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攀枝花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2-02-16 來源: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1月8日在攀枝花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市人民政府市長 虞 平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第十屆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市十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全市干部群眾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下,拼搏實干、砥礪奮進,推動全市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全面進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跨越和“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經濟發展在轉型升級中提質增效。綜合實力穩步增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16年的762.93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1133.9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5%。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9.5%,2021年達89.85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47915元、21979元,五年增長45.8%和56.4%;單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五年分別下降30.2%、42.1%,減幅居全省第一和第三,獲評全省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特色產業蓬勃發展。三次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從8.8:63.3:27.9調整為9.1:54.8:36.1。工業轉型升級加快,竣工投產攀鋼高爐渣提鈦產業化示范、龍蟒佰利聯50萬噸鈦精礦升級轉化氯化鈦渣、攀云鈦低成本高端鈦錠熔鑄及延伸加工、航鈦高品質航空航天鈦合金生產線、睿恩光電智能終端影像芯片、美亞迪智慧光電科技產業園等產業化項目200余個,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零的突破,新增上市企業2戶,鋼城集團等8家企業躋身川企百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88戶,工業總營業收入從1612億元提高到2180億元,釩鈦產業向后端延伸速度加快,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匯企成勢,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獲國務院通報表揚,被列為全國首批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格里坪特色產業園區入圍省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園區。服務業支撐作用凸顯,旅游總收入邁入全省第二方陣,萬達廣場、銀泰城等商業綜合體建成營運,金杯半山·米易太陽谷、紅格國際運動康養·溫泉度假區等21個項目進入省級文旅重點項目,率先發布31項康養產業地方標準,躋身全國康養產業可持續發展10強地級市、全省首批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特色試點城市,東區入選全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示范區和全省服務業強縣,米易縣創成天府旅游名縣,鹽邊縣、米易縣進入全國康養百強縣,全市康養產業增加值達到145億元、占GDP的13%。農業現代化建設提速,建成省級現代農業萬畝示范基地19個,特色水果、早春蔬菜、特色煙葉種植面積分別達110萬畝、16萬畝、7.5萬畝,國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實現零的突破并達到2家,躋身首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攀枝花芒果”“攀枝花塊菌”“米易枇杷”進入中國—歐盟地理標志合作協定保護名單,仁和區獲評省級現代農業示范縣,鹽邊縣創成國家級出口芒果質量安全示范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成為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2鎮3村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二)發展活力在改革創新中不斷釋放。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企業開辦時限由5天壓縮至1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由300余天壓縮至90天以內,首創企業開辦“自公告”預服務改革并獲國務院通報表揚,城市營商環境位列全國百強第75位,市場主體實有數達11.31萬戶、五年增長40.8%。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臺“科技創新政策六條”“人才新政七條”等政策措施,獲批省科技服務業集聚區試點,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1.1%提高到1.5%左右,新增國家釩鈦檢測重點實驗室等國省級科創服務平臺16個,建成國家級釩鈦科技孵化器等國省級雙創服務平臺12個,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1.6件、居全省第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0家、五年增長60%,科技創新綜合水平指數居全省第三,“天府科技云服務”指標穩居全省前列,東區創成省級高新技術園區。攀西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取得新進展,全國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準委員會釩鈦綜合利用領域委員會落地運行,共獲得5批36個項目、4.5億元重大科技攻關資金支持,釩鋁合金產業化、大型氯化法鈦白生產、EB爐國產化裝備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開發出國內最高強度級別車輪鋼、超強熱軋汽車結構用鋼及高端鈦合金、釩電解液等一批關鍵產品。扎實推進重點關鍵領域改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成效明顯,市屬企業資產總額五年增長147%、達698.14億元,民營經濟占GDP比重由49.5%提高到51.7%,完成配合四川銀行組建工作;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順利完成,鄉鎮(街道)由60個調整為49個、行政村(社區)由482個優化為336個,鹽邊縣獲評全省重大農村改革任務推進示范縣。堅持不懈擴大對外開放,開通全國首個全程冷鏈蔬菜出口專列,建成攀西地區首個中小微出口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釩鈦高新區成功創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全市進出口貿易伙伴擴大至80多個國家和地區,五年共計實現外貿進出口額160.46億元、累計增長109%,共簽約引進項目1903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021億元。
(三)城鄉品質在建管并重中明顯提升。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建設穩步推進,攀枝花邁入動車時代,攀宜高速公路加快建設,攀大高速公路(攀枝花段)建成通車,繞城高速公路貫通成環;保安營機場完成升級改造,通航城市由4個增至15個,機場遷建前期工作有序推進。新(改)建城市道路50余公里、農村公路977公里,建成區路網密度達10.32公里/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成為全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觀音巖引水工程、馬鞍山水庫等中型水利工程建成投用。釩鈦新城產城融合實現新突破,攀西科技城功能配套日趨完善,“兩城”一體化加快推進,火車南站站前基礎設施、緬氣入攀、新政務服務中心、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市民健康體育公園、打開交通“三把鎖”等市政工程建成投用,三線建設干部學院基本建成,5G網絡實現城區全覆蓋,數字化城市管理全覆蓋走在全省前列。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林長制,新(改)建污水管網600公里、污水處理廠29座,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42.81平方公里,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進入全省前列,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穩居全國前列,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工作目標績效考評3次獲評全省先進。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工作正式啟動,米易縣創成全國文明城市,三線建設博物館成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1縣2鄉(鎮)14村獲全省表彰,10個村入選四川名村。
(四)民生福祉在實事實辦中穩步改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穩定在65%以上,辦好市級民生實事403件,城鎮登記失業率由4.0%下降至3.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省前列、歷史性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脫貧攻堅全面完成、成效考核綜合評價為“好”,“整合交通郵政基礎設施推動減貧”入選全球減貧案例,4萬余名困難群眾得到及時有效救助,籌集棚改資金164億元、完成棚戶區改造4.7萬余套,改造老舊小區92個、惠及群眾10萬余人。新增人行過街設施18處、公共停車位4601個,城市公交新增及調整優化線路56條,“金通”客車實現建制村全覆蓋。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2所,基礎教育辦學水平位居全省第一方陣,高考本科上線率保持全省前列,攀枝花選手屢獲世界技能大賽佳績,攀枝花學院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DRG付費國家試點城市經驗在全省推廣,成為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首批國家試點統籌區。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1680平方米,新增省級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持續鞏固,入選全國安寧療護試點城市、全國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人均醫療衛生資源位居全國前列,人均期望壽命從77.91歲提升至78.84歲。建成國家登山健身步道400余公里,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由1.5平方米增加至2.07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11.01平方米增加至14.16平方米,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覆蓋,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基本形成。
(五)社會大局在系統治理中更加穩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扎實有效。政府法定債務率保持在綠色風險等級以內,有效化解“問題樓盤”24個。在全省率先出臺森林草原防滅火地方性法規、率先探索地質災害隱患點分級分類管理,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累計分別下降34.9%、19.5%,地災防治、防汛減災、森林草原防滅火實現人員“零傷亡”。刑事治安總警情年均下降10.9%,平安建設群眾滿意度從84.1%上升到94.6%,成為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全國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示范市和全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市。取得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資格,3區1縣成功創建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區),東區成為全省安全發展示范城市,仁和區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國家安全、國防動員、雙擁共建、退役軍人事務、民族宗教、信訪群工、機關事務、政務督查、婦女兒童、外事僑務、對臺、人防、統計、審計、檔案、保密、老齡、殘疾人、地方志、紅十字等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
(六)政府建設在黨建引領中全面加強。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及“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等活動,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全面完成政府機構改革,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累計提請市人大審議法規草案5件,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復率100%;在全省率先開展行政執法標準化建設,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獲評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城市。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縱深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持續用力糾治“四風”,全市政風行風不斷好轉。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本屆政府履職的收官之年。一年來,我們緊緊圍繞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穩農業、強工業、促消費、擴內需、抓項目、重創新、暢循環、提質量”,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亮點紛呈。一是黨史學習教育和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有聲有色。圍繞“永遠跟黨走”主題,舉辦系列專項活動,4個點位入選全國“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我市主導拍攝、以攀枝花開發建設為題材的大型工業史詩電視劇《火紅年華》在央視一套國慶檔黃金時段熱播、被譽為“新中國工業題材電視劇的標志性作品”。二是主要經濟指標全面超過年度目標。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增長8.3%、9.9%、11%、18.3%、31.7%,增速分別居全省第9、第9、第13、第8和第1位,在全省排位均創近年來最好水平,全部進入第二方陣;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0.7%、居全省首位,創歷史最好水平。三是產業轉型升級捷報頻傳。工業方面,攀鋼代表中國與德國等5個國家聯合制定的首個道岔鋼軌國際標準正式頒布實施、獨有釩渣測定方法成為國家標準、鋼軌實現“智能軋制”,秉揚科技成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業,“鈦融易”釩鈦產業互聯網平臺獲評“2021年中國產業區塊鏈十佳案例”,“攀刀”填補國內鈦制廚刀市場空白,盤活豐源礦業、富邦釩鈦、力欣鈦業等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創建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金沙水電站全面建成發電,銀江水電站實現大江截流,中電光伏項目實現我市近5年外商直接投資到位資金零的突破。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增速分別高出全省7.5和4.1個百分點。服務業方面,中國推介攀枝花直播基地、呼叫中心產業園一期等項目建成投運,普達陽光國際康養度假區入選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成功摘取中國氣候宜居城市金字招牌,康養旅游在疫情影響下穩步回升,外貿進出口額創歷史新高、達到41.47億元、逆勢增長35.9%。農業方面,糧食和生豬生產穩中有增,創成2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圓滿承辦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攀枝花線)現場會,“攀果”區域公用品牌成功打響,中絲天成(攀枝花)入選國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仁和區獲批開展全國鮮活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試點,米易縣躋身全國首批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和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鹽邊縣獲評國家高效節水示范縣,2個村入圍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四是綠色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東區、釩鈦高新區被列為全國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西區進入全國整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米易縣、鹽邊縣入圍省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地區。順利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省級督察迎檢工作,創新采用“抽水蓄能+水資源配置+新能源開發”三結合模式推進金沙江干熱河谷攀枝花水資源配置工程,成為全國4個全球環境基金長江經濟帶生物多樣性主流化項目試點城市之一。五是統籌發展和安全有力有效。精準精細開展常態化疫情防控,保持“零感染”。分區分級打好森林草原防滅火主動仗,實現“零火災”。全市銀行機構不良率下降至2.46%、遠低于5%的風險警戒線,隱性債務化解取得重大進展、降至紅色風險警戒線以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米易縣榮獲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六是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十大類66件100項民生實事共投入資金30.15億元、同口徑增長13.7%。創新出臺“促進人力資源聚集十六條”及系列配套措施,在全國率先發放二三孩育兒補貼,首次爭取到城企聯動普惠養老中央預算內投資,健康養老工作在全國全省做經驗交流,成為全省唯一入選“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地級市。
各位代表!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過去五年歷史性成就的取得,最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舉旗定向、領航掌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歸功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得益于歷屆班子打下的堅實基礎,離不開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凝聚著全市干部群眾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離退休老同志,向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指戰員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向所有關心支持攀枝花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和短板:資源路徑依賴明顯,科技創新水平不高,傳統產業轉型緩慢,新產業培育不足,產業結構和企業結構單一現象沒有根本改變;城市集約化精細化發展程度不高,民生供給與群眾期盼還有差距;一些干部市場意識不強、專業能力不足、擔當精神不夠,營商環境、法治環境、行政效能還有待提升。對此,我們將堅決扛起責任,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今后五年目標任務
今后五年,是攀枝花做大經濟總量、推動城市與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關鍵五年。按照市第十一次黨代會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抓好中央、省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落實,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加快建設川西南滇西北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大力實施工業強市、精明增長、綠色低碳“三大戰略”,統籌做好釩鈦、陽光、清潔能源“三篇文章”,積極構建市域“內圈”、金沙江區域“中圈”、成渝貴昆“外圈”“三個圈層”經濟地理空間,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協同推進市民富裕、城市繁榮、攀枝花美麗。
圍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今后五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是:
(一)強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增長極,推動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堅持以產業生態圈方式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綜合實力強勁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確保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6年總量達到1700億元。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深化攀西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著力做強鋼鐵釩鈦產業生態圈、培育新能源和機械制造產業生態圈,重點發展以釩鈦磁鐵礦“采選冶”產業為基礎,鋼鐵、釩鈦、石墨三大先進材料產業為主導,新能源、機械制造、綠色化工及建材三大優勢產業為支撐的“1+3+3”現代工業體系,打造釩鈦和清潔能源“兩大千億產業”,建成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建強中國釩鈦之都,建實氫能產業示范城市。積極發展電子信息、大數據等新興增量產業,加快“兩城”一體化步伐和“一區多園”建設,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力爭到2026年,規上工業企業達到600家,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800億元以上,工業稅收實現翻番。堅持服務業興市不松勁,加快金沙江大峽谷等重點文旅資源開發,健全康養人才培養、產業孵化、標準建設等配套,推動康養與旅游、度假、運動、醫療、養老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金沙江、雅礱江、安寧河沿岸陽光生態經濟走廊,建設川滇自駕旅居集散中心和體育競訓基地,全面打響“陽光之旅、健康之城、幸福鄉村、自駕營地”四張特色牌,全面提升國際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陽光康養度假旅游“后花園”能級,成為中國陽光康養產業發展引領區。到2026年,建成全域康養產業生態圈,創成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康養產業產值達到550億元以上。高標準建設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和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金融、人力資源、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打造全省現代服務業發展新高地。到2026年,服務業增加值達到750億元以上,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5%。
(二)加快實施精明增長戰略,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推動城市魅力充分彰顯。聚焦推動內外交通、城市品質“兩大改觀”和打造區域優質教育、醫療健康、時尚消費“三大中心”,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構建與毗鄰縣(市)1小時、與毗鄰市(州)2小時、與成渝貴昆3小時交通圈,實施城市主干路網“紐扣計劃”,提升市域路網互聯互通和智慧管理水平;圍繞構建“一城一市一區”城市發展格局,統籌新區拓展和老城品質提升,科學有序推進城市更新,精細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系統打造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建立健全決策共謀、建設共推、治理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城市工作機制,不斷提升全市人民居家、出行、教育、醫療、健身、購物等各方面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歸屬感,真正體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力爭2023年創成全國文明城市、2024年創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26年市域城鎮人口達到100萬。
(三)深入實施綠色低碳戰略,爭創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市,推動生態環境更加宜人。以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為引領,統籌實施綠色發展示范引領、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保護、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提升“三大工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及關聯產業,推動“水風光氫儲”高效協調發展,加快天然氣推廣利用,推進鋼鐵、釩鈦等重點領域節能低碳改造,加強企業清潔生產和園區循環化改造,強化大宗固廢綜合利用,規劃實施一批超低、近零排放示范項目,積極開展氫燃料汽車及氫冶金、水電解制氫、釩電池、碳捕集與封存等綠色低碳技術應用示范,加快“抽水蓄能+水資源配置+新能源開發”三結合項目建設,統籌發展綠色礦山、綠色能源、綠色建筑、綠色交通,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和綠化全攀行動,抓實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捕工作落實,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爭到2026年,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和國家零碳建筑示范城市創建取得重大突破,成為落實“雙碳”戰略綠色場景典范城市,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1600萬千瓦以上,空氣質量優良率穩定在98%以上。
(四)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推動城鄉發展均衡一體。圍繞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高水平建設現代農業“7+3”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水果、蔬菜、花卉等現代特色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打造金沙江干熱河谷和安寧河流域百億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構建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現代農業園區梯次發展體系,推動“攀果”“攀菜”標準化品牌化市場化數字化發展,形成鄉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新態勢。高標準推進美麗幸福鄉村建設,科學規劃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系統謀劃現代產業布局、新型城鎮化發展等工作,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形成田園鄉村與現代城鎮交相輝映的城鄉發展新形態。高效能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做深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加強中心鎮培育發展,建強“三農”工作隊伍,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到2026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中國晚熟芒果產業城和區域農業“一品牌兩中心”建設積厚成勢,集體經濟薄弱村基本清零,創成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市,鄉村5G普及走在全省前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居全省前列。
(五)強化創新驅動引領,構筑改革開放新高地,推動發展動能根本轉換。圍繞釩鈦磁鐵礦綜合開發利用、新技術新產業培育引進、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創建創新型城市和全省科技成果轉移示范區,推進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對標完善科技人才激勵機制,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計劃,改革創新重大科技項目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構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效組織體系,探索“技術+市場+資本”轉化路徑,力爭2026年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家。圍繞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建設一流營商環境為牽引,統籌推動國資國企、民營經濟、農業農村、財稅金融、社會事業等領域創新發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優勢資源市場化配置、基礎設施項目市場化融資、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等新模式,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發展環境。圍繞推動數字化轉型,把數字攀枝花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工程,加快“攀西數字經濟港”、特色產業大數據中心等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一體建設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爭創數字中國建設示范城市,確保到2026年全市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達到全國一流水平。圍繞擴大高水平開放,建立健全與“中圈”市(州)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推動與毗鄰縣(市)同城化發展;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并重、招商引資與引才引技并舉,創新鏈式招商、以商招商等市場化招商模式和專業化人才服務機制,加快保稅物流中心(B型)、“蓉歐+”基地等建設,加大開放型經濟主體培育力度,密切與長江經濟帶和滇中、黔中城市群的交流合作,切實融入“一帶一路”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積極開拓東南亞南亞市場,建好四川南向開放門戶,力爭五年全市招商引資累計到位資金達到4200億元。
(六)持續保障改善民生,爭當共同富裕先行市,推動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聚焦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扎實推進民生建設。及時兌現育兒補貼,每千人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5個以上,公辦及普惠性幼兒園學位覆蓋率達到87%。提升各級各類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力爭攀枝花學院碩士學位學科達到10個以上。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大力實施名院名科名醫戰略,推動醫療技術“高精尖優”發展,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建成省級以上重點專科(學科)32個以上。加快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和健康支撐體系,從戰略高度推動全市老齡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構建“2+X”住房保障體系,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引導物業服務貫標提質,推動完整居住社區覆蓋率顯著提升。加快完善家庭建設、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制度機制,健全留守和困境兒童、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家政服務、志愿服務和公益慈善事業,打造一批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讓城市更溫暖、人民更幸福。
(七)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市域治理現代化,推動社會大局長治久安。加強地震、強降雨、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等防御工程建設,提高水電油氣工程安全運行水平,加強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天然氣應急儲備能力建設和應急電源儲備,做好重要生產生活物資戰略儲備,織密應急動員、響應和服務網絡,提升社會公眾應急素養,完善各類應急預案,加強實戰演練,提高綜合防災能力,爭創國家防洪減災智慧示范城市、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和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爭創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城市,建成更高水平的法治攀枝花、平安攀枝花。
三、2022年工作安排
按照市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9%,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六穩”“六保”,以“項目攻堅突破年”為牽引,按照“強產業、美城市、興事業、富鄉村、優環境、保安全、促增收、提效能”的工作思路,實施“八大行動”,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第一,大力實施產業攻堅行動。以延鏈補鏈強鏈為抓手,制定實施釩鈦、氫能產業發展路線圖,補齊補強鍛造、軋制、熱處理等鈦金屬產業中間關鍵環節,全力推動磷酸鐵鋰電池材料項目落地、寶達鈦材深加工及全流程海綿鈦項目一期建成投產、西南釩鈦科技新材料及高端汽車零部件精密鑄造生產基地項目點火生產,加快攀鋼釩鈦項目群、龍佰產業園、川能投煤焦化產業整合等龍頭項目建設,爭取鞍鋼集團、寶武集團擴大在攀投資規模,力促更多資源就地轉化和價值放大,確保全市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分別增長10%以上,新增“專精特新”企業2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50戶以上,力爭全市釩鈦產業產值達450億元以上、增長10%以上。以深化攀西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做好釩鈦磁鐵礦綠色高效利用攻關及釩鈦新材料應用研究等項目儲備,積極爭取國省重大科技專項支持,力爭紅格南礦區納入國家能源資源基地開發利用名錄,著力推動國家釩鈦新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盡早落地,組織實施好試驗區科技攻關項目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加快研發一批關鍵功能材料及創新產品,持續提升釩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率,全面強化工業強市戰略支撐。以打造旅游目的地產品為重點,做好金沙江大峽谷旅游度假區等6個市級重大文旅項目策劃、招商工作,加快建設19個省級重點文旅項目;集中推出一批一日游旅游線路,高標準開發二灘水上樂園、馬鹿寨露營、成昆鐵路實景博物館等旅游項目,推動康養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力爭全市康養產業產值達420億元以上、增長10%以上。以提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水平為導向,推廣“黨支部+合作社+連鎖超市+農戶”土地托管模式,構建集土地肥力涵養、種質資源建設、品種結構優化、品質安全管控等于一體的全鏈條標準化、綠色化生產體系,大力發展花卉產業,抓實“攀果”品牌打造“九個一”行動落實,建設晚熟芒果良種繁育中心,培育各級各類農業園區25個,爭創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各1個,確保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穩居全省第一方陣。以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為牽引,實施《攀枝花市“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深化全國首批千兆城市創建,推進攀鋼“制造+服務”兩業融合國家級試點,全面推動“企業上云”,強化智慧工廠、智慧車間和智慧礦山建設,構建區域領先的工業互聯網生態,激勵傳統工業企業開展兩化融合應用場景試點示范;做優做強“鈦融易”平臺,加快特色大數據中心、呼叫中心產業園、美亞迪智慧光電科技產業園二期、金沙江智慧物流商貿城等項目建設;打造數字農業綜合平臺和精準物聯網監控預警系統。
第二,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落實國家《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準(試行)》,分期分批補齊既有居住社區公共設施短板,大力實施“復興炳草崗”行動,加快望江片區城市更新示范項目建設,推進老舊樓房加裝電梯,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46個,天然氣置換煤氣2萬戶以上;新建住宅項目同步建設基本公共服務、便民商業服務、公共活動空間等配套設施,構建“15分鐘幸福美好社區生活圈”。聚焦打造區域時尚消費中心,加快棚改騰空地綜合開發利用,推動東華山山地公園、銀江湖公園、阿署達花海項目開工建設,開展“四花”行動,為花城添彩;構建全域公園體系,推進登山健身步道提檔升級,新增公園綠地10萬平方米以上。精準實施道路改造工程,深入實施“紐扣計劃”,加快陽光大道南北延線建設,深化交通智慧化數字化建設,持續優化公交線路,加強公共停車位配置和管理,為群眾安全便捷出行創造更好條件。聚焦建好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開工建設攀鹽高速公路,力促大麗攀鐵路、攀昭鐵路和機場遷建項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力爭宜西攀高鐵納入國家鐵路發展規劃,切實筑牢精明增長戰略基礎。
第三,大力實施事業提能行動。聚焦打造區域優質教育中心,嚴格落實“雙減”政策,深入推進基礎教育名校建設,對15所中小學校進行改(擴)建。探索四川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與市內職業學校開展合作辦學,支持攀枝花技師學院、攀西職業學院加快發展,抓好攀枝花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培養。聚焦打造區域醫療健康中心,改革公立醫院人事管理、薪酬分配、醫務人員培養評價等制度,加大名院名科名醫建設力度,抓好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和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支持市中心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等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聚焦繁榮文化事業,大力弘揚“三線精神”,用好《火紅年華》等獨特資源,深化市屬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支持精品力作創作,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發展。
第四,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統籌推進鄉村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高標準編制安寧河谷綜合開發總體規劃,深入落實“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部署,確保96%的行政村生活垃圾、85%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理。嚴格執行“米袋子”“菜籃子”責任制,確保糧食播種面積68萬畝、產量26萬噸以上,生豬存欄40萬頭以上。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新建高標準農田4萬畝以上,實施配套中型灌區續建與節水改造灌溉面積5萬畝以上,新(改)建農村公路100公里以上,推動5G網絡向鄉村延伸。加快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提升末端投遞實效。持續加強鄉村衛生院(室)、文化站點標準化建設。支持米易縣承辦好第六屆四川村長論壇暨第二屆鄉村振興縣委書記峰會。支持東區、鹽邊縣創建全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第五,大力實施綠色發展行動。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用好國省系列引導支持政策,爭取綠色低碳轉型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加快“抽水蓄能+水資源配置+新能源開發”三結合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年內開工,強力推進100萬千瓦光伏發電基地、100萬千瓦風電基地、西區整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目倫科技年產3.4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安寧鐵鈦氫燃料電池—鈦雙極板研發等項目,加強與上海大學、中國石油集團、國家電投集團、東方電氣集團等合作,謀劃實施一批氫能制取、儲存、應用等示范項目,加大全釩液流電池產業化攻關力度,爭創國家零碳建筑示范城市,持續完善綠色低碳戰略布局,力爭全市清潔能源產業產值達140億元以上、增長15%以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格推進第二輪中央、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大力實施“鐵腕治氣”行動計劃,出臺尾礦庫、堆場、渣場建設管理技術規范,加強“散亂污”企業整治,實施攀鋼釩煉鐵廠新Ⅰ號燒結機煙氣脫硝改造、100兆瓦余熱余能利用發電工程等環保節能項目,加快污水管網和處理設施建設。全面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和林長制,深入推進大規模綠化全攀行動,完成營造林20萬畝以上、生態脆弱區生態治理2000畝以上、水土流失綜合治理90平方公里以上。
第六,大力實施安全提質行動。統籌把握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確保政府隱性債務化解計劃100%完成。加快推進韌性城市建設,將應急場地等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全面提高地震和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加快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治理,加強高層建筑防滅火設施建設,分類推進采空區綜合治理、尾礦庫工程治理,完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9座以上,改造完成老舊燃氣管網8公里以上。補齊城市儲備體系短板,提升重要物資儲備能力。健全重大安全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體系,強化化工企業安全監管,深化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大力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平安智慧小區建設,推進疾控機構標準化建設,精準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鞏固深化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成果,持續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第七,大力實施增收促進行動。強化就業帶動增收,扎實推動穩崗惠企政策落實,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防返貧監測對象、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精準幫扶,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2萬人次以上,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95萬人以上,完成全市2.77萬移民后扶人口動態管理及直發直補資金兌現。扶持創業帶動增收,加大“雙創”支持力度,扶持市場主體不少于2000戶。拓展多元增收渠道,鼓勵群眾合理利用空余住房、農村土地、金融資產等,合法增加財產性收入。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適時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不斷提高勞動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落實好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進一步規范工資津貼補貼,縮小收入差距。
第八,大力實施陽光政務行動。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全面加強政府執行力建設,把對“兩個確立”的忠誠擁護、對“兩個維護”的堅定踐行轉化為公平公正高效履職的具體行動和扎實成效。堅持科學理政,自覺用新發展理念引領政府工作,切實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提高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質量,完善“一府一委兩院”聯動機制,強化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抓改革促發展保穩定的能力和水平。堅持為民施政,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下大力氣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共性問題,以看得見的變化回應群眾期盼;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企業座談會制度,建立“送政策上門”機制,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消費環境。堅持從嚴治政,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馳而不息糾治“四風”,強化政務督查和審計監督,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積極支持紀檢監察機關履職,著力打造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干部隊伍;堅守節用裕民正道,強化預算剛性約束,繼續以政府的“緊日子”換取群眾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只有干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下,接續奮斗、創新實干、勇毅前行,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名詞解釋及有關說明
1.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16年的762.93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133.95億元。2019年,省統計局依據地區生產總值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將我市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修訂為941.45億元,同時將2016年、2017年歷史數據修訂為762.93億元、842.25億元。
2.2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攀枝花市銳華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中絲天成(攀枝花)絲綢有限公司分別于2019年、2021年被評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3.2鎮3村入圍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2017年鹽邊縣惠民鄉(現為惠民鎮)憑借桑葚,2018年米易縣草場鎮龍華村、白馬鎮黃草村分別憑借枇杷、櫻桃,2019年鹽邊縣桐子林鎮金河村憑借芒果,2021年鹽邊縣永興鎮憑借蠶桑,先后被列入全國一村一品示范。
4.1縣2鄉(鎮)14村獲全省鄉村振興表彰:2019年度,米易縣被評為全省鄉村振興先進縣;仁和區大龍潭彝族鄉被評為全省鄉村振興先進鄉鎮;仁和區大龍潭彝族鄉混撒拉村、大田鎮片那立村,米易縣草場鎮龍華村、撒蓮鎮禹王宮村,鹽邊縣紅格鎮龍頭村、昔格達村、紅格村,被評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2020年度,米易縣撒蓮鎮被評為全省鄉村振興先進鄉鎮;仁和區大田鎮榴園村、中壩鄉團山村、平地鎮白拉古村,米易縣攀蓮鎮賢家村、丙谷鎮雷窩村,鹽邊縣桐子林鎮金河村、紅格鎮聯合村,被評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
5.10個村入選四川名村:2017年,東區銀江鎮阿署達村、仁和區大田鎮片那立村、米易縣攀蓮鎮賢家村入選四川百強名村。2018年,東區銀江鎮阿署達村入選四川產業興旺名村,仁和區仁和鎮立新村(原總發鄉立新村)入選四川生活富裕名村。2019年,東區銀江鎮沙壩村入選四川產業興旺名村,米易縣攀蓮鎮賢家村入選四川生活富裕名村。2020年,米易縣草場鎮龍華村入選四川治理有效名村,米易縣撒蓮鎮禹王宮村入選四川改革創新名村。2021年,鹽邊縣桐子林鎮金河村入選四川產業興旺名村,鹽邊縣紅格鎮昔格達村入選四川生態宜居名村,仁和區大田鎮榴園村入選四川治理有效名村。
6.交通“三把鎖”:為緩解老城交通擁堵問題,改善瓶頸路段通行能力,自2019年開始實施的擁堵點改造及周邊綜合開發項目,包括三線大道北段與機場路交叉口改造工程、炳二區二規十路工程、攀枝花大道三角花園至竹湖園段道路改造工程、華南大橋項目。
7.“金通”:我省鄉鎮及建制村通客車的提質升級工程,以統一鄉村客運標識、統一招呼站(牌)、統一車輛外觀、統一從業人員標識為抓手,以建設美麗清新、安全綠色、便捷優質、精細管理鄉村客運為主要任務,構建人民滿意的鄉村客運服務體系。
8.新增省級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2018年12月,我市“中國攀西康養產業研究中心”被認定為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21年11月,我市“四川三線建設研究中心”被認定為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9.DRG: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即根據年齡、疾病診斷、合并癥、并發癥、治療方式、病癥嚴重程度及轉歸和資源消耗等因素,將患者分入若干診斷組進行管理的體系,是用于衡量醫療服務質量效率和進行醫保支付的一個重要工具。
10.3區1縣成功創建“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區):2017年,米易縣被列為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縣。2020年,東區、西區被列為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2021年,仁和區被列為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
11.4個點位入選全國“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化和旅游部聯合中央宣傳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展改革委2021年5月31日推出“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共分“重溫紅色歷史、傳承奮斗精神”“走近大國重器、感受中國力量”“體驗脫貧成就、助力鄉村振興”三個主題。其中,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攀枝花市開發建設紀念館、攀枝花市大田會議紀念館三個點位入選全國“兩彈一星·大國重器”精品線路,攀枝花市米易縣新山傈僳族鄉新山村入選“天府新貌·蜀道不難”精品線路。
12.創成2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仁和區芒果現代農業園區被確定為2020年度四川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米易縣蔬菜+水稻現代農業園區被列為2020年度四川省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
13.全國4個全球環境基金長江經濟帶生物多樣性主流化項目試點城市:攀枝花市、九江市,安慶市岳西縣和太湖縣。
14.2個村入圍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2021年11月11日,農業農村部發布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億元村名單,鹽邊縣桐子林鎮金河村、米易縣草場鎮龍華村躋身億元村。
15.精明增長理念:一種旨在通過限制城市增長邊界、促進土地集約高效利用和多種功能混合、保護耕地與生態環境用地、創造富有個性和吸引力的公共空間、強調公交導向增加市民出行選擇、加強對現有城區改造等方式,有效緩解土地資源約束下城市增長產生的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問題,最終讓城市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城市管理思想。
16.“紐扣計劃”:深入梳理城市各片區間的交通聯系,尋找相對薄弱區域和現實可行的“紐扣”節點,規劃新增片區間快捷聯系紐帶,將各片區像系紐扣一樣緊密聯系起來。
17.“一城一市一區”:為實現攀枝花市域空間結構與城市規模、產業發展和生態容量相適應,對城市發展格局進行的初步劃分。“一城”指推進東區、西區、仁和區中部和鹽邊縣南部一體化發展,打造高端要素聚集的攀枝花都市區;“一市”指支持米易縣“獨立成市”發展;“一區”指強化鹽邊縣北部、仁和區北部和米易縣西部生態保護功能,加快建設生態經濟區。
18.碳達峰碳中和: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一年達到了最大值,之后進入下降階段;碳中和,是指一段時間內特定組織或整個社會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植樹造林、海洋吸收、工程封存等自然、人為手段被吸收和抵消掉,實現人類活動二氧化碳相對“零排放”。為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明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19.現代農業“7+3”產業體系:糧、果、菜、畜、花、桑、煙7大特色產業,以及現代農業種業、現代農業裝備業、現代農業物流業3大支撐產業。
20.“兩項改革”: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
21.“一品牌兩中心”:打造“攀果”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區域農產品精深加工中心和物流中心。
22.“蓉歐+”基地:以市(州)作為貨源集中地,推動蓉歐班列高質量發展的模式。
23.完整居住社區:為群眾日常生活提供基本服務和設施的生活單元,也是社區治理的基本單元,以0.5萬—1.2萬人口規模的完整居住社區為基本單元。2020年8月,住建部、教育部、工信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的意見》,提出建設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居住社區,明確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完善、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健全、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完備、公共活動空間充足、物業管理全覆蓋、社區管理機制健全是完整居住社區的“標配”。
24.“2+X”住房保障體系:以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為主體,城鎮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等為補充的住房保障體系。
25.“六穩”“六保”:“六穩”,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26.“雙減”: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
27.“攀果”品牌打造“九個一”行動:建設一個高水平芒果良種繁育中心,打造一批“攀果”高標準高品質果源基地,培育一批引領“攀果”產業發展的核心企業,建設一套完整的“攀果”質量溯源體系,建設一套完整的產業鏈條,構建一個立體多元的市場推廣體系,建立一系列覆蓋國際國內的穩定市場渠道,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果業發展聯盟,建立一個高效的全方位社會化服務生態網。
28.“四花”行動:按照“發展花業是基礎,建設花城出特色,舉辦花節拓市場,開展花游增效益”的思路,開展“編制一個規劃(方案)、引進一批企業、建設一條花街、舉辦一次花節、常年開展花游”系列工作,吸引國內花卉企業到攀發展,打造花卉基地、“花游”旅游精品,為花城添彩,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29.韌性城市:能夠憑自身的能力抵御災害、減輕災害損失,并合理調配資源以從災害中快速恢復過來的城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建設“韌性城市”。
30.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