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良好開端——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遞當前經濟工作四大信號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8-04-24 來源:中國政府網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 新聞分析: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良好開端——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遞當前經濟工作四大信號
新華社記者安蓓、于佳欣、郁瓊源、劉紅霞
中共中央政治局23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認為,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向好態勢。一季度主要指標總體穩定、協調性較好,結構調整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經濟運行內在穩定性有效提升,質量效益保持較好水平,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良好開端。
下一步宏觀調控方向如何?高質量發展如何落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是什么?改革開放怎樣向深入推進?會議釋放出當前經濟工作四大信號。
信號一: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 保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
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同比增長6.8%,連續11個季度保持在6.7%至6.9%區間。
“我國經濟中高速增長的平臺已逐步形成,更為寶貴的是,符合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基礎已經建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要鞏固穩中向好態勢,最重要的是不斷筑牢高含金量的經濟增長基礎,加快推進經濟結構升級和動能轉換。
會議指出,我國經濟周期性態勢好轉,但制約經濟持續向好的結構性、深層次問題仍然突出,“三大攻堅戰”還有不少難題需要攻克,世界經濟政治形勢更加錯綜復雜。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說,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仍存在因經濟波動而反復的風險,攻堅克難的任務依然艱巨,不可有絲毫懈怠。
對于做好下一步工作,會議強調,首先要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同時要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注重引導預期,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保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
“保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打好‘三大攻堅戰’的重要基礎和必要條件。”張立群說,這需要對各種風險和不確定性充分估計,精心做好宏觀調控,統籌協調好各方面的目標任務,切實把經濟運行穩定在合理區間。
信號二:主動對表高質量發展要求 支持各地探索有效途徑
會議強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關鍵是要主動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對表,對得上的加緊推,對不上的及時改。
王軍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思想已被大家普遍接受,但其內涵和實現路徑還在探索中。“會議提出加強頂層設計,抓緊出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辦法,這為下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更明確、更具體的措施,將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地。”
張立群認為,在保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提出符合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并以此為依據安排部署各方面工作;同時要加快體制機制完善,確保為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
會議同時強調,要支持各地區結合實際積極探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途徑。
“高質量發展內涵豐富,要充分挖掘,激發各地區探索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才能在制定具體指標和考核體系時,更好發揮其作為指揮棒的作用。”王軍說。
信號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會議要求,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化解過剩產能,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支持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繼續簡政放權,減稅降費,降低企業融資、用能和物流成本。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要破除不適應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弊端,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把處置‘僵尸企業’作為重要抓手,大力破除無效供給,提高制度支持科技創新的能力,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張立群說。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昌林認為,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僅要求各種創新資源的充足投入和有效整合,還需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完整的創新鏈條和良好的生態系統,以應用促發展,加強集成創新和協同創新。
信號四:改革開放更加積極主動 以改革深化消除風險隱患
從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到支持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中國釋放深化改革開放的強烈信號。
會議對深化改革開放作出部署,強調要更加積極主動推進改革開放,深化國企國資、財稅金融等改革,盡早落實已確定的重大開放舉措。同時強調,要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及時跟進監督,消除隱患。要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加強基本公共服務,解決好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
“中央政治局會議同時點名幾大市場,顯然是有所指的。”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當前既要針對導致相關市場波動的因素加強政策協調,從宏觀調控方面穩定供求關系,在動態中實現市場平穩運行;更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相關體制機制,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制度條件進一步完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副主任馬克斯·羅德勞爾近日表示,中國著力推進改革以降低國內債務水平,控制金融信貸增長風險,這有助于降低中國經濟面臨的中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