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的意見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9-09-26 來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人事勞動保障工作機構,中央軍委辦公廳秘書局,有關行業組織、中央企業等人事勞動保障工作機構:
建立科學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對于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激勵引導技能人才成長成才具有重要作用。為貫徹落實《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根據國務院推進“放管服”改革要求,現就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就業優先戰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職業資格制度改革,建立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形成科學化、社會化、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做好支持服務。
(二)基本原則。
——堅持深化改革。圍繞“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深化技能人才評價機制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形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能人才發展需要的評價制度。
——堅持多元評價。完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實行清單式管理,建立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并做好與職業資格制度的銜接,規范專項職業能力考核,實行多元化技能評價。
——堅持科學公正。科學制定評價標準,注重職業道德,體現工匠精神,突出職業能力導向,強化工作業績和貢獻,推動評價工作科學、客觀、公正進行。
——堅持以用為本。推動人才評價與使用激勵緊密結合,引導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暢通技能人才發展通道,促進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會地位。
(三)主要目標。發揮政府、用人單位、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作用,建立健全以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為主要內容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完善宏觀管理、標準構建、組織實施、質量監管、服務保障等工作體系,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制度環境,促進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二、改革技能人才評價制度
(四)深化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制度改革。鞏固職業資格改革成果,完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對準入類職業資格,繼續保留在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內。對關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要依法依規轉為準入類職業資格。對與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關系不密切的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要逐步調整退出目錄,對其中社會通用性強、專業性強、技術技能要求高的職業(工種),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實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五)建立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建立并推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由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按照有關規定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可結合實際面向本單位職工自主開展,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按規定面向本單位以外人員提供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服務。符合條件的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可根據市場和就業需要,面向全體勞動者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要堅持客觀、公正、科學、規范的原則,認定結果要經得起市場檢驗、為社會廣泛認可。
(六)規范專項職業能力考核。根據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農村轉移勞動力培訓等工作需要,開展專項職業能力考核工作。要結合新興產業發展、地方特色產業需要和就業創業需求,選擇市場需求大、可就業創業的最小技能單元(模塊)進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作為技能人才評價的重要補充。
三、健全技能人才評價標準
(七)建立健全評價標準。國家確定職業分類,依據職業分類,建立由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行業企業評價規范、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等構成的多層次、相互銜接的職業標準體系,作為開展技能人才評價的依據。職業資格評價要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要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或行業企業評價規范組織開展;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要依據經備案的考核規范組織開展。推動成熟的行業企業評價規范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上升為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八)完善標準開發機制。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行業部門組織制定并頒布。行業企業評價規范由行業組織和用人單位參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編制技術規程》開發。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按照有關規定組織開發。
(九)合理確定技能等級。按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行業企業評價規范設置的職業技能等級,一般分為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五個等級。企業可根據需要,在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內劃分層次,或在高級技師之上設立特級技師、首席技師等,拓寬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空間。
四、完善評價內容和方式
(十)突出品德、能力和業績評價。堅持把品德作為技能人才評價的首要內容,全面考察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職業道德、職業操守和從業行為,強化社會責任。堅持以能力、業績、貢獻為導向,注重考核崗位工作績效,強化生產服務成果、創新成果和實際貢獻。
(十一)實行分類評價。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要根據不同類型技能人才的工作特點,實行差別化技能評價。在統一的評價標準體系框架基礎上,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評價,要突出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關鍵生產技術難題要求,并根據需要增加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對知識技能型人才的評價,要圍繞高新技術發展需要,突出掌握運用理論知識指導生產實踐、創造性開展工作要求。對復合技能型人才的評價,應根據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進步發展,突出掌握多項技能、從事多工種多崗位復雜工作要求。
(十二)創新評價方式。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可結合實際,按規定綜合運用理論知識考試、技能操作考核、業績評審、競賽選拔、企校合作等多種鑒定考評方式,克服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傾向,提高評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用人單位、技工院校堅持就業導向,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或委托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進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五、加強監督管理服務
(十三)實行目錄管理。建立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目錄管理制度并實行動態調整。動態發布新職業信息和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職業資格及實施機構由國家職業資格目錄規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實行目錄管理,向社會公開。中央企業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進行遴選,納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目錄,所屬子公司、分公司等分支機構由所在地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給予工作支持、兌現相應待遇并進行監管;其他用人單位由所在地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進行遴選,納入屬地管理。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進行遴選,納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目錄。
(十四)規范證書發放管理。職業資格證書按規定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由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頒發,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制定編碼規則,規范證書(或電子證書)樣式。按規定發放的職業資格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納入人才統計和認定范圍,作為落實有關人才政策的依據。
(十五)完善監督管理措施。各地要做好本地區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綜合管理,通過現場督查、同行監督和社會監督,采取“雙隨機、一公開”和“互聯網+監管”等方式,加強對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及其評價活動的監督管理。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質量監控體系,健全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評估機制,定期組織評估,評估結果向社會公開。
(十六)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加大技能人才評價工作改革力度,進一步明確政府、市場、用人單位、社會組織等在人才評價中的職能定位,建立權責清晰、管理科學、協調高效的人才評價管理體制。改進政府人才評價宏觀管理、政策法規制定、公共服務、監督保障等工作。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所屬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職能調整,逐步退出具體認定工作,轉向加強質量監督、提供公共服務等工作。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市場機構以及企業、院校等作為社會培訓評價組織,提供技能評價服務。
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將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辦法并指導實施。要做好與職業資格相關政策的銜接過渡,穩慎有序推進改革。各地區各部門各有關方面要加強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的良好氛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2019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