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西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攀枝花市西區“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的通知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3-07-05     來源:攀枝花市西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wps2.png

攀枝花市西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攀枝花市西區十四五衛生健康

發展規劃》的通知

 

格里坪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區級各部門(單位):

《攀枝花市西區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已經區委、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攀枝花市西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627日             

 

 

 

 

 

 

攀枝花市西區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

 

人民健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全面推進健康西區建設,促進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為堅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衛生健康的重要論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健康需求,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根據《攀枝花市西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攀枝花市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健康西區行動實施方案(20202030年)》等要求,結合西區實際,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 十四五發展規劃背景

 

一、發展基礎

(一)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全區城鄉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28歲,嬰兒死亡率從2015年的7.59‰下降到2020年的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9.76‰下降到0;孕產婦死亡率連續五年為0,主要健康指標優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二)健康西區建設取得新進展。

實施《健康西區2030”規劃綱要》,深入開展健康西區行動18項專項行動,全區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1.49%。建成健康企業、健康單位、健康學校、健康村(社區)、健康鄉鎮共23個。

   (三)疾病預防控制能力顯著提升。

投入530余萬元,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順利通過實驗室檢驗檢測資質認定,成功創建二級乙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疾控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和監測預警更加完善,2020年全區共報告法定傳染病兩類19443例,報告發病率323.36/10萬。轄區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疫苗可預防傳染病保持在較低水平。建成艾滋病防治三線一網底工作機制,艾滋病綜合防治措施穩步推進,2020年全區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率為94.77%,抗病毒治療成功率為94.62%。落實各項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及時開展疑似、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和流行病學調查,全力開展核酸檢測、疫情研判分析,全面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四)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推進。

持續鞏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法人治理改革,開展醫聯體建設,分級診療有序推進,全面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取消藥品、耗材加成,鄉村一體化管理改革取得新成效。

  (五)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持續增強。

有序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各項工作,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為95.01%,兒童預防接種證建證率為100%,06歲兒童健康管理率為94.42%,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規范管理率為90.58%,肺結核患者管理率為100%,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率、報告及時率均為100%。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連續多年在全市排名靠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穩步提升。

  (六)醫療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0%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標準。醫療條件不斷改善,區婦幼保健服務中心成功創建一級甲等婦幼保健機構。著重打造基層中醫康復、婦兒保健、預防接種、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患者提供放心舒心就醫環境。逐步建成以轄區綜合醫院牽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成員的醫聯體網絡,副高及以上職稱人才達到118名,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才達到341名,每千人口床位數、執業(助理)醫師數、注冊護士數位居全市第二。

二、發展機遇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全面推進健康西區建設,為大力發展衛生健康事業指明方向。持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打造區域醫療健康中心,破除資源配置、人才體制、醫療技術、服務能力四個瓶頸,完善生育服務、公衛服務、綜合監管、衛生應急四大體系,推動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逐步實現現代化,為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區戰略、人才強區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信息技術與醫療健康領域加速融合,為衛生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康理念不斷改變,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長,消費需求從醫療健康延伸,為發展衛生健康服務創造廣闊空間。

三、面臨挑戰

當前醫療衛生資源布局、結構、數量、質量與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老年健康、婦幼健康、優生優育、普惠托育等需求持續增加,對衛生健康服務供給提出更高要求。新冠病毒感染等新發傳染病,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癌癥、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成為主要健康威脅,精神衛生、職業健康等問題不容忽視,給衛生健康領域帶來一系列挑戰。

同時,衛生健康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西區基層醫療衛生基礎薄弱,沒有政府承辦的區級醫院,主要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個體診所為主,醫療服務水平普遍不高,能力不足,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需進一步提高。公共衛生體系存在短板,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有待提升。衛生健康人才隊伍有待穩定,受地理區位優勢、工資待遇、交通資源、編制緊張等因素限制,西區高學歷、高職稱、緊缺專業技術人才難引難留,全科醫學人才缺乏,人才結構不盡合理,隊伍建設后勁不足,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的醫療工作需要。

 

第二章 十四五發展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圍繞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融入市委總體發展戰略,緊盯區委一區一城戰略目標,貫徹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加快推進健康西區建設,以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為主題,以建立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主線,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為動力,更加注重預防為主和風險防范、更加注重資源下沉和整合協作、更加注重提高質量和促進均衡,大幅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高質量建設現代化西區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的健康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對衛生健康發展的領導,充分發揮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把黨的領導落實到衛生健康改革發展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為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堅持健康優先。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把人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健康問題作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健康投入優先安排、健康問題優先解決,辦好人民滿意的衛生健康事業。

堅持高質量發展。把高質量發展貫穿衛生健康發展全領域,將提高衛生健康供給質量作為核心任務,加快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推動實現衛生健康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堅持預防為主。把預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重大疾病、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和重點人群健康,在資源配置和投入上加大向公共衛生傾斜力度,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強化防治結合和醫防融合。

堅持改革創新。加快系統集成改革,破除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推進衛生健康政策創新、體系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提升醫學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堅持公平公正。以基層為重點,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密切上下協作,提升衛生健康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同質化水平,逐步縮小城鄉間、人群間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差異,不斷改善健康公平。

 

第三章 十四五發展目標

 

到2025年,西區醫療衛生服務更加普惠,疾病預防控制能力不斷提升,積極創建二級甲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傳染病疫情繼續控制在低流行水平,艾滋病等重大傳染病得到有效遏制。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覆蓋,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基本建立,中醫藥強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更加健全,優質醫療資源更加均衡,依托攀枝花市第二人民醫院掛牌西區人民醫院,建立緊密型醫聯體,整體醫療救治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表1:西區十四五時期衛生健康主要發展指標

領域

序號

主要指標

2020

2025

指標

性質

1

人均預期壽命(歲)

78.28

79.5

預期性

2

健康預期壽命(歲)

——

同比提高

預期性

3

孕產婦死亡率(/10萬)

0

≤14.5

預期性

4

嬰兒死亡率(

0

≤4.8

預期性

5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0

≤6.5

預期性

6

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

16.09

10.57

預期性

7

城鄉居民達到《國家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人數比例(%)

91.6

92

預期性

8

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21.46

≥25

預期性

9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億人)

0.00497

0.00542

預期性

10

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

30.16

23

預期性

11

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人)

4.0

4.2

預期性

12

每千常住人口注冊護士數(人)

7.78

8.2

預期性

13

每千常住人口藥師(士)數(人)

0.85

0.98

預期性

14

孕產婦系統管理率

94.31

≥95

預期性

15

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

96.95

≥95

預期性

16

以鎮(街道)為單位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

>90

>90

約束性

17

嚴重精神障礙管理率(%)

90.58

95

約束性

18

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個)

  0.15

4.5

預期性

19

全市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

43.14

力爭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

約束性

20

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

97.7

95

約束性

21

地表水達到或好于III類水體比(%)

100

100

約束性

22

國家衛生鄉鎮數量占比(%)

0

100

預期性

23

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

27.26

<27

約束性

24

職工和城鄉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

城鎮80左右,居民70

城鎮穩定在80左右,居民穩定在70以上

約束性

健康產業

25

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億元)

——

——

預期性

一、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一)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

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健全以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技術骨干,轄區綜合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網底,防治結合、全社會協同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支持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檔升級,創建二級甲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完成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或改造升級,提升重大傳染病快速檢測的能力。強化和明確鎮(街道)公共衛生管理權責,村(居)委會健全公共衛生委員會。強化與城鄉社區聯動,構建常態化管理和應急管理動態銜接的基層治理機制。落實各級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職責,建立疾控機構與醫療機構協同監測機制,強化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等哨點作用。完善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轄區綜合性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位一體的重大疾病防控機制。

加強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建設。依托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增強傳染病報告信息時效性和敏感性。加強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分析,提高對潛在隱患的早期識別能力。完善多部門、跨地區聯防聯控機制,建立完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各環節職責清晰、無縫對接的工作機制。完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系統,完善跨部門緊急事務數據共享機制。落實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響應機制。完善衛生應急處置預案。建立全社會定期演練機制,提高規范化處置能力,縮短從常態到應急處置的轉換時間。建立健全分級分類的衛生應急隊伍,打造可以獨立處置突發事件的作戰單元

(二)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危害。

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強化傳染病監測預警、預防控制,法定傳染病報告率達到100%。及時做好疫情調查處置,做好新冠病毒感染防控,進一步優化常態化防控策略,最大程度減少人群患病,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實施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開展消除丙肝公共衛生危害行動。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落實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綜合干預、檢測咨詢、治療隨訪等防控措施,盡可能將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全面落實結核病防治策略,加強肺結核患者發現和規范化診療,實施耐藥高危人群篩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加強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治,有效應對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等重點傳染病疫情。強化人感染禽流感、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源頭防控。

鞏固地方病防治成果。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合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做好瘧疾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綜合防治,持續鞏固瘧疾消除成果。加強麻風病等重點地方病干預,做好現癥地方病病人救治救助。

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積極推進轄區預防接種數字化門診建設,提高預防接種及時性,提升預防接種管理質量。穩妥有序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加強全流程管理,確保接種安全,逐步提高人群接種率。推動重點人群流感疫苗接種。繼續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較高水平,維持全區無脊灰狀態。建立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保險機制。

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積極推進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完善慢性病綜合防控體系,提高心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重點慢性病綜合防治能力。全面推進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制度,開展心腦血管疾病機會性篩查,加強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的規范管理,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率不低于65%。加強癌癥防治科普宣傳,強化危險因素干預,推進癌癥篩查及早診早治。綜合醫療機構將肺功能檢查納入40歲及以上人群常規體檢,推行高危人群首診測量肺功能工作,提升基層呼吸系統疾病早期篩查和干預能力。積極開展糖尿病篩查,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40歲以上、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等高危人群每年開展1次空腹血糖與餐后2小時血糖檢測,糖尿病規范管理率達到65%。建立口腔衛生防控體系,以齲齒、牙周病等口腔常見病防治為重點,加強口腔健康工作,將12歲兒童齲患率控制在30%以內。

強化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建立以精神衛生門診為主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依托,區疾控預防控制中心、社會心理服務機構為補充的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實施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完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多渠道管理服務,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率達到95%以上。加強抑郁癥、焦慮障礙、睡眠障礙、兒童心理行為發育異常、老年癡呆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干預。持續開展困難精神殘疾人醫療救助服務。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

加強傷害預防和干預。聯合有關部門(單位)強化傷害監測,加強兒童等重點人群常見傷害預防和干預,減少兒童交通傷害、溺水,預防和減少自殺。加強易肇事肇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隨訪,減少肇事肇禍案事件的發生。

加強食品安全與營養管理。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培訓,積極開展食源性疾病監測,全面提升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水平。規范開展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工作,提升食源性疾病溯源能力。強化營養健康政策支撐,建立健全居民營養監測工作機制,對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實施營養干預。大力推進合理膳食行動,積極推進營養健康食堂、營養健康餐廳、營養健康學校建設,支持綜合醫療機構提供營養健康服務。

實施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制度化,有效干預居民主要健康問題。建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持續鞏固和擴大服務面、優化服務內涵、提高服務質量,提高防治結合和健康管理服務水平。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家庭,提高群眾的知曉率,鼓勵群眾主動參與。

二、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一)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從全面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加快垃圾污水治理、深入推進廁所革命、切實保護飲用水安全、強化病媒生物防制等方面入手,以薄弱環節為重點,落實具體工作措施,補齊公共衛生設施短板,完善城鄉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立健全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力爭到2025年,全區公共衛生設施明顯改善,城鄉環境更加干凈、整潔、美麗、衛生,更適宜人居。

(二)全面普及健康知識。

構建以健康教育專業機構為龍頭,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院、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為基礎,以學校、機關、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基層單位為網底,覆蓋全面、分工明確、功能完善、運轉高效的區、鎮(街道)、村(社區)、單位四級健康教育新體系。豐富健康科普資源庫,健全健康知識傳播機制,創新科普宣傳方式,廣泛開展健康科普進村鎮、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活動。深入推進健康縣(區)建設,普及健康知識,培養文明衛生習慣,倡導自主自律健康生活,踐行綠色環保生活理念,促進群眾心理健康。力爭到2025年,創建為健康縣(區),所有黨政機關、學校、醫院創建為無煙黨政機關、無煙學校、無煙醫院,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5%以上。

(三)推進健康城市建設。

高質量推進衛生城鎮創建與鞏固工作,全面做好第四輪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鞏固衛生城市、衛生鄉鎮、衛生村創建成果。加快健康細胞建設,以整潔宜居的環境、便民優質的服務、和諧文明的文化為主要內容,培育一批健康細胞建設特色樣板,筑牢健康中國建設的微觀基礎,協同推進健康攀枝花建設。到2025年,力爭格里坪鎮創建為國家衛生鄉鎮,新創建健康村(社區)10個、健康企業2個,健康學校5個、健康單位20個、健康家庭200個。

(四)創新社會動員機制。

充分發揮愛國衛生運動的制度優勢、組織優勢、文化優勢和群眾優勢,強化社會動員,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強化愛國衛生工作體系建設,加快愛國衛生與基層治理工作融合,推動形成自上而下行政動員與自下而上主動參與結合、平戰結合的群眾動員機制。加強愛國衛生信息化建設,落實鎮(街道)、村(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專兼職愛國衛生工作人員,強化愛國衛生工作隊伍能力建設,持續推進愛國衛生工作規范化、標準化。

三、全周期保障重點人群健康

(一)促進優生優育和托育發展。

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全面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減輕家庭生育、養育負擔。落實生育登記制度,做好生育咨詢指導。加強人口監測,提升人口基礎數據質量,強化數據共享利用。維護好計劃生育家庭合法權益,繼續實施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等民生實事。深入開展暖心行動。落實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雙崗聯系人制度,實現基層雙崗聯系人、家庭醫生簽約、優先便利醫療服務三個全覆蓋,落實好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幫扶保障政策措施。推廣婚前醫學檢查和優生咨詢指導一站式服務,推進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和孕前優生檢查。

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增強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加強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建設,完善社區嬰幼兒活動場所和服務設施。支持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務。支持有條件的用人單位在工作場所為職工提供托育服務。鼓勵專業機構和社會組織提供家庭育兒指導服務。加強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衛生保健工作,預防控制傳染病,降低常見病的發病率,保障嬰幼兒的身心健康。推進母嬰設施建設及應用,所有應配置母嬰設施的公共場所和用人單位建成標準化母嬰設施。到2025年,建成1個嬰幼兒照護指導中心或普惠托育中心。

(二)提供高水平婦幼健康服務。

加強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健全以區婦幼保健機構為指導核心,以綜合性醫院婦產科、兒科為支撐,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的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加強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化建設,力爭區婦幼保健服務中心達到二級乙等水平。

全力保障母嬰安全。實施母嬰安全提升計劃,鞏固母嬰安全五項制度,提升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保障能力,力爭孕產婦死亡率持續為0。加強產前篩查機構規范化建設,提高轄區產前篩查技術服務可及性。推動圍孕期、產前產后一體化管理服務和診療協作網建設,構建覆蓋城鄉居民,涵蓋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兒和兒童各階段的出生缺陷防治體系,產前篩查率不低于90%,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達到98%及以上。強化先天性心臟病、聽力障礙、苯丙酮尿癥等重點疾病防治,繼續實施出生缺陷干預救助項目,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促進兒童和學生健康。實施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劃,加強兒童保健和醫療服務,做好兒童健康管理和指導。實施母乳喂養促進行動,加強嬰幼兒輔食添加指導,降低兒童貧血患病率和生長遲緩率。加強兒童青少年貧血、肥胖、視力不良、齲齒、心理行為發育異常、聽力障礙等重大健康風險因素和疾病篩查、診斷和干預。以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為突破口,指導學校和家長對學生實施近視、肥胖、心理健康、脊柱側彎等防控綜合干預。

強化婦女健康服務。深入開展婦女保健特色專科建設,圍繞生育、節育、不育等問題為群眾提供科學備孕、避孕節育和不孕不育診治等生殖保健服務,探索開展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專科服務。加強青春期及育齡期科普宣教和健康促進,開展避孕節育、人工流產后關愛、保護生育力等生殖健康促進活動。加強婦女重點疾病防治,擴大農村適齡婦女兩癌篩查覆蓋面。

(三)提高老年健康服務能力。

加強老年預防保健。突出預防為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常態化開展老年健康宣傳,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險因素干預、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失能預防三級預防體系。強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加強老年人群重點慢性病的早期篩查、早期干預及分類管理。適時開展預防老年人跌倒等宣傳指導,組織老年人進行自救互救衛生應急技能訓練。

加強老年人疾病診治和康復護理服務。健全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完善老年醫療資源布局,以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推動老年醫療服務,充分發揮康復醫療在老年醫療服務中的作用,為老年患者提供早期、系統、專業、連續的康復醫療服務。大力發展老年護理服務,建立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老年護理服務網絡。開展中醫特色老年人康復、護理服務。

推進醫養融合發展。利用閑置的社會資源改造建設醫養結合機構,支持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通過合作共建、對口支援、協議托管等形式開展合作。支持建設醫療養老聯合體或聯盟,將養老機構內設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納入分級診療體系,暢通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間雙向轉介綠色通道

(四)強化職業衛生和職業健康。

建立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體系,依托攀枝花市第二人民醫院和攀煤集團總醫院作為西區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和職業病診斷機構,完善職業病防治機構、醫療機構協調發展的職業病防治技術服務體系,依托攀枝花市第二人民醫院攀西職業病防治中心指導,穩步推進格里坪鎮衛生院塵肺病康復站點高效建設運營。加強職業人群健康教育,倡導健康工作方式。推動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開展用人單位職業健康促進試點,鼓勵用人單位開展職工健康管理。加強重點職業病監測和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強化塵肺病等職業病救治保障。提高醫用輻射防護監測與危害控制水平。開展職業衛生分類監督執法試點,推進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風險和職業衛生管理狀況分級綜合評估,實施差異化監管和探索包容審慎監管。到2025年,接塵工齡不足5年的勞動者新發塵肺病報告例數占年度報告總例數的比例實現明顯下降。

(五)持續做好殘疾人康復服務。

加強殘疾預防,廣泛開展覆蓋全人類、全生命周期的殘疾預防工作。加強殘疾人健康管理,全面推進殘疾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大力推進0~6歲兒童殘疾篩查,建立篩查、診斷、康復救助銜接機制,為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提供以減輕功能障礙、改善功能狀況、增強生活自理和社會參與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手術、輔助器具適配、康復訓練等服務。繼續實施精準康復服務行動,提升康復服務質量,滿足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需求。加強和改善殘疾人醫療服務,完善醫療機構無障礙設施,為殘疾人提供就醫便利。健全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加強康復人才培養。積極配合民政部門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繼續開展防盲治盲和防聾治聾工作。

四、提供優質高效醫療服務

(一)提升區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打造高水平區域醫療健康中心。推進西區人民政府與攀枝花市第二人民醫院衛生健康合作深度融合,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加強緊密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進一步提高遠程心電、影像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覆蓋面,促進資源共享。支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醫院和攀煤集團總醫院重點專科建設,力爭2家綜合醫院新增省級以上重點專科24個,市級重點專科68個,積極支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醫院三級甲等醫院創建。

不斷優化調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優化調整基層衛生健康資源布局,不斷提升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因地制宜調整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宜并則并、宜留則留。對被撤并鎮(街道)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根據群眾就醫習慣、人口密度、時空半徑等因素,調整歸并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分中心或醫療點。建制鎮衛生院和分院在科室設置、服務功能、職責任務、人員及設施設備配置等方面,實現相對錯位發展,方便群眾就近就醫。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綜合醫療機構醫聯體協作,充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紐帶作用,形成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構建三級聯動的區域醫療服務體系。不斷拓展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功能,探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住院服務,以全科醫療、兒科及兒童保健、康復、護理、中醫藥、口腔等服務為重點,提高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門診、住院服務和傳染病防控能力,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健康管理服務水平,確保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診治60個基本病種以上。確保每個建制鎮辦好1所達標衛生院,每個行政村辦好1所達標村衛生室。

提升艾滋病防治能力。健全艾滋病防治體系,突出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加強艾滋病防治,全面落實防治措施,降低病死率,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質量,不斷減少社會歧視,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

(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安全水平。

加強臨床專科能力建設。全面提升臨床專科服務能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特色科室創建,以慢性病、治未病、中醫藥等基礎專科,形成覆蓋居民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的專科服務體系。

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健全完善醫院內部質控體系,建立質控工作機制,嚴格落實18項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建立健全合理用藥監測系統和感染監測體系,加強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監管及醫療技術取消準入后監管,保障醫療安全。

優化臨床醫療服務。推動實施臨床路徑管理,逐步完善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制度、模式,健全疾病規范化診療體系。持續做好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等服務。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以抗菌藥物、抗腫瘤藥物、其他重點監控藥物等為重點,加強用藥監測和合理用藥考核。發展藥學服務,發揮臨床藥師作用,提高合理用藥水平。優化護理服務,健全護理服務體系。強化基礎護理,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責任制整體護理,逐步開展延續護理服務。

完善血液供應保障機制。進一步健全無償獻血組織動員機制,加強無償獻血宣傳教育,強化血液質量管理,推進臨床合理用血。

(三)持續優化醫療衛生服務模式。

逐步建立預約診療制度。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和預約檢查檢驗,對于預約患者和預約轉診患者實行優先就診、優先檢查,為患者提供優質診療服務。

完善一體化全過程服務。依托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為切入點推進基層醫防協同,提升基層慢病診療、隨訪、健康管理全流程服務能力。立足健康全過程,加強以人為核心的健康危險因素綜合監測和評估、干預,促進預防、治療、護理、康復有機銜接,形成病前主動防,病后科學管,跟蹤服務不間斷的一體化健康管理服務閉環。

五、加快建設中醫藥服務強區

(一)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硬件環境、設施設備、人員隊伍進行提檔升級,打造一批高質量中醫館。到2025年,100%的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中醫館,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均能提供中醫藥服務。中藥房中藥飲片儲存、調劑、煎煮等設備能夠滿足業務需求,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含中醫醫術確有專長醫師)占本機構執業(助理)醫師總數的比例不低于25%,基層中醫藥服務量達到48%,轄區15%的中醫館完成服務能力提升建設。

(二)強化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

加強攀枝花市治未病中心分中心建設,加強重點人群中醫藥健康服務管理,鼓勵家庭醫生提供中醫治未病簽約服務,推廣中醫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到2025年,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能提供中醫藥治未病服務,65歲以上老年人和036個月兒童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覆蓋率達到80%。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積極參與傳染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救治等工作。

(三)堅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重視中醫藥經典醫籍研讀,不斷弘揚當代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和臨床診療經驗,支持名老中醫藥專家帶徒授業,培養中醫藥骨干人才,加強中醫臨床特色療法、絕招絕技的傳承。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播人才隊伍建設,宣傳普及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文化進社區、進校園、進家庭。推動中醫藥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打造中醫藥文化體驗區,支持中醫藥文化宣傳陣地建設,開展中醫藥大健康領域交流合作。

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一)深化藥品供應保障制度改革。

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引導醫療衛生機構提高基本藥物品種配備使用量,形成以基本藥物為主體、非基本藥物為補充的“1+X”用藥模式,逐步實現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配備品種數量占比原則上不低于90%。常態化、制度化推進藥械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落實國家、省級及省級區域聯盟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政策。建立健全藥品使用監測與臨床綜合評價工作機制,組織開展藥品監測和分析,加強結果應用、促進合理用藥。健全醫療衛生機構短缺藥品信息監測預警和處置機制,提升藥品短缺應對處置能力。

(二)健全醫療衛生綜合監管制度。

建立健全政府監管、行業自律、機構自治、社會監督相結合的醫療衛生綜合監督管理體系。健全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協調機制,加強有關部門(單位)和地方政府協同聯動,增強綜合監管合力。逐步推行醫療廢物、生活飲用水、游泳場所等在線監管。建立醫療三監管事前學習提示、事中預警提醒、事后大數據篩查的醫療服務全流程監管模式。開展醫療機構、學校衛生自查,推廣職業衛生分類分級監督執法。建立醫療衛生行業信用管理制度,在醫務人員、社會辦醫療機構和部分公共場所開展信用評價,加強評價結果運用。持續加大衛生監督執法力度,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各類專項整治,逐年提高雙隨機抽查比例,加大部門聯合雙隨機力度。進一步強化衛生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規范衛生監督執法。建立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督察機制,推動工作責任落實。

(三)推進醫療衛生系統集成改革。

學習借鑒三明市醫改經驗,完善政府深化醫改主體責任,實行醫療、醫保、醫藥由一位政府領導分管,實現三醫聯動、部門協同和政策統籌,推動醫改由單項突破轉向系統集成,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和實效性。健全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定期開展調價評估。理順比價關系,體現技術勞務價值,提高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占醫療收入的比例。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動醫療衛生機構落實兩個允許,落實分配自主權。完善鄉村基層衛生健康人才激勵機制,積極探索實施縣聘鄉用、鄉管村用,落實鄉村醫生養老補助及生活補助待遇政策。推動分級診療制度落實。健全完善保障政策,統籌門診和住院待遇政策銜接,深化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將重大傳染病和嚴重精神障礙納入門診特殊病種保障。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及應急保障機制,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完善重大疫情醫療救治費用保障機制。完善多元復合支付方式,深入開展按疾病診斷有關分組付費(DRG)改革。創新慢性疾病支付方式,實施慢性病長期住院及醫養結合、家庭病床等按床日付費。探索以慢性病和重點人群為切入點,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并按人頭付費。

七、加強衛生健康重點項目儲備

(一)攀枝花市西區公共衛生中心建設項目。

以人群大健康為建設理念,推動醫防融合,打造1個可以實現全人群健康管理服務的公共衛生中心。項目占地面積約25畝,建筑面積8100平方米,包括檢驗檢測、健康管理、衛生應急三部分,實現疾病預防、檢測發現、健康管理為流程的全周期健康服務。預計投資1億元。

(二)攀枝花市西區婦幼健康保障工程項目。

改建西區出生缺陷防治中心,內設孕產婦保健部、婦女保健部、兒童保健部等區域,配套醫療設備和辦公設備,開展智慧+醫療服務。建設主體為三層框架結構,建筑面積2346平方米。預計投資1205萬元。

(三)攀枝花市西區清香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項目。

改建西區清香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筑面積2350平方米。設置中醫工作室、針灸理療區、康復區、中醫婦兒保健區、輔助檢查區、中藥配置區等區域,配備有關醫療設備,配置全自動掛號繳費、自主叫號系統、電梯、空調、救護車、監控及辦公設施設備等。預計投資2000萬元。

(四)攀枝花市西區綜合托育服務指導中心建設項目。

建設西區綜合托育服務指導中心,打造具有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培訓、家庭養育指導和家長課堂等多功能的優質服務托育機構。

(五)攀枝花市西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建設項目。

改建西區河門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養結合服務中心、西區格里坪鎮衛生院醫養結合服務中心,進一步提高轄區老年健康服務能力,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預計投資200萬元。

(六)攀煤集團總醫院改造提升項目。

攀煤集團總醫院依托現有資源,建設康養中心和精神病專科院區,設置康養床位45張,精神病床位60張,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購置設施設備等。預計投資550萬元。

 

第四章 強化發展規劃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加強對衛生健康發展的領導、保障、管理和監督,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將衛生健康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完善推進協調機制,審議重大支持政策、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項目、重大平臺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強部門配合,進一步發揮衛生健康、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經濟和信息化等部門(單位)作用,形成推進衛生健康發展合力。

二、強化宣傳引導

不斷提升衛生健康系統干部媒介素養,建強衛生健康傳播隊伍,健全衛生健康宣傳體系。加強衛生健康宣傳陣地建設和管理,拓展宣傳平臺,做強融媒體宣傳矩陣。完善突發事件信息發布機制,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發布權威信息,提高衛生應急科普傳播能力。完善意識形態分析研判、預警處置機制,提升突發事件輿情應對處置能力,積極引導輿論、主動回應社會關切。

三、做好監測評估

加強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國土空間、區域發展、其他專項等有關規劃的銜接,建立上下級規劃銜接機制。做好規劃重點任務分解,將主要指標、重點任務、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政策納入年度重點工作。建立健全監測評價機制,對規劃實施進度和效果進行年度監測和中期、末期評估,適時動態調整。定期組織對規劃實施情況的檢查督導,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解讀鏈接:http://www.pzhsxq.gov.cn/zwgk/zfwj/zcjd/4478102.shtml

審核: 王洪秀   責任編輯: 李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