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10-21 來源:攀枝花市扶貧開發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進一步推進我市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試點工作,探索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推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工作有效銜接。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實質,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堅持繼續攻堅與防止返貧相統一、按期脫貧與鞏固提升相結合,加強組織領導,精準落實政策,突出關鍵重點,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完成剩余589戶2921人脫貧任務,全市所有貧困人口在現行標準下實現穩定脫貧,消除絕對貧困,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邁步鄉村振興。
二、重點內容
(一)建立健全常態監測預警機制。一是做好“自然增減”動態監測。每月常態化對貧困人口逐戶進行入戶摸底監測,及時建立貧困人口自然增減工作臺賬,對新增加貧困人口及時跟進落實幫扶政策。二是做好常態幫扶監測。駐村工作組、幫扶責任人等充分落實幫扶工作責任,定期開展走訪摸排,及時掌握貧困戶在政策落實、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動態情況,特別是“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方面的短板情況,對貧困戶、邊緣戶存在的返貧致貧風險,提前發現并預警提醒,建立臺賬、采取措施,查漏補缺、補短補差,有效防止脫貧人口返貧、邊緣人口致貧。三是加強數據信息共享比對監測。加強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和大數據平臺管理運用,通過端口對接、數據交換等方式,實現各部門分散信息與貧困人口建檔立卡信息共建共享、互聯互通。通過數據共享比對,及時發現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確保數據信息科學一致、脫貧攻堅工作日益完善。
(二)建立健全穩定增收機制。堅持壓實“兩業”扶貧,增強造血功能,穩固增收支撐。一是重點實施特色產業提升工程。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大力實施農田水利建設工程,強化農田水利設施配套。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堅持“區域、流域、全域”布局,大力發展糧、菜、果、畜、桑、煙、花等優勢產業。加強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聚焦項目資源、政策資源分層、分級、分類,建設和改造提升一批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鏈條完整、帶動力強的現代農業園區;加快建設一批清洗、分級、包裝、預冷、烘干等初加工設施。加快發展休閑農業。依托現代農業園區和農業產業基地,結合鄉村文化保護、鄉村生態優化,大力發展加工農業、體驗農業、休閑觀光農業,打造一批農業主題公園、美麗休閑鄉村。重點傾斜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充分發揮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扶持作用、科技力量幫扶指導作用,幫助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能種盡種、能養盡養、科學種養,讓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快速融入區域優勢農產品產業體系。大力扶持發展農村新型集體經濟,建立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利益聯結機制。
二是大力實施就業扶貧行動。認真落實“攀枝花市就業扶貧十七條措施”。鼓勵、引導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進鄉入村設立生產點、建立就業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在企業復工復產、重大項目施工等方面優先組織和使用貧困勞動力,幫助貧困勞動力返崗就業。積極舉辦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為貧困勞動力提供政策宣傳、崗位推介、職業技能培訓等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鼓勵自主創業,加大勞務轉移輸出組織力度,幫助貧困勞動力實現穩崗拓崗。規范農村公益性崗位開發,對符合條件的貧困勞動力實施托底安置。
(三)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提升機制。聚焦鄉村“路、水、電、訊”等重點項目,以及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持續加大資金投入,不斷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水平。切實加強黨對農村水利工作的領導,以全面落實農村飲水安全“三個責任”(農村飲水安全管理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業監管責任、供水單位的運行管理責任),健全完善“三項制度”(縣級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機構、運行管理辦法和運行管理經費保障制度) 為核心,落實鄉(鎮)、村(社)、受益農戶的水利工程管理責任,構建農村水利治理體系,提高農村水利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充分發揮農村水利效益和效能,實現農村水利事業健康持續發展,全面夯實脫貧攻堅的農村水利基礎,做好鄉村振興的農村水利銜接。加快產業路建設,完善農村路網結構,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確保汛期公路暢通。以疫情防治為切入點,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補齊公共衛生短板。加強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結合貧困地區實際,開展廁所改造、垃圾治理、污水處理等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有效改善鄉村“視覺貧困”環境問題現狀。
(四)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工作機制。一是加強社會救助兜底保障。通過加強部門信息比對,密切關注未脫貧人口、致貧返貧風險等級較高人群和低收入困難人群基本生活狀況,全面落實農村低保兜底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及臨時救助等政策措施,實施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提升社會救助保障水平。二是精準落實教育扶貧、健康扶貧政策措施。繼續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政策,全面落實貧困住院患者縣域內“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保險”服務模式,扎實開展“分類施治”行動,切實加大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等,有效防止因病致貧返貧。嚴格落實控輟保學“六長”責任制,確保貧困家庭適齡學生不因貧失學輟學。全面落實義務教育“三免一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幼兒)學前教育減免保教費,高中階段(含中職)免學費、國家助學金,高等教育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等學生資助政策。加大中職學校招生力度,努力讓貧困家庭學生應讀盡讀。三是注重發揮商業保險保障能力。探索創新針對貧困人口、邊緣人口的產業保、傷殘保、助學保等保險產品,積極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增品擴面提標”,推廣擴大“防貧保”, 精準對接多元化民生保險需求,提前打好“預防針”,幫助貧困地區、貧困人口防范化解風險,構筑脫貧致富風險防范屏障,有效解決農村困難家庭因學因病因災返貧問題。
(五)建立健全內生動力激發機制。加強貧困人口道德法治宣傳教育,加強對涼山自發搬遷貧困人口計劃生育政策宣傳,加大涼山自發搬遷貧困人口禁毒防艾等特殊問題治理力度,不斷提升農村貧困地區社會治理水平。深入開展文化扶貧惠民行動,加強扶貧扶志感恩教育。以“農民夜校”為平臺,以文化院壩為陣地,組織一批喜聞樂見的移風易俗文藝演出活動下鄉進村,以文化浸潤引領貧困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樹立現代文明理念,自覺抵制賭博、酗酒、吸毒、封建迷信等落后思想行為。深入開展文明家庭、脫貧榜樣、星級農戶、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鄉賢能人等評選工作,用身邊人身邊事示范引領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自強不息,勤勞文明、敬老養老。
(六)建立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機制。要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定,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這一社會主要矛盾,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精準銜接、協調推進、融合推進。以脫貧攻堅在產業、生態、組織、文化和人才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為基礎,推動要素配置、資金投入、公共服務進一步向“三農”傾斜,為鞏固提升精準脫貧成果提供新要求、新動力和新保障。重點推進產業、人才、規劃、組織、政策銜接。抓好產業銜接,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培育發展新動能,增強扶貧產業的可持續性。抓好人才銜接,讓脫貧攻堅工作中有想法、有經驗、有辦法的優秀人才成為推進鄉村振興骨干力量,鼓勵新鄉賢、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投身鄉村振興,最大限度激發廣大農民群眾參與鄉村振興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培育新時代高素質農民。抓好規劃銜接,堅持科學規劃,尊重鄉村建設基本規律,做好鄉村振興規劃與現行脫貧攻堅規劃對接,以推進鄉村振興和解決相對貧困為重點,形成鄉村振興整體合力。抓好組織銜接,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組織領導體制機制工作的有機結合,短期注重堅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一起抓,長期注重解決相對貧困問題與鄉村振興齊推進。抓好政策銜接,加強對現有扶貧政策的梳理,對于既涉及脫貧攻堅又涉及鄉村振興的政策優惠,要盡量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可持續性,促進特惠政策向普惠政策的轉變,總結脫貧攻堅成功經驗,參照脫貧攻堅相關政策與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鄉村振興的政策與工作協調機制。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責任落實。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目標標準,認真落實“市負總責、縣區抓落實”和四級書記抓扶貧工作機制,嚴格落實“四不摘”工作責任,扎實開展定點幫扶、駐村幫扶和督戰督導,及時查漏補缺、補差補短,保證脫貧成效。
(二)加強統籌協調。各縣(區)、各部門要統籌抓好繼續攻堅與防止返貧工作內容,將2921人減貧工作與已脫貧人口脫貧質量鞏固提升、邊緣人口致貧風險防范等工作相結合,將短期扶持脫貧與長效自主脫貧措施相統一,將“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硬指標保障與貧困戶居住環境、生活習慣、能力提升等軟條件改善相同步,努力推進穩定脫貧、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措施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
(三)嚴格執行落實。各級各行業部門要結合本行業工作實際,在工作實踐中不斷總結提升,進一步建立健全“常態監測、穩定增收、基本公共服務提升、社會保障、內生動力激發”等長效機制,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四)嚴肅工作紀律。市脫貧辦要會同相關部門,聚焦工作重點,加強暗訪督查,對縣(區)黨委、政府及市級行業部門不負責、不落實、不作為等行為,影響貧困村“一低五有”、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退出指標的,按照相關規定要求,嚴肅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