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攀枝花市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13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3-02-08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2013年1月12日在攀枝花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覃發樹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攀枝花市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13年計劃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見。
一、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過去的一年,在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把“穩增長”作為我市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按照市委九屆三次會議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全力推進“五創聯動”和各項經濟工作,全市保持了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社會建設穩步推進,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總體和諧穩定的良好勢頭,年初人代會確定的各項計劃目標完成情況總體較好。
經濟總量再越新臺階,全市生產總值突破700億元,達到740.03億元,同比增長14%,完成年初確定的計劃目標。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5.77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561.41億元,增長15.5%;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52.86億元,增長10.5%。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323.93億元,增長16%,占全市生產總值的43.8%,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完成地方財政收入82.94億元,同比增長17.9%,其中,地方公共預算收入57.2億元,同比增長1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808元,增長15.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728元,增長14.4%。
(一)農村建設步伐加快,農業經濟健康發展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預計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44.49億元,增長4.7%。糧食總產量、各類蔬菜、特色水果分別增長0.6%、3.6%和5.7%;生產收購烤煙40.69萬擔;肉類總產量和水產品產量分別達到7.18萬噸和2.9萬噸,分別增長2.9%和6%;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啟動,水果、煙葉、蔬菜、畜牧、水產等一批特色農業基地建設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大竹河水庫全部樞紐工程建成并關閘蓄水,米易縣馬鞍山水庫、西區梅子箐水庫(擴建)、觀音巖引水工程取水口開工建設,藤橋河引水工程和煙區水源項目等骨干水源工程的前期工作進展順利;農村人飲安全、病險水庫整治等民生工程均順利實施。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總數達到了63個,其中省級龍頭企業12個;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21個,總數達到540個。新農村建設聯動推進,米易縣灣丘—埡口、鹽邊縣紅格片區等省級新農村示范片,按期完成并通過省級驗收,五個縣區的市級新農村示范片全面推進,16個旅游新村基本建成。農村勞務經濟發展加快,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11萬人次,增長15.8%;實現勞務收入10億元,增長25%。
(二)新型工業化深入實施,工業經濟止滑企穩
新型工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274億元,增長10.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60.1億元,增長16.8%(完成調整后的計劃)。鐵礦石原礦、鈦精礦、鈦白粉、高鈦渣等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穩定增長;工業企業培育力度加大,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戶,總數達到345戶。重大產業化項目加速推進,46個重大工業產業化項目已開工32個,年度累計完成投資40.5億元。云鈦公司鈦錠項目已投產,攀鋼燒結系統改造工程、攀鋼密地選礦廠工藝設備升級改造工程、攀鋼表外礦利用破碎工程等項目基本完工;白馬鐵礦選鈦工程、朵實10萬噸鑄鍛件及深加工、旭鼎10萬噸動力發動機釩鈦鑄件一期、富邦1000萬件剎車制動轂、翰通100萬噸焦化等項目抓緊推進。工業園區發展加快,釩鈦產業園區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釩鈦、化工、機械制造等特色產業加速發展;2012年,釩鈦產業園入駐園區企業達142戶,投產企業86戶;釩鈦園區經濟實現了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49.32億元,增長36.6%。縣域經濟整體實力不斷壯大,以各縣區工業集中區為主要支撐的縣域經濟發展加快,產值超100億工業集中區達3個,縣(區)屬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增加值256.45億元。
(三)市場消費穩中趨旺,服務經濟持續發展
社會消費平穩增長,全年累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2.1億元,同比增長16%。旅游經濟蓬勃發展,在“歡樂陽光節”等旅游節慶活動帶動下,全年旅游實現總收入66.83億元,同比增長32.3%;旅游重大項目建設加快,以金沙江中心區段沿江景觀打造、阿署達花舞人間景區、普達陽光國際康養度假區等為重點的旅游項目開始啟動。物流產業加快發展,攀西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二期)、銳華冷鏈、糧食中轉倉及鐵路專線等一批物流業基礎設施相繼竣工,投入使用。傳統商貿流通業提檔升級,成功引入金獅百盛、銀泰、銀杏等國際、國內知名商貿流通企業和品牌,以沃爾瑪、北京華聯、同樂世界等為代表的商貿零售業和全市餐飲、住宿達標創優活動的深入開展,服務品牌效益明顯提升,電子商務等現代商貿流通業快速發展。金融保險健康發展,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766.76億元、各項貸款余額533.92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15.9%、19.6%;保險行業實現保費收入16.38億元,增長5.8%。市場物價漲幅平穩回落,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累計上漲3%,低于2011年4.8%的漲幅。
(四)重點項目扎實推進,投資規模不斷擴大
投資保持持續增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63.25億元,增長20.8%。投資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投資分別增長16.3%、9.1%、35.2%,第一、三產業投資增長較快,農業和服務業基礎進一步夯實;國有投資和民間投資分別增長-1.4%、35.4%;基本建設、更新改造投資分別完成201.17億元、194.28億元,增長20%和17.5%,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54.68億元。重點建設項目支撐明顯,全年20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2億元,128個市級“四個一批”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91.3億元。重大項目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41.3%,其中:第一產業重大項目6個,投資6.9億元,占一產投資比重的70.8%;第二產業重大項目60個,投資116.1億元,占二產投資比重的52%;第三產業重大項目62個,投資68.3億元,占三產投資比重的29.7%。市級“急難險重”及重大建設項目正積極有效地加快推進,麗攀高速公路攀枝花段進入收尾攻堅階段;省道214總發至平地段改造工程、省道310線紅格過境線新建工程等國省干道整治工程快速推進;成昆鐵路新線攀枝花段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將于今年上半年全線開工;攀宜(賓)沿江高速公路、攀大(理)高速公路納入交通部西部大開發“八縱八橫”骨架網規劃;500KV大通道建設快速推進,攀枝花Ⅱ500KV變電站順利投運,米易500KV變電站主體收尾;緬氣入攀LNG加注站項目順利開工;沿金沙江城市景觀打造啟動實施;觀音巖水電站、桐子林水電站進展順利,金沙、銀江水電站已獲國家發改委批準同意開展前期工作;仁和干壩子49.5MW風電場項目通過可研審查;花城新區“十大項目”正式啟動。資金保障能力增強,全市利用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達2.54億元,成功發行國投公司二期債券10億元,爭取地方政府債券2.93億元。
(五)“五創聯動”全面展開,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五創聯動”深入推進,金沙江城區段沿江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已編制完成,持續開展保障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和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環境專項排查行動,全市空氣環境質量優良率達93.7%。編制完成《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總體規劃及實施方案》,金沙江中心區段沿江兩岸視野區生態景觀林建設打造、山地森林公園等森林城市創建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8.97%。國家園林城市創建順利通過省級園林城市復查。中國陽光康養旅游城市創建工作大力推進,已編制完成《中國陽光康養旅游城市發展規劃》。著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在四川省2012年度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中,攀枝花排名由2011年的12名躍升至第4名。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舊城改造積極推進,老城區功能不斷完善,加強城市干道、城市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深入實施,空氣污染、污水處理、綠化覆蓋等專項治理成效明顯,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81.3%和95.6%,仁和大河河道綜合治理順利進行,漁門鎮等一批縣區重點小城鎮建設加快。
(六)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開放型經濟發展良好
體制改革全面深化,穩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繼續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有序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開展了礦業城市建設用地管理機制改革試點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工作;著力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實施了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企業投資項目并聯審批全年辦理基本建設項目50個、技術改造投資項目33個;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改革也不斷深化。區域合作加快推進,開展赴省(境)外招商活動300余次,對接企業660多家,在北京舉辦“陽光花城·攀枝花推介會”,市黨政代表團赴云南保山市、德宏州商談合作協議,開展了“知名企業家攀枝花行”等活動,在第十三屆西部博覽會上,簽約項目75個,簽約金額達802.32億元;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全年招商引資履約項目360個,到位資金408.64億元。對外貿易逆勢增長,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2.63億美元,其中出口2.2億美元,同比增長25.4%。
(七)節能減排成效明顯,循環經濟加快發展
節能減排工作扎實開展,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加大,關閉11家落后產能企業,淘汰10家企業落后工藝設備,全年共上報減排項目52個,節能減排年度計劃目標全面完成。循環經濟加快發展,攀鋼1000萬噸表外礦綜合利用、聿銘科技公司30萬噸/年硫酸渣綜合利用等循環經濟項目積極推進,馬坎、金江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三區兩縣污水管網配套建設加快推進,重點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試點;攀枝花市和攀鋼集團公司被國家發改委批準為首批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范基地和骨干企業。
(八)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居民生活不斷改善
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民生工程扎實推進,全年共103個分項,安排31.6億元資金用于建設。截止12月底,已投入資金約32.5億元,占全年目標任務的102.8%。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市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就業創業工作成效明顯,全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7617人,下崗失業人員和失地無業農民再就業778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6%以內,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8.4%;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工作取得新成效,開展了“十大創業行動”,我市被評為“全國創業先進城市”。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8728元,增長14.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達到22808元,增長15.6%。城鎮居民住房條件不斷改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繼續保持在全省前列,全年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2976套,施工4944套,發放廉租住房補貼4000戶,農村危房改造2187戶。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建設全面進步。教育事業發展取得進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推進順利;市第40中小投入使用,東區、仁和區等一批中小學新建項目前期工作和中小學校校舍安全工程順利推進,全年開工項目428個,完成建設面積613573平方米;義務教育“兩免一補”、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全部完成;實施高寒山區學生溫暖工程和學生免費營養餐計劃,為5000多名高寒山區寄宿制學生補充臥具,225所義務教育學校54993名學生提供了免費營養餐;今年普通高考類本科各批次上線人數創歷史最佳,達到2736人,上線率達39.6%;積極推進了市經貿旅游學校、市建筑工程學校等職教集團組建、職教資源整合工作;特殊教育、高等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加強。科技支撐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成功舉辦“攀枝花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院士行暨攀枝花釩鈦論壇”活動,國家釩鈦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驗收,我市被列為全省首批創建國家技術創新工作示范市,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級創新型企業5家;組織實施省、市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1項,產值達56億元。居民健康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積極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市中心醫院二住院樓、市二醫院外科住院大樓建設進展順利,花城新區醫院新建和婦幼保健院遷建前期工作以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項目積極推進,城鄉醫療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重大疾病防控能力進一步增強,衛生應急能力進一步提高。文化、體育等其他各項社會事業建設工作積極開展,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得到加強,全市有7處文物被列為全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農村廣播電視信號實現全覆蓋;計生、婦女兒童、民政福利、檔案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公共安全繼續加強,深入推進“平安攀枝花”建設,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加強流動人口、特殊人群社會管理,強化城鄉結合部等復雜公共場所綜合治理;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監管和專項整治不斷強化;強化公共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市場準入制度進一步鞏固。
總的來看,2012年我市經濟運行在十分艱難的情況下,“穩中求進、逆勢而上”,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其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但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工業增長基礎還不牢固,新興產業培育力度還需加大,實現工業經濟止滑回升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二是保持投資持續高速增長的難度較大,缺乏重大項目支撐,投資后勁還顯不足;三是農業產業化進程緩慢,統籌城鄉發展還需進一步深化;四是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后,物流、信息等現代服務產業還未取得重大突破;五是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面臨挑戰,建設用地緊張,土地利用總體水平不高、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比較突出;六是事關民生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還需進一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對此,我們要堅定信心,搶抓機遇,采取措施,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二、2013年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草案)
2013年是我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展望新的一年,我們將密切關注國際國內形勢的新變化、新動向、新問題,冷靜觀察、科學研判、積極應對。
2013年,國際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世界經濟低速增長態勢仍將延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中求進”是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總基調,經濟增長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的提高,但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經濟增長仍然存在下行壓力等等新問題。從四川發展形勢看,投資持續增長勢頭明顯,經濟加快發展的要求迫切,發展的基本面總體較好,“高位求進”仍是我省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
盡管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但我市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許多重大機遇:一是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支持西部地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特色優勢產業和社會事業發展,為我市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提供了廣闊空間。二是國家鼓勵實體經濟發展及結構性減稅政策的出臺,有利于我市產業發展。三是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全面展開,將推動我市加快“中國釩鈦之都”建設步伐。四是四川省金沙江下游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正式批準實施,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步伐加快,有利于我市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五是“兩化”互動戰略深入實施,有助于我市新型工業化進程和城鄉統籌發展,釋放巨大的投資和消費需求。六是鐵路、能源、新區、陽光旅游等重大基礎設施開工建設,將有效拉動我市經濟保持較快增長。
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主要挑戰:一是我市產業層次還較低、關聯度不高,優勢產業帶動作用不強,服務業發展與我市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不相符,與全省全面提高服務業發展速度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已非常迫切。二是我市正處于優勢資源開發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時期,環境容量有限,總量減排壓力大,環保約束性強,減排形勢不容樂觀;此外,建設用地、項目融資、能源供應等要素保障壓力進一步加大。三是我市管理通脹預期難度較大,物價指數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資源價格改革、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可能形成新的漲價因素,加強通脹預期管理、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壓力較大。
2013年全市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安排部署,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穩中快進,提質增效,爭先進位,跨越提升”的工作基調,突出產業支撐、投資拉動、“四化”同步、統籌城鄉、改善民生,按照“三個加快建設”,“三個走在全省前列”,打好“六大硬仗”,實現“四個翻番”的總體要求,加快建設經濟強、環境優、人民富、社會穩的幸福攀枝花。
根據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2013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建議如下:
——地區生產總值確保增長13.5%,力爭14%以上。其中,第一產業增長4.5%;第二產業增長15%(規上工業確保增長16%,力爭17%以上);第三產業增長10.5%。
——固定資產投資確保增長17%,力爭增長18%以上。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確保增長15%,力爭16%以上。
——地方財政收入確保增長14%以上。
——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3%、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完成省下達目標;生態文明建設完成省上下達的目標。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確保增長14%,力爭15%以上。
——城鎮新增就業1.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控制在4%以內。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0%。以內。
實現2013年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各項預期目標,要著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努力擴大有效需求,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保持投資持續較快增長。在繼續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突出抓好產業投資,進一步強化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認真梳理和對接國家投資方向和重點,提出一批具有帶動和支撐作用的大項目,積極爭取國家更多更大的支持,加快推動納入國家和省相關專項規劃的重點項目建設。政府優先加大對教育、衛生、保障性住房、公共服務設施、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投入,重點投向事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和領域,支持和鼓勵企業和民間各類資金投向優勢特色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生態建設等領域。加快重大項目特別是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要全力確保麗攀高速公路攀枝花段莊上—金江建成通車,積極推進成昆鐵路新線攀枝花段建設,繼續推進麗—攀—昭—遵鐵路前期工作,積極抓好攀宜(賓)沿江高速和攀大(理)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爭取早日具備開工條件。力爭交通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盡早形成四川南向出海交通樞紐格局。加快推進龍箐大橋至密地橋南連接線、沿江快速通道西區段建設,加快國省干道和農村公路升級改造步伐。完成機場滑坡治理,力爭早日恢復通航。做好滇中引水項目攀枝花段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開展攀瀘(沽湖)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全力加速推進觀音巖、桐子林水電站、緬氣入攀、成品油入攀管道建設,積極推進一批太陽能、風能示范電站建設,加快棗子坪220KV輸變電工程建設,爭取開工米易500KV輸變電工程二期和安寧輸變電工程,強力推進金沙、銀江電站項目開工建設。強化投資項目儲備,結合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國家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花城新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的實施,挖掘和儲備一大批建設項目,積極培育增長極項目,做到近期和遠期相結合,統籌謀劃,梯度推進。
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增強消費能力,利用國家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臺的有利時機,調整收入分配關系,鼓勵居民增加即期消費;充分發揮成昆高速和攀枝花作為川滇交界的中心城市在消費領域的“集聚效應”,吸納更多川內及周邊來攀的消費需求;實施品牌促消費戰略,鼓勵我市知名品牌產品加強市場營銷;拉動農村消費,建立和完善農村超市、郵政、電訊等銷售網點,加快小城鎮商業中心和售后服務體系建設,為農民消費提供便利和優惠。培育消費熱點,用好國家鼓勵節水、節能、環保產品政策,促進消費增長;整合旅游資源,挖掘旅游新產品,擴大旅游消費;有效促進文化消費發展,逐步壯大文化服務產業;繼續辦好吸引消費的“金芒果節”、“米易燈會”、“歡樂陽光節”等各項節慶活動,帶動住宿、餐飲、交通、通信等相關行業消費;抓住新興產業發展的機遇,挖掘市場消費潛力,拓展消費市場版圖。
穩步發展對外貿易。加快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建設,充分利用好我市釩鈦特色產品等優勢,加大外貿進出口促進力度,努力擴大對外貿易規模,強化外貿隊伍孵化培育力度,優化外貿出口結構,保持外貿增長,發揮好對外貿易對我市經濟的拉動作用。
(二)著力強化產業支撐,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加快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穩定糧食生產,發展水果、蔬菜、煙葉、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加快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優化畜牧、水產業結構,推進現代畜牧、水產養殖業提質擴面;積極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在全市連片建設高標準農田示范區2萬畝,推進灌溉渠系和田間道路配套,推廣設施農業、機械農業和節水農業;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拓展農產品市場,重點發展國內北、上、廣市場,積極開拓歐洲市場,做響攀枝花農產品品牌;繼續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觀音巖引水工程、馬鞍山水庫新建和梅子箐水庫擴建項目等重點水利工程;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抓好種植業和農林牧漁業結構調整。
著力提升新型工業化水平。以建設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和實施國家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為契機,通過實施攀鋼集團白馬鐵礦擴能、熱連軋改造、燒結系統改造、攀鋼煤矸石綜合利用、10萬噸硫酸法鈦白粉搬遷改造、東方鈦業4改10萬噸高檔金紅石鈦白工程、鈦都化工7萬噸/年高檔化纖鈦白擴能改造工程、鋼城集團瑞鋼公司渣鐵渣鋼系統整體搬遷改造、新中鈦科技釩鈦系列工程等項目提升傳統支柱產業;通過推進華益能源焦爐煤氣合成液化天然氣及蒽油加氫項目、中石油車用天然氣加氣站項目、眾一公司12萬噸特種碳黑項目、鋼城集團2000噸/年鈦硅合金中試線、金勇公司太陽能釩電池儲能設備生產項目、西宇生物紫莖澤蘭綜合利用等項目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產業、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工業發展層次和水平,提高全市工業產品市場競爭力;加快全市工業園區布局調整,夯實園區基礎設施,完善園區管理服務,著力推進釩鈦產業園區擴區升級工作,將工業園區打造成“中國釩鈦之都”和建設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的重要平臺;大力推進、培育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加大對攀鋼(集團)公司、鋼城集團公司、攀煤(集團)公司等大企業的支持力度,努力打造一批營業收入過百億元的工業企業,帶動優勢產業和產業集群快速發展;組織實施重大產業技術關鍵共性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推進四川省釩鈦產業技術研究院、攀枝花鈦及鈦合金研究所建設工作,加大對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的培育力度,大力實施新興產業重大應用示范工程。加快優勢產業人才隊伍培養。
努力壯大現代服務產業。以打造“中國陽光康養旅游城市”為重點,全面推動沿江休閑經濟帶、紅格溫泉旅游度假區、普達陽光國際康養度假區、米易龍潭溶洞龍文化景區、格薩拉生態旅游區等旅游重大項目建設;開展旅游促銷活動,規范旅游市場,力爭旅游總收入突破80億元;推動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加快密地現代商貿物流園區、格里坪鑫鐵鐵路物流園區、攀青煤炭物流中心、漢都桐子林鐵路物流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大對漢風、恒力、冰點等國家A級物流企業的培育;切實加強現代物流信息系統建設,重點抓好中國西南國際物流大宗物資交易結算平臺、攀枝花礦產資源信息化監控和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社區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等項目的建設工作;加快發展科技研發、信息咨詢、技術推廣等服務業;鼓勵引導我市商貿流通企業運用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技術手段和流通方式,改造傳統零售、餐飲服務業,支持區域內優勢商貿流通企業品牌輸出和擴張發展。
(三)加大城鎮化建設力度,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強力推進以花城新區為重點的中心城區建設。以花城新區建設為契機,統籌推進中心城區的拓展建設發展,加快構建區域性100萬人口以上特大城市。一是加快新區建設,編制完成花城新區交通、能源、生態環境、人口發展等專項規劃;圍繞建設宜居、宜業的新型城市環境,在加快已開工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同時,創造條件為新區至高速公路連接線項目作好建設準備,同時,繼續推進花城新區醫院新建項目前期工作,加快三線建設博物館項目建設,大力引進高端城市綜合體項目、電子商務金融一條街項目,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高端服務業聚集的新區產業格局,推進新區建設步伐。二是積極拓展中心區城市建設,實施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同步推進,切實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道路和橋梁建設,加大城市停車場(點)、供排水管網、垃圾污水處理等市政設施建設力度;繼續實施特色亮點街道打造;完善城市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深化“數字城管”系統建設,逐步實現數字化城市管理市域全覆蓋,加強市容環境管理,搞好城市環境綜合治理。
著力推進新型鄉鎮和新村示范片建設。因地制宜發展一批特色鮮明的商貿鎮、旅游鎮、工業鎮,大力構建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縣城和重點鎮為依托,一般鄉鎮和中心村為基礎的網絡型新型城鎮體系。繼續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好農民新村,2013年力爭建設各類新村(聚居點)46個,探索建設新農村綜合體8個,建設農村新型社區8個,強化新村(聚居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產條件,提升農民生活水平和質量。
(四)深入推進體制改革,努力擴大對外開放
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著力推進“六個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完善統籌城鄉發展體制機制;深化財稅融資體制改革,健全完善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管理體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完善行政運行機制,改進政府管理服務方式,創新公共服務、社會管理體制;穩妥推進居民收入分配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著力改善民生。
深化區域合作。以打造四川南向開放“門戶”為重點,充分利用川滇黔12市地州峰會合作平臺,強化攀枝花與周邊地區的經濟技術和商貿流通合作;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重慶經濟區的經濟協作,構建多元化的對外經濟合作格局;積極謀劃重大區域合作活動,向北主動融入成渝經濟區,向南主動融入昆明經濟帶,借云南橋頭堡建設,發展走向南亞、東南亞的海洋經濟;積極主動參加西博會、昆交會等經濟活動;促進攀西—六盤水、金沙江下游沿江經濟帶等資源富集區域共同發展;以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國家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為突破口,新策劃一批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領域的重大區域合作項目。
扎實抓好招商引資。圍繞“6+2”主導產業、基礎設施、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瞄準國內外龍頭企業,實施成鏈引進,努力實現招商選資新突破;利用好西博會、廣交會及泛珠三角經貿洽談會等一系列投資洽談會,重點對接世界和中國500強、跨國公司和臺資企業、大型國企和知名民企,著力推介釩鈦、能源、礦業、機械制造等重點產業;充分發揮小分隊招商和駐點招商等作用,力爭新引進世界或國內500強企業投資項目取得新突破,全年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完成400億元。
(五)努力緩解資源要素和環境制約,促進可持續發展
多渠道籌集發展資金。用好政策、金融、民間、招商四大資源,發揮政府投融資平臺作用;積極引進全國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銀行來攀設立分支機構,爭取銀行信貸資金的支持;認真落實國家民間投資“新36條”的42項實施細則,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鼓勵企業通過上市、發行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拓寬直接融資渠道;積極爭取國家、省上項目資金,準確把握國家資金投向,加強項目儲備、包裝、申報,努力爭取中央和省更多的項目資金投入。
加強用地保障和協調。堅持集約節約用地,將有限的土地指標向重大項目傾斜,優先保障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項目,重點保障前期工作成熟的項目;著力提高工業用地集約利用水平,清理閑置土地,盤活城鄉土地資源,抓好集體建設用地流轉試點;加大用地指標的爭取力度,用好用足國、省政策,滿足城鄉建設的用地需求。
強化節能減排工作。加強工業節能工作,繼續關閉淘汰落后產能、工藝和設備,繼續在重點工業企業推進一批重大節能工程建設;實施重點節能工程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治理,抓好農村污染源頭防治工作。發展循環經濟,形成資源循環利用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以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建設為契機,加大資源綜合利用重點項目建設。實施清潔生產項目,開展清潔汽車推廣試點工作,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
搞好生態市建設。深入實施《攀枝花生態市建設發展規劃》,強力推進國家森林城市、生態鄉鎮、文明生態村等創建活動,加強天然林資源保護,搞好退耕還林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努力提高森林覆蓋率。加快中小河流和中小水庫除險加固、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等項目實施,恢復林草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群眾生活水平
繼續深入實施各項民生工程。加大民生投入,繼續實施民生行動;注重引入民生工程市場化推進機制,提高財政投入民生項目比例,積極爭取上級投入,引導民間投入;穩步推進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公租房建設等工程項目,確保完成省下達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繼續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和農村扶貧解困等重大民生工作。
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努力實現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發展,建立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大力推進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建立和落實,加快構建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促進勞務經濟提質增效,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加快農業經營制度創新,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及時兌現各項政策補貼,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
積極擴大社會就業。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拓寬就業渠道,新增城鎮就業1.5萬人。重點解決好高校畢業生、城鎮新增勞動力、零就業家庭和失地無業農民等困難群體就業問題;扎實開展創業服務,扶持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積極引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千方百計穩定就業。
完善和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建立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擴大參保覆蓋面。切實做好養老、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工作,逐步推進城鄉養老保障制度有效銜接。扎實推進健全預防、補償、康復相結合的工傷保險制度建設。積極發展殘疾人事業、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逐步完善覆蓋城鄉的最低生活保障、城鄉孤老、醫療救助等社會救助體系。根據市場物價變化,實施好價格聯動補貼機制,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努力保持市場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完善重要商品儲備制度和主要農產品臨時收儲制度。加強對居民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產資料價格的監測,正確引導物價輿論導向,穩定社會預期,完善市場物價調控預案。搞活流通、降低成本,繼續完善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加大對涉農、醫療、教育等民生價格的監督檢查,加強市場價格行為的監管,強化價格執法,嚴厲查處亂收費、亂漲價、哄抬物價、價格欺詐等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價格違法行為。
(七)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大教育投入,抓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和主城區教育資源配置等工作,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規范和發展學前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普通高中多元化特色發展,全面提升基礎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實施少數民族地區免費中職教育,抓好教育助學工作,推進教育公平。
加快發展科技事業。加快推動四川技術創新工程示范市、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創建工作。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發揮好釩鈦產業等一批重點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的科技創新能力。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創新型人才及團隊培養工程,加速構建創新型城市。
積極發展衛生、文化、體育及其他社會事業。重點加快市二醫院外科住院大樓、攀西職業病防治中心建設,確保市中心醫院二住院樓投入使用,繼續推進市婦幼保健院遷建前期的各項工作,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文化產業,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推進農村、社區公益文化活動、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和自辦節目覆蓋工程,積極籌辦四川省第七屆少數民族藝術節。積極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發展冬季陽光體育產業。積極推進人口計生、婦女兒童、檔案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升政府社會管理能力,引導社會各方面有序參與社會管理;健全新型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全面提高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 認真開展“六五”普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大調解”工作體系和應急管理體系,提高處置突發性公共事件和網絡事件的能力;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嚴格安全監管,加大對事故災難、公共衛生、食品安全、社會安全事件的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做好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加大社會管理薄弱環節整治力度,繼續深入推進“平安攀枝花”創建活動,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各位代表,做好2013年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要在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針,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三個加快建設”的發展要求,振奮精神、積極創新、銳意進取,務實工作,為圓滿實現各項目標任務,建設和諧幸福攀枝花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