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攀枝花市“十三五”防災減災規劃的通知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8-07-19     來源: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 索 引 號 :008320033/2018-00003
  • 發布機構: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2018-07-11
  • 發布日期:2018-07-19
  • 文  號:攀辦發〔2018〕85號
  • 有 效 性 :1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級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

  《攀枝花市“十三五”防災減災規劃》已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你們,請認真執行。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7月11日

 

攀枝花市“十三五”防災減災規劃

  前  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決策部署,著眼攀枝花市防災減災工作全局,立足解決防災減災綜合問題,進一步提高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依據《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6—2020年)》《四川省“十三五”防災減災規劃》《攀枝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及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劃。

  規劃基準期為2015年,規劃執行期為2016年至2020年。本規劃是“十三五”期間攀枝花市防災減災事業發展的總體方案,是各級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指導防災減災工作、制訂防災減災政策以及安排防災減災重大項目建設與政府投資的重要依據。

  第一章 現狀與形勢

  第一節“十二五”防災減災工作主要成效

  “十二五”時期,我市自然災害多發頻發。2010年至2013年連續遭受嚴重旱災,2014年、2015年連續遭受低溫冷凍災害,此外洪澇、風雹、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對災區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影響,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面對復雜的防災減災形勢及重大挑戰,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密切配合,高效有序開展抗災救災工作,努力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防災減災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防災減災管理體制和協調機制不斷健全,市減災委員會(以下簡稱“市減災委”)作用有效發揮。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共同參與、屬地管理為主的防災減災管理體制和協調機制逐步完善,工作合力顯著增強。救災準備、應急指揮、搶險救援、醫療救護、災后重建、災害救助、軍地聯動等機制進一步健全。市減災委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有關防災減災決策部署,市減災委各成員單位積極履行部門工作職責,市民政局充分發揮市減災委辦公室的參謀助手作用,指導協調開展防災減災工作。

  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體系不斷完善,應急信息預警預報網絡初步形成。山洪地質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監測、生物病蟲害、森林(草原)火災等預警預報、信息發布和共享機制不斷完善,預警預報網絡體系基本建成。建立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傳播機制,氣象預警信息社會單元覆蓋率已達100%。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專職監測體系,將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災責任落實到縣、鄉級政府具體責任人,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簽訂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書,并向社會公布。650余名民政災害信息員已全面覆蓋市、縣(區)、鄉鎮、村(社區);群測群防責任人、森林防火巡山瞭望人員等覆蓋全市100%的行政村;地質災害監測員覆蓋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災害預警信息直達鄉村干部。

  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不斷增加,災害防御功能得到加強。以高速公路建設、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提檔升級和農村公路通達通暢建設等為支撐,構建了通向災區的快速救災救援通道。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防洪抗旱、氣象災害防御、地震安全、綜合防災減災等多項重大工程項目不斷增加,防災抗災救災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投入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1.038億元,對23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工程治理和排危除險,有效保障了危險區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實施9個重點地區中小河流治理項目,54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已經全部完工。以市級物資儲備倉庫為中心、縣(區)物資儲備庫為基礎、災害多發和邊遠鄉鎮救災物資儲備點為補充的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初步建成。

  防災減災人才和專業隊伍不斷壯大,科技支撐平臺基本形成。全面推進防災減災人才戰略,防災減災專業人才隊伍結構不斷優化,以防災減災管理和專業人才隊伍為骨干力量、以各類災害應急救援隊伍為突擊力量的應急救援工作體系框架初步形成。災害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應急處置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防災減災宣傳教育不斷深入,公眾防災減災意識不斷提高。各地各部門以“防災減災日”和“國際減災日”為平臺,深入扎實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和防災減災應急演練活動。通過宣傳教育和演練,公眾防災減災意識、臨災避險和自救互救等能力進一步增強,重特大自然災害應對能力大幅提升。大力推進防震減災示范縣、綜合減災示范社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等創建活動,夯實了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基礎。

  第二節 “十三五”防災減災工作面臨的形勢

  2016年至2020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隨著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和資源消耗不斷增加,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人類工程經濟活動不斷加速,以及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持續深遠不利影響,環境壓力不斷增大,全市地質、水旱及氣象等災害易發、多發、頻發的趨勢將繼續存在,防災減災形勢依然嚴峻,防災減災工作面臨新的更大挑戰。

  生態環境脆弱,新的災害風險增大。攀枝花市地處西南橫斷山區干熱河谷地區,地質地貌復雜,氣候多變,原生環境脆弱,地質、氣象、洪澇、干旱及地震等自然災害多發,是全省自然災害最重的市(州)之一,加之極端強降雨過程導致崩塌、滑坡及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高發頻發,災情重,損失大。極端氣候天氣頻繁,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森林病蟲害和外來生物入侵風險加大。

  防災減災基礎依然薄弱,科技在防災減災中的支撐作用尚需加強。各級政府尤其是基層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基礎底子薄,災害監測預警、工程防御、應急裝備等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存在短板,現有救災技術手段相對落后,重救災、輕減災的傾向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防災減災領域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能力不足,跨學科跨領域的綜合研究欠缺,科技投入的系統性和持續性仍需加強,現代化專業監測預警技術應用有待大力提升。防災減災專業化應急救援隊伍結構需要優化,資源共享程度有待提高。

  城市高風險、農村設防低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公眾防災減災意識與能力仍存較大差距。受歷史和自然條件所限,市政基礎設施承載力超負荷,部分建筑達不到設防標準,城市防災減災重要性日益凸顯。廣大農村,尤其是邊遠山區,經濟社會發展仍相對滯后,農村主要勞動力外出務工,農村建筑質量標準普遍不高,抵御災害的能力仍顯薄弱,不少農村人口因災致貧或因災返貧、重復受災等問題突出。城鄉社區減災工作模式尚需進一步探索和完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尚需進一步健全。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尚需提高,避災、自救互救的知識和技能仍顯不足。

  “十三五”時期是攀枝花市防災減災工作機遇和挑戰并存的重要戰略時期。面對嚴峻形勢,必須進一步增強做好綜合防災減災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措施、更大的力度,立足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統籌規劃綜合防災減災事業,加速推進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全面構建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第二章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策部署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市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降低災害風險轉變,依靠科技進步,依法防災減災,努力提升自然災害應急救助能力,切實全面提升攀枝花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

  第二節 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協調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自然規律,以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防災減災的根本,以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為防災減災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遵循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規律,通過降低災害風險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預防為主,綜合減災。以科學評估為依據,以項目為依托,以科技為支撐,以能力建設為保障,加強調查評價、群防群測、監測預警、工程防治、宣傳教育、科技推廣等綜合防范,堅持防災、減災和救災相結合,協同推進自然災害防治管理各個環節的工作。

  依法應對,科學減災。堅持法治思維,嚴格在法律框架內開展工作,依法依規開展防災減災,有效提高防災減災工作的科技支撐能力和水平。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堅持各級政府在防災減災工作中的主導地位,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積極動員組織社會各界力量參與防災減災。

  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堅持市級統籌指導、縣(區)就近指揮的分級負責原則,明確屬地管理責任,強化各級政府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的主體責任。

  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全面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與區域戰略布局,突出綜合防災減災重點,逐步推進,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與防災減災的有機統一。

  第三節 規劃目標

  進一步健全綜合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全面提升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降低災害風險,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保障。

  防災減災救災綜合協調機制進一步健全。將防災減災工作納入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在資源開發、能源供應、產業項目、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城鄉建設和扶貧開發等規劃中體現防災減災要求。力爭年均每百萬人口因災死亡率控制在1.3以內,年均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控制在1.3%以內。全市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l‰以內,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率達85%以上,林業有害生物成災控制率在3‰以內。

  進一步提升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大數據體系,重點推進遙感技術的深層應用及災損評估體系建設,提高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統計核查和信息共享及服務能力。調查重點區域自然災害風險隱患,編制災害頻發易發區縣級以上行政單元自然災害風險圖。建成市、縣、鄉三級救災物資儲備及管理體系,確保自然災害發生12小時內,受災人員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積極開展自然災害政策性農房保險,提高參保率。

  建設動態備災地理信息數據庫和城市地下管線隱患點數據庫,開展高精度地質災害防治專用圖測制與更新,豐富防災減災地理信息資源,進一步提升應急測繪保障能力。

  建成適應需求、結構完善、功能先進、保障有力的氣象現代化體系。氣象災害風險管理水平、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能力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能力明顯提高,應急預警信息發布手段和機制更加健全。

  基本具備抗御6.0級左右地震、相當于各地區地震基本烈度的綜合能力,現代防震減災治理體系基本形成,公共服務能力全面提高,地震監測預報、震害防御、應急救援體系效能顯著,全民防震減災素質不斷提升。完善工程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防治體系,進一步提升洪澇干旱、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及林業有害生物應對能力。新建、改建、擴建的所有建設工程均應達到國家防災減災標準規定的要求。

  大力發展應急(安全)產業,建立高危行業、重點領域的防災減災裝備和應急救援器材配備標準,開展安全技術與安全產品使用的宣傳與演示推廣,培育應急產業市場,促進安全監控、安全避險、災害防控、應急救援等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快速發展。

  各級各類防災減災人才隊伍規模不斷擴大,人才結構更加合理,應急搶險救援能力得到穩步提升。每個自然村至少有1名災害信息員。加大國家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建設。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明顯增強,防災減災知識普及率進一步提高。

  第三章 主要任務

  第一節 健全防災減災救災管理體制機制

  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改革,堅持“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為主”原則,完善地方層面的自然災害管理體制,明確各級政府的主體責任,加強各級減災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統籌協調職能.強化成員單位之間的協調聯動,力爭到2020年形成統一指揮、綜合協調、權責明確的管理體制,形成資源統籌、信息共享、協同聯動的運行機制。

  第二節 加強監測預警與風險管理能力建設

  加強自然災害監測站網和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自然災害早期識別和立體監測能力。加強自然災害早期預警、城市內澇風險預警、風險信息共享與發布,整合全市通信、互聯網、廣播電視等信息系統基礎資源,建設多平臺、多通道、多終端的應急預警信息發布體系,提高應急預警信息的采集、分析、處理、傳輸、發布的準確性、時效性和公眾覆蓋率。開展自然災害風險與減災能力調查,不斷更新全市自然災害風險圖集。健全災害風險管理的標準、規范、評價指標體系和技術體系,提升城鄉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加強災害綜合研究,建立災害風險綜合評價制度,面向重大工程、重點區域(城鎮)開發等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價工作。

  第三節 加強防御工程建設

  嚴格落實第五代《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9306-2015)和新修訂的《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把抗震設防貫穿于工程選址、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圖審查、施工、監理、驗收、使用、管理的全過程。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地質災害治理、防汛抗旱、避讓搬遷安置、城市防洪排澇、森林火災、火災高危區(高風險區)綜合治理等防御工程建設,嚴格基本建設程序,落實建設工程防災減災設防標準,提高城鄉建(構)筑物和生命線工程的災害防御能力和重特大自然災害的工程防御能力。推動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安全加固工程,加強包括應急避難(險)場所在內的基層防災減災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加強城市和重點工程活斷層探測。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提升農村住房設防水平和承災能力。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綜合防治面積完成目標任務,林業有害生物現代化監測防控水平逐步提高。

  第四節 加快應急(安全)產業發展

  加強安全專用技術和產品開發與服務模式創新,整合應急救援科技優勢資源,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應急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提高應急產業創新能力。重點推動應急產業企業在監測預警、預防防護、救援處置、應急服務等防災救災領域進行產品創新與升級發展,在地震預警、石油儲存及危險品安全防護系統、多種作業環境的專用救援挖掘機、救援保護裝置系統、移動起重設備等技術方面提高標準和加速創新。推進同類裝備通用化、標準化、系列化,逐步建立完善減災救災產品安全技術標準。

  第五節 加強綜合減災能力建設

  開展災害風險與減災能力調查與評估,探索建立多災種、多層次評估模型,開發分別適用于農村和城市社區、城鎮等不同層次、不同災種的風險預測和災害損失快速評估指標體系,形成綜合減災救災能力建設評估模型體系。豐富信息獲取手段,提高信息處理與分析水平,進一步提高防災減災信息管理水平,豐富地理信息資源,建設動態備災地理信息數據庫和城市地下管線隱患點數據庫,開展高精度地質災害防治專用圖測制與更新,構建綜合減災救災大數據體系,推動遙感技術的應用,建立自然災害風險與損失評估業務系統。

  加強基層救災應急裝備建設,重點配備應急通訊保障設備和高精度災情信息獲取裝備。完善救災物資儲備庫,統籌建設鄉、村救災物資儲備點,建成市、縣、鄉三級協調聯動救災物資信息管理平臺,提升物資儲備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強應急處置和救災保障能力建設。推進“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加強防災減災社會動員能力建設。

  建立規范合理的災害風險轉移分擔機制,探索建立巨災保險制度,推進保險業參與防災減災救災事業,大力推廣自然災害政策性農房保險,提高參保率。

  第六節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全面推進防災減災人才戰略實施,擴充隊伍總量,優化隊伍結構,完善隊伍管理,提高隊伍素質,形成以防災減災管理和專業人才隊伍為骨干力量、以各類災害應急救援隊伍為突擊力量、以防災減災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隊伍為輔助力量的防災減災人才隊伍。加強防災減災科學研究、產品研發、救災搶險等專業人才培養,注重專業技術人才和急需緊缺型人才培養。建立減災委專家庫,充分發揮專家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的參謀咨詢作用。鼓勵發展社會組織搶險救災隊伍,推進防災減災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基層災害監測員、信息員隊伍建設,確保每個災害隱患點有1名監測員,每個城鄉基層社區至少1名災害信息員。

  第七節 提升防災減災科技能力

  積極開展山洪地質災害、森林病蟲害、氣象預警預報、有害生物等防治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示范,推進疫情防控技術研究,加大對防災減災先進成熟技術的推廣應用支持力度,組織推動防災減災產業科技進步。

  加強防災減災科學技術普及宣傳,協同防災減災人才隊伍培養,組織開展防災減災評估技術、生態環境功能評價體系研究。

  第八節 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文化建設

  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強化各級政府的防災減災責任意識,推進防災減災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專家智力支撐優勢,大力開展面向全社會的災害防治宣傳培訓,搭建防災減災文化公共宣傳教育網絡平臺。創新宣傳教育形式,充分發揮防災減災知識文化服務,推進大中小學生防災減災科普教育,組織開展應急疏散和自救互救演練,增強公眾防災減災意識,提高自救互救技能,提升災害防范應對能力。

  重視合作交流機構和平臺的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加強與周邊地區及國內其他區域的交流合作,推動我市自然災害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的提升。

  第四章 重大工程建設

  第一節 地質災害防治

  全面推進以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防治以及應急體系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大力提升各級政府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

  專欄1 地質災害防治重大工程

  (一)調查評價工程。開展重點防治區縣域1:50000地質災害詳細調查;開展縣域地質災害年度動態巡查、排查。

  (二)監測預警工程。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專職監測網絡建設,對排查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逐點落實監測責任人及監測員;開展縣(區)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預警及隱患點動態管理系統和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縣域實時無線遠程傳輸監測預警指揮平臺建設。

  (三)防治工程。對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且有搬遷意愿的分散農戶采取避讓搬遷安置;對地質災害集中發育的典型小流域、重點城鎮試點部署綜合整治工程;對威脅集鎮、學校、居民聚居區等人口密集區的地質災害隱患開展工程整治;對防治措施簡單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排危除險。

  (四)應急體系建設工程。大力推進省、市、縣三級地質環境管理信息化建設,提升地質災害應急管理支撐能力;統籌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培訓、應急避險演練、應急避險場所建設,提升群眾防災識災避險能力;推進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研究,提升地質災害防治科技支撐能力。

  第二節 防汛抗旱

  健全防汛抗旱指揮調度體系,進一步加強防洪排澇設施建設,提升主要江河和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的防洪能力,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完善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山洪災害綜合防御體系,增強重點區域和城鄉抗旱能力,有效減輕全市洪旱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

  專欄2 防汛抗旱重大工程

  (一)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消除安全隱患,發揮工程效益。

  主要江河和中小河流防洪治理。繼續實施中小河流的防洪治理,采取綜合措施提高防御洪水能力,改善河流生態環境。

  (三)山洪災害防治。繼續推進實施山洪災害防治項目,開展山洪災害調查評價,完善監測和預警系統平臺,完善群測群防體系及山洪災害應急保障系統等非工程措施。加強重點山洪溝防洪治理。

  (四)防汛抗旱能力建設。編制重點城市洪水風險圖和重要流域洪水調度方案,逐步建立流域聯合防洪調度機制。加強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和隊伍建設,構建市、縣兩級防汛、抗旱物資儲備體系和覆蓋全市的防汛物資儲備網絡。進一步完善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和基層體系,建設水庫聯合調度體系和防汛抗旱決策支撐體系。建設完善水文基礎設施,提高水文站網測報信息化水平,提升水資源監測能力。

  (五)抗旱水源工程建設。以干旱易發區、貧困地區等為重點,建設一批小型水庫、引提水工程、抗旱應急備用井,提高抗旱能力。

  第三節 氣象災害防御

  完善災害性天氣監測站網建設和重點地區氣象災害防御工程建設,加強氣象災害風險管理體系、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能力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能力建設,強化氣候變化預估和機理研究,提高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水平與應對能力和氣候變化適應能力。

  專欄3 氣象災害防御重大工程

  (一)完善氣象觀測站網。組建區域氣象觀測站骨干站網,在關鍵區域監測盲區補充建設自動氣象站;優化完善探空站網,在探空資料稀疏區、暴雨多發區域、水汽主要輸送通道等區域建設風廓線雷達等觀測站,加強自動探空系統建設。優化完善全市天氣雷達觀測站網,在雷達站間探測盲區、地形復雜區域布設X波段多普勒雙偏振天氣雷達,升級新一代天氣雷達系統。

  (二)開展氣象災害防御標準化建設。選取一批縣、鄉鎮、社區,分別開展氣象地質災害預警示范點建設、城市氣象災害防御示范區標準化建設、標準化氣象災害防御試點建設。

  (三)建設氣象災害風險業務支撐云平臺。開展氣象災害精細化普查、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區劃;整合多行業領域數據資源,建成氣象數據基礎信息庫、自然災害和空間地理基礎信息庫,建成攀枝花市氣象災害風險評估與決策輔助云平臺。

  (四)建設氣象災害和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建設攀枝花市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氣象信息一體化平臺、影視氣象服務系統,調動社會資源拓展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渠道、擴大覆蓋面。

  (五)加強糧食安全和現代農業氣象保障能力建設。開展農業氣候資源開發利用試點、農業氣象業務服務標準化、主要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評估系統、現代農業氣象業務系統等平臺建設。

  (六)提高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能力。建設車載移動雷達探測網、布設地基多通道微波輻射計、雨滴譜儀、霧滴譜儀、車載移動X波段多普勒雙偏振天氣雷達等。更新地面作業裝備,建設地面作業前端系統、標準化作業點、人工影響天氣地面作業示范區。建設人影綜合處理分析與作業指揮系統(CPAS)、效果評估系統、空域申報系統、彈藥物聯網智能管理系統以及人影業務專用承載平臺。

  第四節 防震減災

  完善地震監測臺網布設,提升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提高地震監測預警水平與應急救援能力,重點提升以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地震監測預報、城鎮地震災害風險防御、地震應急救援響應與處置等為主的防震減災綜合能力。

  專欄4 防震減災重大工程

  (一)建設攀枝花市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新建有關技術系統,新建與改建基準站8個、一般站37個。

  (二)實施預測預報能力建設和實驗場平臺建設。

  (三)開展防震減災基礎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活斷層探測、誘發地震監測、防震減災信息服務工程建設。

  (四)建設地震災害風險防御與應急處置一體化工程。實施全市城鎮地震災害風險防御工程、地震科普教育與應急救援培訓能力建設。

  第五節 測繪保障

  提升應急測繪保障能力,加強應急測繪保障,開展備災地理信息數據庫和城市地下管線隱患點數據庫建設,實施災區現場影像獲取等應急測繪,開展災情監測和空間分析,推進測繪地理信息新技術在防災減災救災中的深度應用,為常態化減災和災害應急準備、響應、處置和緊急救援等提供測繪保障服務。

  專欄5 測繪保障重大工程

  (一)備災地理信息數據庫建設。開展針對地震、地質災害、洪澇災害等多災種疊加的重點防范區域優于0.2米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和精細三維模型數據獲取,主要針對地震災害易發地區、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洪澇災害頻發區,提取儲備承災體專題信息,開展空間分析,建立備災地理信息數據庫并每年定期更新。繼續開展高精度地質災害防治專用圖測制與更新。

  (二)城市地下管線隱患點數據庫建設。監測城市生命線,構建智慧地下空間。開展城市燃氣管網、排水管網以及長距離油氣干線隱患排查,摸清地下管線結構性隱患和危險源分布,建立城市地下管線隱患點數據庫并每年定期更新,為城市地下管線隱患整治、日常監管和應急處置提供基礎保障,切實提升城市災害監測和地下空間安全管理能力。

  第六節 應急(安全)產業

  培育發展一批具有應急生產先進技術和裝備的優勢特色企業,打造知名的應急救援與防災減災產品品牌。扶持從事個人安全防護與救災產品開發和生產的中小型企業,鼓勵先進、高效、實用的安全產品和裝備技術研發并實現應用。推進安全技術轉化平臺建設。

  專欄6 應急產業重大工程

  構建防災救災裝備物資信息交互平臺,實現與安全監控管理信息系統的對接,建立安全產品服務提供商與防災減災物資需求單位的信息互通平臺。

  第七節 林業災害防控

  強化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和綜合治理,建立健全火災應急處置機制,推進預警響應規范化、火源管理法治化、火災撲救科學化、隊伍建設專業化、裝備建設機械化、基礎工作信息化。支持武警森林部隊建設。加快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檢疫御災和防治減災體系建設,大力推行森林健康、工程治理、無公害防治等治理措施,加強松材線蟲病、林業鼠害等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綜合治理。

  專欄7 林業災害防控重大工程

  (一)森林防火工程。實施重點火險區大型裝備建設和防火應急道路建設項目;實施森林重點火險區以水滅火設施設備及專業隊營房建設項目,完善林火預警監測系統、森林防火通信系統和信息指揮系統;探索無人機巡護。

  (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體系建設。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檢疫御災和防治減災體系建設,完善市、縣級防治現代化技術體系、信息網絡和數據庫。

  第八節 綜合減災救災

  推進綜合減災救災大數據體系建設,開展自然災害風險與損失評估。完善綜合減災救災應急指揮體系功能,提升基層減災救災信息化水平,增強技術保障與信息服務能力。實現救災物資儲備庫市縣全覆蓋,災害多發和邊遠鄉鎮全面建立救災物資儲備點,提升救災物資管理的信息化、規范化水平。加大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提高各級政府防災減災應急處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強化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培訓與演練,提升公眾識災避險與自救互救能力。

  專欄8 綜合減災重大工程

  (一)建設自然災害風險與損失評估業務系統。

  (二)完善綜合減災救災應急指揮體系功能,增強技術保障和信息服務能力。

  (三)建設市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全市救災物資儲備信息化管理系統。

  (四)應急避難場所(點)建設。在未建設避難場所的縣(區)新建避難場所;在每個鄉鎮建設能夠滿足居民較長時間避難的應急避難點。

  (五)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建設。建設15個國家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六)防災減災宣傳教育。開發防災減災系列科普讀物、掛圖和音像制品、防災減災教育培訓教材。

  (七)建設全市應急廣播系統。實現與國家、省應急廣播平臺、其他預警信息發布系統互聯互通,形成市、縣、鄉、村統一協調、上下貫通、可管可控、綜合覆蓋的應急廣播體系,向城鄉居民提供災害預警應急廣播和政務信息發布、政策宣講服務。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節 加強組織實施

  本規劃的實施由各級減災委員會統籌協調,加強市、縣及成員單位之間的協調與聯動。各縣(區)要建立分工協作機制,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加強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縣(區)應結合實際組織編制防災減災專項實施規劃,分解落實本規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切實組織落實好項目建設資金、項目審批、用地預審、環境影響評價等相關工作,規范有序推進。市級相關部門要加強指導、組織、協調以及監督、評估規劃實施情況,確保規劃目標的全面順利實現。

  第二節 加強資金保障

  建立健全分級負擔的投入機制,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支持。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廣泛吸引各類社會資金投入,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機制。加大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工程建設、基礎減災救災能力提升、科普宣傳和教育培訓經費投入。

  第三節 加強評估監督

  市減災委要組織相關部門完善規劃實施跟蹤評估和統計制度,加強規劃實施的跟蹤分析和監督檢查,組織開展規劃實施中期和末期評估,統計、分析檢查規劃實施效果,找出規劃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措施。發揮行政監察、統計、審計等部門對規劃實施的監督作用,及時通報規劃執行情況。加強規劃實施的社會監督,開展規劃宣傳,及時公布實施規劃的進展情況,營造全員共同參與和支持規劃實施的社會氛圍。

審核: 何強   責任編輯: 劉光明

點擊下載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