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攀枝花市鄉村文化旅游振興實施方案的通知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2-17     來源: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 索 引 號 :008320033/2020-00146
  • 發布機構: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2019-12-25
  • 發布日期:2020-01-24
  • 文  號:攀辦發〔2019〕97號
  • 有 效 性 :1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

  《攀枝花市鄉村文化旅游振興實施方案》已經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12月25日

攀枝花市鄉村文化旅游振興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攀枝花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結合工作實際,就推進我市鄉村文化旅游振興,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契機,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鄉村文化旅游高質量融合發展,推動形成我市鄉村文化旅游振興新格局。

  二、工作目標

  到2022年,通過發展鄉村文化旅游的多項措施,構建起完善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鄉村文化遺產和優秀傳統文化得到進一步保護和傳承,特色文化旅游活動形成品牌效應,鄉村旅游業成為優勢特色產業,鄉村旅游收入實現275億元,構建起旅游增收長效機制,不斷增強廣大農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充分發揮文旅融合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

  三、主要任務

  (一)推動鄉村文旅設施提檔升級,加強鄉村振興陣地建設。

  1.完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化,落實鄉村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標準,加強全市38個鄉(鎮)、349個村文化設施建設,設置率達到100%。鄉(鎮)設多功能廳、圖書室、培訓室和共享工程活動室,有室外活動場地。村設集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于一體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有文化廣場。公共文化活動陣地配備圖書、報刊,并免費提供借閱服務。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排名第一的為牽頭部門,下同)

  2.提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發揮縣級總館在縣域公共文化建設中的樞紐作用,通過分館把優質公共文化服務延伸到基層,增加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各公共文化活動陣地提供菜單式、訂單式服務,每周免費開放時間市、縣(區)文化館不少于42小時,市、縣(區)圖書館不少于56小時,鄉(鎮)綜合文化站不少于35小時,村(社區)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不少于24小時,所有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均實現無線Wi-Fi全覆蓋,建立群眾文化需求及意見反饋機制,提升服務效能。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教育和體育局、市科學技術局

  3.加強鄉村文物保護利用。嚴格遵循文物保護工作方針,加大三國文化諸葛南征路線、米易掛榜清真寺、西祝寺、劉家印子房等保護利用,繼續做好迤沙拉歷史文化名村保護工作,力爭創建一批國家和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堅持保護和開發有機結合,加強古村落、古民居保護利用,加大對迤沙拉村等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民居和鄉村歷史文化建筑保護力度,對有重要價值的古村落、古建筑和民族特色村鎮,逐步申報列入各級名城、名鎮、傳統村落名錄,編制保護利用規劃,結合當地旅游發展需要,做好開發,實現保護利用相統一。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4.完善鄉村旅游配套工程。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加大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優化公路、慢行道、停車場、標識標牌、汽車加油站等交通服務體系,支持有條件的村建設綜合性游客服務中心(咨詢中心)。積極推進“廁所革命”,完成已建旅游廁所電子地圖上載工作,加強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鄉村旅游點等廁所配套建設,加強10個特色康養村廁所建設指導。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財政局、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

  (二)打造鄉村文旅活動品牌,搭建鄉村振興展示平臺。

  1.豐富鄉村精神文化生活。開展形式多樣的“送文化下基層”文化惠民活動,“送文化下鄉”每年不低于60場,推進城鄉“結對子、種文化”,鼓勵專業文藝院團與農村文藝隊伍開展對口幫扶交流活動,進一步提升農村文藝隊伍的藝術創作水平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將市級“全民讀書節”“市民講壇鄉村行”等品牌項目引向基層,開展流動圖書車、流動文化車、流動博物館等流動文化服務。通過開展文藝演出、文化講座等公益文化活動,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發揮農村文藝骨干作用,加強農村業余文藝隊伍建設,結合培育特色百佳文藝團隊工作,鼓勵支持成立各類農村文化團隊。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

  2.抓好鄉村文化遺產和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進一步挖掘整理鄉村文化遺產,運用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多媒體等各種方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真實、系統和全面的記錄,加強對瀕危非遺項目的搶救保護工作。積極做好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申報,鼓勵支持各級傳承人因地制宜地開展傳習活動,培養傳習人群,確保文化傳承后繼有人,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繼續開展“迤沙拉談經古樂”“笮山鍋莊”“大田板凳龍”等非遺項目進校園活動,在學校普及“非遺”知識,傳授技藝,使非遺保護傳承薪火相傳。通過舉辦“約德節”“火把節”等民族特色文化節慶活動,讓苴卻硯雕刻、鹽邊油底肉、國勝茶、米易紅糖等非遺項目與市場接軌,把豐富的非遺資源轉化為“文旅結合”的特色優勢,推動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市教育和體育局

  3.強化鄉村旅游宣傳營銷。一是實施智慧營銷。充分利用旅游網站、微信、微博平臺和相關媒體宣傳推介鄉村風俗、美景、美食和游覽線路等,提高鄉村知名度和美譽度。二是開展節慶活動。結合中國鄉土文化、時令節氣、民俗節日等,以攀枝花地方特產、地域文化為主題,以鄉土鄉情為依托,舉辦苴卻硯文化節、石榴節、桃花節、索瑪花節、約德節等觀賞或體驗型節慶賽事活動。三是制作宣傳品。廣泛采集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的產品、圖片和資訊,制作形式多樣的宣傳品。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民族宗教委

  (三)推進鄉村文旅產業發展,創新鄉村振興發展模式。

  1.抓好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一是打造苴卻硯文化區。規劃引導好苴卻產業發展,保護和合理開發苴卻礦產資源,開發特色苴卻產品,推進中國苴卻硯文化旅游區建設,平地鎮、大龍潭鄉建設苴卻硯文化區。二是打造文化風情街區。打造三線文化教育產業園等一批文化風情街區項目。三是打造文化生態保護區。推進新山傈僳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紅寶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等一批文化生態區建設。四是打造特色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園區)。積極培育和扶持農村特色藝術品、旅游演出和基層演出等市場,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促進農村文化創意產業和旅游業、休閑農業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打造特色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園區)。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市農業農村局

  2.實施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大力開展品牌提升,全力實施“5115”工程。一是結合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打造紅格、平地等文旅特色小鎮,充分發揮小鎮的聚集作用。二是抓好金家村、迤沙拉村、中心村、新山村、賢家村、古德村、聯合村新龍社、阿署達村、昔格達村、禹王宮村等10個特色康養村建設,發展村落旅游產業和民宿經濟,促進農村環境改善和農民收入增長,保護并發揚鄉村民俗文化。三是推進米易新山梯田、顓頊龍洞、格薩拉等景區提檔升級。啟動顓頊龍洞4A景區提升改造,海塔世外桃源、普威綠野花鄉、芭蕉箐枇杷水鄉、仁和蓮香布德、迤沙拉等申創3A景區,力爭到2022年全市3A級及以上景區達10個。四是深度融合發展農文旅,創建田園綜合體、省級示范休閑農莊、農業主題公園、省級森林康養基地、省級鄉村旅游精品特色業態經營點、旅游扶貧示范村等系列品牌。五是打造系列具有文化特色的鄉村酒店、客棧、民宿、農家樂、自駕游(微)營地等,力爭到2022年全市三星級及以上賓館和民宿達10個,不斷豐富鄉村旅游產品類型。六是推出攀枝花—格薩拉—瀘沽湖、攀枝花—新山—顓頊龍洞—西昌及“遇見仁和”等特色鄉村生態旅游示范線路,將沿線村落“以點連線”,形成鄉村生態旅游黃金走廊。七是爭創天府旅游名縣。2019—2020年期間,米易縣全力爭創第二批天府旅游名縣命名縣,鹽邊縣全力爭創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仁和區啟動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創建工作。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經濟合作局、市民族宗教委、市財政局、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

  (四)加強鄉村文旅人才建設,激發鄉村振興發展活力。

  推進鄉村基層文旅隊伍建設。基層文化人才隊伍是建設文化高地的基礎力量,配齊配強鄉鎮(街道),村(社區)文化站(文化輔導員)專兼職人員,強化基層文化隊伍建設,每年組織開展1次全市文化專干培訓班,從鄉鎮(街道)、村(社區)推選基層文化專干、輔導員進行輪換培訓。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培養力度,建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立市、縣兩級傳承人數據庫,實施瀕危民間文藝傳承人保護計劃。圍繞“以產業培育人才,以人才推動產業”目標,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培訓,優化鄉村旅游人才隊伍。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政府是鄉村文化旅游振興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制定工作計劃,細化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采取有力措施,認真組織實施,確保落到實處。市級有關部門要按照責任分工,細化工作措施,加大指導幫扶力度,切實履職盡責,合力推進鄉村文化旅游振興工作。

  (二)加強政策保障。在土地、稅費、行政審批等要素保障環節上,要充分用好國家、省、市、縣(區)的土地流轉、土地整治等政策,通過農村宅基地退出和土地復墾等辦法,保障鄉村文旅項目建設用地,支持鼓勵利用荒山、荒地、荒灘、森林等資源開發鄉村旅游。

  (三)加強督查考核。市級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各縣(區)鄉村文化旅游振興工作的督導檢查力度,嚴格問責問效。建立動態跟蹤、定期評估、督查通報的工作制度,確保鄉村文化旅游振興工作不走過場,收到實效。

 

       解讀關聯:http://wglj.panzhihua.gov.cn/zwgk/zcfg/zcjd/1524786.shtml

審核: 劉天華   責任編輯: 趙楊

點擊下載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