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預警基本知識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4-11-25     來源:本單位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地震預警基本知識

 

(一)地震預警原理
1.概念
  地震預警是在地震發生后,根據觀測到的地震波初期信息,快速估計地震參數并預測對周邊地區的影響,搶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之前,發布地震動強度和到達時間的預警信息,使企業和公眾能夠及時采取應急處置措施,減輕地震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
2.原理
  地震產生縱波(P波)和橫波(S波)。縱波傳播速度快但能量較小,一般不會造成破壞;橫波速度相對較慢但能量大,是造成地震破壞的主要因素。地震預警就是利用這兩種波的傳播速度差異,自動檢測到縱波后快速估算地震參數,在橫波傳到某地前發出警報信息。
  (二)地震預警系統的應用領域
  利用地震預警系統提供的數秒至數十秒預警時間,公眾可以采取避震措施減少人員傷亡,重大基礎設施和生命線工程可以實施緊急處置措施避免次生災害,如緊急制動高速列車、及時關閉燃氣管線、關閉核反應堆、停止精密儀器運行等。
  (三)地震預警系統發揮作用的條件
  一是較高密度的地震監測預警臺網;二是準確可靠的自動化處理系統;三是快速有效的信息發布系統;四是健全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此外,還應開展廣泛深入的科普宣傳,使相關行業和民眾能夠正確掌握預警信息,妥善做好應對準備。
  (四)地震預警的局限性
  地震預警的實質是一種超快自動地震速報,即在地震發生后,以空間換時間,利用最少的地震波信息快速估算出地震參數。因而,地震預警技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存在預警盲區、對中小地震減災效果不顯著、估算的地震參數和預測烈度可能存在偏
差等。

審核: 何松健   責任編輯: 何松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