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攀枝花市科學技術局黨組關于2021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安排的報告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2-09-14 來源:辦公室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中共攀枝花市科學技術局黨組
關于2021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安排的報告
市委:
按照《中共攀枝花市委辦公室關于報送市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相關材料的通知》要求,現將我局2021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安排報告如下。
2021年,我局持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大力推動“卡脖子”技術攻關,開展了項目“包干制”“揭榜制”試點,積極搭建科技創新聯合體,不斷開創科技創新工作新局面。全市科技專項經費投入達7200余萬元,實施省市兩級科技計劃項目82項;技術合同認定登記額達5.73余億元,同比增長14.9%;全市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15.6余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1.5%,居全省第四;科技創新綜合水平指數達67.48%;組織149家企業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登記,同比增長18.3%;全年高新技術企業有望突破至6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預計完成660余億元,可全面完成省政府政務目標任務。成功舉辦了2021“鈦時代·享未來”鈦金屬材料創新創業大賽。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四川省科技進步獎13項,科技創新格局再上新臺階。
一、重要舉措及成效
(一)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加速
成功舉辦“釩鈦資源及釩鈦產業院士專題對接會”,對接爭取由科技廳主導并委托中國工程院干勇院士團隊編制《攀西釩鈦磁鐵礦資源綜合利用戰略研究》報告,強化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頂層設計,高水平籌備第五次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部省聯席會,協同四川大學、攀鋼集團共同梳理釩鈦領域“卡脖子”技術清單65項,全市56項釩鈦“卡脖子”技術項目成功納入四川省釩鈦領域“卡脖子”技術清單(約占清單總數的86%),協同完成四川省《釩鈦領域“卡脖子”技術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路線圖(2021年-2030年)》編制。制定專項活動方案,邀請干勇院士、潘復生院士等8位專家蒞攀開展《四川省“十四五”釩鈦稀土材料重大科技專項實施方案》咨詢論證并出席新材料產業發展研討會。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全年共向上爭取經費達6000余萬元,實施項目40個(其中,省級項目35個,攀西試驗區項目5個),爭取第五批攀西試驗區重大科技攻關項目5項,立項資金超過4000萬元。成功編制四川省《釩鈦領域“卡脖子”技術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路線圖(2021年-2030年)》,56項釩鈦“卡脖子”技術項目成功納入四川省釩鈦領域“卡脖子”技術清單(約占清單總數的86%)。聚焦重大技術布局,實施“新型含釩絕緣耐腐蝕鋼軌研發應用”“在線熱處理珠光體道岔軌”等重大科技攻關,成功開發出平均抗拉強度達970兆帕超強熱軋汽車結構用鋼,順利打通熔鹽氯化工藝中廢渣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技術瓶頸;紅格南礦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和攀西釩資源綠色高效利用關鍵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重點產業領域“卡脖子”關鍵技術取得較大進展。
(二)集聚創新資源,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
圍繞重點領域搭建科研平臺,爭創釩鈦領域創新聯合體、(國家)輕金屬材料技術創新中心攀枝花分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新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完成市級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備案2家,成功備案省級眾創空間2家,全市已有各類科研服務平臺98個(其中:國家級6個,省級43個),備案雙創服務平臺16個。舉辦2021“鈦時代·享未來”鈦金屬材料創新創業大賽;開展2021年“天府科創貸”培訓會;組織參加第十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四川賽區)創新創業大賽,我市順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獲“生物-生物農業及相關產業組”第一名。持續推進四川大學—攀枝花校市戰略合作,新落地校市合作項目7項,總經費達180余萬元。深化對外科技交流與合作,扎實推進釩鈦產業領軍人才集聚攻關計劃“鈦及其復合材料深加工與表面處理創新團隊建設”項目,團隊總人數達31人,承擔省市級重大科技項目11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5項(已授權2項),與攀鋼集團、鋼城集團等11家企業簽訂了團隊共建和共研科技項目協議,開展技術指導服務40余次。出臺了《攀枝花市科技和知識產權信貸風險補償管理辦法》,設立風險資金池,新增“銀行+保險+政府”“銀行+擔保+政府”兩種風險共擔機制,優化信貸費率,創新創業良好格局初步形成。
(三)大力培育創新主體,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虞平市長親自帶隊赴國家科技部,任礎軍副市長帶隊到中國工程院和科技廳作專題匯報,爭取上級科技部門支持釩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積極開展釩鈦高新區以“一區多園”申報省級化工園區相關工作,指導釩鈦高新區征集篩選3項科技服務業項目,培育提升科技服務業水平。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開展“普通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階梯式培育,組織149家企業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登記,申報高新技術企業28家(第一批已獲認定10家)。與涼山州合作共建國家技術轉移西南中心攀西分中心,共同籌備攀西科技成果對接會和釩鈦論壇,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篩選實施“超深沖薄規格冷軋鈦卷產業化技術研究”“微細粒級鈦鐵礦強化回收新技術開發研究”等10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已達到5.73余億元,同比增長14.9%,全年高新技術企業有望突破至6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達660余億元。
(四)強化民生科技創新,科技惠民富民能力顯著提升
充分發揮陽光資源優勢,廣泛開展特色農業、氫能、康養等領域技術創新。推動特色農業科技創新,全年投入農業科技計劃資金586余萬元,實施項目26 個;“攀育2號”芒果新品種順利通過國家品種審定,芒果畸形病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創建及應用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拉賓斯”“美早”2個櫻桃果品獲2021年中國櫻桃年會金獎和優質獎;板栗根系仿生栽培印度塊菌單株產重達1054.9克,創國內塊菌仿生栽培單株產重新高。積極爭創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啟動“農業科技在線”服務平臺建設,入庫專家259名、分診員21名、信息員303名,開展推介與培訓活動8次、培訓人員230人次,在線解決農業產業技術咨詢問題639條。實現科技特派團5個縣(區)全覆蓋,開展技術指導與服務培訓100余期,解決技術難題50個,推廣新品種和新技術15個。聚焦建設“綠氫之都”,梳理出以新型涂層材料及涂覆方法的雙極板研發技術、氫冶金中氫氣還原過程熱量平衡技術等1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促進氫能全產業鏈發展。積極對接科研院所共同開展康養產業的理論研究與關鍵技術攻關,與四川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等合作開展康養科技攻關項目,全年新立項康養科技方面項目10個,爭取資金133余萬元。
(五)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創新活力有效釋放
完善科技計劃管理制度,加強自身能力建設,釋放創新創業活力。出臺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市省級定向財力轉移支付科技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市級指導性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等,為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積極探索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包干制”和“揭榜制”試點,對攀枝花學院、市農林科學院等科研院所承擔的“鈦合金切削綠色制造加工機理、質量控制與工藝優化研究”“魔芋優良品種引種選育及林下綠色種植技術研究”等4個項目開展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經費“包干制”試點工作,給予科研單位更多自主權,賦予科技人員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加強項目管理,對2009年以來立項需要納入驗收管理的市級科技計劃項目進行清理,目前,結題驗收率已超過94%。
(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學習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和市委十屆十三次、十四次全會精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切實增強黨員使命感、責任感,組織“觀影學黨史”主題黨日活動、黨史知識競賽、觀看紅色影視等“五個一”學習活動,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攀枝花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獻一策”和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全年共組織集中學習研討27次、專題報告會2次、專題宣講3次、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講黨課8次。推進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牽頭承辦“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專題培訓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二、2022年工作安排
(一)形勢分析及工作思路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指出科技創新已成為國家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最關鍵因素;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作出的深化釩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強化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推動形成與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相配套的科技創新體系重要論斷,都對科技高質量發展提出新的要求。攀枝花釩鈦磁鐵礦資源深加工利用技術難度大,“卡脖子”技術難題亟待破題,資源整合力度不夠,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不高,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不足,這些短板弱項給我市要素聚集、產業升級、城市轉型帶來風險挑戰。
2022年全市科技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省委“一干多支”戰略部署,緊緊圍繞省委對攀枝花“3+2”的定位要求,立足“三個圈層”發展的核心戰略,堅持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制度體系,突破重大關鍵技術瓶頸,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整合資源要素,提升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加快建設區域創新高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有效地支撐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承擔起為國家資源戰略開發服務和支撐引領產業發展的重擔。
(二)主要目標任務
促進創新要素優化配置,加強企業創新主體培育,著力抓好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力爭2022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55 %,全市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660億元,技術合同認定登記5.8億元以上;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5項以上;強化“抓項目抓政策抓資金”;持續夯實創新人才、創新平臺兩個支撐;落實政策,優化服務,著力抓好“兩城”科技招商工作。
(三)重點工作及舉措
1.抓實科技攻關。全力配合科技廳梳理《釩鈦領域“卡脖子”技術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路線圖(2021年-2030年)》,積極牽頭按路線圖組織開展“卡脖子”技術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國家需求為導向,產學研結合,構建系統、持續、高效的協同創新體系,推進釩鈦領域“卡脖子”技術問題聯合攻關。
2.優化頂層設計。積極配合中國工程院開展《攀西釩鈦磁鐵礦資源綜合利用戰略研究》,做好釩鈦磁鐵礦資源綜合利用頂層設計,進一步明晰攻關重點領域和方向,為國家制定相關產業政策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建議,確保戰略資源供應鏈安全,實現重點領域科技自立自強。
3.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實施《攀枝花市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專項方案(2020-2025年)》,大力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增長。
4.抓實平臺建設。組建釩鈦領域創新聯合體,構建國家釩鈦戰略科技力量,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引領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和戰略金屬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提質建設,提升創新能力,發揮實驗室在釩鈦資源開發利用中的基礎性、前瞻性、引領性和支撐性的作用和功能。
5.創新體制機制。推行“揭榜掛帥”等新型攻關機制,堅持問題導向,瞄準釩鈦產業共性技術需求發布榜單,明確攻關任務,匯聚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力量,讓創新主體精準發力,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現代釩鈦產業體系。
6.創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圍繞我市熱帶亞熱帶水果產業,對標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要求,以特色水果(芒果)為主導產業申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7.高質量舉辦重大活動。組織開展好“2022·省院省??萍紕撔率兄菪?/span>”和“2022攀西戰略資源綜合利用學術論壇”等重大活動。
8.加強黨的建設。以政治建設為統領,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持續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抓實理論武裝,建強基層黨組織,落實黨建責任,大力開展“黨員挑重擔攻關當先鋒”活動,促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優化選人用人機制,以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高質量完成全局科技工作重點任務,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中共攀枝花市科學技術局黨組
2021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