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攀枝花市仁和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1-11-19 來源:攀枝花市仁和區人民政府網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目錄
第五節 全面推進質量強區
序 言
“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是仁和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是全面依法治區的關鍵期,也是全面建設宜人新城、產業新區的決戰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為推進經濟社會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帶領全區人民實現富民強區,根據《中共攀枝花市仁和區委關于制定仁和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精神,從仁和區實際出發,制定本規劃。
本規劃立足“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發展理念,在充分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民意的基礎上,明確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是戰略性、綱領性、綜合性規劃,是全區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是政府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是引導市場主體自主決策的重要參考。
第一章 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
第一節 “十二五”發展回顧一、發展成就
“十二五”時期是仁和區發展歷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特別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挑戰,區委團結帶領全區人民頑強拼搏、開拓創新,統籌推進各項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目標和主要任務,全區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為“十三五”時期實現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經濟實力大幅提升
2015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達198.01億元,是“十一五”末的1.98倍,人均GDP過萬美元;區本級地方財政收入達7.6983億元,是“十一五”末的1.1倍;工業總產值達410.3億元,是“十一五”末的2.01倍;農業總產值達15.5億元,是“十一五”末的1.5倍;第三產業增加值達28.9億元,是“十一五”末的1.7倍。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95.5億元,是“十一五”期間的2.3倍,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投資“翻番”目標任務。縣域經濟在全省山區類綜合排名位居前列。
(二)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十二五”期間,累計投入12.8億元完善基礎設施,建成20余條城市主次干道及橋梁,新建、改擴建10余條城市供排水管網、管線。新拓城市面積9.65平方公里,新增城市人口3萬人,城市化率達到48%。實施建筑總面積235萬平方米,建成精品樓盤2萬余套。新增城市綠化面積390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42.55%,人均綠地11.75平方米。“五創聯動”工作成效顯著,成功創建為省級文明城市。新型城鎮化和新村建設扎實推進。
(三)民生事業全面發展
民生支出逐年增加,民生工程持續實施,脫貧攻堅有效推進。2015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6701元、13395元,分別是“十一五”末的1.84倍、1.98倍,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計劃目標內。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科技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事業全面進步。
(四)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生態鄉鎮、生態村、生態家園等細胞工程建設水平不斷提高,成功創建為省級生態區。截至“十二五”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控制在2200噸、380噸以內,化學需氧量、氨氮分別削減7.0%、3.2%。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8%。
(五)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重點領域改革穩步推進,區域交流合作不斷深化,投資促進工作成效顯著,一批重點產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簽約落地、建成投用,四川南向開放門戶橋頭堡、城市新興拓展區戰略地位日益凸顯。五年累計成功簽約項目80余個,協議投資額累計達400多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累計達438億元;累計實施投資5000 萬元以上項目138個,支撐了“十二五”的加快發展,成為“十三五”跨越發展的最強動力。
(六)民主法治氛圍濃厚
全面推進依法治區,經濟社會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人大監督作用充分發揮,民主協商渠道更加暢通。深入推進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加快建設。司法公正深入推進,人民權益得到切實保障。社會安定和諧局面更加鞏固,再次榮獲“省級平安建設先進區”稱號。
(七)黨的建設縱深推進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等成果豐碩,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干部作風顯著改善,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和諧,風清氣正、崇廉尚實、干事創業、勇于擔當的良好政治生態總體形成。
表1 “十二五”規劃目標完成情況
指標 |
2010年 |
“十二五”完成情況 |
“十二五”規劃目標 |
備注 |
||
2015年 |
年均增長(%) |
2015年 |
年均增長(%) |
|||
地區生產總值(億元) |
100.05 |
198.01 |
14.6 |
200 |
14.87 |
未能實現 |
其中:一產增加值(億元) |
5.91 |
8.96 |
8.7 |
7.77 |
5.62 |
|
二產增加值(億元) |
77.62 |
160.14 |
15.6 |
161.73 |
15.81 |
未能實現 |
其中:工業增加值(億元) |
73.87 |
152.3 |
15.6 |
155.73 |
16.09 |
未能實現 |
三產增加值(億元) |
16.52 |
28.91 |
11.8 |
30.5 |
13.05 |
未能實現 |
農業總產值(億元) |
10.02 |
15.5 |
9.1 |
14.06 |
7.01 |
|
工業總產值(億元) |
204.28 |
410.3 |
15.0 |
447.5 |
16.98 |
未能實現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
17.38 |
33.5 |
14.0 |
32.02 |
13 |
|
地方財政收入(億元) |
7.0256 |
7.6983 |
1.8 |
14 |
14.87 |
未能實現 |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億元) |
304.4 |
695.5 |
18.0 |
608 |
—— |
|
城鎮化率(%) |
41.9 |
46.9 |
—— |
45.5 |
1.5 |
|
森林覆蓋率(%) |
58.02 |
58.1 |
—— |
60 |
—— |
未能實現 |
空氣環境質量達標率(%) |
95 |
99.2 |
—— |
95 |
—— |
|
萬元GDP能耗下降率(%) |
4.78 |
26.4 |
—— |
17 |
—— |
|
城鎮登記失業率(%) |
3.2 |
3.6 |
—— |
4 |
—— |
|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
14492 |
26701 |
13 |
28000 |
14.87 |
未能實現 |
農民人均純收入(元) |
6742 |
—— |
—— |
13152 |
14.87 |
未能實現 |
二、存在問題
“十二五”期間,仁和區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十三五”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積累了寶貴經驗,但是發展不足、發展不夠、發展不充分,仍然是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仁和區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具體表現在:
(一)經濟總量規模偏小
2015年仁和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98.01億元,在全市三區兩縣中居第二位。但經濟總量規模偏小,落后排名第一位的東區179.02億元。2014年在全省183個區縣中,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位居第129位。
表2 2015年攀枝花市各區縣主要經濟指標
|
地區生產總值(億元) |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億元)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 |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東區 |
377.03 |
175.38 |
174.84 |
33389 |
15540 |
西區 |
105.80 |
97.51 |
32.86 |
28905 |
14685 |
仁和區 |
198.01 |
154.33 |
33.51 |
26701 |
13395 |
米易縣 |
131.21 |
120.16 |
29.94 |
27224 |
13182 |
鹽邊縣 |
113.12 |
97.14 |
15.06 |
26730 |
11903 |
(二)經濟結構亟待優化
一是服務業發展滯后。2015年,全區一、二、三產業比重為4.42:81.02:14.55。在工業加快發展的同時,服務業成為仁和區經濟發展中的短板,服務業比重逐年下降,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二是工業結構不合理。全區產業低端占比過大,缺乏產業中高端和產品中高端,新興產業發展滯后,產品結構不完全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尚未形成以大型主機制造為核心、上下延伸、專業化水平高、規模效應明顯的產業鏈,產業綜合競爭能力不強。
(三)持續發展動力不強
一是產業支撐不足。工業經濟雖具備一定規模,結構逐步優化,但尚未形成新的產業支撐,煤炭產業在工業經濟中仍占主要地位;工業產業鏈不長,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少,精深加工項目較少,產業結構調整較慢。二是土地資源有限。仁和區國土面積1727平方公里,其中多以山區為主,適宜開發建設的土地存量有限。近年來由于經濟高速增長和城鎮快速擴張,對土地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土地要素制約日益明顯。
(四)區域發展不平衡
受區位條件、發展基礎和資源稟賦等因素影響,全區鄉鎮展差異較大。2015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最大的前進鎮,其經濟總量是最小的啊喇鄉的36.3倍。目前,全區還有10個省級貧困村,主要分布在邊遠民族地區,存在生存環境較差、基礎設施薄弱、社會事業滯后等諸多問題,與群眾期盼有較大差距。
第二節 “十三五”發展環境
展望未來,國內外形勢將繼續發生深刻變化,世界經濟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總體延續緩慢復蘇態勢。我國進入經濟增速趨于放緩、產業結構趨于優化、改革開放趨于深化、社會需求趨于多元、法治進程趨于加快的新常態。盡管外部環境在短期內難有明顯好轉,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綜合來看,仁和區發展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將進入總體向好、穩中提質的新常態。
一、發展條件
(一)技術變革效應凸顯
“十三五”時期,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新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特別是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工業4.0及“互聯網+”等新的生產方式、商業模式和增長空間。特別是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互聯網+”,通過資源再配置打破產業與空間邊界,日益改變著地區間發展格局,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和方向,有利于仁和區立足自身優勢,發揮后發優勢,加快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
(二)政策疊加效應凸顯
國家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推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加快脫貧攻堅,有利于仁和區參與區域分工合作,承接產業轉移,為加快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實施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全國區域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試點城市等有序推進,有利于仁和區推動優勢資源開發,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提高綜合競爭力。省委省政府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大力發展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和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著力建設攀西經濟區、發展攀西城市群和成渝西昆菱形經濟圈,有利于仁和區發揮區位優勢,在錯位和借勢發展中搶抓機遇,成為四川南向開放門戶。
(三)產業集聚效應凸顯
隨著產業興區戰略的穩步實施,仁和區產業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生產要素集聚效應進一步凸顯,工業經濟的主導地位進一步顯現,有利于仁和區以新型工業化引領現代化。陽光康養等旅游業迅速興起、攀枝花城市核心區向南拓展,為物流、餐飲、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的集聚提供了平臺,有利于仁和區把新型城鎮化培育成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
(四)交通輻射效應凸顯
作為攀枝花重要的交通樞紐,川西南、滇西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中心,“十三五”時期,隨著攀大高速、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高鐵南站等重大交通項目的建設推進,交通區位升級,將不僅有利于鞏固、強化區域性市場地位,而且有利于開發、挖掘全國性市場潛能,大大提高仁和區的發展半徑。
二、發展階段
(一)工業化穩健發展期
仁和區已實現人均生產總值過萬美元,非農增加值比重為95.4%,非農就業比重超過62%,城鎮化率為48%,工業化率為77.1%。根據國際公認標準,仁和區人均GDP和非農增加值已達到和進入后工業化階段(即全面實現工業化的時期),工業化率達到工業化后期的標準。但非農就業比重和城鎮化率尚有較大差距,處于工業化中期向后期過渡階段。預計“十三五”時期,仁和區的非農就業比重和城鎮化率將達到進入工業化后期的標志值,完成基本實現工業化的目標,進入全面實現工業化時期。這既是一個經濟體向更高發展水平邁進的機遇期,也是增長態勢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轉型的過渡時期。為應對經濟轉型期面臨的挑戰,繼續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發展速度,未來五年,仁和區需要進一步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創新驅動,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增添發展新動力。
表3 衡量工業化進程的標志值
發展階段 |
人均生產總值(美元) |
非農增加值比重(%) |
非農就業比重(%) |
城鎮化率(%) |
工業化率(%) |
工業化初期 |
1200 |
65 |
20 |
10 |
20 |
工業化中期 |
2500 |
80 |
50 |
30 |
40 |
工業化后期 |
5000 |
90 |
70 |
60 |
60 |
后工業化階段 |
10000 |
95 |
90 |
80 |
|
(二)城鎮化快速增長期
國際上判定城鎮化進程一般有三階段論,即城鎮化率低于30%時,為初始階段;城鎮化率在30%-70%之間時,為中期階段;當城鎮化率超過70%時,為后期階段。目前,仁和區城鎮化水平處于中期的較快發展階段。預計“十三五”將進入城鎮化中期向后期過渡階段,繼續保持加速趨勢。從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看,大多數國家服務業發展是支撐經濟增長和推進城鎮化的主要動力。未來五年,仁和區需要大力發展服務業,按照新型城鎮化要求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推動城市功能由經濟核心功能為主向以經濟、民生、生態等多元功能并重轉型,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三)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期
目前,仁和區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加重,在發展和保護間保持平衡的難度不斷增大。未來五年,仁和區需要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發揮好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充分釋放改革紅利,全面激發市場活力,創造更好的市場環境、法治環境、政策環境,破解資源環境瓶頸制約。
(四)民生新訴求考驗期
隨著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和信息化快速推進,群眾對公正的訴求成為常態,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日趨多元化,社會和諧穩定面臨全新課題。未來五年,仁和區需要在改善民生的同時,全面推進依法治區,更加注重保障民權,推進民主、維護正義,形成社會更加包容、和諧的新局面,從源頭上筑牢和諧社會的根基。
(五)從嚴治黨關鍵期
中央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修訂完善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全面從嚴管黨治黨將成為新常態。未來五年,仁和區必須持續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嚴格遵守黨的紀律,不斷加強和改進作風,切實用從嚴治黨的新成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
第二章 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中央“四個全面”、省委“兩個跨越”和市委“三個加快建設”、“三個走在全省前列”的戰略部署,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引領新常態,堅持“超常作為、穩中求進”工作基調,順應全區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同頻共振,同向共進,以加快發展、跨越發展、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為主線,圍繞“宜人新城、產業新區”發展定位,深入推進“四區驅動”,全面實施“四大戰略”,奮力推進“八大計劃”和“兩大工程”,統籌抓好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努力建設實力、生態、和諧、幸福仁和,確保2019年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第二節 基本原則
轉型升級、跨越發展。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定不移走科學發展之路。樹立強烈的機遇意識、趕超意識,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出發點,在新常態下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保持快于全省、全市的發展態勢。通過存量調結構,增量求質效,在加快結構調整中實現發展方式的跨越,在跨越發展中做大、做強、做優經濟,使經濟運行更加高效、更富活力、更具競爭力。
培育優勢、特色發展。立足基本區情,走特色發展之路,依托仁和區獨特的區位條件、環境資源、產業特點,堅持揚長補短、錯位發展、差別競爭,以產業興區為主導,依靠特色發展增強競爭優勢,擴大仁和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根本動力,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大政府簡政放權力度,提高服務效率。堅持自主創新,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強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實現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的有機統一。深化全方位的開放合作,拓展發展空間,更好發揮開放對全面轉型的推動作用。
城鄉一體、協調發展。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總體部署,加快推進城鄉規劃、產業發展、要素配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一體化,促進城鄉生產要素有序流動,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覆蓋,城鄉發展空間集約利用,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發展協調。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良好的生態條件是難以復制和再生的區域競爭優勢,必須一以貫之地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堅持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完善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強化激勵約束機制,深入推進綠色循環的生產方式,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努力建設生態仁和。
以人為本、共享發展。堅持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把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體現在富民、惠民、安民上。進一步推動精準扶貧,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破解城鄉分割和社會歧視,使全體人民更廣泛地參與發展過程、更公平地分享小康成果,實現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幸福指數與發展指數同步提高。
第三節 戰略定位
一、發展定位
宜人新城。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圍繞人的再生產全過程營造城市,強化城市空間管控、立面塑造、環境優化、功能完善、基礎配套,著力產業發展、事業進步,推動就業、就醫、就學等民生保障的改善,系統性推進產城相融,把仁和區打造成市民和諧幸福的“宜人新城”。
產業新區。圍繞產業轉型這一根本,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著力引進機械制造、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釩鈦深加工、石墨加工、烯碳材料加工項目,加快產業中高端化發展,把仁和區打造成產業集聚發展的“產業新區”。
二、發展戰略
創新驅動戰略。以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為目標,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主攻方向,堅持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構建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和激勵環境,有效激發市場創造活力、創新主體活力、發展內生動力,推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局面,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產業興區戰略。按照“把握新趨勢,創造新業務;把握新要求,體現新狀態”思路,實施產業升級計劃,著力以“4+2產業”發展工業,以“4+2產業”發展三產服務業、以“4+2產業”發展農業,構建現代服務業為引領、新型工業為先導、現代農業為基礎,具有競爭力的生態型產業體系,壯大縣域經濟。
城鄉統籌戰略。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優化城鄉空間布局,實施城市轉型計劃,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建設,高度重視以特色鎮為重點的鄉鎮建設,加快新農村建設,推進農民就地就近城鎮化,構建城鄉融合的新型城鄉形態,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的均衡發展。
開放合作戰略。加快南向門戶建設,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加快對接中印孟緬經濟走廊和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設,推動“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經濟外向度和開放合作水平。堅持擴大開放與區域協調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緊密結合,發展通道經濟,深化跨區域合作,率先融入攀西城市群和成渝西昆菱形經濟圈,在更寬領域、更大空間優化配置資源,形成區域開放合作高地。
三、戰略抓手
打造戰略新興產業聚集區。立足釩鈦資源、石墨資源優勢和現有產業基礎,著力打造五氧化二釩、烯碳、釩電池等拳頭產品,發展壯大釩鈦低微合金鑄件、釩鈦汽車零部件、烯碳新材料等產業。搶占烯碳新能源、光伏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先機,加快培育石墨產業體系,積極籌建石墨及新材料產業園區。
打造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大科技創新和推廣力度,健全線上線下銷售體系,促進一三產業互動、產村相融,推動特色產業規范化標準化品牌化國際化,打造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樣板與典范,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
打造陽光康養產業先導區。搶抓國家推進醫養融合發展機遇,依托仁和豐富的自然陽光資源、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引進推廣先進康養模式,圍繞養老、養生、養心、養眼構筑產業系統,著力在老人照護、康養管理、康復療養、健康食品、保健藥品、運動休閑等方面筑牢康養產業體系,大力發展陽光康養產業。
打造生態宜居宜人首善區。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城市規劃建設,不斷擴大城市規模,健全城市配套設施,完善公共服務網絡,延伸公共服務功能,加強城市精細管理,不斷優化生態宜居宜人環境,促進產城相融。
第四節 主要目標
緊緊圍繞“宜人新城、產業新區”的發展定位和“高于全市、率先小康”,“追趕跨越、爭先進位”的任務要求,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今后五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為:
一、經濟發展走在前列,建設實力仁和
“十三五”時期,仁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目標是:高于全市、率先小康。經濟指標安排高于全市,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比2010年增長2倍,達到300億元以上;到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2019年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追趕跨越,爭先進位。力爭一年上升一個位次,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在全省綜合排名中穩步提升,穩定山區類縣區排名前列地位。產業布局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更趨合理、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增強,產業升級實現新跨越,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成長,基本建成特色鮮明的產業新區。
二、生態環境走在前列,建設生態仁和
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五創聯動”任務基本完成,森林覆蓋率達到58.1%,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穩定在95%以上,繼續保持在全市的領先地位。國土開發空間高效利用,省級生態區創建成果不斷鞏固提升,區域污染防治攻堅穩步推進,單位生產總值綜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進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初步建立,生態文明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三、社會建設走在前列,建設和諧仁和
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全方位、立體式開放格局基本形成。民主法治開創新局面,依法治區工作深入開展,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政治生態更加良好,公平正義充分體現。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黨的建設得到新加強,形成風清氣正、崇廉尚實、干事創業、遵紀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態。
四、民生改善走在前列,建設幸福仁和
民生保障得到新提升,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打造區域教育文化衛生高地,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城市轉型取得新進展,城鄉差距逐步縮小,城鄉要素自由流動、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全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2%。到2016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居全市前列,基本建成宜人新城。
五、2030年遠景目標
在“十三五”的基礎上,經過十年的努力,到2030年,仁和區城鄉發展差距明顯縮小,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全體人口全覆蓋,基本實現居民收入由中等收入走向高收入水平,實現全民小康并向共同富裕邁進。全區社會民主生活更加和諧,文化生活更加繁榮,生態文明與綠色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建設成為攀西經濟區的宜業之地、宜居之所、宜品之城。
表4 “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主要發展指標
類 別 |
指 標 |
2015年
|
2020年 目標 |
年均增速(%) |
屬 性 |
|
經濟發展 |
(1)地區生產總值(億元) |
198.01 |
300 |
8.0 |
預期性 |
|
(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元) |
73090 |
107800 |
8.1 |
預期性 |
||
(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億元) |
695.5 |
740 |
—— |
預期性 |
||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 |
33.5 |
56.4 |
11 |
預期性 |
||
(5)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億元) |
6.5147 |
8.32 |
5 |
預期性 |
||
(6)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
46.9 |
50.7 |
1.6 |
預期性 |
||
科技創新 |
(7)R&D發展經費投入強度(%) |
2 |
≥2 |
—— |
預期性 |
|
(8)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件) |
1.1 |
4 |
29.5 |
預期性 |
||
生態環境 |
(9)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
98 |
99 |
—— |
約束性 |
|
(10)農村飲水安全普及率(%) |
75.4 |
100 |
—— |
約束性 |
||
(11)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平方米) |
9.97 |
9.98 |
—— |
約束性 |
||
(12)森林覆蓋率(%) |
58.1 |
58.1 |
—— |
約束性 |
||
(13)水土流失治理面積(平方公里) |
170 |
250 |
—— |
預期性 |
||
(14)耕地保有量(萬公頃) |
1.4675 |
1.4675 |
—— |
約束性 |
||
(15)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 |
99.2 |
95 |
—— |
約束性 |
||
(16)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率(%) |
26.4 |
完成省、市下達目標 |
—— |
約束性 |
||
(17)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 |
|
完成省、市下達目標 |
—— |
約束性 |
||
(18)主要污染物排放(萬噸) |
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 |
|
完成省、市下達目標 |
—— |
約束性 |
|
二氧化硫排放總量 |
|
完成省、市下達目標 |
—— |
約束性 |
||
氨氮排放總量 |
|
完成省、市下達目標 |
—— |
約束性 |
||
公共服務 |
(19)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萬人) |
|
1.4 |
—— |
約束性 |
|
(2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 |
90 |
95 |
—— |
約束性 |
||
(21)高中階段毛入學率(%) |
86 |
90 |
—— |
約束性 |
||
(22)城鄉養老保險覆蓋率(%) |
98 |
98 |
—— |
約束性 |
||
(23)城鄉醫療保險覆蓋率(%) |
95 |
97 |
—— |
約束性 |
||
(24)每千名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張) |
20 |
30 |
—— |
約束性 |
||
人民生活 |
(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6701 |
40149 |
8.5 |
預期性 |
|
(2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3395 |
20704 |
9.1 |
預期性 |
||
(27)貧困人口變化率(%) |
7.4 |
5.5 |
—— |
約束性 |
||
注:①地區生產總值的絕對數和增速,按2015年可比價計算。 ②“十三五”期間執行的標準是《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考核的是新的六項空氣污染物因子,即PM2.5 、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十二五”期間執行的標準是《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考核的是老的三項空氣污染物因子(即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
第三章 全面推進改革創新
大力實施改革創新計劃,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加大改革攻堅力度,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揮科技創新的核心驅動作用,奮力開創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局面。
第一節 大力推進科技進步
堅持走具有仁和特色的科技創新發展道路,加大科技普及和教育,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促進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增強創新發展能力。
一、深入開展科普教育
加大對科普專項經費的財政投入,建立穩定增長的科普財政投入機制。大力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加大對中小學生、農村居民等重點群體科普宣傳和教育力度,培育全社會創新精神,強化群眾“依靠科技發展生產”的意識。加強科普信息化建設。充分運用先進信息技術豐富科普內容、創新傳播形式。加強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推動建設科技創新體驗中心、科普活動中心、中小學小型流動科技館。
二、推廣應用先進技術
圍繞釩鈦鋼鐵、機械加工制造、煤炭采掘加工等傳統產業升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陽光康養、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培育需要,積極引進和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大力推廣具有良好經濟效益的科技項目。鼓勵骨干企業對接國際國內科研機構,以合作研究、虛擬實驗室、定期交流等形式,實施重大科技合作項目,開展共同研究、合作發展,實現技術資源共享與合作創新。加快引進推廣各類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積極推動先進技術手段在節能環保、生態治理、防災減災、公共安全、人口健康、城市建設管路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加快技術推廣信息化憑條建設,建立健全適用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培育發展科技中介組織和技術交易市場。
三、加大創新投入力度
加大創新投入,確保科技經費穩定增長,并高于財政經常性支出增長。積極運用財稅等政策激勵,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使企業成為創新投入的主體。引導社會資金和金融資本參與創新投入,鼓勵高科技成長型企業創業板融資,做大風險投資規模,增強對企業技術創新、特別是中小高科技企業的支持力度。支持本地民營企業參與國家、地方科技攻關項目申報和實施,大力引進域外科研機構技術創新成果進行轉化和產業化。
第二節 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實施“創業仁和行動”,構建大眾創新空間,完善創新人才激勵機制,探索建立靈活多樣的創新型人才流動與聘用方式,激勵科技人才、大學生、海歸人才和草根能人等創新創業活動。大力倡導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培育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完善人才服務保障政策,切實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環境。開展全國創業城市創建活動,加強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園、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力度,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空間和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創業孵化器等各類創新創業平臺。健全產業、稅收、金融等創業政策,完善指導培訓、法律咨詢、金融服務、信息服務、市場拓展、企業孵化等創業服務體系。積極扶持失業人員、扶貧對象、移民群眾等自主創業,鼓勵農民自主創業、聯合創業,支持外出務工農民帶技術、帶資金回鄉創業。
第三節 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引導和支持資金、人才等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以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縣和全國科普示范區為抓手,提升企業知識產權創造、管理、保護、應用水平。明確企業作為技術創新和技術成果轉化運用的主體,加快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推動創新激勵政策、創新資源、創新人才向企業集聚。鼓勵富邦釩鈦、白云鑄造、東林制動、東泰新能源等科技型骨干企業創建國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等高水平研發機構。鼓勵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建設一批以高新技術企業為骨干的創新型企業集群。
第四節 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建立以孵化器、加速器等為主體的高新技術培育體系,健全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等為主體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推進創新體系建設,加強技術服務、技術成果交易等載體建設,推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圍繞產業主題有針對性地與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對接,建設產學研聯合創新載體,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引進、吸收和再創新,推動經濟發展從“量”的增長向“量質并舉”發展。
第五節 全面推進質量強區
健全大質量工作機制,構建起“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共治、全民共享”的大質量治理體系。優化質量發展空間布局, 強化企業質量主體作用, 加強質量安全監督管理, 改革創新質量發展機制, 完善質量保障措施,實施品牌培育發展戰略,開展品牌創建活動, 不斷夯實質量發展基礎。實施質量發展重大工程, 圍繞產品質量、環境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產業質量五大領域,持續推進質量強區建設。
- 第六節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深入推進人才強區戰略,創新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機制,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人才體系。
一、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實施人才培養重點工程,加強黨政、旅游、經營管理、專業技術、農村實用和社會工作及少數民族等各類人才培養力度。積極利用交流掛職、崗位培訓、定向培養、網絡遠程教育等手段,著力培養一批素質較高、結構合理的黨政領導干部、企業專門人才和技術帶頭人。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推動短期輪訓與中長期培訓、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本地培訓與外地培養、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探索訂單式和現代學徒制等人才培養新模式。充分利用培訓資源,加強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二、大力引進各類人才
制定與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相配套的人才總體規劃,圍繞全區產業發展、民生改善和重大項目建設需要,堅持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相結合,大力引進各類急需緊缺人才。創新人才引進方式,積極采取項目合作、課題研究、顧問咨詢等方式柔性引進人才智力。完善公共就業人才服務體系建設,健全人才流動機制,鼓勵人才自由流動和創新創業,吸引外來人員創業發展。
三、穩定留住優秀人才
積極改善人才工作生活條件,加快優秀人才周轉房建設,積極提高工資待遇,妥善解決各類人才配偶就業、養老醫療、職務職稱、子女入學等問題。完善人才管理機制,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科技人才獎勵政策,建立以能力、貢獻和績效為導向的用人評價和選拔任用機制,促進優秀人脫穎而出。健全與績效緊密聯系、充分體現人才價值、有利激發人才活力的分配和激勵機制。
第七節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正確處理政府、市場、社會的關系,增強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和改革活力。
一、穩步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強化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和環節,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加大網上審批服務辦理力度。加強行政效能建設,完善政府績效評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完善政府采購機制和向社會購買服務機制。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動事業單位與主管部門理順關系和去行政化。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強化全口徑預算管理,推進轉移支付改革,規范政府債務管理,全面實施“營改增”改革,加強鄉鎮財力保障。深化財政專項資金整合,逐步取消競爭性領域專項資金。統籌黨政群機構改革,理順部門職責關系。
二、積極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加快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放寬經營場所、注冊資本等登記條件,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場監管體系、社會信用體系。創新生態資源保護開發和集約使用制度,建立耕地保護補償激勵制度和水環境質量區域補償機制,建立差別化的資源要素價格機制,促進各種要素資源向優質載體集中。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三、加快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
加快金融體制創新,積極引進和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融資性擔保公司等新型金融主體,推動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投資決策監管機制和責任追究體系,完善政府投資項目評估論證和專家評議制度;建立市場引導投資、企業自主決策、銀行獨立審貸、融資方式多樣、中介服務規范、宏觀調控有效的新型投資體制。積極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政府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
四、全面推進統籌城鄉發展改革
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和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規范出讓、租賃、入股,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全面開展農村各類產權等確權登記頒證,加快產權流轉交易體系建設。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放活土地承包經營權為重點,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大力推進農村金融服務創新,積極發展新型農村金融組織。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新模式。
五、協調推進社會事業改革
(一)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建立政府鼓勵技術創新的支持機制,推進科技項目資金的市場化配置。建立激勵創新的市場競爭、利益導向和聚才用才機制。完善科技金融體系,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出臺創投機構發展扶持政策,促進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深度融合。健全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鼓勵區外科研院所(機構)在仁和區設立分支機構。加快推進南山循環經濟發展區創建四川省高新技術園區。
(二)深化教育文化改革
全力推進教育改革,引進優質教育資源,著力提升教學質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辦學,探索多元化辦學模式,探索建立差別化扶持民辦學校的機制。堅持重師德提師能,加強教師全員培訓,整體提升教師隊伍素質。強化校本研修主陣地建設,加強教研與科研融合。逐步實施“區管校用”,加強教師隊伍統籌和能力提升,促進城鄉教師隊伍均衡發展。進一步完善督政、督學、評估監測“三位一體”的教育督導體系,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教育評估監測中的作用。創新文化體制機制,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三)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重點推進醫療服務、公共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機制。按照省、市要求,在全區范圍內全面推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探索多元化辦醫模式,鼓勵民營醫療機構發展,通過社會化方式引進專科醫院、康養醫院,實現醫療資源互補。建立完善村醫養老保險制度。完善新農合保障制度,穩步提高參合率,按要求落實籌資標準、補助標準和支付限額,探索“簡便、實效”的報賬程序,優化服務流程。完善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制度,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機制。
第四章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大力實施產業提升計劃,提升產業競爭力,構建集聚度高、帶動力強、資源環境友好的現代產業體系。充分發揮質量品牌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作用,形成以現代農業為基礎、現代制造業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先導,各產業間關聯緊密、協調有序的發展格局。
第一節 提升工業發展水平一、做大做強“4+2”支柱產業
加快工業結構調整,以存量做精做強、增量招大引優為重點,以補齊上下游產品、拉長產業鏈條為抓手,支持一批骨干企業壯大規模,提升工業發展水平。通過產業的調整升級和創新發展,重點發展機械制造加工、石墨烯碳新材料、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和煤炭采掘加工等傳統產業,積極培育新能源和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著力打造仁和戰略新興產業聚集區。
(一)集群配套發展機械制造業
以礦山冶金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為重點,發揮龍頭企業、重點產品的“鏈核”帶動作用,延伸拓展產業鏈,提高制造能力、加工深度和產業附加值,形成關聯性強、集約水平高、產業鏈條完整、產業分工合理、布局優化的機械制造加工產業集群。
(二)進一步壯大新材料產業
充分利用釩鈦、石墨等優勢、優質資源,加大以石墨烯為主的新材料開發力度,擴大以五氧化二釩、焊接新材料、石墨深加工、新型建筑材料等產品為重點的新材料產業規模。加強與國內外從事石墨烯研發、產業化的單位合作,發掘石墨烯材料性能和應用價值,構建產業鏈并推動鏈上各個環節協同聯動和良性互動,加快培育石墨烯產業體系,到2020年形成石墨產業專業化園區,在搶占發展先機和制高點的同時,形成戰略性高地,著力打造中國西部石墨之都。
(三)推進釩鈦產業升級和資源的綜合利用
抓好鋼城集團渣鋼渣鐵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以釩鈦帶鋼鐵,加快構建含釩鈦鋼鐵深加工產業集群,打造釩鈦鋼鐵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區。
(四)提升煤炭采掘加工業水平
加快煤炭洗選加工集中區的建設和改造升級,實現煤炭資源的有序整合,提高安全發展水平,增強競爭能力。
(五)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
積極推進和規劃建設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金沙江提水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建設,積極探索頁巖氣開發利用。加快太陽能綜合利用項目及太陽能電池生產項目建設,抓好釩電池、鈦酸鋰電池、風電設備零部件、釩鈦低微合金鑄件、太陽能電池組件、新型太陽能發電設備部件、光伏轉換設備等產品發展,形成新的增長點。
(六)突出發展裝備制造業
根據資源稟賦特點,適應市場需求,重點發展以礦產資源高效清潔利用設備、環境污染治理設備、尾礦(廢棄物)回收利用設備為重點的節能環保設備制造業;以新型儲能設備、風電設備零部件、光伏設備為重點的新能源裝備制造業;以礦山機械設備、應急裝備為重點的特種裝備制造業。二、加快工業園區建設
(一)構建工業產業新空間布局
在積極支持攀枝花釩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的同時,結合仁和區發展實際,突出特色,構建新的“一區兩片”。“一區”即南山經濟循環發展區,“兩片”即橄欖坪機械制造工業片區、迤資烯碳、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片區。
(二)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集中財力、整合資源、集聚要素、加大投入,加快園區道路、水電氣、信息通信網絡、貨運站、專用線、固廢處理、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園區外部的基礎設施環境,為工業項目引進創造良好的硬環境,降低入園企業的成本。
(三)積極支持釩鈦產業園區發展
發揮資源能源豐富、釩鈦產業集聚、釩鈦科技基礎雄厚、區位得天獨厚和政策環境獨特的優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帶來的產業轉型升級機遇、“一帶一路”及長江經濟帶帶來的開放契機,充分利用國家、省市戰略平臺和政策,以釩鈦為主業,深化改革,創新引領,以升級園區為方向,進一步放大優勢、突出特色,創新循環延伸釩鈦產業鏈條,著力培育生產性服務業,打造區域物流中心,促進三產融合發展,努力提升發展質量。
三、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加強研發創新體系建設,整合科技資源,集成科技力量,采取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相結合的方式,根據市場需求和資源開發利用的技術瓶頸,組織加強產業技術攻關,突出應用技術開發。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依靠先進技術降低物質消耗。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企業走專業化分工、社會化協作之路,實現差異化錯位發展。通過聯合、合作、重組等多種方式實現協同創新、抱團發展。積極引導上下游產業、相關配套企業以及廢棄物產生和利用企業關聯布局,形成以價值鏈為核心、專業化分工和綜合利用協作互動的新型現代生產體系,提高質量,增加效益,提高產業競爭力。
專欄1 工業重點項目
煤炭資源整合項目:實施大河溝煤礦和張家灣煤礦整合技改工程。 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加快前進鎮釩鈦磁鐵礦開采選礦項目和南山園區迤資園含釩耐磨熱軋鋼球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在南山園區迤資園建設高性能鈦及鈦合金加工材項目。 機械制造業壯大工程:加快南山園區橄欖坪園中國重汽集團礦用車生產線和重型汽車后橋、橋殼、自動鼓等零部件配套加工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在南山園區迤資園建設大型超大型土方工程機械產業化項目和礦山液壓支架制造項目,在南山園區橄欖坪園建設汽車特種零部件生產項目和車橋生產項目。 新材料產業項目工程:在南山園區迤資園建設五氧化二釩項目。招商引資,在南山園區迤資園分別建設釩鈦耐磨材料制造項目、3D打印機、原型制造系統、3D生產系統項目、3D打印釩鈦新材料應用技術項目、3D打印耐磨鑄件、3D打印建筑材料應用技術項目、3D打印非金屬材料應用技術項目,在南山園區橄欖坪園建設石墨烯超級鋰電池和含石墨烯超級鋰電池材料項目,在南山園區迤資園建設石墨產業發展區。 新能源產業項目:規劃建設仁和區風電項目、太陽能金沙江提水發電項目。在南山園區橄欖坪園規劃建設太陽能綜合利用項目。招商引資,在南山園區迤資園建設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鈦酸鋰蓄電池關鍵材料、鈦酸鋰蓄電池項目、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項目。 裝備制造業項目:招商引資,在南山園區迤資園分別建設成套快速掘進裝備及礦用移動式救生艙生產項目、煙氣凈化處理設備生產項目、廢液處理設備生產項目、垃圾分揀和處理成套設備生產項目、高端電液智能控制裝備制造項目、尾礦綜合利用成套裝備生產項目。在南山園區橄欖坪園分別建設應急裝備生產項目、自移式破碎站連續開采成套設備生產項目、礦山成套選礦設備及零部件制造項目、風電設備增速器總成項目。 園區基礎設施項目:規劃建設迤資園區主干道項目和污水處理廠項目、規劃建設橄欖坪園區生活污水管網、斑鳩彎高速路出口經釩鈦產業園區至迤資園區青富路連接線項目和橄欖坪園區環形路項目。在釩鈦高新區規劃建設立柯片區路網項目、物流園主干道項目。 |
第二節 加快發展服務業
一、構建“4+2”為主的服務產業支撐體系
根據“服務新型城區建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的發展要求,彌補服務業發展短板,提升生活服務功能、集聚生產服務功能、完善公共服務功能,重點發展現代商貿業、陽光康養產業、特色文化娛樂業和現代物流業,積極培育特色產品電子商務業和智慧康養業,著力打造仁和陽光康養產業先導區,形成“一核兩帶多點”的服務業空間布局。
(一)提升現代商貿業
合理布局和完善專業市場體系,建設以仁和城區為中心,五十一商業帶、仁和城區商業帶以及金江(總發)商業帶為輔助,多條商業特色街區為補充的商貿區。發展交易市場、生活商業、社區商業、電子商務及物流配送,滿足現代生活需求、產業需求、流通需求。打造集“現代化商業貿易、文化特色產品展示、電子化流通交易、便利化城市配送”于一體,立足攀枝花,輻射川滇地區城市的區域性商貿中心。
(二)壯大陽光康養產業
依托仁和區豐富的自然陽光資源和歷史文化特點,實施與周邊著名旅游區域的差異化、融合化發展戰略。突出陽光康養主題,大力發展陽光康養旅游度假產業,加快打造以普達陽光國際康養度假區為龍頭,以蓮花村、總發立新村、板橋村等旅游新村為支撐的康養度假基地。著力營造康養文化氛圍,支持康養文化產業發展,以康養文化帶動健康生活方式、助推康養時尚,推動形成老年養老、中年養身、青年養體的全年齡段康養格局。
(三)培植特色文化旅游業
以政府引導、社會投入、市場運作等方式,充分發掘和利用仁和文化特色、自然風光、民族風情、特色農家樂等資源,著力培育一批文化、休閑娛樂骨干企業,推進文化與休閑娛樂、特色美食、商業的深度融合,滿足居民日常文化休閑娛樂需求。推動文化娛樂業向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方向發展。
(四)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
依托機場、鐵路、公路等交通設施,整合物流資源,加大物流節點建設。重點加強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的建設,構建“三園區、四中心”的現代物流業空間發展格局。推進物流主體培育,一方面培育一批擁有自身核心業務能力的本地物流企業,另一方面著力引進國內外知名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企業以及物流地產商、物流整合商,整合物流資源,提高物流產業集聚度,提升產業層級,使企業物流向規范化發展,滿足仁和區商貿流通、加工配送、生鮮農產品的物流需求,將現代物流業打造成為推動仁和區城市和產業發展的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將仁和區建成川滇區域物流中心的“主樞紐”。
(五)發展特色產品電子商務業
依托特色農產品資源、文化旅游資源、優勢礦產資源,構建“一心兩區多點”的電子商務業空間布局。加快中國釩鈦電子交易中心建設進度,規劃建設電子商務集聚區、電子商務網點項目。創新經營模式,搭建電子商務平臺,擴展發展空間,提高競爭能力,使電子商務產業成為加快仁和區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和新形象。
(六)積極培育智慧康養業
以智慧仁和建設為契機,分析康養要素,引入智慧康養的發展理念,開展遠程醫療。與國內外知名醫療機構建立聯系,通過信息化、智能化、大數據、云計算技術與醫療技術相結合,提高本地醫療診斷與服務水平,構建智慧康養服務平臺,推動醫療保健與旅游康養有機融合,對健康管理服務、養老服務加以量化、維護、運營,為未來智慧康養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推動服務業轉型升級
適應消費個性化、多樣化、高級化的發展新階,滿足生產分工深化、業態模式創新的需求,求新思變,主動作為。根據健身休閑、教育文化、娛樂旅游、信息通信需求明顯提升,老齡化加速帶來的養老、醫護需求快速增長,社會生產分工不斷深化,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大量涌現,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等新常態下的新特征,加快發展滿足消費結構升級、消費產品個性化、多元化的服務業,依靠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精準定位和量化用戶需求,主動創造有效供給。積極開發教育文化、醫療衛生、旅游休閑、健康養老、網絡購物、信息消費等新興服務產品,拓展發展空間。把握新興服務領域和業態層出不窮的機遇,重視先進技術研發和服務模式創新。通過植入知識、信息以及科學技術等生產要素,發展專業服務、推動專業化分工,提升資源使用效率,減少資源消耗。加速服務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精細化的方向提升,依靠高效、低耗、高產的現代服務業引領產業轉型發展。
專欄2 服務業重點項目
現代商貿項目:規劃建設毅德商貿城、銀泰城大型城市綜合體、中恒時代廣場、汽車產業園和五金機電城等。 陽光康養品牌工程:推進普達陽光國際康養度假區建設。規劃建設攀西陽光康養示范區、“大唐水色”陽光康養休閑度假區、利用觀音巖水電站線外資源打造陽光康養休閑度假基地和巖神山景區項目等。 特色文化娛樂項目:規劃大河三產植入項目。規劃建設小紙房水庫鄉村休閑旅游度假區、古人類文化遺址觀光基地、苴卻硯(石)文旅項目和百里生態自駕游長廊。 現代物流業項目:建設總發物流園區和金江貨運物流園區。規劃建設物流中轉站。 特色產品電子商務工程:建設中國釩鈦電子交易中心、電子商務集聚區和電子商務網點。 |
第三節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一、壯大“4+2”特色農業
立足本地資源,把握市場導向,強化科技支撐,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基礎設施,突出差異發展。以優質安全、生態綠色為核心,龍頭企業帶動為重點,實現農業集約內涵發展和專業化、企業化生產經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以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為契機,繼續推進現代農業型態集成共創項目。重點發展特色果蔬業、休閑農業、特色養殖業和現代煙草農業,積極培育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和生態種養業,著力打造仁和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
(一)發展特色果蔬業
重點發展芒果、石榴、特色溫帶水果、核桃等優質水果和城市日常蔬菜,根據氣候特點、市場需求、生物學特性,合理規劃布局,推進高標準、現代化特色水果產業基地建設。利用突出的氣候和區位優勢,擴大特色綠色蔬菜品種種植規模,形成早春設施蔬菜、 夏秋反季蔬菜、特色品牌蔬菜、綠色有機蔬菜四大種植優勢區。
(二)發展休閑農業
大力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建設農業旅游基地,促進農業和旅游業的融合互動,拓展農業發展空間提升發展層次。依托旅游新村和特色農果基地,改進和完善基礎設施,發展農家樂,開展特色旅游節慶,增強城市居民到農村休閑觀光度假、體驗特色水果采摘、參與農作互動體驗的吸引力,使仁和區觀光休閑農業的發展規模和層次跨上新臺階。
(三)發展特色養殖業
根據市場需求和畜牧業資源分布,突出區域優勢和產品特色,布局優質肉豬、優質肉牛羊和特色家禽、優質禽兔養殖產區,大力推進無公害、綠色和有機特色養殖業的適度規模經營。
(四)發展現代煙草農業
全面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打造“優質、特色、高效、生態、安全”的煙葉生產基地,顯著增強煙區綜合生產及保障能力和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建成常風格突出、質量優良、管理規范、效益顯著的優質煙葉產區。
(五)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業
大力延伸農業產業鏈,利用豐富的名、特、優水果原料,大力發展果品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加大科技投入,發展果汁、果醋、果酒、果醬等精深加工產品,提高水果產業附加值。培育骨干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形成區域性果品加工集群。依托無公害、綠色蔬菜種植基地,完善蔬菜精深加工體系,豐富加工種類,擴大保鮮蔬菜和精深加工的比重。在生豬屠宰加工基礎上,扶持具備一定條件的加工企業進行牛、羊等草食性動物的精加工,發展禽蛋加工,推進禽、畜產品精深加工業發展。積極推進省級、國家級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創建工作,從源頭上確保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質量安全,提升我區特色農業產業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六)發展生態種養業
建設林下養殖基地,發展以生態土雞、野生田雞、肉鴿、建昌黑山羊、生態豬等為主的特色林下養殖業。適度推進以林下蔬菜、林下魔芋及以林下重樓、林下首烏等為主的林下種植業。采取“公司+科技+農戶”的發展模式,擴大塊菌人工種植、促繁規模。
專欄3 現代農業重點項目
特色優質果蔬項目:新建和改建高標準芒果基地果園,建設芒果良種苗木繁育體系,引進和建設商品化處理包裝廠,改建石榴和特色小水果基地、建設配套支撐體系。新建高標準設施蔬菜基地、綠色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韭黃種植基地、無公害蘿卜基地和蓮藕種植示范基地。 觀光休閑農業項目:規劃建設生態陽光休閑基地和布德特色美食一條街。 畜牧業項目:建設動物保護監管體系、畜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畜禽養殖小區、畜產品加工基地和養殖糞污無害化處理中心,加快畜牧業資源與草山草坡生態保護建設,實施畜禽良種工程。 現代煙葉生產基地工程:規劃和實施2016年—2019年仁和區煙基工程。 農產品加工項目:實施大田鎮山泉水(桶裝)、山泉水(瓶裝)、植物養生飲料、果汁飲料生產項目。在平地鎮規劃建設食品調料加工生產項目。 林業產業發展項目:規劃實施中科農業云生態農林科技產業基地塊菌合作項目。新建優質干果基地,實施良種工程、豐產栽培示范工程,實施林下種植項目,規劃建設林下養殖基地,加快塊菌資源開發。 |
完善農業生產資料服務,支持農資生產經營企業和專業服務組織開展種養業良種、化肥、農藥、飼料、獸藥、燃油等生產資料聯合配送便民服務。提升農產品流通服務,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直銷配送、電子商務等農產品現代流通業態,引導和鼓勵連鎖經營企業直接從產地采購,與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長期的產銷聯盟,提高農產品在超市、便利店、專賣店等新型零售業態中的經營比重。加快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引導種子、化肥、農藥、農機等生產經營企業和實體提供配套技術服務,拓展其經營服務空間,促進農業科技技術提升,大力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以提高特色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核心,形成既適合當地實際又與其他區域接軌的現代特色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加強農業防災減災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以芒果、石榴為重點的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和災害應急處置能力。
第五章 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大力實施城市轉型計劃,落實省、市《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實施意見》要求,充分銜接《四川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統籌考慮資源環境承載力及未來發展潛力,優化城鄉空間布局,加強小城鎮建設,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和水平,全面推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著力打造仁和生態宜居宜人首善區。
第一節 完善城鎮體系
一、優化城鎮布局
按照“強化仁和中心、發展重點軸線、培育片區支點、統籌城鄉空間”的發展戰略,以產業發展和城鎮擴容提質為目標,突出小城鎮發展重點,夯實城鎮發展基礎,把中心城鎮建設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載體和推進城鄉統籌的重要抓手,推進特色鄉鎮建設,構建“一區二片,三點一線”的城鎮空間發展格局,逐步建立起以仁和城區為核心,重點中心城鎮為支撐,其他建制鎮為基礎,集鎮和重點中心村為補充的,各級城鎮布局合理、分工明確、設施配套、經濟繁榮、環境優美、可持續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鄉網絡體系。其中,“一區二片”是指仁和城區和北部城區城鎮輻射片及南部大田—平地城鎮輻射片,“三點一線”是指大田、平地、布德三個中心城鎮和沿省道214的城鎮發展軸。
二、推動城市擴容
加快新區建設,拓寬城市框架,推進保障性郊區向城市主體功能區轉變,強化仁和城區的集聚和輻射能力。圍繞配套服務和特色產業,結合城市規劃,組團式推進四大功能板塊建設。
(一)干壩塘政務服務區
把握好花城新區加快開發建設機遇,推進彎腰樹與干壩塘片區建設有機結合,加快五金機電交易、汽車配套服務、生活配套服務產業連片開發,完成東創歐洲城、攀西醫藥物流中心、萬佳源·鑫南廣場、遠璟嘉年華商業中心等一大批配套項目建設,打造彎腰樹汽車配套、大河中路商貿、花城新區互通互溶的服務區。
(二)四十九中央商務區
加快推進四十九至老街片區土地開發整理,綜合規劃布置商務區、混合功能區、居住區等各區域,加快完善區域內及周邊基礎配套,將其打造成一個能夠配置資源、主導發展、功能強大的集行政、金融、商務、居住、休閑觀光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城市中央。
(三)普達陽光國際康養度假區
以攀枝花市打造陽光康養旅游城市、創建中國陽光康養產業實驗區為契機,推進陽光旅游與運動、休閑、健身、養老等產業的有機集合,加大仁和區陽光康養旅游精品線路打造,重點加快普達片區建設和招商,將其打造成為全市乃至全國集康養、運動、旅游為一體的度假勝地。
(四)高鐵南站樞紐商貿區
以高鐵南站建設為契機,加快完善城市路網,推進周邊物流、商貿等行業發展。加快毅德城及總發物流園區建設,力爭將高鐵南站打造成為交通便捷、功能強大、經濟繁榮的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加強金江新城建設,升級完善城鎮基礎配套設施,加快金江綜合性物流中心及金江現代商貿城建設,完善研發中心、商貿物流、現代金融等綜合服務功能,為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發展提供支撐。
三、發展特色城鎮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科學規劃為引領、機制體制創新為動力,大力推進小城鎮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強小城鎮的產業發展能力、公共服務能力、人口聚集能力和反哺帶動能力。深入挖掘各個小城鎮的優勢,不斷完善城鎮職能,強化城鎮特色,加快產城融合,分類推進綜合型、工礦型、農貿型或旅游型城鎮建設。依托平地迤沙拉歷史文化名村,著力打造“川滇驛站、浪漫平地”旅游形象,將平地鎮建設成為以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及集散、旅游業為主的旅游型重點鎮。依托布德工業園,將布德建設成為以發展礦業及配套工業為主的工貿型重點鎮。依托大田鎮生態資源和農業產業優勢,將其打造成為以農產品集散、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農貿型重點鎮。依托攀枝花釩鈦產業園、青龍山三角梅高新技術產業園,構建“花城門戶、攀西鈦谷”形象,把金江鎮建設成為“現代農業示范、生態康養旅游、休閑娛樂促進、集中居住改造、釩鈦園區發展”于一體的現代化多產業新型示范城鎮。
圖1 仁和區城鎮體系空間結構示意圖
第二節 建設宜人新城
一、優化城市功能分區
(一)優化城市分區
優化城市行政、經濟、文化、商貿、居住、生態功能分區,理順產業開發區與居住區,就業密集區和居住密集區的空間配置關系,合理布局城市生產空間和生活空間,形成“一帶、兩核、三區”的城市發展格局。其中,一帶是指仁和區城市發展帶,兩核是指那招片區城市公共核心和以高鐵站點為依托的交通樞紐核,三區是指服務配套區、山水生態新城區和綜合交通樞紐區。
(二)提升城市功能
大力推進中心城區主導產業向高端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中心城區綜合服務功能。注重提升城市文化功能,延續傳統商脈,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嚴格控制土地開發強度,適當增加公共空間配置,提高城市品質。加快老舊城區改造,全面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提升城市形象。深入推進大河流域城市休閑旅游產業景觀帶建設,加強對城市道路綠化、大河河道防洪治理及景觀打造的力度,提升城市品位。按照生態、宜居原則,改善城市居住環境,擴大城市綠化面積,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質量。
二、完善市政基礎設施
加強城市供水、供氣、電力、通信、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災避險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老舊基礎設施改造。提高城市管網、排水防澇、消防、交通、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質量、運營標準和管理水平,消除安全隱患,增強城市防災減災能力,保障城市運行安全。加快花城大道、陽光大道、攀枝花市花城新區總發路北段一期、渡仁西線復線、炳仁線延長線至樂弄與攀枝花南站聯接線等重點城市干道建設。著力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光纜、排水、電網等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和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積極推進智慧城市、人文城市、海綿城市建設,大力繁榮城市經濟和文化。
三、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進一步創新城市管理思路,不斷完善城市管理機制,建立完備的城市管理法規體系,加大各項常規工作管理力度,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深入開展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加強城市園林綠化、環境衛生、戶外廣告設置、城市照明和市政設施維護和管理。加強城市交通組織和管理,適度超前規劃建設城市交通、環境衛生、農貿市場和停車場等設施。加強城管業務培訓,強化城管宣傳。加強水、電、氣、油、路等城市要素保障。著力打造數字城市,以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和數字城管為核心內容,積極推進公安、交警、城管、消防等各類資源信息的整合,實現城市綜合管理的數字化和信息化。
第三節 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
一、統籌城鄉產業發展
加強城鄉產業之間聯系,推進城鄉經濟社會資源有效配置,通過培育產業鏈,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和一體化發展。強化三次產業的內在聯系,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工業對農業的帶動作用和促進作用,形成城鄉產業相互融合、良性互動、聯動發展的格局。
二、統籌城鄉社會事業
加快發展城鄉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城鄉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均等化。鼓勵和引導城市社會事業向農村延伸,縮小城鄉之間在社會事業方面存在的差距,實現城鄉社會事業資源共享、協調發展。
三、統籌城鄉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
以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帶動就業結構調整。通過勞動者技能培訓和加強職業教育,增加城鄉居民就業機會。加快推進城鄉就業一體化,為城鄉居民提供完善的就業服務。
第四節 建設幸福美麗新村
按照幸福美麗新村“業興、家富、人和、村美”要求,堅持“道路標美化、產業特色化、房屋改造標準化、庭院優美化、公共服務城鎮化”標準,集中成片發展特色產業,完善基礎設施,健全公共服務,美化人居環境,建設新型特色民居,實現發展新產業、建設新民居、塑造新風貌、創建新機制、培育新農民、建好新班子,進一步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改善農村居民生產條件,提升生活水平和質量。
第六章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大力實施基礎夯實計劃,按照統籌兼顧、適度超前、智慧發展、以人為本的方針,努力構建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合理規劃建設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網絡,改善區域發展條件和提升信息化水平,強化現代基礎設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保障作用。
第一節 構建互聯互通綜合交通體系
一、鐵路基礎設施建設
積極配合國家、省、市交通部門,加快成昆鐵路新線高速鐵路建設,盡快形成進出攀枝花市(仁和區)的大能力通道。著力推進昭通-攀枝花-麗江鐵路建設,打通我省西南地區以攀枝花市為中心的東西走向交通大動脈。
二、公路基礎設施建設
(一)高速公路建設
加快麗攀高速公路收尾工程,確保麗攀高速公路早日建成通車。配合市級交通部門做好攀大高速、攀宜高速和攀鹽高速公路項目規劃前期工作以及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協調工作,盡快形成攀枝花市(仁和區)連接周邊省市區的南向大通道。
(二)國省干道路網建設
有機銜接對外通道和內部交通網絡,加快交通專線、城市交通環線建設,形成互聯互通的交通網絡。加快推進攀田高速總發出口至成昆鐵路新線站點道路建設。實施國道108線、國道227線總發至川滇界、國道227線仁和至總發迎賓大道等干線的提檔升級。實施省道218線(金拉路)、省道417線務本至鄧家埡口段(紅蘭路)、省道417魚塘互通至仁和沙溝等干線的提檔升級。實施總龍路總發至新聞橋段公路的改造升級。
(三)農村路網建設
加快區域內重要鄉鎮間聯網公路建設,實施縣鄉道路升級改造工程,進一步完善通鄉通村公路網絡,著力推進撤并鄉鎮和建制村的公路改建,加快貧困村通村公路建設,不斷提高農村公路技術等級和路面等級,提高農村公路通達深度和通暢程度。
三、航道碼頭建設
結合金沙江水能資源開發,提升航道等級。新建攀枝花港迤資作業區和馬店河作業區,力爭烏東德庫區等水運碼頭建設,改造現有客貨運碼頭。
四、站場建設
加快高鐵攀枝花客運南站重大工程建設,形成攀枝花市(仁和區)對外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新建仁和客運站,滿足居民公路出行的需要。
專欄4 交通基礎設施重點項目
高速鐵路:積極配合國家、省、市交通部門,加快建設成昆鐵路新線高速鐵路。 鐵路:加快建設昭通-攀枝花-麗江鐵路。 高速公路:加快建設攀枝花-大理高速公路、攀枝花-宜賓高速公路、攀枝花-鹽源高速公路。 公路:實施國道108線、國道227線總發至川滇界、國道227線仁和至川總發迎賓大道等干線的提檔升級。實施省道218線(金拉路)、省道417線務本至鄧家埡口段(紅蘭路)、省道417魚塘互通至仁和沙溝等干線的提檔升級。實施總龍路總發至新聞橋段公路的改造提升。加快小啊喇-干壩子公路建設。 航運碼頭:提升金沙江航道等級,新建攀枝花港迤資作業區和馬店河作業區,力爭烏東德庫區水運碼頭建設,改造現有客貨運碼頭。 站場:加快建設攀枝花客運南站和仁和客運站。 |
第二節 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一、重大水利設施建設
以觀音巖引水仁和支線工程為重點,以保障生產生活用水為目標,加快推進沿線加壓站及管道等配套設施建設。啟動實施普達水庫、河心水庫、黨家溝和栗樹灣水庫等一批中小型水庫建設。實施金沙江沿江提灌工程,新建太平、大龍潭、平地等提灌站。
二、防汛抗旱減災體系建設
實施大河流域河堤防洪治理工程,中小河流進行維修加固河堤與恢復新建河堤、河道疏浚等整治,實施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加大防洪減災水利設施建設力度,建設山洪災害防治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和防洪防汛山洪預警預報系統及監測系統,加強防汛物資儲備,加強防汛防洪培訓演練,進一步完善城鄉防洪除澇保障體系。加快雨水集蓄抗旱水源、金沙江抗旱提水工程等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全面提高抗旱能力,實現農業生產、人畜飲水和工業水源保障。
三、供水保障體系建設
抓好水庫樞紐及渠系配套建設,大力實施水源型水庫工程、農田水利工程節水改造、高效節水、金沙江抗旱提水、五小水利、精準扶貧等重點水利工程及山坪塘、水池(窖)等小微水利工程建設,強化水利管理,加強農村水利基礎設施,深化水利改革。續實施病險水庫、山坪塘除險加固工程,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并完善相應的水質監測體系,提高農村飲用水質量,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專欄5 水利基礎設施重點項目
重大水利設施:實施觀音巖引水仁和支線工程建設。 重點水庫建設:新建普達水庫、河心水庫、黨家溝和栗樹灣水庫等一批中小型水庫。 金沙江提灌工程:新建太平、大龍潭、平地等金沙江提灌站項目。 河道整治工程:實施大河寶靈寺至五十一陽光橋段、小河中壩段和巴關河同德段河道整治工程。 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實施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 防汛抗旱減災體系:加快包括群策群防、預警系統、監測系統、防汛物資儲備、預警預案編制、培訓演練的防汛抗旱減災體系建設。 五小水利項目:加快山坪塘、渠系整治,繼續實施水池,小型泵站及輸配水管網建設。 節水及水生態治理項目:繼續實施高效節水及灌區續建配套項目和綜合水土流治理。 飲水提質增效項目:鄉鎮集中供水改造、輸配水管網延伸及水質監測體系建設。 |
第三節 加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一、電網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能源保障建設,加大城鄉電網改造升級力度;進一步完善城區和農村電網結構,增強供電負荷及安全性,提高城鄉電力保障能力。加強輸變電設施建設,完善城鄉供電網絡。全面完成“戶戶通電”工程,實現農村“一戶一表”,提高戶表覆蓋率,保障電力供應。進一步提高電網應對極端自然災害風險的能力。
二、管道基礎設施建設
配合做好“緬氣入攀”天然氣主管道及門戶站、成品油管道入攀建設,加快城市燃氣管網工程建設。
三、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太陽能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推進觀音巖和金沙水電站建設,實施立柯和龍潭箐220千伏變電站工程建設。
第四節 提升信息化水平
一、推動大數據廣泛應用
以金融、交通、司法、醫療等領域為重點設立大數據庫,推動大數據的資源挖掘、整合處理和開發應用。建立完善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促進資源數據融合共享。圍繞數據采集、整理、分析、發掘、展現、應用等環節加快大數據軟硬件產品發展,積極培育大數據產業。完善大數據產業鏈,推動大數據與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的深度融合。
二、實施“互聯網+”行動
推進互聯網廣泛深度應用,促進商業模式、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創新,催生經濟發展新形態、新業態,促進經濟發展更富活力、社會管理更加高效。推動“互聯網+”制造,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推動互聯網與服務領域廣泛融合,培育互聯網金融、智慧旅游等新業態、新模式。推動“互聯網+”農業,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運用大數據創新政府管理服務方式,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動電子政務平臺的資源和數據共享,提高政務系統運行效率。
三、建設城鄉信息網絡體系
加快實施重大通信基礎工程,著力提高仁和區的通信保障能力、區域干線傳輸能力、信息匯聚處理能力、信息安全支撐能力和應急通信適應能力。以現有電信、廣電等通信網絡為基礎,健全城市通信網絡體系,加速傳統通信網絡向智能化、個人化、移動化信息網絡轉變。積極推進物聯網應用,構建高速、安全的無線城市網絡系統。加強城鄉廣播電視網絡、通訊網絡和互聯網絡建設,穩步推進有線電視、電信和計算機網絡“三網融合”以及各類信息平臺的整合。加大對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提高農村信息網絡覆蓋率,努力實現“村村通寬帶”和有線電視“村村通”。
四、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應急通信體系和數據災備中心為重點,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打造高速、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強化網絡保密體系,加強信息網絡監測、管控能力建設,加強信息網絡、信息內容安全保障和技術防范,確保基礎信息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
第七章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大力實施綠色生態計劃,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綠色發展,強化生態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同步提升。
第一節 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
全面推進生態立區,科學劃定資源生態紅線,堅持人工治理和自然恢復相結合,加大生態保護和建設力度,增強生態服務功能,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科學劃定資源生態紅線
嚴守資源消耗上限,合理設定資源消耗“天花板”,加強能源、水、土地等戰略性資源管控。嚴守環境質量底線,堅持努力不欠新賬、多還舊賬,將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作為環保責任紅線,合理確定污染物排放總量限值和環境風險防控措施。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等區域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在農業開發過程中嚴禁過度開發、防止毀林開荒,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
二、有序推進生態修復保護
繼續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陽光康養旅游城市創建工作。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和生態綜合治理試點,推進“五創聯動”工作。推進城市視野區荒山造林,加強生態公益林地等山地原生生態系統的保護,完善生態功能,加快百里生態長廊建設。以攀枝花蘇鐵及干熱河谷植被為主要保護對象,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地。繼續推進大河流域生態修復工程,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構建水系生態體系。實施煤炭采空沉陷區治理工程,清理、拆遷已關閉煤礦。
專欄6 生態保護和建設重點項目
生態建設工程:實施視野區綠化工程。 生態修復工程:中國重汽環保檢測線后方滑坡體治理工程、金沙江干熱河谷生態修復工程、金沙電站牛筋樹滑坡體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
第二節 加強環境污染綜合防治
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強化開發保護,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治理,加快環保設施建設,全面改善環境質量。
一、加大環境治理力度
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提高環保準入門檻,嚴控高污染、高耗能和產能過剩項目進入。以結構減排、工程減排、技術減排和管理減排為抓手,扎實推進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加大大氣、水、土壤、噪聲環境綜合治理力度,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以燃煤小鍋爐淘汰、油氣回收治理、黃標車淘汰、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審核、建筑工地整治揚塵、全面禁止秸稈焚燒等為重點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以洗選等重點行業專項整治、“雙有”、“雙超”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集中治理工業集聚區水污染、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推進規模化養殖場(小區)污染治理等為重點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嚴控建筑施工現場噪聲,加強對娛樂場所等社會生活噪聲污染管控。
二、加快環保設施建設
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及處理設施建設,提高污水集中處理率。加快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規劃建設一批生活垃圾收集點,積極推進建筑垃圾、餐廚垃圾、危險廢物、醫療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實現全區垃圾全收集、全處理。廣泛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引導形成垃圾分類觀念。加強農村環境治理,完善農村垃圾收運體系和處置設施,加大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專欄7 環境保護重點項目
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實施攀枝花市備用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實施攀枝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 |
第三節 強化節能減排
多措并舉,不斷加強節能降耗,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確保完成節能減排降碳目標任務。
一、不斷加強節能降耗
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單位產值能耗“雙控”制度,嚴格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抑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推進實施節能改造示范工程,鼓勵和引導企業采用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產品,降低單位產品能耗水平。推廣應用節能型建筑材料、結構、設備和施工工藝、技術,對現有建筑實施節能改造。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公共交通工具,推進公共機構和商貿流通等領域節能。健全節能市場化機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二、全面推進污染物減排
積極實施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管理減排等措施,全面推進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挖掘減排潛力,加快推進減排工程建設,持續加大環境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投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環境保護和污染物減排中的重要作用,健全完善污染減排激勵機制。突出重點,全力抓好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減排工程建設,加強污染減排項目運行監管。強化污染減排責任,明確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的責任主體,加大污染減排約束性目標考核獎懲力度。
三、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調整優化產業和能源結構,加強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降碳。開展低碳試點示范,更高水平地開展生態文明鎮、生態文明村、生態文明企業建設,提升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家庭建設水平。控制非能源活動溫室氣體排放,探索開展碳排放權交易。
第四節 推進資源節約循環利用
加快轉變資源利用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形成有利于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的發展模式和生產生活方式,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一、促進資源集約節約利用
推進資源集約利用,以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逐步形成節約型生產方式、交通方式和消費方式。健全節約集約用地政策制度體系,提高單位土地面積投資強度、產出效益。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采用先進技術推進礦山規模化開采,提高礦產資源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共伴生礦產綜合利用率。以促進廢棄物減量為目標、以提高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為重點,加強工業廢物治理和綜合利用,推進煤矸石、礦渣等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嚴格水資源保護,強化用水定額管理和總量控制,發展高效節水農業,推進高耗水行業節水技術改造,抓好城鎮節水,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全面推行循環型生產和服務方式,加快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推進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循環經濟發展。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從生產全過程減少能耗、物耗,降低污染物排放。推動南山循環經濟發展區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和生態化改造,鼓勵引進共生和補鏈項目,提高園區產業聚集能力。加快發展礦產資源高效清潔利用、環境污染治理、尾礦(廢棄物)回收利用等節能環保裝備。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開發利用“城市礦產”,推進農林廢棄物意見建筑垃圾、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三、增強防災減災能力
堅持預防為主、防減并重、綜合防治,全面提高自然災害防御能力,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建立健全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綜合治理體系、應急體系,加快實施搬遷避讓和重點治理,切實提高地震、洪旱、地質、氣象、地震等各類自然災害防治綜合能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第八章 努力擴大對外開放
大力實施開放合作計劃,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積極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快培育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進一步強化改革與開放相互促進的戰略關系,不斷推動全區改革開放走向深入,實現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第一節 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大力提高對內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積極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全方位吸引國內外資本、技術、人才參與仁和區的開發建設。
一、大力發展對外經濟
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有序放開外資育幼養老、健康服務、休閑旅游、文化教育、商貿流通、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外資準入限制。調整和優化出口商品結構,鼓勵富邦、鋼城瑞鋼等龍頭企業擴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增加高技術、高附加值和深加工產品出口比重。發展新型電子商務貿易方式,開拓海外發展空間,開展境外資源兼并、收購和上市,努力形成外貿新增長點。
二、積極承接產業轉移
把握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的動態,通過整合提升南山循環經濟發展區功能,著力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和勞動就業率高的重大項目,積極承接成渝經濟區、珠三角、長三角及國內國外優勢產業轉移。
第二節 深化區域合作交流
抓住攀枝花打造四川南向開放門戶戰略機遇,對接云南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戰略,立足區域分工協作,加強對外合作,不斷拓展區域合作空間。
一、深化城市間合作
攜手涼山、雅安等市州,推動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共建攀西經濟區、攀西城市群;攜手成都、宜賓等市州,促進融合互補發展。加強與周邊市(區)、縣交流合作,協同推進區域性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共建共享。加強機械制造、化工、旅游、物流等重點產業區域協作,促進資金、技術、人才聚集,為仁和區在攀西經濟區中謀取更加有利的發展地位。
二、加強省際聯系
發揮獨特地緣優勢,主動承接成都、重慶兩大中心城市的輻射和帶動,積極推動和參與成渝西昆菱形經濟圈建設。聯動川滇黔毗鄰市州,力爭將攀西-六盤水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共同打造金沙江經濟圈。搶抓國家建立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和四川省建設金沙江下游沿江經濟帶的機遇,以發展壯大、加速提升、率先崛起為方向,加強區域內全方位合作。
三、加強泛區域合作
積極融入 “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戰略,全面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北部灣、滇中等重點區域的經濟貿易和文化技術交流合作,深化以“成渝西昆貴”鉆石經濟圈為重點的國內區域合作,拓展區域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全面提升區域合作水平。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合作,著力推進攀西特色經濟區共贏發展,構有利于共贏發展的經濟協作圈。
第三節 加強招商引資力度
通過改善招商環境和創新招商模式,著力加強招商引資力度,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一、改善招商環境
進一步增強開放發展意識,加快構建投資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治環境規范的營商環境。推動招商引資實現從優惠性、支持性政策為主向體制性、功能性政策為主轉變,進一步優化產業投資負面清單。
二、創新招商模式
準確把握國際國內產業技術發展新趨勢,圍繞主導產業和重點領域,注重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促進先進制造業與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并進發展、創新產業集群發展。充實完善招商引資項目庫,加強項目策劃、組織和包裝,定期向外推出一批高質量的招商項目,提高引資成功率。堅持直接引資和間接引資并重,不斷擴大和優化內外資利用結構。堅持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相結合,促進科技成果盡快轉化。鼓勵企業借助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去”發展。
第九章 全力增進人民福祉
大力實施民生共享計劃,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重點,全面提升社會事業水平,積極擴大就業,改善收入分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使全區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
第一節 打造優質教育高地
按照教育優先、均衡發展的原則,堅持育人為本,加大教育投入,優化教育結構,提高教育質量,以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優更公平的教育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重點,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保證教育增長
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政府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應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并按在校學生人數的平均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師工資和學生平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
二、促進教育均衡
適應城鄉發展需要,合理規劃學校布局,整合城鄉教育資源,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公平共享。提升學前教育保障水平和辦學水平,到2020年學前三年適齡幼兒毛入園率達到97%,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入園比例達85%。高標準、高水平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初中階段入學率達到99.9%,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提高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推進大河中學高中優質發展,適度擴大高中招生規模,保持高考本科上線人數縣區第一。積極發展成人教育、社區教育和特殊教育,大力支持和發展民辦教育,鼓勵校企合作辦學,培育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技能人才隊伍。完善城鄉學校共同體聯盟,探索學區優質管理和捆綁式考核,促進教育整體均衡發展。
三、提升教育質量
進一步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全力實施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工程,推進第二個《四川省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推進第二輪學前教育三年規劃,進一步拓展城區學校辦學能力,完善城區學校校舍條件,加快體育活動場地建設,新建蓮花村幼兒園、思源實驗學校,改擴建四十九公里小學。加快中小學設備設施配置,擴充區域優質教育資源,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11311”建設計劃,完善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維護發展常態資金投入保障機制,建成覆蓋城鄉的數字化教育服務體系。
四、實施惠民工程
不斷完善教育資助體系,全面實施學前教育保教費減免、義務教育三免兩補、學生營養餐計劃、高中貧困家庭學生國家助學金資助減免學費、中等職業教育免費、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資助、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和高校畢業生學費獎補等政策。
第二節 構筑醫療衛生高地
科學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完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改善城鄉衛生設施條件,提升衛生服務能力,提高全區城鄉居民健康水平。
一、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按照以區人民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樞紐、村衛生站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基礎的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對全區醫療機構進行標準化建設。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開通運行四川省基層衛生管理信息系統,全面實現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全區互聯共享、全市數據同步存儲共享和動態管理。加大對中醫事業投入,健全中醫綜合服務功能。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立中醫科,規范化開展中醫理療、康復及其他適宜技術。提升衛生人才隊伍素質,加強內涵建設,提升醫技能力。實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動態管理,加強區級醫療機構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結對幫扶。到2020年全區每千人口床位數達到5.5張,每千人口醫師數3.5人,居民規范化電子建檔率穩定在95%以上。
二、加強公共衛生保障
進一步擴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范圍,建立完善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婦幼保健、衛生監督等專業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加快應急指揮體系和應急裝備建設。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治、精神衛生、職業病防治、免疫規劃和地方病防治工作。深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
第三節 繁榮文體廣電事業
全面提高公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全面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創建,構建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揮資源優勢,彰顯文化魅力,加強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打造區域特色文化高地。
一、著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主線,緊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發揮媒體主渠道作用,加強網絡建設和管理,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攀枝花精神”,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倡導愛國守法和敬業誠信,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和敬業奉獻,構建符合傳統美德和時代要求的道德和行為規范。深入開展公民道德建設活動,不斷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全力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著力筑牢全區人民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加大城鄉公益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建立區、鄉(鎮)、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把鄉(鎮)、社區文化站建成集文化、廣電、科普等為一體的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全面完成閱報欄建設任務,探索書屋管理長效機制。加快全區檔案館、文化館、圖書館和鄉鎮、社區宣傳文化服務中心、村文化活動室信息服務數字化建設,建成全市農村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示范區。推動公共文化場所向社會免費開放,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組織開展重大節慶群眾文化活動、民俗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全民閱讀和全民健身活動,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實施“文化下鄉”活動,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向社區、農村延伸。進一步加強地方志、檔案工作,推動史志和檔案事業科學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史志和檔案服務。
三、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加大苴卻硯雕刻藝術保護力度,保護性地開發管理苴卻硯資源,積極扶持培育傳承人,提升苴卻硯藝術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力爭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依托獨具特色而厚重的民俗文化,打造“大田板凳龍”、“迤沙拉談經古樂”等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四、努力構建現代傳播體系
加強新聞媒體建設,完成區電臺、電視臺軟硬件設備改造升級,策劃打造廣播、電視、新媒體的品牌欄目,做好節目引進工作,提高節目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實現廣播電視創優工作、外宣工作居全市縣區中上水平。加快廣播電視數字化和農村通訊設施建設,廣播電視實現村村響、戶戶通,全面提升地面數字電視、公益電影、數字影院覆蓋能力,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五、全面發展體育事業
大力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推動群眾體育向縱深發展。建設文化體育服務中心,完善社區體育設施和活動場所,在鎮區廣場、公園綠地配置群眾健身器材,在城區和鄉鎮建設健康綠道。加大校園體育設施建設力度,完善中小學操場及配套設施。探索建立群眾體育普及、競技體育提升、體育市場繁榮的體育事業發展新格局。
第四節 積極促進就業創業
著力培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引擎,深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把創業和就業結合起來,以創業創新帶動就業,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
一、優化創業環境
發揮創業促進就業的倍增效應,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開展創建全國創業城市活動,加強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園、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力度,發展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創業孵化器等各類創業載體,開辟創業綠色通道,為創業者搭建創業平臺和提供優質服務。積極扶持失業人員、大學生、農民工、扶貧對象、移民群眾等自主創業,建立政策咨詢、創業培訓、項目扶持、小額貸款、跟蹤服務等一條龍服務體系。
二、加強技能培訓
以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為重點,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加強與市內大中專院校和技工學校的合作,加大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失業人員、被征地農民的培訓力度,與企業聯合開展訂單式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切實做到意識、技能培訓促就業。
三、健全服務體系
加快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及時發布就業信息,提供就業指導。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和困難群體就業。建立統一、規范、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強化失業調控、預警和監測工作,發揮市場對勞動力資源的配置作用。規范企業用工行為和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第五節 提高社會保障能力
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加快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一、擴大社會保險
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相結合的企業養老保險體系,規范工傷、生育保險管理,擴大保險覆蓋面。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獎勵、處罰和退出管理機制,完善中小企業職工、靈活就業人員、社會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的制度。擴大農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逐步健全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20年,城鄉養老保險覆蓋率、城鄉醫療保險覆蓋率分別實現98%和97%。
二、完善社會福利
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拓展社會福利的保障范圍,建立以公辦社會福利機構為示范、民辦福利機構為骨干、社區福利服務為依托、居家供養為基礎的社會福利服務網絡,提升老年人、殘疾人和孤殘兒童福利保障水平。加快完善老年公寓、福利院、殘疾人康復中心、社會救助福利服務中心等社會福利設施建設,保障特殊困難人員的合法權益。全力推動敬老模范縣(區)創建。
三、加強社會救助
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適時提高低保標準和保障水平。完善“五保”、“三無”對象供養制度和殘疾人幫扶制度,進一步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加大財政投入,不斷完善醫療救助、失業救助、教育救助和司法救助等專項社會救助制度。支持社會慈善、社會捐贈、群眾互助等社會扶助活動,全面落實優撫安置政策。
四、增加住房保障
加快保障性住房和城市棚改房建設,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整合工作力量,重點做好普達、高鐵、攀大高速等項目征地拆遷工作。加大對煤炭采空沉陷區農民搬遷安置,全力推進貧困地區、邊遠民區的“危房改造”、“整村推進”、“移民易地搬遷”、“地質災害搬遷”等建設。把農居抗震設防工作與民族新村、彝家新寨建設、農村危房改造、扶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地質災害點綜合治理等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協調推進農村民居抗震性能與村容村貌的整體改善。
第六節 調整收入分配體系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調控機制,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一、提高城鄉居民收入
健全科學的工資水平決定機制、政策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和城鄉低保標準,完善企業工資指導線制度,實現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全覆蓋。推動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增長,拓寬居民財產性收入增收渠道。加大財政對民生領域支出,提高居民轉移性收入。努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
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
堅持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快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制度改革,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增長機制。落實稅收調節措施,降低中低收入者稅收負擔,加大對高收入調節力度。堅決打擊取締非法收入,規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開透明、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第七節 發展其他社會事業
貫徹《國防動員法》,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觀念,深入開展“雙擁”活動,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加強人防事業和民兵預備役部隊建設,提高國防動員能力。貫徹實施《攀枝花市仁和區婦女發展綱要》、《攀枝花市仁和區兒童發展綱要》,積極發展婦女兒童事業,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和服務。統籌發展其他社會事業,切實做好國土、審計、統計、質監、信訪、檔案、民族宗教、人防、消防、殘聯、對臺、僑務、保密等工作。
專欄8 民生事業重點項目
教育事業: 學前教育建設工程、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四川仁和思源實驗學校(仁和鎮中心學校)、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工程、完善學校運動場建設、四十九小學后續項目建設、四十九小學文化體育服務中心。 醫療衛生:攀枝花市第三人民醫院民政康復住院大樓項目、陽光康療基地項目、攀枝花市第四人民醫院重大傳染病(艾滋病)防治基地、仁和區人民醫院二期工程、區疾控中心業務樓、同德鎮衛生院污水處理系統及配套設施建設、鄉鎮衛生院職工周轉房建設工程、基層衛生信息化建設、區域遠程醫療系統建設項目、居民健康卡配套工程建設。 文化廣電:仁和區新媒體中心建設、仁和區電視臺、仁和廣播電臺、市區廣播電視節目覆蓋工程、文化旅游實景演出基地建設、群眾文化活動點建設、文化館、圖書館重建工程、綜合檔案館、苴卻硯加工園區、苴卻硯文化街區。 社會保障:仁和區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殯儀服務站、煤炭采空沉陷區農村居民搬遷安置、民族中學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項目、老街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項目、蓮花塘棚戶區改造項目、仁和鎮大河棚戶區改造一二期工程、仁和鎮西線棚戶區改造項目、前進鎮棚戶區改造項目、普達棚戶區改造項目、巴斯箐棚戶區改造項目、南山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項目、新華印務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五十一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仁和區大河南路片區一二期棚舊改工程、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
第十章 全面推進脫貧攻堅
大力實施脫貧攻堅計劃,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按照“三年集中攻堅、兩年鞏固提升”的要求,加快推進“五精準六結合”扶貧工作,確保到2018年貧困村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面消除絕對貧困,到2020年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面達到小康目標。
第一節 深入實施精準扶貧
精準實施“基礎設施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文化扶貧、衛生扶貧、社保扶貧、生態扶貧、精準扶貧示范創建、和諧穩定樹新風”八大工程,幫助各類貧困人口脫貧。
一、增強貧困地區發展動力
以貧困地區村道、社道、便道,二半山區農田水利設施配套和農村電網改造為重點,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夯實貧困地區發展基礎;以糧食、蔬菜、烤煙、林果業等種植業和山羊、豬、雞、黃牛等養殖業為重點,發揮產業扶貧基礎性作用,增強貧困群眾增收致富能力;以農作物種植、林果栽培、病蟲防治、水產養殖等農村實用技術和勞動力轉移培訓為重點,加快技能培訓,提升貧困群眾就業創業能力;以教育設施、醫療衛生、文體設施為重點,加快社會事業建設,提高貧困群眾素質能力。
二、強化社會保障政策支撐
加強政策性扶貧力度,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編制兜住貧困群眾基本生活的社會安全網。把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實施政策性兜底扶貧,逐步把低保線提高到扶貧標準線,實行“兩線合一”。健全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和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對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等重點救助對象,提高救助水平。對符合政策條件的“低保戶、五保戶”等因病因殘喪失勞動能力貧困對象、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撫養人的特困人員實行自愿集中供養。實行大病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大病救助,逐步提高貧困人口的醫保補助、門診和住院治療費用報銷標準。加大貧困地區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政策支持力度,對農戶建設農房、配套“一池三改”、綠化美化民居按標準進行補助。
三、加強精準扶貧示范創建
以特色農業產業作為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精準扶貧重要舉措,探索“互聯網+”農業新路子,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一批具有帶頭示范作用的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和農業公司,帶動貧困農民增收脫貧。開展精準扶貧示范村“摘帽”創建,開展精準扶貧示范戶創建。加快推進黨員精準扶貧示范計劃,籌集設立專項資金,用于示范戶增收項目啟動資金、周轉資金或扶貧小額貸款貼息資金。
四、積極推進扶貧生態移民
按照“政府主導、群眾自愿、科學規劃、有序安置”的原則,對生存條件惡劣地區、生態保護區扶貧對象實行易地扶貧搬遷。繼續做好煤炭采空沉陷區居民房屋地質成因鑒定和居民安置工作。加快實施移民后扶整村推進示范片建設,完善生產生活條件,解決移民就業、戶籍、教育、醫療、社保等銜接與服務工作,落實好后續扶持措施。
第二節 創新脫貧攻堅方式
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著力消除扶貧開發體制機制障礙,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顯著提升扶貧開發攻堅實效。
一、完善扶貧開發保障機制
明確責任,加強領導,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分級負責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體制機制。完善貧困對象精準識別、申報審批和扶貧資金公示制度,建立完善扶貧對象信息系統,健全脫貧對象退出機制,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按照權責一致原則,以重點扶貧項目為平臺,把專項扶貧資金、相關涉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捆綁集中使用。定期開展“回頭看”,及時查漏補缺。強化精準扶貧目標考核管理,完善貧困地區的財政獎補機制。加強對扶貧工作績效的社會監督,建立對扶貧政策落實情況和扶貧成效的第三方評估機制。
二、健全扶貧開發長效機制
堅持扶貧先扶志,充分發揮貧困地區、貧困群眾主體作用,激發鞏固貧困地區發展的內生動力。設立扶貧財政專項資金,建立扶貧資金增長機制。探索構建資產增收機制,確保貧困村和貧困戶多渠道增收。支持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貧困戶提供免抵押、免擔保扶貧小額信貸,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發展商業性農業保險。創新定點扶貧、東西扶貧協作等社會幫扶機制,積極爭取發達地區和重點企業對口幫扶。完善駐村幫扶工作機制,整合雙聯干部、到村任職(掛職)干部、大學生村官力量,確保貧困村、貧困戶都有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結對幫扶不脫貧不脫鉤。搭建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的信息平臺,探索社會扶貧參與機制,鼓勵支持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參與扶貧開發,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為一體的大扶貧格局。
專欄9 扶貧開發重點項目
貧困地區扶貧攻堅重點項目:7個鄉鎮10個貧困村主要實施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技能培訓和社會事業四大類。 水利精準扶貧重點項目:8個鄉鎮新建山坪塘2處、山坪塘整治14處,水池(窖)1200口,渠系整治42公里,小型泵站6處、輸配水管網67000米、微型凈水設備200臺。 |
深入推進地方治理體系建設工程,全面實施依法治區,創新社會治理建設,強化社會公共安全體系,確保人民安居樂業和社會和諧穩定。
第一節 全面實施依法治區
全面落實中央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深入實施依法治區戰略,扎實推進法治仁和建設。
一、推進“法治仁和”建設
發揮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重要作用,加強憲法法律實施,依法行使好監督權、重大事項決定權和人事任免權。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進以庭審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和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深入推進司法公開,維護公平正義。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夯實依法治區工作基礎。推進綜合執法,加強執法力量建設,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圍繞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推進全區誠信文化建設、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建設。進一步拓展和規范法律服務市場,積極開展法律援助,構建良好的社會秩序。
二、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依法規范行政行為,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誠信政府建設,完善政府內部監督體系,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推行行政權力清單制度,營造公平開放的市場經濟法治環境。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建立健全權力運行監督機制,依法查處違法違紀行為。
三、加強法治宣傳教育
推進全民普法守法,全面落實領導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學法治度,大力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扎實推進“七五”普法工作,增強全民法治意識,弘揚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提高廣大干部群眾法治意識。加強法治文化建設,結合文明城市創建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推進建設法治公園、廣場、長廊,積極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扎實推進基層法治創建,全面開展法治鎮鄉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活動。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推進依法治訪、依法治網、依法治鬧,規范信訪、網絡、建設、旅游、學校、醫院等秩序。
第二節 創新社會治理體系
堅持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統籌兼顧、動態協調原則,以有效處理人民群眾內部矛盾為中心,推進社會治理體制改革創新,建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治理格局。
一、創新社會治理機制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適應社會發展新趨勢、新變化和新要求,創新和完善社會治理機制,健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進一步建好用好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和“服務群眾工作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健全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機制,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全面推進城鄉治理模式創新,健全區、鄉、村三級工作制度,完善村規民約,確保城鄉基層工作規范運行。創新完善流動人口和異地遷居人口管理制度,建立異地遷居人口流出地與流入地雙向管理服務機制。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發揮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承擔公共服務的積極作用,構建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的多元治理結構。推進社會管理重心向基層組織轉移,完善村民自治、社區自治制度,提高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
二、積極化解社會矛盾
以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為主線,以解決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密切關社會風險防控,加強統籌協調,有效降低社會穩定風險,落實穩定責任。建立健全開展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涉穩問題的聯動處置和應急機制。完善“大調解”工作體系,依法多元化處理社會各類矛盾糾紛。加強信訪機制建設,完善來信來訪、領導下訪等制度。暢通群眾信訪申訴渠道,輿情匯總分析研判機制,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統籌網絡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管理,加強網絡和輿情引導,構建和諧虛擬社會,全力維護轄區社會穩定。
三、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管理
有效發揮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作用,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和廣大群眾積極有序地參與社會管理,建立政府調控機制同社會協調機制互聯、政府行政功能同社會自治功能互補、政府管理力量同社會調節力量互動的社會服務管理網絡。充分發揮群眾性自治組織、各類社會組織和企事業單位協同作用,動員和組織公民依法參與社會管理,形成社會管理和服務合力。發揮工商聯橋梁紐帶作用,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作用,組建社工隊伍、志愿者隊伍,建立健全覆蓋社會各個領域的群防群治隊伍,積極培育市場需要、社會需求、群眾歡迎的各類民間組織。
四、提高基層治理服務能力
健全黨的基層組織體系,大力抓好村(社區)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加強基層民主自治,完善群眾議事、社區聽證、工作評議、民情懇談,村(居)民監督等制度。堅持領導聯系基層、結對幫扶、志愿服務等制度,引導法治服務向基層覆蓋,法治干部到基層任職。組織群團組織參與基層治理。探索村(社區)資源、資產、資金依法管理新途徑。
第三節 全力維護公共安全
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增強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完善應急處理機制,全力維護公共安全,打造平安仁和。
一、加強安全生產工作
深化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改革,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健全安全監管監察體系,加強源頭治理,突出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非煤礦山、金屬冶煉、建設施工、交通消防、食品藥品等領域專項治理,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快安全生產科學技術進步,強化企業基礎管理,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執法監管工作,加強公共交通、公用設施、娛樂設施等公共場所的安全監管,預防和減少交通、消防、危化物品等安全事故發生。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二、增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深入開展“平安仁和”建設,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整體聯防體系,加強政法綜治信息平臺建設,嚴密防范、依法嚴厲防范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加強網絡社會管理,規范信息傳播秩序和網絡管理機構、運營單位、信息發布者的權責關系。全方位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切實增加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對公共安全保障服務的滿意度。
三、強化應急能力建設
健全公共安全應急體系,強化應急處突,進一步完善各項應急預案,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強安全生產,健全對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的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逐步完善災害應急社會動員機制。建立健全區、鄉(鎮)、村(居)三級自然災害信息員隊伍和災情報送體系,提高災害緊急救助能力和減災救災綜合協調能力。完善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加強災害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提高災害應急能力和救助水平。加強社會預警、救援和社會動員體系建設,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進一步推進消防法治化進程、創新消防安全管理、完善公共消防基礎設施、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構建全覆蓋的滅火和應急救援力量體系,為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推進國防動員與應急管理體系之間的有效銜接,發揮國防動員體系在應對突發事件中的作用。
第四節 加強民族宗教工作
探索和完善城市民族工作,加強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促進各民族間友好往來和團結互助。加強對干部、企業職工、青少年進行民族政策、理論、法律法規以及民族基本知識的宣傳教育,深入開展民族關系調研,建立民族關系監測預警系統,完善處置涉及民族因素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大力開展各種形式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奮力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加強與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聯系、溝通和交流,培養愛國愛教骨干,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能力和水平。研究探索宗教團體建設及管理工作,不斷發揮宗教團體在促進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用。
第十二章 深入推進黨的建設
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從嚴治黨,加強黨組織建設,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最廣泛地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
第一節 加強黨的領導
發揮黨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黨委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制度化建設,改進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加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統籌協調。健全決策咨詢機制,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機制,提高決策科學化水平。全面推行黨務公開,完善信息發布制度。加強黨對意識形態的領導,不斷創新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方式,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協調社會利益關系,贏得人民群眾更廣泛的認同。加強黨的各級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全面提升“兩新”組織黨建工作,不斷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在非公企業的覆蓋面,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第二節 深化民主政治建設
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道路,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加強對“一府兩院”的監督。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充分發揮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充分發揮統戰自身優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大力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積極支持參與全區重點產業發展。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共同為全區改革發展穩定貢獻力量。大力發展社會民主,深入貫徹落實村民自治、社區居民自治制度,堅持和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積極推進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廠務公開,依法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健全完善。
第三節 健全體制機制
深入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重大決策部署,確保政令暢通。鞏固和提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全面推進反腐倡廉建設,深入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完善黨委定期研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機制,推動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加強形勢研判和風險管控。優化領導班子結構,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注重培養選拔政治強、懂專業、善治理、敢擔當、作風正的領導干部。鮮明“干部到基層去,領導從基層來”的選人用人導向,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領導干部“能上能下”機制,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突出抓好薄弱帶、新生帶黨建工作。深化黨建工作改革,縱深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工作。突出黨管人才,培養造就一批創新型科技人才、產業人才和鄉土人才,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強化人才聯系管理機制,重點抓好高層次人才引進工程,加強人才培養教育基地建設,不斷完善人才選拔使用、評價激勵和服務保障體系,充分調動各類人才干事創業積極性。
第十三章 健全實施保障機制
圍繞規劃確定的主要任務,完善規劃保障體系,優化發展環境,加強規劃組織實施,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第一節 完善政策體系
加強國家和省關于西部大開發、少數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主體功能區建設、民生等重大政策的對接和落實,用好、用足、用活政策。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在財政轉移支付、配套資金落實、生態補償、資源有償使用、人才引進等領域特色扶持政策。加強政策實施的跟蹤落實、及時評估調整。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切實放寬民間投資準入條件,保持投資穩定增長。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帶動經濟增長的戰略重點,以增收促消費,建立長效促進政策。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施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切實減輕中小企業負擔,完善支持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的稅收、土地、價格等政策。制定加快產業園區發展的政策,促進產業集群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嚴格資源環境保護政策,實施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投資、稅收和信貸政策。加大對“三農”、社會事業、生態環保、防災減災等領域的投入力度,千方百計“惠民生”。
第二節 強化項目支撐
加快建設和抓緊謀劃一批關系全局、影響深遠、帶動作用強的重大項目,推進事關全區發展大局的重點項目盡快落地建設。加強項目前期工作及儲備庫建設,爭取入庫項目盡早啟動實施。落實領導聯系重點項目責任制,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項目業主單位全面抓的良好氛圍。重點項目主管部門組織、督促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落實年度投資計劃,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圍繞國債和中央預算內資金的投資方向和重點,加強政策研究,做好重大資金項目爭取。加強目標管理,健全項目實施、監管、督查、激勵機制。建立投資評審制度,加大稽查力度,確保工程質量和投資效益。
第三節 完善規劃體系
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為統領,以專項規劃、鄉(鎮)規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為支撐,形成各類規劃定位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規劃體系,積極推動“多規合一”。圍繞本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按照整合部門規劃、縮減專項規劃數量原則,編制完成重點專項規劃,細化落實本規劃提出的主要任務,重點專項規劃由區政府批準實施。各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圍繞落實總體規劃和重點專項規劃,自行編制和實施專題規劃。加強年度計劃與本綱要的銜接,按年度分解和細化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和任務。
第四節 強化監督評估
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強化規劃目標考核,圍繞綱要確定的目標和任務制定相應實施細則,并納入年度計劃和目標管理,切實抓好規劃落實。強化規劃實施過程的監督檢查,分年度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檢查,促進規劃全面有效實施。建立規范的中期評估機制,及時總結規劃進展情況,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和指導性。當國內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或因其他重要原因,使實際經濟運行嚴重偏離規劃目標時,區規劃管理部門要及時提出調整方案,報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審議批準實施,并向政協及各界人士通報,根據實際情況對規劃進行科學修訂,確保規劃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