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讀丨《攀枝花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3-07-31     來源: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一、《規劃》編制背景和意義

  攀枝花市地處長江上游金沙江流域,是萬里長江上游第一城、“釩鈦之都”和“康養勝地”,是長江重點生態區,位于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兩屏三帶”的核心區域,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國家及省級生態修復規劃的目標任務和要求,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理念,依據《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四川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攀枝花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編制《攀枝花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是《攀枝花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專項規劃,是各區縣編制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的指導性、綱領性文件,是攀枝花市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重要依據和空間指引,范圍覆蓋攀枝花市全域。《規劃》統籌全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對于全面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服務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具有重大意義。

  二、起草過程

  《規劃》充分銜接《四川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形成初稿后,經過四輪市、縣(區)兩級征求意見及修改,并公開征求了公眾意見。《規劃》于2022年10月10日通過專家評審,2023年4月10日通過自然資源廳審查。經市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審議及合法性審查并進一步修訂后,經市政府常務會審核通過,形成《規劃》。

  三、《規劃》的主要內容

  《規劃》成果由文本和附件構成。其中文本共九章,分為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基礎條件,即第一、二章,主要內容為總結我市自然資源狀況、生態修復工作成效、機遇與挑戰和重大風險,基于我市生態本底,分類識別了我市生態環境問題,并進行了綜合評價。

  第二部分為目標定位,即第三章,主要內容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規劃目標和指標體系。

  第三部分為總體布局,即第四至六章,主要內容為圍繞攀枝花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戰略地位,提出構建“一屏多廊多點”生態保護修復總體格局,劃分了西北部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區等5個三級生態修復分區,劃定了礦山生態修復重點區等5個生態修復重點區,部署了金沙江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重點工程等7大工程體系34個重點項目。

  第四部分為資金測算,即第七章,主要內容為投資測算、資金籌措,預計投入資金145.58億元。

  第五部分為綜合效益分析,即第八章,主要內容為實施的生態效應、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分析。

  第六部分為實施保障,即第九章,主要內容為從創新體制機制、建立政策體系、落實規劃傳導、強化資金保障、嚴格評估監管、鼓勵公眾參與六個方面加強《規劃》實施保障。

  四、《規劃》適用范圍

  適用范圍覆蓋攀枝花市全域,規劃期為2021—2035年。

  五、解讀單位及聯系方式

  解讀單位:攀枝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解讀人:侯建華

  聯系電話:0812-3344146

  攀枝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2023年7月21日

審核: 雷雨陽   責任編輯: 伍家秀

點擊下載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