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民政局 攀枝花市鄉村振興局關于印發《攀枝花市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 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3-02-23     來源:攀枝花市民政局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各縣(區)民政局、鄉村振興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根據《民政部 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的通知》(民發〔2022〕11號)、《四川省民政廳 四川省鄉村振興局關于印發<四川省“十四五”時期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川民發〔2022〕59號)精神,我們制定了《攀枝花市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現印發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攀枝花市民政局           攀枝花市鄉村振興局

  2022年6月8日

  


攀枝花市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關于鄉村振興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根據黨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相關要求,全力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在鄉村振興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創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做出貢獻。

  (二)目標任務。各級民政部門、鄉村振興部門要按照“四個不摘”要求,精準對接脫貧地區人民群眾幫扶需求,推動社會組織工作重心從解決“兩不愁三保障”逐步向助力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轉變,接續引導社會組織從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轉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加快建設川西南滇西北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作出積極貢獻。

  (三)分類指導。在中央設立的5年過渡期內,民政部門要從工作機制、發展規劃、政策舉措、服務對象、考核機制等方面,保持支持、激勵、規范社會組織參與幫扶政策總體穩定,聚焦全面加強鞏固拓展社會組織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引導社會組織在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加大技能培訓力度,發展壯大脫貧產業,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努力增強脫貧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鄉村振興部門一方面,要堅持有序調整、平穩過渡原則,將社會組織參與幫扶納入鄉村振興工作統籌謀劃、一體部署;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從實際出發,根據形勢任務變化和社會組織參與特點,出臺、優化服務保障舉措,進一步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參與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工作力度。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社會組織助力鄉村產業發展行動。動員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通過招商引資、產銷對接、采購轉售等方式,引進新興產業、搭建產銷平臺、暢通銷售渠道,促進鄉村振興。引導本地社會組織發揮在鏈接資源和專業人才上的優勢,加強鄉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聯結,加強技術人才、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的聯結。

  (二)實施社會組織助力鄉村人才建設行動。動員教育科技類社會組織發揮人才培養優勢,有針對性地舉辦培訓班,幫助農民學習掌握職業技能、致富技術,提供職業指導,增強就業能力。推動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幫扶車間、工坊等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培養鄉村實用人才。依托鄉鎮社工站,推動“五社聯動”,加大鄉村振興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力度,鼓勵村干部、年輕黨員、村民骨干等參加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評價和各類教育培訓,充分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在鄉風文明、移風易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推構建積極健康、生動活潑的鄉村文化。

  (三)實施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消費幫扶行動。動員社會組織及其會員積極參與消費幫扶,采取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采購農產品,為農村電商經營提供各種專業服務,組織幫扶村通過參加農博會、農貿會、展銷會等活動,加大優質農特產品的宣傳,促進農產品銷售。動員社會組織參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設,參與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鄉村民宿和康養基地,以文旅帶動鄉村消費。

  (四)實施社會組織參與幫扶結對行動。各級鄉村振興部門要會同民政部門完善幫扶合作機制。聚焦脫貧地區、民族地區,結合各鄉鎮、農村發展的個性需求,引導相關領域社會組織結對幫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發揮市、縣(區)品牌型、樞紐型社會組織作用,推出一批幫扶品牌項目,發揮重點項目牽引示范作用。

  (五)實施社會組織參與扶弱濟困行動。廣泛動員引導社會組織重點為農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空巢老人、農村留守人員、困境兒童、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提供幫助,鼓勵社會組織發動會員參與扶弱濟困活動,壯大扶弱濟困的參與范圍,營造人人參與扶弱濟困的社會氛圍。

  (六)實施鄉村振興社會組織能力提升行動。各級民政部門要支持以服務鄉村振興為宗旨的社會組織登記,發揮社會組織在產業振興、科技助農、文化體育、環保生態、衛生健康、社會治理、民生保障方面的積極作用。大力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農村社會組織。支持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和返鄉創業農民工等依法領辦創辦農村社區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開展服務鄉村的社會組織能力提升培訓。支持社會組織在公益創投大賽中積極設計鄉村振興智扶項目,打造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的特色品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鄉村振興部門要會同民政部門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將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與定點幫扶、市內對口幫扶等工作一體謀劃,一體部署。各級民政部門和鄉村振興部門要將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黨建引領,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議,為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提供方便、創造條件,推動社會組織積極參與鄉村振興。

  (二)加強政策支撐。各級民政部門要加大政策激勵力度,發揮“五社聯動”優勢,整合民政項目,創新社區治理,引入社會力量,優化服務供給,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支持服務鄉村振興的社會組織發展,支持社會組織設立鄉村振興專項資金。通過補貼活動經費、購買服務、設立項目資金、提供活動場地等,動員引導社會組織開展鄰里互助、糾紛調解、產業合作互助等社會公益服務活動,鼓勵新聞媒體、財會審計、法律服務等機構為服務鄉村振興的社會組織提供相應服務時,減免服務費用。

  (三)加強項目儲備。各級民政部門和鄉村振興部門要按省上工作部署共同推進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項目庫建設,推動幫扶工作靶向化、精準化、智能化發展。鄉村振興部門要堅持需求向導,加強摸底、調研、走訪、篩選,建成便于社會組織參與、聚焦困難群眾關切兼具供血和造血功能的需求項目庫。民政部門要加強宣傳動員,舉辦展覽展示、組織公益創投大賽、開展實地考察,組織社會組織提出項目方案,建立多層次、多領域、有重點的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供給項目庫。

  (四)加大宣傳引導。各級民政部門和鄉村振興部門要通過表揚通報、典型選樹、案例宣傳等方式,提高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適時舉行助力幫扶經驗交流會,講好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故事,發揮好典型示范作用,營造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的濃厚社會氛圍。創新宣傳手段和方式方法,廣泛開展互動式、啟發式、直通式宣傳活動,組織創作動畫、短視頻等作品,通過抖音、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平臺做好宣傳發動,進一步提升宣傳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定期報送情況。縣(區)民政部門、鄉村振興部門于每年6月20日、11月20日前將鄉村振興項目統計表(見附件1),11月22日前將動員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實施情況以及遇到的困難問題、好的經驗做法分別報送市民政局、鄉村振興局。

  市民政局聯系人:張冰清,聯系電話:0812-3362251。

  市鄉村振興局聯系人:黃穎,聯系電話:0812-3345015。

  附件:1.××縣(區)××年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項目統計表

  2.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名單

  

 

  附件1

  

××縣(區)××年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項目統計表

  

(含需求項目、供給項目)

  

序號

  

縣(區)/社會組織

  

項目名稱

  

項目性質(供給、需求)

  

項目類別

  

建設性質

  

實施地點

  

幫扶實施方式

  

完成時間

  

責任單位

  

建設內容

  

資金規模(萬元)

  

自有資金(萬元)

  

社會資金(萬元)

  

受益人口(人)

  

備注

  

 

××縣

  

××種植項目

  

需求

  

   

 

  ××鄉××村

  

招投標

  

2022年年

  

  

 

  ××鄉

  

××村××地范圍種植100畝葡萄

  

         
 

××協會

  

種植項目培訓

  

供給

  

   

 

  ××鄉××村

  

免費培訓

  

2022年年底

  

××協會

  

對××村×人進行種植培訓

  

         

 

  備注:1.項目性質要填寫地方需求項目或社會組織供給項目。2.項目類別為產業項目、就業幫扶、人才培育、消費幫扶、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可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填寫。3.建設性質一般為新建、擴建、改建等形式。4.實施地點要具體到某鄉鎮某村。5.幫扶實施方式可為招投標、直接捐助、走訪慰問等。6.完成時間一般應為當年年底前,跨年實施項目,可在備注中注明,并明確當年需投入資金、物資數量。7.責任單位一般為屬地鄉(鎮)政府、縣某局、某村委會,供給項目責任單位為提出項目的社會組織。8.資金規模為項目總資金,需求項目的自籌資金為需幫扶方現有資金,社會資金為需要社會組織支持的資金,供給項目的自籌資金可不填寫,按提供項目的社會組織實際支持金額填寫在社會資金一欄。9.此表請于每年6月20日前、11月20日前,分報市民政局、鄉村振興局。

  

 

  附件2

  

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名單

  仁和區(2個):大龍潭彝族鄉大龍潭村、前進鎮高峰村                                                                                                              

  米易縣(5個):撒蓮鎮金花塘村、得石鎮坊田村、麻隴彝族鄉黃草坪村、新山傈僳族鄉新山村、灣丘彝族鄉黃龍村                                                                                                                                     

  鹽邊縣(5個):共和鄉太田村、納底河村,紅果彝族鄉梁子田村,格薩拉彝族鄉韭菜坪村,漁門鎮鳡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