4%。

  二、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0.12億元,增長3.1%。其中:農業產值103.59億元,增長6.6%;林業產值2.42億元,增長2.0%;牧業產值29.8億元,下降3.1%;漁業產值3.14億元,下降2.1%;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1.17億元,增長7.9%。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67.8萬畝,增長0.7%;油料播種面積2701公頃,下降1.1%;煙葉播種面積5027公頃,下降5.3 %;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1.62萬公頃,增長4.3%。

  全年糧食總產量25.7萬噸, 增長1.2%;油料產量4200噸,與上年持平;煙葉產量1萬噸,下降5.9%;蔬菜及食用菌產量87.4萬噸,增長6.0%;水果總產量43.9萬噸,增長6.7%。肉類總產量5.19萬噸,下降11.4%。其中:豬肉產量3.26萬噸,下降19.4%;牛肉產量0.44萬噸,增長2%;羊肉產量0.74萬噸,增長3.2%。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4321公頃,自然保護區面積99938.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1.99%。全年農業機械總動力達70.75萬千瓦,增長0.9%;機耕負擔面積56670公頃;年末有效灌溉面積41.84千公頃,排灌機械保有量8768臺。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474.81億元,增長6.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7.5%。

  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33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為98.5%;實現營業收入1845.6億元,增長5.7%;營業成本1594.3億元,增長6.6%;資產合計2617.7億元,增長16%。

  全年資質等級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91家,實現總產值285.02億元,增長11.5%。全年建筑業增加值76.87億元,增長3.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7%,其中,民間投資增長9.8%。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13.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2.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0.3%。從結構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9%,產業投資增長5.8%,民生及社會事業投資下降12.1%;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4%。

  全年房屋施工面積833.19萬平方米,下降4%;房屋竣工面積64.69萬平方米,下降6.6%;商品房銷售面積152.64萬平方米,下降3.7%;商品房待售面積47.71萬平方米,增長0.1%。

  五、國內貿易及旅游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7.94億元,增長10.2%。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63.16億元,增長10.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4.78億元,增長11.0%。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341.4億元,增長9.8%;餐飲收入56.54億元,增長12.6%。

  全年旅游總收入415.86億元,增長23.2%。接待旅游總人數3014.81萬人次,增長17.5%,星級飯店、賓館17個。

  六、對外經濟

  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774.28億元,增長8.4%,其中:國內省外到位資金401.67億元,增長6%;省內到位資金372.61億元,增長11.1%。

  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31.72億元,增長3.7%。其中,出口總額13.35億元,增長6%;進口總額18.37億元,增長2.1%。

  七、交通、通訊和郵電

  全市等級公路4083公里,高速公路195公里。全年完成公路旅客運輸量2360萬人次,客運周轉量83517萬人公里,貨物運輸量11966萬噸,貨物周轉量667373萬噸公里。全市機動車保有量29.26萬輛,其中,汽車19.82萬輛,私人汽車17.69萬輛;摩托車9.29萬輛;營運車輛1.09萬輛,出租汽車1594輛。

  境內鐵路營運里程181.6公里,與上年持平;境內火車站個數17個;全年完成鐵路客運量105.31萬人次,鐵路貨運量2235.18萬噸。水路旅客周轉量1397.55萬人公里,水路貨運周轉量1464.9萬噸公里。

  全年郵電主營業務收入14.78億元,其中,電信業務主營收入9.63億元,郵政業務主營收入5.15億元。年末擁有郵電局(所)69處;全年報刊發行量1748.36萬份;函件18.62萬份;快遞業務量3159.49萬件。年末固定電話用戶34.70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數149萬戶,其中,國際互聯網用戶數45.11萬戶。

  八、財政、稅收、金融和保險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96億元,同口徑增長6.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7.04億元,下降0.7%。

  全年稅務局組織收入116.53億元,增長15.2%,其中,稅收合計96.70億元,增長2.2%;增值稅53.68億元,下降2.7%;消費稅1.82億元,增長35.3%。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080.64億元,比年初增加38.72億元,增長3.7%。其中,住戶存款余額712.86億元,比年初增加53.84億元,增長8.2%。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826.33億元,比年初增加18.64億元,增長2.3%。

  年末共有保險公司20家,全年實現保費收入28.75億元,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8.73億元,人壽保險保費收入20.02億元。保險賠款支出8.09億元,其中,財產保險賠款支出3.95億元,人壽保險賠款支出4.14億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擁有普通高等學校2所,普通中等學校58所,中等專業學校7所,小學60所,幼兒園192所。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28918人;普通中等學校在校生70546人,其中,普通中學在校生59585人;小學在校生67284人;幼兒在園兒童數32619人。專任教師總數14042人,其中,普通中等學校專任教師5720人,小學專任教師4777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率100%。

  全年各項專利申請數2112項;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572億元;各類科技項目獲市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6項,其中省部級獎16項。

  全市擁有國內專業技術人員76477人,其中,具有中級職稱以上人員32411人,農業技術人員624人。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市擁有博物館和展覽館3個;文化(藝術)館65個,文化站59個;劇場影院8個;公共圖書館6個,藏書總量100.06萬冊。鄉鎮廣播電視站43個,349個行政自然村全部開通廣播和電視。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24%,比上年提高0.13個百分點;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57%,比上年提高0.11個百分點。

  全市擁有醫院、衛生院74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6個,婦幼保健站6個。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7873人,其中:執業醫師2682人,注冊護師、護士4093人。年末衛生機構床位數10453張,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6.11‰,產婦住院分娩比例99.94%。

  全市擁有體育場(館)21個,各級體育社會團體59個,全民健身路徑748條,社會體育指導站263個。全市各類運動隊奪得省級比賽金牌39枚、銀牌51枚、銅牌69枚。全年舉辦了86次全民健身活動,參加活動人數14.82萬人。

  十一、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堅決整治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5個縣(區)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39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完工38個,21個城鄉垃圾處理設施項目完工19個,攀鋼石灰石礦全面退出蘇保區。強力實施貨運臟車整治、揚塵污染管控等專項行動,空氣優良率97.5%、并列全省第二。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全省第二,河(湖)長制工作代表四川接受全國第三方評估獲得好評。全省首部地級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出臺實施。實施森林生態修復項目24個,市林業局榮獲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集體。全市單位GDP能耗下降4.88%,降幅居全省第六位。M70知縣網---最有深度、最有態度、最接地氣的縣域大數據門戶M70知縣網---最有深度、最有態度、最接地氣的縣域大數據門戶

  全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39起,死亡41人,受傷11人。其中,較大事故1起,死亡4人。

  十二、人口

  年末戶籍總人口108.3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1.81萬人,非農業人口56.56萬人。當年出生人口9716人,當年死亡人口628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3.16‰。年末常住人口121.4萬人,城鎮化率為66.77%,比上年提高0.18個百分點。全年辦理結婚登記7405對,離婚登記3998對。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64元,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52元,增長9.8%。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上漲4.1%,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8.0%,衣著類上漲0.5%,居住類增長4.0%,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7%,交通和通信類下降0.1%,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4.3%,醫療保健類上漲4.6%,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1.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增長4.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增長1.1%。

  抽樣調查表明,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現住房建筑面積 34.5平方米, 91.54%的城鎮居民家庭擁有自有房屋產權;91.52%的城鎮居民家庭住進單元房。

  全市參加養老保險的人數82.82萬人;參加醫療保險人數111.2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6.94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9.97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8.0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5%。

  全市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605人,減少918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1579人,增加92人;社會救濟對象人數14159人(包括五保、城保、農保戶)。全市擁有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97個,床位9344張;社會福利院4個,床位數760張;敬老院22個,床位數1974張。

  注:1.公報中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攀枝花統計年鑒-2020》為準。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總量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公報中林業、漁業、農業機械化、交通運輸、郵政、電信、金融、保險、旅游、對外貿易、財政、稅收、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人口、物價和社會保障數據來源于市級各行業主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