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數據煙囪”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8-04-20 來源:中國政府網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作為科研活動的基礎性戰略資源,科學數據開放共享意義重大??茖W數據“多跑路”,科研人員就能“少跑腿”,提升科技創新效率和水平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科學數據管理辦法》,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國家層面出臺科學數據管理辦法,有助于打破一些科技領域“數據煙囪”林立的局面,補齊科學數據管理短板,促進協同創新。
近年來,我國科學數據呈現井噴式增長。大數據時代的科學研究,呈現出明顯的定量化特點,創新越來越依賴于大量、系統、高可信度的數據。此外,海量數據還引發了科學研究方法論的變革,基于數據的分析和利用,正影響著生命科學、天文學、空間科學、地球科學、物理學等多個學科的研究方式??茖W數據的基礎支撐價值,讓它日益成為傳播最快、影響面最廣、潛力最大的科技資源“富礦”。
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科研活動離不開數據,要提升數據使用價值,開放與共享尤為重要。但長期以來,我國在科學數據的開發利用、開放共享和安全保護等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很多高價值的科學數據在國內沒有得到充分的共享和使用。近年來我國也探索推動基礎科學、農業、林業、氣象等領域的科學數據開放共享,但整體缺乏頂層設計和驅動機制,統籌管理相對薄弱,科技領域往往更容易形成“數據孤島”和“數據煙囪”。
科學數據的價值在于使用,“各自為戰”弊端不少。比如,一位科學家告訴筆者,他參加某次學術會議時,得知同領域的另一個研究單位也在做著同樣的工作,其中有不少還是“重復性勞動”。又如,在數據采集方面,不少科研院所、高校和國家的有關部門都建有野外臺站,彼此間的數據卻“老死不相往來”。一方面重復投資和建設突出,浪費了國家的資源;另一方面有的科研人員缺少儀器設備,又得不到豐富可靠的數據支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本次出臺的《科學數據管理辦法》,一大亮點就是突出科學數據的共享利用,按照“開放為常態、不開放為例外”的共享理念,明確為公益事業無償服務的政策導向,無疑是開了一個好頭。同時也要注意到,開放共享的前提是充分保障數據的安全,特別是對于涉及國家安全和秘密的科學數據,更要把握好開放與保密的關系,要重視強化國家關鍵數據資源保護能力,增強數據安全預警和溯源能力。在此基礎上,在知識產權保護、利益分配機制、資源信息化等制度實踐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還要探索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辦法來,把科研人員數據共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起來,通過完善相應的考評機制,體現出他們的價值貢獻。
讓科學數據“多跑路”,就能讓科研人員“少跑腿”,提升數據利用效率,提升科技創新的水平,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更有力的支撐。(谷業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