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攀枝花市仁和區“十四五”文化旅游業 發展規劃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3-04-24     來源:攀枝花市仁和區文廣旅局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攀枝花市仁和區“十四五”文化旅游業

發展規劃

 

 

 

 

 

 

 

仁和區文廣旅局

 

 

目錄

 

第一章  十三五旅游業發展回顧

第一節  十三五旅游業發展主要成效

一、主要旅游經濟指標較快增長

二、文化事業和旅游產業逐漸壯大

第二節  優勢分析

一、交通優勢獨特

二、生態環境良好

三、文旅資源富集

第三節十三五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基層公共文化陣地作用發揮有限

二、基層文化人才缺乏

三、社會參與度不高

四、大景區與核心旅游產品缺乏

五、旅游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六、旅游公共配套軟實力較弱

七、文旅融合力度不足

第二章  十四五文化旅游業發展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第二節  發展思路

第三節  基本原則

第四節  發展目標

第五節  戰略布局

第六節  文旅融合發展主要任務

一、創新理念,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二、政策先行,規劃引領

三、激活資源,推進全域發展

四、激活資源,合理利用

五、要素整合,夯實基礎

六、多元傳播,加強合作

附件:攀枝花市仁和區十四五文化旅游重點項目表

 

 

 

 

 

 

 

 

 

 

第一章  十三五旅游業發展回顧

 

十三五期間,在仁和區委、區政府堅強領導下,依托特色旅游資源優勢,合理構建旅游產業結構,積極拓展旅游客源市場,大力發展陽光康養度假旅游、鄉村旅游、自駕旅游等特色旅游產品,謀早抓實、精準發力,確保了旅游經濟總體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旅游業對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惠民生的綜合帶動作用更加明顯,旅游業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和發展。

 

第一節  十三五旅游業發展主要成效

 

一、主要旅游經濟指標較快增長

20152019年,仁和區旅游業經受了多方嚴峻考驗,但總體上保持增長勢頭,旅游總收入從201541.5億元增加到201970.16億元,年均增速14.1%,實現了穩定增長,較好完成了十三五的目標任務。

仁和區旅游業20162019年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年份

項目

2016

2017

2018

2019

游客人次(萬人次)

342.28

405.33

458.03

544.24

旅游收入(億元)

41.5

48.07

57.31

70.16

 

二、文化事業和旅游產業逐漸壯大

十三五期間,仁和區文旅融合發展態勢良好,我區文化事業的內涵優勢與旅游產業的市場優勢相互疊加,實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區文化與旅游產業快速健康發展,規模不斷壯大,結構持續優化,布局更加合理,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文化旅游資源已邁向品牌化、體系化。

旅游產業方面:仁和區已建成歷史文化名村1處,建成以芒果、草莓、石榴、櫻桃為主的精品農業基地11個,休閑農業景區2個,農業主題公園2個,現代農業莊園3個;國家AAA級旅游景區2個,國家AA級景區8個,特色小鎮2個,四星酒店1家,三星級酒店1家,五星鄉村酒店1家,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約60余家,鄉村旅游環線1條。

文化事業方面: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5處,未公布保護級別的43處,3個省級非遺項目,2個市級非遺項目以及4個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綜合文化站14個,公共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藏書總量20余萬冊,公共文化館一個,為國家級三級文化館。

仁和區不斷推進文化和旅游產業深度融合,堅持文旅產業繁榮發展和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文化與旅游產業齊頭并進,構建起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一)文化陣地基本建成。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契機,對照西部地區國家二級館的標準,提升改造區文化館、圖書館,不斷探索以區文化館、區圖書館兩館為總館、以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為分館、村(社區)書屋為圖書館館藏點發展模式,建設區文化館分館5個、區圖書館分館5個,區圖書館館藏點79個、區圖書館館外閱讀點9個。實現全年區圖書館、區文化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對外免費開放,逐漸縮小全區公共文化服務差距,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對照省級六有”“七個一,市級十個有標準,完成全區10個貧困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文化院壩)軟硬指標建設。

(二)文化活動形式多樣。一是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每年,每個鄉鎮開展不少于5場、每個行政村(社區)不少于1場文藝演出、舉辦1次全民閱讀活動、開展流動圖書下鄉等活動1030場次;每年分批次向各鄉鎮農家書屋補充配送科普、文學、法律、地情鄉土文化類等農村實用、農民喜愛的圖書。二是打造品牌文化活動。形成了遇見仁和四季文旅活動、仁和大舞臺”“國慶長假好耍仁和”“春天的祝福”“姊妹節”“苴卻硯藝術節”“書香天地文潤仁和這里仁和知時節等系列特色品牌服務項目。

(三)非遺、文物保護工作成效顯著。加大對談經古樂、羊皮鼓舞、板凳龍、苴卻硯雕刻技藝等民族文化特色的資金投入,目前,仁和區非遺項目共11項,其中省級3項、市級區級各4項。積極開展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談經古樂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組織非遺傳承人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老渡口清香型白酒釀造技藝成功申報為第四批攀枝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實施迤沙拉民歌小調記錄工程,完成37首迤沙拉民歌小調音視頻的收集記錄工作,創作歌曲《回到迤沙拉》《相聚迤沙拉》,制作mv《回到迤沙拉》。

十三五末,現發掘的文物點有69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中壩鄉西祝(竹)寺、布德鎮回龍灣洞穴遺址、同德鎮下灣遺址、大田鎮大田會議會址、啊喇鄉營盤山得勝營遺址、平地鎮起家大院(尤鳳榮宅)、仁和鎮(原名總發鄉)萬壽宮),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仁和鎮寶靈寺、大田鎮曹家大院、金江鎮曾毛氏貞節坊、成昆鐵路拉至花棚子段)。

(四)文藝創作豐富多彩。近年來編輯出版了《傈僳嘎且》《這里仁和·大家唱》本土音像作品,《攀枝花芒果故事》《9.19直面災難這里人和》《如歌歲月第一書記扶貧記》《中國迤沙拉》等文學作品。編創了《遇見迤沙拉》《仁和請你來做客》《仁和等你來》《和陽光一樣》《當苴卻硯遇上陽光》《花洲美·石榴紅》《桃花頌》《香芒頌》《我的大河我的家園》《這里仁和》《如果我在這里遇見你》《天地仁和》《印象仁和》《仁和姑娘》等舞臺劇及音樂舞蹈作品。完成對迤沙拉旅游文化節目《看見迤沙拉》的包裝和推出。深入挖掘脫貧攻堅過程中的先進典型人物和事跡,創作了快板《精準扶貧人人夸》《精準扶貧達小康》《精準扶貧譜新篇》和歌曲《陽光三月攀枝花》《中國力量》等文藝作品。

(五)康養旅游成效顯著。十三五期間,按照全市一核一帶三谷康養產業布局,緊緊圍繞康養旅游產業“5115”工程,以充沛的陽光、豐富的物產、獨特的資源為依托,以完善的配套服務和設施為載體,大力推進仁和區康養旅游產業發展,堅持特色化發展,筑牢康養旅游基礎;差異化發展,創新康養旅游模式;品牌化發展,強化康養旅游營銷。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實施精品帶動戰略,立足生態、陽光、城郊優勢,著力推進康養旅游產業發展。通過不斷努力,普達陽光國際康養度假區納入全省重點旅游項目。

(六)鄉村旅游穩步推進。十三五期間,圍繞農旅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要求,加強旅游基礎設施、旅游產業發展、旅游公共服務等建設,按照打造品牌,提升檔次,彰顯特色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旅游業在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新路徑, 實現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環境優的目標。十三五期間重點打造平地迤沙拉村、布德中心村兩個民俗古村落,現已成功申報國家3A級旅游景區。

(七)自駕旅游初見成效。十三五期間,重點圍繞中壩啊喇平地大龍潭總發仁和大力發展以觀光、露營、采摘、體驗、研學旅行、鄉村購物等為主的自駕旅游,該線路全長155.3km,通過持續推進自駕游環線接待設施和節點建設,打造自駕游線路,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沿線建設了標識標牌28塊(新建23塊、更換版面5塊)、19個營地268個營位,2個觀景亭、2個觀景臺、1個水景觀休息區等項目建設,基本形成了集民族特色、地方文化、自然風光一體的生態旅游環線。

 

第二節  優勢分析

 

一、交通優勢獨特

仁和區位于四川省西南角、攀枝花市南部,距云南省會昆明270公里,北距四川省會成都670公里,離攀枝花市政府僅13公里,是古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轄區內成昆鐵路、西攀、攀昆高速公路、國道108線、省道(216線、214線)等交通干線貫通全域,攀枝花機場坐落其中,即將建成的攀枝花火車南站,承載成昆高鐵交通樞紐,麗攀昭鐵路、麗攀高速等貫穿境內,是攀枝花市重要的交通樞紐、川滇重要交通要道,區位交通優勢十分突出。

二、生態環境良好

仁和區是全省平均氣溫和總熱量最高的地區之一,集南方的熱量、北方的光照優勢于一體,年均氣溫20.4℃,年日照達23002700小時,非常適合作物的生長,轄區內芒果、石榴、草莓等特色農產品品質優良。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57.32%,年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00天以上,成功創建省級生態區,被譽為攀枝花的家園、菜園、果園、樂園、花園,全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三、文旅資源富集

仁和是一座歷史悠久之城。據史料記載,仁和境內古為梁州之域,周成王時合梁州于雍,亦為雍州之域;現在的仁和建于1973年,是攀枝花市的重要縣級區;境內有諸葛亮率蜀軍南征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的古渡口和古營盤,有見證攀枝花建設歷史的大田會議舊址,有見證朱德與雷云飛結識的神秘烏拉國,有保持原貌的史迪威公路,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擁有濃厚的苴卻硯文化(中國苴卻硯文化之鄉)。區內營盤山、大黑山、巖神山等風光秀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形成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

 

第三節十三五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基層公共文化陣地作用發揮有限

一是鄉鎮場地受限,部分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不達標,基礎薄弱。二是農村中現多留守老人,農家書屋中書籍對農民生產生活指導性不強,缺乏吸引力。

二、基層文化人才缺乏

一是基層文化干部隊伍不穩定,基層分管領導、站點人員更換頻繁,不利于工作連續性。二是農村地區缺乏專業文藝隊伍和文化骨干,無法常態化地組織群眾開展文化活動,每年服務群眾人數較少。

三、社會參與度不高

公共文化事業主要以政府主導,以地方財政投入為主,社會力量參與度較低,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務長期有序發展。

四、大景區與核心旅游產品缺乏

十三五期間,仁和區旅游業發展雖取得可喜成績,但作為全市重要旅游區域,還缺乏與之配套的大景區與大型旅游綜合體項目支撐。對旅游資源的整體開發利用程度低,產業優勢尚未充分發揮。許多旅游資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難以優勢互補,無法形成完整的旅游產品,致使旅游產業的經濟優勢尚未明顯地發揮出來

五、旅游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目前的酒店床位數量基本能滿足游客總量的增長速度,但個性化、主題性地度假住宿設施缺口較大。同時,尚未有標志著國際休閑度假水平的高端度假酒店入駐仁和,中端酒店數量難以滿足游客對住宿的品質需求,主題度假精品酒店和民宿客棧尚在起步階段,未能產生規模效應。

六、旅游公共配套軟實力較弱

從旅游配套產業要素及服務設施、旅游人才等支撐旅游發展的要素來看,仁和區旅游發展支撐力還較為欠缺,亟需改善提升。從城市綜合服務功能而言,仁和區旅游服務的標準化和國際化發展緩慢,國際化旅游城市的服務功能尚未真正形成,沒有形成完善的游客接待中心,散客出游難度大;沒有旅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智慧旅游功能不全,硬件服務設施建設參差不齊,管理維護水平低,旅游衛生配套設施較差;導游、賓館飯店從業人員技能和素質參差不齊。

七、文旅融合力度不足

(一)體制創新有待加強。一是總體規劃較為滯后。長期以來文化與旅游產業在項目謀劃、包裝、策劃、招商、建設等方面處于各干各的狀態,缺乏統籌規劃,重大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沒有凸顯地域特色,難以形成旅游消費亮點和熱點,文化與旅游發展兩張皮、兩條線的問題較嚴重。政策落實不到位。一方面,有些政策過于原則性,缺乏實施細則,操作性不強;一些政策落實措施往往只聚焦眼前的問題,全面系統考慮問題不夠,執行落實時困難重重。

(二)融合深度不夠。文化與旅游融合依然懸浮于表象表層,文化內涵挖掘的深度不夠,文化產業發展缺乏旅游載體的有效支撐。有文化的地方缺景觀,有景觀的地方少文化。一是旅游資源與文化產業融合不深,旅游產業結構單一,旅游產業發展仍處于滿足游客吃住行需求的較低階段,游客多層次、多樣性游購娛需求得不到有效激發與釋放,沒有將文化因素融入到旅游開發之中。一些景區的旅游功能區與產品項目開發隨意性較大,產品建設檔次和水平較低,新業態旅游產品培育少,歷史文化資源挖掘不夠,文化探尋、民俗體驗等參與性、體驗性、娛樂性較強的旅游產品、旅游項目缺乏,旅游紀念品等文化與旅游產業商品開發不足。二是文化資源與旅游產業融合不夠。我區豐富的民族文化、歷史文化、生態文化等文化資源還遠沒有充分開發利用,沒有形成組合拳,文化資源優勢還沒有轉化為產業優勢,對擴大文化旅游消費貢獻率較低。文化資源特別是文物資源雖各具特色,但卻難以做出品牌。比如平地迤沙拉擁有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卻未能充分挖掘和發展具有俚濮民族特色的文化產品,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彝家第一村的品牌效益沒有充分展現出來。談經古樂、羊皮鼓舞、板凳龍等非遺項目沒有找到產品化、產業化的有效途徑。三是傳統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不夠。存在文化產業中傳統產業比重大,而以信息化、數字化為核心的現代傳媒、演藝娛樂等新興創意產業發展緩慢。如苴卻硯產業在制作銷售領域,體量較大,產品創意水平不高,沒有很好地融合到旅游產業中。

(三)集聚發展效應不強。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骨干企業多是單個環節的企業,未形成產業鏈的產業集群,信息、技術、勞動力共享等集群優勢并不明顯。現有龍頭整合帶動能力不強,文化企業缺少涉足旅游產業的投資,旅游企業關注文化產業發展的精力不夠,以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推進項目建設的意識還不強。缺乏創意和創新,缺乏市場競爭力,文化與旅游產業總量小、集約化程度低。

(四)專業人才緊缺。我區文化與旅游產業存在專業人才緊缺、文化層次總體偏低、人員流動頻繁、服務意識淡薄等問題,文化旅游產業人才供給遠遠不能滿足文化與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需求。由于行業收入和職業聲望不高等因素,旅游業就業吸引力不強,難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質人才。高校文化旅游類專業畢業生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夠緊密,動手能力弱,綜合素質與文化旅游企業的期望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高層次的專業人才、文化管理和經營人才以及文化領軍人才稀缺更是普遍現象。如迤沙拉、營盤山民歌資源豐富,但缺乏專業人才進行包裝、策劃、推介。比如苴卻石國家級、省級工藝大師較少,仁和區現有旅行社不足5家,持證導游人數嚴重不足,既熟悉歷史文化、又懂旅游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更是缺乏。這些問題反映了一些深層次的體制政策障礙。旅游教育的基礎性作用發揮不足,現有的旅游管理專業難以培養涵蓋產業發展主要領域的人才,導致干文化的不懂旅游,干旅游的不懂文化,供給與需求脫節。

 

第二章  十四五文化旅游業發展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文化和旅游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事關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旅游集物質消費與精神享受于一體,旅游與文化密不可分。要精心打造出更多體現文化內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旅游精品。要促進旅游、文化產業聯動發展。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指明了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方向。

仁和區文化旅游公共服務中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找準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約數、最佳連接點,推動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并進,為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提供新引擎、新動力,形成發展新優勢。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開展,以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回應人民群眾對文化旅游高質量融合發展期盼為起點,用新思想定向領航,從新思想中尋策問道,努力創新實踐,把文旅融合這篇大文章做深、做實,深入思考研究以文化和旅游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推動仁和區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

 

第一節  指導思想

 

十四五時期,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緊圍繞市委一二三五總體工作思路,以建設國際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和區域文化高地為目標,以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抓手,立足文旅稟賦資源和發展基礎,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大做強文旅產業,著力打造高質量文旅品牌,高效拓展文旅市場。以事業與產業相統籌、保護與開發相協調、融合與創新相結合、質量與效益相統一的原則,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充分釋放文旅經濟活力,把攀枝花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激發文旅產業發展活力,做大做強文旅產業,為國際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和區域文化高地建設提供重要支撐,促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第二節  發展思路

 

——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大力發展公共文化和全域旅游。

 

第三節  基本原則

 

十四五期間,既要強調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與產品開發的基礎性作用,又要強調充分發揮政府對產業發展的組織、領導、協調、推動作用;建立政府主導、職能部門協調合作、全社會參與的體制和機制,共同推動全區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人為本原則。以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為宗旨,在文化旅游產業開發、旅游設施建設、公共文化服務、旅游安全保障等方面,充分考慮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具安全性、公共性和便捷性的文化旅游產品。

——融合發展原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推進文化旅游產業與農業、工業、林業、商業等領域產業和行業的融合發展,拓展仁和區文旅的發展空間和文旅產業發展帶動力。

——可持續發展原則。在經營管理與服務、活動組織方式等多方面堅持節能環保,合理利用資源,大力推進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

 

第四節  發展目標

 

基本形成大融合、大全域產業體系,旅游服務質量明顯提升,旅游整體形象更加鮮明,旅游目的地建設成效顯著,區域旅游發展格局更為優化,文旅產業在全區經濟社會中的地位更突出、作用更明顯。

——文旅競爭力不斷增強。打造更多文旅消費場景,開發形成一批新的精品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旅游產品數量更加豐富,文旅產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以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創建1個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個省級旅游度假區。

——文旅產業結構明顯優化。升級優化吃、住、行、游、購、娛等傳統旅游要素,培育商、養、學、閑、情、奇等新興旅游要素,鄉村旅游、康養旅游產品質量和產業結構明顯優化,自駕旅游、紅色旅游、生態旅游等產品開發成效顯著,高端和新興旅游產品得到健康培育,旅游產品文化內涵更為豐富,產品體系更為健全和完善。

——打造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力爭通過4年的努力,把仁和打造成一個特色鮮明、設施配套、功能完善、宜居、宜業、宜養的攀西陽光康養產業示范區和國家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

——持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做好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對外免費開放工作;組織開展文藝演出、流動圖書、非遺和文化展,每年文化惠民巡演不少于10場次、流動圖書館下基層不少于30場次;每年向各鄉鎮農家(社區)書屋補充配送科普、文學、法律、地情鄉土文化類等農村實用、農民喜愛的圖書,進一步鞏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落實兩法,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優化四季文旅活動。抓住我區群眾文化活動的特點,充分發揚地方特色文化,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給群眾文化活動賦予新內容、新形式、新意境。

——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間。轉變固化思維,借鑒其他地區優秀發展模式,結合現有公共文化場所,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積極拓展公共文化空間的效益邊界。

——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一是充分利用成昆鐵路遺址、大田會議舊址等資源,做好文化挖掘、宣傳工作,大力弘揚三線文化、紅色文化。二是加強對迤沙拉里濮彝族特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深入挖掘迎賓、婚俗等特色文化。

——加強文化精品創作。增強服務意識,引導全區文藝工作者堅定創作理念,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文藝路線,向廣大群眾傳播好黨的聲音;圍繞全區重點、亮點工作,積極創作更多文藝精品;創作以仁和地方文化特色為主題的文化精品,以文藝形式傳播正能量,對外宣傳仁和形象和文化魅力,為繁榮仁和文藝事業貢獻力量。

第五節  戰略布局

 

根據仁和區文化旅游稟賦資源、交通條件、經濟聯系和旅游發展基礎,十四五期間全區旅游將按“1345”的格局發展。

一個旅游中心:仁和城鎮中心,打造成為全區旅游接待、旅游咨詢網絡、旅游信息服務和旅游醫療救援中心。

三大旅游片區:南部俚濮生態文化旅游片區、中部陽光康養度假區、北部大黑山森林生態旅游片區。

四大旅游產品:民族風情旅游產品、鄉村旅游產品、陽光康養旅游產品、生態農業旅游產品。

五大旅游線路:鄉村自駕旅游環線,陽光康養休閑線路,生態旅游線路,特色文化旅游線路,瓜果采摘旅游線路。

 

第六節  文旅融合發展主要任務

 

一、創新理念,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找準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約數、最佳連接點,推動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并進,為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提供新引擎、新動力,形成發展新優勢。

(一)樹立共生發展的理念。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與旅游兩者相輔相成,共生共榮。

(二)樹立均衡發展的理念。針對發展不平衡問題,要在資源保護、用地保障、財稅支持、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欠發達鄉鎮一定的扶持,促進文化旅游產業欠發達鄉鎮均衡發展。

(三)樹立依托品牌發展的理念。把文化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旅游產業優勢,堅持集中布局、集群帶動,著力提升營銷服務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文化旅游企業的龍頭作用,引導產品結構和整個產業鏈條向高附加值領域延伸,努力打造反映時代特征、民族特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文化旅游品牌。

加強協同配合,形成發展合力。利用本輪機構改革為契機,充分發揮文化和旅游的各自優勢,在發展理念、機構隊伍、工作載體、保障體系等方面深度整合,有效對接,統籌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建立完善宣傳、文旅、建設、農業、林業、水利、環保等多部門協同發展機制,在發展規劃、投資項目、政策扶持、宣傳推廣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化合作。積極引導有條件的文化企業進入旅游市場,為旅游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探索部門合作、政企合作、行業合作、區域合作的旅游宣傳促銷新模式。

在系統梳理文物資源、發揮文物資源的社會教育功能的基礎上,實現文物資源的合理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一是加大非遺資源活化利用力度。廣泛利用各級各類非遺資源開發旅游,形成豐富多彩的非遺旅游產品;依托同一類非遺或同一個非遺項目深度開發出包括多個旅游服務要素或多個旅游類型的系列性旅游產品。二是立足傳統文化,開發文創產品。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要求,加大文化創意資源開放力度;推動社會資金與文化資源相結合,拓展開發投資、設計制作和營銷渠道;發揮綜合引領作用,打造更多的文化創意品牌。三是鼓勵文化文物單位與社會資本深入合作。鼓勵扶持文博單位和各類市場主體,開發更多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產品和服務,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促進文化消費。四是結合研學旅游等開展文博教育。文博單位充分利用資源優勢開發研學產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優秀傳統文化,讓收藏在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五是形成三個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堅持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在大黑山生態資源上做文章。扎實推進大黑山自然風景區的開發和生態保護,完善大黑山景區的旅游服務設施建設,逐步形成大黑山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堅持打造精品自駕旅游線路,在三大露營基地上做文章。在仁和區南線260公里自駕精品線路的基礎上,突出重點部位,加大對萬寶營、營盤山、迤沙拉露營基地標準化建設和鄉村民俗村落建設,逐步形成啊龍片區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堅持深挖特色文化,在金沙江沿岸農文旅融合發展上做文章。依托獨一無二的成昆鐵路留存段、全市最大的野生攀枝花林以及拉古渡歷史文化、迤沙拉特色民族文化、金沙江大峽谷自然風光等元素,加快探明冷泉、溫泉等資源,策劃包裝重大項目,通過招商引資,逐步形成金沙江沿岸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

二、政策先行,規劃引領

要進一步完善土地、金融、人才、技術等方面的保障措施,盡快出臺推進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配套政策。一是制定全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要對全區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從歷史淵源、文化寓意、科學價值、藝術特點等方面入手,科學制定仁和區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規劃,明確仁和區未來5—10年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指導方針、戰略目標、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二是出臺新型文化旅游功能區建設政策。依托跨區域的自然山水和完整的地域文化單元,培育一批特色旅游功能區,構建特色鮮明、品牌突出的區域旅游業發展增長極。

三、激活資源,推進全域發展

以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優化旅游產業發展環境,整合旅游資源,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提高旅游服務功能,提升旅游經濟的整體帶動力,推進城鄉旅游協調發展,充分發揮文化旅游產業在促進一、二、三產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全面優化實施八全戰略全地域:整合地域范圍內的全部吸引物要素,將整個地域作為一個旅游目的地來打造。全領域:充分發揮旅游業的帶動作用,形成農業圍繞旅游增加值,工業圍繞旅游出產品,服務業圍繞旅游成規模的旅游產業格局。全要素:不僅要完善食、住、行、游、購、娛傳統旅游要素,還要培育商、養、學、閑、情、奇新興旅游要素,帶給游客完美的旅游體驗。全方位: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破除壁壘,實現多規合一,公共服務一體化,旅游監管全覆蓋,實現產品營銷與目的地推廣的有效結合。全過程:實現游客整個旅行中的全程化服務。為游客打造食有特色、住有選擇、行之方便、游之盡興、購之豐富、娛之快樂的完美之旅,為游客帶來商務、養生、研學、休閑、情感、探奇等多元化的旅游盛宴全時段:實現全年旅游,春夏秋冬各有特色,淡季不淡,旺季更旺轉變。全產業:創新業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與地域文化融合,與特色資源融合,與大網絡空間融合,力求在泛旅游發展的黃金時代贏取主動,謀求產業轉型新跨越。全空間:以旅游為導向整合資源,全新資源利用,所有地方而不是單獨景區旅游,最終實現從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轉變。重點推進產業布局。

四、激活資源,合理利用

在系統梳理文物資源、發揮文物資源的社會教育功能的基礎上,實現文物資源的合理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一是加大非遺資源活化利用力度。廣泛利用各級各類非遺資源開發旅游,形成豐富多彩的非遺旅游產品;依托同一類非遺或同一個非遺項目深度開發出包括多個旅游服務要素或多個旅游類型的系列性旅游產品。二是立足傳統文化,開發文創產品。拓展開發投資、設計制作和營銷渠道,發揮綜合引領作用,打造更多的文化創意品牌。三是鼓勵文化文物單位與社會資本深入合作。鼓勵扶持文博單位和各類市場主體,開發更多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產品和服務,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促進文化消費。四是結合研學旅游等開展文博教育。文博單位充分利用資源優勢開發研學產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優秀傳統文化,讓收藏在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五、要素整合,夯實基礎

通過放寬行業限制、破除行業壁壘,實現文化、旅游要素的自由流動,徹底打破和融通文化、旅游產業固有的產業生態體系,讓文化產業要素融進旅游產業的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中,使兩產業間真正達到共興共融的一體化狀態。一是要引導有條件的公共文化機構加強文化創意、創意旅游產品研發,鼓勵本土文化藝術工作者創作群眾喜聞樂見、地方特色濃郁的優秀文化旅游產品。二是著力開展文化生態區、傳統村落、大遺址項目的保護利用,統籌建設脈絡清晰、保護有力、規范有序的文化遺產展示與旅游園區,使文化旅游資源插上創意和創新的翅膀,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的文化增長極。三是推動仁和區公共文化示范區、天府旅游名縣等創建、創新工作,提升南山文化產業區、苴卻硯街區等區域,加快仁和區文化藝術中心、南亞熱帶植物園、寶靈寺片區文旅綜合體項目等重點項目的規劃和建設,著力打造極具仁和特色的文化旅游產業;積極引進全國知名文化企業來仁和投資發展,引導文化旅游產業突出主導產業和主體功能。

六、多元傳播,加強合作

要緊緊圍繞大仁和文化旅游品牌形象,開展多層次、高水平和全方位的宣傳營銷活動。當前,除了要充分利用好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傳統文化傳播方式,還應充分運用數字衛星電視、移動電視、手機電視、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和互聯網等高新科技產品、傳播方式和工具,實現文化旅游傳播手段的多層次、多角度、網絡化、立體化。積極邀請國內外新聞記者、旅行商及藝術家來仁和采訪、采風,積極與大企業合作推進我區文化旅游資源和產品的宣傳、推介和展示;積極引導專業公關公司和中介服務機構參與走出去活動,加快打造區域性文化旅游發展利益共同體;加快引進來步伐,充分利用友好區縣資源,推動形成仁和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新格局

審核: 李利友   責任編輯: 王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