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氣象為農服務提質增效行動方案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3-08-08 來源: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市委農村工作會議要求,推動《氣象為農服務提質增效行動方案》《四川省氣象為農服務提質增效行動方案》重點任務落地,實現攀枝花氣象為農服務高質量發展,市氣象局與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戰略及“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關于氣象工作和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的意見》,堅持需求牽引,堅持目標導向,強化服務能力,深化部門合作,立足于防、著眼于早,不斷提升全市氣象為農服務質量和效益,推動氣象為農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保障“天府第二糧倉”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凝聚工作合力。
(二)工作目標
到2025 年,攀枝花氣象為農服務精細化水平和信息服務能力顯著提高,面向新型農業主體的直通式氣象服務更加完善,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體系更加健全,氣象與農業農村部門合作機制進一步深化,氣象服務在農業趨利避害、保障糧食安全中的作用進一步凸顯。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糧食生產氣象服務,支撐高質量“天府第二糧倉”建設
1.做好農業氣象災害和病蟲害防治氣象保障加強農作物生育進程、重要農事活動、作物苗情長勢、農經等信息共享。完善農業氣象災害會商工作機制,持續推進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聯合預警,提高農業防災水平。聯合指導農業防災減災救災,共同開展重大農業氣象災害影響調查與評估。健全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聯合會商機制,發布病蟲害預警信息和防控提示,開展突發、重發農作物病蟲害防控關鍵期實時氣象服務,提升病蟲害精準防控能力。聯合開展氣象條件與作物病蟲害發生流行相關性研究。
優化人工影響天氣地面作業點布局建設,強化人影作業裝備自動化、標準化、信息化改造,提升人工增雨抗旱防雹作業能力。融合現有的農業氣象信息傳播渠道,共建覆蓋多種傳播媒介的全產業鏈農業氣象信息傳播網絡。
2.提升糧食產量精細化預報及保障能力
共享共用氣象、農業農村部門定點觀測數據,加強農業生產形勢會商研判,聯合開展主要糧食作物產量精細化動態預報,做好農業生產關鍵期產量預測會商服務。開展農業氣候資源利用、關鍵農事活動氣象保障、主要農業氣象災害預警等全流程化、系列化、精細化氣象服務。
(二)強化特色產業氣象服務,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3.提升特色產業氣象服務水平
優化特色農業氣象服務,聯合創建芒果省級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統籌規劃、共同投入,聚焦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園區,建設特色農業氣象觀測裝備及農業試驗設備,推進數據共享共用。建立健全芒果、枇杷、櫻桃等特色農業氣象業務服務技術和指標體系,開展特色農產品氣候品質評價等工作,打造芒果、枇杷、櫻桃等農產品“中國氣候好產品”名片。
4.提升特色農業氣象試驗能力
在全市范圍內選取較為成熟的特色農業園區,聯合打造1—3個示范基地,共同完善基地內農業氣象觀測與試驗示范功能區的建設,形成功能先進、結構科學、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現代特色農業氣象試驗示范基地。強化試驗基地的農氣試驗及成果轉化,提升特色作物氣象災害和病蟲害防治水平。發揮試驗基地引領示范作用,輻射帶動區域特色為農服務發展。
(三)建設農業氣象服務平臺,提高氣象服務覆蓋面和影響力
5.聯合建設農業氣象服務平臺
聯合建設農業氣象服務平臺,實時匯集作物苗情、災情、病蟲情、墑情等農情數據,建立包含閾值標準、服務對象信息、災害災情信息、服務需求調研反饋等為主的農業氣象服務基礎信息庫。面向全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機手等重點用戶,共同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依托農業氣象服務平臺聯合制作發布產品,提供基于位置的精細化、個性化、智慧化農業氣象服務,實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氣象服務全覆蓋。農業農村部門定期更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聯合開展服務需求調研和效益評估。
6.聯合建設智慧農業氣象服務示范基地
在全市范圍內聯合建設1—3 個集農業試驗、智能觀測、智慧服務與科普、科研、技術成果轉化示范、推廣服務等一體的智慧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示范基地。加強農業氣象觀測體系建設,推進建設涵蓋多要素氣象站、農田小氣候站、自動土壤水分站等設備的農業氣象觀測站網。
(四)強化聯合科研攻關,提升農業氣象服務科技支撐
7.聯合開展農業氣候適宜性精細化區劃
加強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在農業氣象中的應用,聯合開展農業氣候適宜性精細化區劃,優化農業生產關鍵生育期氣象服務。
聯合試點開展芒果整個生長周期的主要氣象災害、病蟲害發生與防治、氣候變化對芒果產量及品質的影響進行合作研究,著力解決芒果產業發展的重大氣象災害問題。氣象、農業農村部門在有關農業氣象的重大課題研究吸納兩部門專家深度參與。
8.聯合開展農業氣象保險研究與服務
聯合有關部門共同推進農業和氣象災害信息共享,發展農業氣象災害定損、天氣指數保險產品設計等技術。針對糧食、烤煙、芒果等政策性保險和商業性保險,聯合研究天氣指數保險技術和方法,支持氣象服務深度融入農業保險產品設計和定損理賠,提升農業保險服務效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區)氣象、農業農村部門要壓實氣象為農服務提質增效行動工作的主體責任,細化任務,切實抓好落實。市氣象局、市農業農村局強化統籌協調、督辦檢查、調研指導,確保各項任務有序、有效推進。
(二)加強隊伍建設。建立縣(市、區)氣象為農服務專家聯盟,充分發揮氣象為農服務專家聯盟引領作用,對農業趨利避害提供建議、指導與技術支持。建立健全氣象、農業科研業務人員交流鍛煉機制,有計劃地選派農業氣象科技骨干在兩部門間交流學習。
(三)強化資金保障。多渠道爭取地方政府在項目立項、資金投入、政策配套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積極爭取相關科技計劃和專項投入,推進農業觀測站網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業務應用。
政策解讀:推進氣象為農服務提質增效 助力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示范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