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攀枝花市仁和區“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1-11-23     來源:仁和區發改局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科教興區戰略,加快建設教育強區和區域性教育高地,促進全區教育事業在“十二五”期間優先發展、科學發展,根據《攀枝花市仁和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攀枝花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攀枝花市“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制定本規劃。

本發展規劃基期為2010年,規劃期為2011—2015年。

 

第一部分 規劃背景

 

一、發展基礎

經過近四十年的開發建設,尤其隨著“十一五”教育發展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的較好完成,全區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辦學條件有效改善,隊伍素質明顯提升,教育質量穩步提高,為仁和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為推動社會和諧、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全區“十二五”期間教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1、學前教育逐步規范。構建了覆蓋全區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幼兒園常規管理不斷加強,示范幼兒園的帶頭作用充分發揮,鄉鎮中心幼兒園覆蓋率達100%,幼兒園辦園水平不斷提升,民辦幼兒園的辦園行為進一步規范。2010年,全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1%,比“十五”末提高32.49個百分點,全區在園幼兒人數達5344人,全區建成省級示范幼兒園3所、市級示范幼兒園9所。

2、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區、鄉、村教育職責進一步強化,適齡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2010年,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人數達25078人。小學、初中正常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分別為100%和99.9%,畢業率分別為100%和99.03 %,完成率分別為99.29%和97.75%,各項指標均優于“十五”末水平。全區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96.3%,比“十五”末提高5個百分點。

3、高中教育得到提升。2010年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學校的比例達91.6%,與2005年相比提高了8.4%,職、普比達4.9:5.1。為把大河中學打造成攀西名校,在區財力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劃撥土地176畝,投入13410萬元,改善辦學條件,完善設備設施,提升校園文化內涵。近年來,大河中學高中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2010年,全區高中階段在校學生人數達7077人(其中就讀中等職業學校學生3500人)。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為91.6%。實現了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比例大體相當的目標。

4、民族教育持續發展。在滿足少數民族學生就近入學的基礎上,舉辦民族寄宿制初中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中心校4所,教學點22個,學校管理、辦學條件均處于仁和區中上水平,少數民族學生在享受“兩免一補”經費的同時,民族中學寄宿制學生還享受民族生獎學金,區域內民族教育得到持續發展。

5、繼續教育持續發展。全區在全面完成掃除青壯年文盲目標后,積極創新工作思路,五年來,參加職工在職培訓達7818人次,參加農村實用技術培訓18500人次,參加勞動力轉移培訓8500人次,參加下崗人員再就業培訓520人次。為成人接受終身教育搭建了服務平臺,為創建學習型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辦學條件有效改善

“十一五”期間,全區各級各類教育共投入81213萬元,與“十五”期間相比增長了116%,實現了教育投入的“三個增長”。

1、校舍條件得到改善。2006—2008年,校舍建設投入7577萬元,新建、改擴建校舍77354,維修校舍69564;投入資金651余萬元,對學校運動場和校園文化環境進行了打造。學校辦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8.30”地震給學校校舍、校園文化環境造成嚴重損壞,2008年9月起,投入13050萬元,完成中小學災后重建項目60個,新建校舍66178,加固校舍32729;投入4507萬元,實施“校安工程”項目50個,新建校舍25780,加固校舍35110;投入150萬元,繼續打造校園文化環境,努力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2、設備設施更加完善。五年來,投入1053.2萬元,全面實施現代技術教育工程。其中:投入74萬元建成中小學校園閉路電視網;投入295.1萬元,新建中小學功能室20間;投入55萬元,對校園廣播進行全面改造;投入240萬元,實現現代遠程教育資源運用全覆蓋;投入142.5萬元,添置中小學教學儀器設備20754件(類),中小學儀器設備配齊率達98%;投入32.7萬元建藏書室、閱覽室16間,添置書架等相關物品268件;投入213.9萬元,添置圖書28.7萬冊,小學生均擁有圖書16.5冊,中學生均擁有圖書28冊,全區教育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實施中小學校飲食飲水達標改造工程,對9所農村中小學進行了飲水改造,對9所中小學的食堂進行了改造,全區中小學食堂等級量化達標C級以上達18所。實施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完成了2所學校衛生設施建設。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完善了2所農村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

3、教育資源有序整合。通過對《仁和區“十一五”學校布局調整規劃》的實施,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資源作用。截止2010年,我區政府舉辦的學校由原來的147所調整為24所中小學和56個村小教學點。過去學校多、規模小、教學資源不足,教與學的促進氛圍不濃的現象得到根本改善;同時,通過教學儀器設備,圖書、音、體、美等器材的相對集中使用,充分發揮了公共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逐步形成了鄉鎮集中辦好1所中心校,初中分片相對集中,辦好1所高完中的格局。

(三)教育改革力度加大

1、辦學體制更加完善。進一步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充滿生機活力”的辦學體制。促進公辦學校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的進一步提高,落實民辦學校的政策待遇和辦學自主權,強化內部管理,民辦學校的辦學行為進一步規范。

2、薄弱學校得到加強。進一步規范薄弱學校的辦學行為,有效推進依法治校、隊伍建設、教育教學、衛生安全、財務管理、育人環境建設等工作,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實行學校班子集體任期目標公開承諾制,明確目標、落實責任、自我加壓、提高辦學效益,使薄弱學校的辦學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3、品牌創建收到實效。對具備條件的學校,嚴格按照本校辦學理念、辦學章程,結合本區域人文特點,創新思路,奮發進取,有序推進學校品牌打造工作,現有市級示范性中小學9所,學校面貌得到改變,生本理念得到實施,學校內涵得到提升。其中:平地中心校將俚濮文化融入教育,收到較好效果,在2009和2010年,該校分別榮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教育部授予的“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集體”稱號。

4、生本理念更加深化。堅持完善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深化新課程改革,研究生本理念,落實生本教育,學習名校經驗,踐行先進方法,轉變師生角色,改善師生關系,構建高效課堂,改革教育評價制度,強化學校內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隊伍素質明顯提升

1、激勵機制更加健全。制定并實施《仁和區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在兌現績效工資的基礎上,實施農村教師津貼補助制度、骨干教師津貼制度、完善教育教學質量獎勵制度。認真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建立健全了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加大表彰獎勵力度,“十一五”期間,獲省級表彰獎勵的校長、教師5人,獲市級表彰獎勵的校長、教師35人,獲區級表彰獎勵的校長、教師173人。

2、骨干隊伍不斷壯大。建立完善了骨干教師培養、選拔、管理和使用的制度體系,組織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大力開展送教下鄉活動,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引領作用。全區有在職特級教師1人,省骨干教師12名,市學科帶頭人9名,市學術技術帶頭人11人,市骨干教師135名,區學科帶頭人35名,區骨干教師135名。2008年以來三年間兌現骨干教師津貼381.6萬元。

3、教師待遇依法落實。認真落實教師各項待遇,按時、足額發放教師工資和兌現績效工資外,進一步完善了教師福利、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兌現了教育質量獎,教師收入高于公務員水平。配售經濟適用房42套,自建或配建限價商品房468套,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師住房困難問題。

4、人事改革穩妥推進。全面實施了教職工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建立了城區缺崗教師區內公開競聘制度、全區缺崗教師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制度、農村學校之間教師有序流動制度,同時進一步完善了中小學教師服務期制度、定期支教制度、農村教師到城鎮學校跟班學習制度、學校領導外派掛職鍛煉培訓制度。“十一五”期間引進教師298名。按職稱評定比例高限,評定中級職稱教師598人,高級職稱教師71人。

5、教師培訓成績突出。有效發揮區教師進修學校的教師培訓職能作用,認真組織實施四川省中小學教師素質能力建設“三大計劃”和農村教師“4321工程計劃”,共組織培訓教師6018人次,培訓校長、書記235人次。全區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為100%、98.5%、98.3%,比“十五”末分別提高1.7、0.5、1.6個百分點。

(五)教育質量穩步提高

1、德育工作得到加強。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創建省、市級校風示范學校為抓手,以德育常規管理為基礎,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重點,不斷改進和加強我區德育工作的方法、內容和途徑,廣泛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不斷增強。全區共創建省、市級校風示范學校20所,受省、市、區級表彰的先進班集體147班次,受省、市、區級表彰的優秀學生、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1128人。

2、教學質量總體提高。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加強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充分發揮教研室“研究教材、指導教學、引領課改”的作用,強化學校教學工作的指導,倡導啟發式教學和探究性學習,建設高效課堂,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教學質量得到提高。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質量,在全市中小學教學質量RSR綜合評價中,名列全市農村區縣前茅;高中階段教學質量,在全市高考排位中,名列全市區縣第一。

3、藝體教育明顯加強。全面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和特色大課間活動,加強學生健康知識教育,進一步增強學生健康素質,使健康教育產生新的效應。全區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檢測達標率逐年提高,2010年達到了88.56%,所有學校的測試數據直報國家數據庫。學生競技能力進一步提高,在十一屆省運會和第十三屆省民運會上獲金牌2枚,銀牌2枚,銅牌3枚;在市中學生籃球、足球比賽中,獲金牌4枚,銀牌4枚,銅牌3枚。全區有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省級3所,市級12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4所。

4、創新能力有效增強。認真組織學生參加課外興趣活動、科技創新實踐活動,不斷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內容,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得到提高。五年來,在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和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共獲國家一等獎5項、二等獎6項;獲省、市一等獎15項、二等獎45項、三等獎18項;7名學生獲攀枝花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4名學生獲仁和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區長獎?,F有省級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校2所。

5、教育科研成績突出。指導各學校實施和深化課程改革,大力開展校本教研制度建設,著力開展以微型課題為主要形式的教育科研工作。五年中共有各級各類課題122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17項,市級35項,區級68項,2010年,有 4個科研課題獲省教科所科研課題一等獎;課題《俚濮民俗文化開發與民族小學校本課程建設研究》,2010年分別榮獲四川省人民政府“普教”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六)維穩機制不斷完善

建立和完善校園安全防控體系和應急管理體系,落實仁和教育安全、維穩工作機制,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力度,加強校內外安全隱患排查,妥善處理校內突發公共事件,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衛生管理,強化學校法治建設,開展政務公開、校務公開工作,努力規范辦學行為。全面開展創建依法治校示范校活動,現有省級依法治校示范校2所,市級依法治校示范校7所。

(七)惠民政策全面落實

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則,高度重視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十一五”期間,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免補金額達8173.37萬元,享受免補學生達227355人次;為仁和籍216名家庭困難的大學生辦理貸款手續。認真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問題,五年來,每年平均就讀我區學校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達3279人,并與區內戶籍學生享受同等免補待遇。加強特殊教育工作,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6.3%。積極關注“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建立了“留守兒童”檔案,制定了“留守兒童”教育及關愛制度和措施。確保每個適齡兒童能接受到平等的教育,保證其健康成長。

(八)組織保障得到加強

“十一五”期間,先后開展了黨員先進性教育、黨員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整頓、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創先爭優”、政風行風評議等活動,教育系統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廉政建設不斷加強,教育改革發展的能力不斷提高,為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機遇和挑戰

黨和政府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人民群眾對自身發展和子女成才的高度關切,全社會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高度關注,這既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大好機遇,又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巨大挑戰。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部署,國家、省、市2010—2020年“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制定下發,促進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方向更加明確,措施更加具體。各級黨委政府都把優先發展教育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大力推進教育科學發展已成為共識,必將以更大的信心、決心和魄力,采取超常規措施促進教育又好又快發展?!杜手ㄊ袊窠洕蜕鐣l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要打造川滇交界區域教育高地的發展目標,對區(縣)教育改革和發展賦予了重大使命。未來五年,仁和區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的關鍵期,是發展轉型、產業升級與城市品位提升的加速期,將實現兩個格局轉變,建成“一樞紐、兩中心、三基地”,作為教育既是目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目標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有學可上”問題得到基本解決之后,人民群眾對子女教育越來越重視、期望越來越高,對“有好學可上”的需求日趨強烈,這對仁和區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黨重教,政興教,民支教的濃烈氛圍已經形成,這是促進教育發展的大好機遇。

與此同時,與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相比,與打造核心城區對教育發展的需要相比,與“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的態勢相比,與省內成都等地教育的快速發展相比,仁和教育的綜合發展水平還不高,教育內部還存在諸多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一是區域經濟發展基礎相對薄弱,教育經費投入相對不足;二是教育觀念、辦學理念、教學方法、教育管理水平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三是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需要進一步提高;四是教育體制機制不夠靈活,辦學特色不足;五是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還有待提高;六是城鄉義務教育發展不夠均衡,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期盼與優質教育資源短缺的矛盾還將在一定時期內存在,這些問題給仁和教育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

 

第二部分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科教興區和人才強區戰略,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戰略主題,以“辦仁和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按照“走向生本,質量至上,內涵發展,一校一品”的發展理念和工作思路,推動全區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科學發展,不斷繁榮仁和區教育事業,滿足城鄉人民對教育事業的需求,充分發揮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作用,以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為攀枝花市構建區域教育高地,為仁和區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實現“兩個格局轉變”,著力打造“一樞紐、兩中心、三基地”,建設實力仁和、魅力仁和、生態仁和、和諧仁和做出不懈努力。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優先超前,夯實發展基礎

要充分認識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質、促進人口集聚、提升城鄉文化品位、增強城鄉綜合競爭能力中的全局性、先導性和基礎性作用,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切實保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關心支持教育,不斷擴大社會資源對教育的投入,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力求優先發展教育,夯實教育發展基礎的新突破。

(二)堅持改革創新,強化內涵發展

堅持改革創新是推動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轉變教育觀念,創新發展思路,進一步深化辦學體制,改革教育管理體制、學校管理機制、教育教學質量考核評價機制、考試招生制度;著力提高在教育改革發展中的創新能力、德育工作的時效性、課堂教學效益,力求在轉變觀念、創新思路方面實現新突破。

(三)堅持育人為本,全面提高質量

牢固樹立“育人為本”的教育質量觀和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完善并強化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的重點集中到加強德育工作、強化教學環節、優化教學過程、建設高效課堂、提高教育質量上來。緊緊抓住提升教師隊伍素質、增強課堂教學效益、建立健全教育質量監控保障體系等關鍵環節,推動學校內涵發展,力求在育人為本,提高教育質量方面的新突破。

(四)堅持教育公平,促進均衡發展

強化區、鄉政府教育職責,加大統籌力度,動員全社會力量,以最宜人居城市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為契機,以推進仁和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少數民族鄉鎮和邊遠山區學齡兒童少年、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適齡殘疾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和建立家庭經濟貧困學生資助體系為重點,促進城鄉之間、校際之間教育均衡發展,力求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新突破。

三、發展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進一步完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學前教育規范發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高中教育全面普及,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加快區域性教育高地建設步伐,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優先發展、適度超前發展戰略得到落實,教育結構布局更加合理,學校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師資隊伍素質明顯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擴大,教育供給服務能力、人才支持能力、知識貢獻能力顯著增強,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

(二)具體目標

1、規范發展學前教育。增大公益性學前教育服務供給,進一步優化城鎮幼兒園布局結構,發展農村學前三年教育。到2015年,學前一年毛入園率保持在98—99%以上,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5—96%。規范學前教育辦園行為,全面提高學前教育質量。著手建立0—3歲嬰幼兒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網絡。

2、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全力辦好每一所義務教育學校,鞏固提高“普九”成果,加大對農村學校的政策傾斜力度,推進城鄉學校“牽手行動計劃”,實施城鄉學校“捆綁式”工程,整體提升全區義務教育發展水平。著力提高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到2015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分別達到100%、99%,實現區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

3、全面普及高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的毛入學率達到97%以上,中等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招生人數之比達到5.2:4.8。重點加大大河中學建設力度,全面實施高中課程改革,堅持以生為本,堅持特色發展、多元發展、內涵發展,按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標準進一步提高大河中學的辦學水平。

4、加快發展民族教育。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認真實施《四川省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努力改善民族學校辦學條件,鞏固民族鄉鎮義務教育普及成果,進一步提高民族教育發展水平。

5、重視發展特殊教育。把重視特殊教育作為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完善隨班就讀的特殊教育體系,不斷提高特殊教育質量。到2015年,全區“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7%以上。

6、穩步發展繼續教育。辦好四川廣播電視大學攀枝花市仁和區電大工作站,依托在我區的市級資源和其它社會資源發展好中等職業教育,注重發展現代遠程教育、自學考試等多種形式的成人教育,大力發展各類職業技術培訓和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公民參加各類終身教育和學習活動的機會進一步擴大。

 “十二五”期間教育發展主要目標表

指標名稱

2010年現有水平

2015年預計發展目標

一、事業發展

 

 

1、學前教育

 

 

在園幼兒人數(人)

5345

5900

學前三年毛入園率(%)

91

96

學前一年毛入園率(%)

99.0

99以上

2、九年義務教育

 

 

在校生(人)

25078

25600

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

100

100

小學畢業生升學率(%)

100

100

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

99.59

100

初中畢業生升學率(%)

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

95.1

86.2

97

99

3、特殊教育

 

 

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率(%)

96.3

97

4、高中階段教育

 

 

在校生(人)

7077

7400

毛入學率(%)

95.1

97

普職比

5.1:4.9

4.8:5.2

⑴普通高中教育

 

 

招生(人)

1200

1180

在校生(人)

3577

3550

⑵中等職業教育

 

 

招生(人)

1159

1280

在校生(人)

3500

3850

二、師資水平

 

 

1、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率(%)

100

100

2、初中教師學歷達標率(%)

98.5

100

3、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

98.3

99

4、小學教師學歷層次提高率(%)

82.9

85

5、初中教師學歷層次提高率(%)

78.8

80

三、辦學條件

 

 

1、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

53.57

100.0

2、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工程(%)

 

50

3、按新標準裝備達標學校(%)

小學39.8,中學65

小學50,中學80

 

 

第三部分 主要任務

 

一、以深化教育改革為動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一)扎實推進管理體制改革

1、建立健全教育管理體制。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務水平。進一步明確區、鄉(鎮)政府責任,規范學校辦學行為,促進管、辦、評分離,形成政事分開、權責明確、統籌協調、規范有序的教育管理體制。

2、轉變政府教育管理職能。切實履行統籌規劃、政策引導、監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務的職責,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推動教育優先發展、適度超前發展。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改變直接管理學校的單一方式,綜合運用規劃引導、政策規范、督導評估、信息服務、補助撥款等措施,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規范決策程序,提高教育決策的科學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3、建設現代學校制度。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校長負責制,目標承諾制,中層干部競聘上崗制,教師聘任制,績效工資制。健全校務公開制度和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建立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

(二)繼續深化辦學體制改革

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充滿生機活力的辦學體制,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

1、鼓勵多元化模式辦學。推進公辦學校體制改革,以打造品牌學校和幫扶薄弱學校為重點,積極鼓勵行業、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辦學,開展聯合辦學、委托管理、集團化辦學等改革試驗,增強公辦學校辦學活力,提高辦學水平和效益。鼓勵民間資本、社會力量、大企業參與辦教育。全面落實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優惠政策,建立和完善公共財政對民辦教育的扶持政策。對到邊遠村委會辦學的民辦學校優先給予支持。設立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用于促進民辦學校發展,獎勵和表彰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

2、強化對民辦教育的統籌指導。統籌規劃民辦學校設置,規范審批程序。建立健全民辦學校風險防范制度,幫助民辦學校防范各類風險及意外事故。保障民辦學校辦學自主權,依法對民辦學校實行督導,促進提高辦學質量。對民辦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進行評估,并將評估結果向社會公布。

(三)健全完善教育投入機制

健全和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機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確保各項投入指標達到或超過省政府規定標準。

1、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范圍。落實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職責共同負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統籌落實的投入體制;進一步落實中央、省級財政和地方財政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提高保障水平。

2、非義務教育實行政府投入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擔培養成本的投入機制。學前教育要建立持續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實行政府與舉辦者投入、家庭合理負擔、財政投入逐年明顯增長的投入機制。普通高中實行以財政投入為主,多種渠道籌措經費為輔的機制,逐步提高高中階段教育財政投入水平。

(四)努力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1、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堅持“育人為本”,樹立全面發展、人人成才、終身學習、系統培養的人才培養觀念,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努力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形成體系開放、機制靈活、渠道互通、選擇多樣的人才培養機制。

2、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與個體差異,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和發展每一位學生的優勢潛能。堅持教育教學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開展多種課外、校外活動,加強中小學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加強學生社團組織指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和公益事業。

3、改革質量評價體系。不斷完善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評價體系,進一步發揮監測結果在學??己嗽u估中的作用,推動學校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整體提高和為學生終身發展負責。完善學生成長記錄,做好綜合素質評價。探索促進學生發展的多種評價方式,激勵學生樂觀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五)穩步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堅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近免試入學制度,確保招生入學工作規范有序。完善初中升高中考試招生方法,全面實施學業水平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制度。深入實施招生“陽光工程”,做好各類招生統一考試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作,確保公平公正,確保安全保密萬無一失。

(六)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中小學教師“區管校用”制度,全面推行教職工全員聘用(聘任)制,依法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完善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制度,促進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深化學校分配制度改革,推進教育事業崗位管理,做好實施績效工資工作,建立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的激勵機制。進一步完善城鄉教師交流制度,促進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

(七)積極擴大教育交流合作力度

有效實施校級干部外派掛職提高制,不斷加強學校管理隊伍能力建設;認真開展教師外派跟班交流學習工作,進一步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在市教育局的正確指導下,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加強與外地及境外學校、教育行政部門的多層次、寬領域交流合作。

二、以促進教育均衡為重點,推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一)推動學前教育規范發展

在統籌規劃和資源投資等方面強化政府職能,在業務管理上明確部門職責,推動學前教育規范化、規模化發展,提高其教育質量與社會服務水平。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積極發展公辦幼兒園,大力扶持民辦幼兒園。努力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改善鄉(鎮)中心幼兒園辦園條件,加強村幼兒園建設和附設學前教育班工作,多種形式擴大農村學前教育資源。實施《仁和區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1-2013年)》,到2013年,我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5%以上,公辦幼兒園在園人數占全區幼兒園在園人數的比例達到50%以上,到“十二五”末,這兩項指標分別達到96%和60%,基本形成以公辦幼兒園為骨干和示范,公辦、民辦并舉的學前教育服務網絡。全區幼兒園辦園條件、保教質量明顯提高。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的保教方法,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幼兒園管理水平,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積極創建省、市級示范性幼兒園。高度重視0—3歲嬰幼兒教育,穩步推進早期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

(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1、狠抓義務教育發展關鍵環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試點區”建設為引領,以學校標準化建設為抓手,以薄弱學校改造為重點,抓住改善辦學條件、保障師資隊伍、優化教學過程、落實扶弱助困四個關鍵環節,加大投入,創新思路,狠抓落實。到2015年,實現仁和區義務教育基本均衡。

2、建立城鄉一體化發展機制。統籌城鄉發展,繼續加大對鄉鎮學校和相對薄弱學校的支持力度,在教師配置、學校建設等方面向鄉鎮學校傾斜,切實縮小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差距,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適應城鄉發展需要,合理布局學校校點。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改善學生住宿條件。確保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3、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輻射作用。以品牌學校打造的形式,建設優質教育鏈,支持義務教育階段優質學校發展,著力培育更多省、市級示范性中小學,促進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之間形成穩定的共建機制。建立示范學校與薄弱學校鏈條式結對幫扶制度,以簽訂帶動發展合作協議、人員交流、名師共享、培訓指導、捆綁考核等方式,幫助薄弱學校在三五年內總體上接近示范學校的辦學水平。通過優質教育鏈的不斷延伸,逐漸減少薄弱學校,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推動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

4、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學思結合和知行統一,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豐富學生課外及校外活動,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配齊各學科教師,開齊開足開好規定課程,嚴格執行課程標準,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深化課程與教學方法改革,倡導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討論式教學,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努力消除大班額現象,逐步推進小班化教學。做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堅持并完善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與表彰獎勵制度。

5、加快構建特殊教育體系。進一步完善隨班就讀的特殊教育體系,保障殘疾適齡兒童受教育權利,提高特殊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殘疾學生接受學校教育的普及面與受教育年限。在抓好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重視發展殘疾兒童學前教育,統籌發展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加強與市內中等職業教育的銜接,大力開展殘疾人職業教育,使每個殘疾學生得到更好發展。

(三)促進高中教育穩步發展

1、做強普通高中教育。深入推進大河中學高中課程改革,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推進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教學管理制度改革,注重尖子生培養,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促進高中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堅持走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道路,加大大河中學建設力度,改善辦學條件,完善設備設施,努力提升大河中學辦學水平,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鼓勵、支持大河中學在競爭中辦出特色、辦出品位、辦出水平,從整體上不斷提高仁和區普通高中教育質量。

2、加強中等職業教育。依托市內各類中等職業學校,以及其它高等職業學校的職教資源優勢,廣泛動員初中畢業生就讀中等職業學校和高職學校,大力開展高層次、高素質、高技能培訓。

(四)推動民族教育健康發展

制定并實施《仁和區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2011-2020年)》,進一步加大對民族鄉(鎮)、村教育支持力度,優先發展民族鄉(鎮)、村教育,落實傾斜政策與幫扶舉措,鞏固民族鄉鎮義務教育普及成果,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優先安排、重點保證民族鄉鎮學校的教育資源投入,組織城區優質學校與民族鄉(鎮)中小學結對幫扶。加快民族鄉鎮學校標準化建設和寄宿制學校建設,進一步建設好仁和區民族中學、金江中小學,使其辦學條件達到全區先進水平。

(五)促進繼續教育全面發展

1、注重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之間的溝通協調和相互支持。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導體系,指導家長提高教育水平。加強校外活動場所和陣地建設,完善校外教育工作機制,促進校外活動與學校教育的有效銜接、互動互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努力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更新繼續教育觀念,穩步發展學歷繼續教育,大力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加快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推動全民學習,努力形成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技術的資源優勢,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結合,把攀枝花廣播電視大學仁和分校建設成為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基地,學習型城市建設的有效平臺;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構建開放式繼續教育培訓體系。繼續鞏固提高全區高標準掃盲工作成果,青壯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9%以上。

三、以實施素質教育為主題,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不斷改進學校德育工作

堅持育人為本,把德育擺在學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強領導,改進管理,完善制度,突出時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注重德育功能挖掘和發揮。認真執行《仁和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五年提升計劃》,按照貼近未成年人、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原則,科學確定德育目標和內容,不斷拓寬德育途徑,創新德育工作方式。堅持以創建全國文明示范城市為載體,以創建校風示范學校為抓手,著力規范德育常規管理、深化校園文化建設、創新德育方法和手段,切實加強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文明習慣、法制觀念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載體和陣地建設,深入開展主題教育、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活動,加強民族精神和本土文化教育。加強班主任、德育骨干等隊伍建設,積極探索班主任任職資格制度,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和德育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強對學校團、隊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各類群團組織在教育學生中的作用。改進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學校德育工作質量評價辦法,切實抓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不斷提高中小學德育工作水平。

(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堅持以教學為中心、質量為生命的原則,不斷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促進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優化教學過程,打造高效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夯實科學文化知識基礎,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對教育教學質量實行追蹤性、聯動性考核、評價與獎勵,堅持發展性督導評價與結果性督導評價并重,明確各階段學校教育培養人才的工作重心,加強各學段之間的銜接,注重學生后續學習能力的培養,加強校際之間和城鄉之間的交流合作,共同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三)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提高學校體育、健康、藝術課的開課率,加強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專業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加強學校體育、藝術場館設施和示范基地建設,全面探索與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相適應的、極具仁和特色的、體現中小學相互銜接、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融通的學校藝體教育體系。堅持“健康第一”思想,深入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一步推進“大課間”活動,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抓好中小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控制視力不良率,提高近視矯正率。加強學生健康教育和校園生態環境建設,增強學生健康意識,強化應急避險知識與技能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繼續深化科技創新教育,培養學生動腦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認真強化教學常規管理

加強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做到學期有計劃,過程有督查,期末有總結,嚴格執行課程設置規定,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繼續堅持教師教學“六認真”、班主任工作“六認真”、學生學習“六認真”制度,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有效管理好和用好全區中小學生學籍信息化管理系統,規范完善學籍電子化管理。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提高普通話應用水平。

四、以優化學校布局為載體,不斷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一)調整優化學校結構布局

根據打造攀枝花生態宜居中心、舊城改造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鎮化進程需要,按照“同步規劃、統籌安排,分步實施、配套跟進”的原則,繼續組織實施中小學布局調整,進一步整合基礎教育資源,并同步對城鎮學校進行有計劃的改擴建,做好城鎮新區學校和教育設施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建設好陽光家園小學;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效益。

(二)穩步實施校舍安全工程

繼續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建立健全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集中開展危房改造工作,努力完成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任務,其中2009年完成48%,2010年完成32%,2011年完成20%,全面改善中小學校舍安全狀況。

(三)抓好學校標準化建設

加強薄弱學校改造,合理規劃和調整學校布點,將學校建設納入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統籌規劃,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適當增加校舍及場地,滿足學生入學需要,逐步使義務教育學校師資、教學儀器設備、圖書、體育場地基本達標;實施農村留守兒童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農村學校飲水安全改造工程,改擴建農村學校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改善農村學生特別是留守兒童寄宿條件,基本滿足需要。加快民族鄉鎮學校標準化建設和寄宿制學校建設。

(四)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

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各類學校的數字化教育服務體系,加快終端設施普及,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實現多種方式接入互聯網,努力實現“班班通,堂堂用”。建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維護發展常態資金投入保障機制,城區學校現代教育技術裝備達到省定[2011]標準,農村學校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標準化建設按計劃推進。重點加強農村學校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有效發揮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設備的作用,不斷縮小城鄉教育信息化差距。加強中小學現代教育資源建設和使用,加大網絡教學資源庫建設力度,建立數字圖書館和數字化實驗室,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有機整合。

 (五)切實加強后勤保障工作

進一步規范學校后勤管理工作,完善學校食堂、商店、宿舍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學?;窘ㄔO的管理制度,繼續開展標準化食堂創建和標準化學生宿舍(公寓)創建工作,推動農村學校勞動實踐基地建設,認真執行大宗物資招標采購制度,做好化解辦學風險工作,抓好節能降耗工作,推動學校后勤管理工作不斷改進和優化,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保障服務。

五、以強化隊伍建設為抓手,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攀枝花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基本要求》和《攀枝花市中小學教師“十禁”“十要”》,以“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核心,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準則,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水平為重點,強化師德教育,弘揚高尚師德,力行師德規范。進一步建立健全師德激勵和約束機制,把師德考核結果與教師評優獎懲、評職晉級、年度考核等進行硬掛鉤,實行“一票否決”。繼續開展每兩年一次的“師德標兵”、“德育先進個人”等評選表彰工作,大力宣傳先進個人的優秀事跡,引導廣大教師學習典型,爭當先進,自覺提高職業道德水平。不斷強化“敬業愛生、明禮誠信、平等合作、勤學樂教、廉潔奉獻”的教師職業精神,增強教師事業心和責任感。調動教師自我發展的積極性,引導教師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二)提升隊伍業務素質

按照“面向全員、傾斜農村、側重骨干、強化師德、聚焦教學”的原則,嚴格執行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和幼兒教師五年一周期的全員培訓制度,深入開展教師培訓工作,打造1—3所教師培訓基地學校,注重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提高全區教師整體業務素質。

1、改進優化培訓內容、形式和考評機制。學校管理隊伍培訓內容以學校干部外派掛職學習為抓手,以區內學校管理經驗交流為切入點,圍繞新的辦學理念,打造學校品牌,提高管理能力,不斷深化培訓內容,構建求真務實的學校領導論壇機制,形成一套有效的教育管理干部培訓體系。教師培訓內容要與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教師自身實際以及教育改革發展要求密切結合,圍繞新課程、新技術,科學設置、不斷優化培訓內容。要以教師自主研修和校本培訓為主,集中培訓為輔,構建跟班培訓機制,建立健全中小學教師培訓考評檢測體系,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辦法,使教師培訓成為教師的自覺行為。要將考評檢測的結果作為隊伍評聘職稱、評優選模、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

2、建設教師教育研訓一體化體系。加強教師培訓機構建設,把攀枝花市仁和區教師進修學校建設成為教師技術教育的培訓場所,教育管理隊伍能力提升、教師業務素質提高的服務中心。把仁和區教研室建成研究教材、指導教學、引領課改的教學研究工作室。按照市教師教育研訓一體化建設要求,整合教研、電教與師培資源,加強中小學及幼兒教師培訓體系建設,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載體和平臺,實現教師教育研訓一體化格局。建立名師工作室,組建教師專業發展團隊,形成“市、區、校”上下一體,相互聯動的局面,為教師專業發展搭建平臺。

3、加大培訓項目開發力度。全面實施攀枝花市教師培訓計劃,做好國家、省、市、區教師培訓工作,重點開展管理隊伍培訓、在職教師學歷提高培訓、骨干教師培訓、農村教師培訓、班主任培訓、新教師上崗培訓、音體美教師培訓、薄弱學校教師培訓、幼兒教師培訓、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師培訓等項目。有組織地開展教師職業生涯輔導工作,鼓勵教師自定專業發展規劃,支持教師自主、可持續專業成長。廣泛開展教師技能比武,加強“傳、幫、帶”的工作力度,繼續開展教師“送教下鄉”活動,繼續開展好城區教師支教、城鄉學校干部教師互派交流、城鄉學校牽手和師徒結對等教學幫扶活動。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資源庫建設,把優秀培訓課程、骨干教師講座和課堂教學實錄、精致實用的現代信息技術課件、有效的校本研修課程與教育研究案例等精選入庫,為教師培訓提供資源保障。

 (三)提高教師地位待遇

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仁和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依法認真落實教師各項待遇。完善表彰獎勵機制,按照“多勞多得、優績優酬、以崗定薪、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按高限設置中小學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進一步做好學校及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實施工作。建設一批青年教師、農村教師、支教人員周轉房。

(四)健全教師管理制度

1、吸引優秀人才從事教育工作。認真貫徹執行《教師法》和《教師資格條例》,全面實施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堅決清退不合格人員。堅持缺崗教師面向高校和社會公開招聘、擇優錄用制度,進一步完善教師補充機制和教師引進綠色通道,選拔有志于從事教育事業的優秀人才到中小學從事教育工作。

2、加強學校編制管理。根據中小學校辦學規模的變化,實行人員編制動態管理,按照保證學校發展的基本要求,根據教育層次、地域、教育教學任務、辦學規模調整、小班化教學需要、寄宿制學生人數變化以及教師支教、脫產輪訓等需要,動態調整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及時補充缺編教師。

3、做好崗位管理工作。按照“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任,嚴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則,繼續實行教師聘任制,做好教師崗位管理工作,促進教師資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建立“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教師聘用機制和崗位管理機制。按照有關規定規范聘用程序、聘用期限、續聘和解聘等工作,確保教師聘用和崗位管理工作規范有序進行。

(五)加強骨干隊伍建設

全面實施攀枝花市“123工程”,認真執行“3121計劃”,進一步完善骨干教師選拔、管理、使用制度,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大力開展名校長、名教師和教育專家的培養工作。在“十二五”期間,全區的省、市、區級骨干教師比例保持在24%左右。

六、以促進教育公平為基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實施教育助學工程

落實國家資助政策,進一步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制度,建立完善仁和區學生資助體系。實施免費義務教育,按省、市資助政策規定,不斷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生活補助標準。落實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資助制度。完善助學貸款制度,推進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構建政府牽頭并不斷增加投入和企事業單位、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資金募集體系,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建立全面覆蓋、逐漸增加力度的資助幫扶制度。鼓勵企事業單位、各人民團體和個人出資設立獎學金、助學金。

(二)著力規范辦學行為

堅持“以縣為主,以政府為主,以控制新生班額和盡快解決超大班額為主”的原則,通過采取新建學校、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嚴格執行就近入學、縮小校際之間差距的措施,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著力解決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堅持“以當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的方針,著力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問題。進一步提高特殊教育質量,依法維護適齡殘疾兒童受教育的權益。進一步鞏固治理教育亂收費成果。強力規范中小學招生、辦班行為,杜絕教師違規有償家教現象。進一步做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建好“留守兒童之家”。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教育優先發展

(一)加強黨委政府的領導

區、鄉兩級黨委和政府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充分發揮政府對教育的規劃、指導與協調作用,把教育事業納入區域發展的總體規劃,在政策、資金、物質上給予保證。堅持區委、區政府領導聯系學校制度、定期聽取教育工作匯報制度、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定期研究、解決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確保教育優先發展。

 (二)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選優配強學校黨組織負責人,做好黨員發展工作,全面推進學校黨組織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不斷提高黨建工作水平,為全區教育的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不斷優化領導班子結構,切實提高領導班子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進一步完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擴大選人用人民主,廣開舉賢薦能之路,以委任制、選任制、聘任制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探索中小學校長職級制和任期目標責任制管理;加大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力度,做好優秀年輕干部上掛、下派鍛煉工作,扎實抓好后備干部隊伍建設。

(三)營造教育發展良好氛圍

緊緊圍繞教育改革發展大局,落實教育品牌打造戰略,堅持主動宣傳與正面宣傳為主,建立教育新聞發言人制度,大力宣傳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宣傳教育工作的方針政策、改革思路和重大部署,大力宣傳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舉措、新成就、新經驗,大力宣傳教育系統先進典型,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強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的引導,努力形成黨以重教為本、政以興教為先、民以支教為榮,全社會尊重教師勞動、支持教育事業的良好氛圍,為教育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二、保障經費投入,確保教育持續發展

(一)加大教育經費投入

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提高保障水平。嚴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規規定,年初預算和預算執行中的超收入分配都要體現法定增長要求,保證財政教育撥款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并使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師工資和學生生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確保到2012年實現按可比口徑計算的全區財政性教育支出占全區財政支出的比例達到《四川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所規定的18%的目標,以后年度隨著財力的增長保持持續增長,落實國務院關于“土地出讓金凈收益的10%計提教育資金”的規定,進一步完善仁和區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機制,重點支持義務教育,加大對學前教育、高中教育的投入;完善和規范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教育投入體制。

(二)加強教育經費管理

切實加強教育經費的管理,堅持依法理財。嚴格執行國家財政資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財經紀律,建立并嚴格執行教育財務的預決算制度,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規行為,保障資金安全,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強化教育經費使用的監督和管理,大力推進學校校務公開、財務公開,嚴格執行招投標制度,強化重大建設項目和經費使用全過程審計,確保經費使用規范、安全、有效。完善學校收費管理辦法,規范學校收費行為和資金使用管理,鞏固“四川省義務教育收費示范區”成果。

三、推進依法治教,確保教育健康發展

(一)全面推進依法行政

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認真執行教育局機關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等制度。深化機關作風建設,認真解決影響和制約教育改革發展的機關行政效能問題,努力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機關運行機制,使機關辦事效率明顯提高、工作作風明顯轉變、履職能力明顯增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明顯改進。按時辦結符合條件的審批事項,努力提高辦結率;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推進政務公開,健全機關信息發布制度;強化執行重大決策的督促檢查,形成狠抓落實的良好風氣。

(二)大力推進依法治校

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規定的學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履行教育教學和管理職責。尊重教師權利,加強教師管理。保障學生受教育的權利,對學生實施的獎勵與處分要符合公平、公正原則。健全教育救濟制度。組織實施仁和區教育系統法制宣傳教育第六個五年規劃,不斷提高師生法律素質和公民意識。

(三)加強教育督導工作

繼續加強督政工作,不斷強化政府的教育工作職責,堅持鄉鎮政府、區相關部門教育工作年度目標責任制,保證教育投入的“三個增長”、教育保障的“三個優先”,全力為教育事業新一輪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進一步改進督學工作,積極推行學校發展性督導改革,全面提升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水平,努力實現服務大局、推動發展的教育督導工作目標。

四、強化維穩安全,確保教育和諧發展

(一)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按照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相關要求,努力構建有教育特色的懲防體系。認真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促進教育系統干部廉潔自律、廉潔從政。加大對財務、基建、招生、采購等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環節的監管力度,排查廉政風險,嚴肅查處違紀違規問題。做好教育助學、教育惠民等政策措施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繼續推進廉政文化進校園、進機關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

(二)加強教育行風建設

嚴格執行教育收費政策,加強教育信訪處理工作,做到有舉必查、查實必糾、查實必究。認真實施素質教育、規范辦學行為的政策規定,深入開展教育行風評議,努力形成行風校風建設長效機制。

(三)加強學校安全工作

切實維護教育系統和諧穩定。開展“本質安全學校”創建工作,建設平安校園、文明校園、和諧校園。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幫助師生員工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強化校園網絡管理和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加大安全投入,加快學校安全保衛隊伍規范化建設,把人防、物防、技防有機結合起來,完善學校及周邊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完善學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妥善處置各種安全事故。

(四)加強學校維穩工作

進一步強化維穩風險評估、維穩責任追究等制度,落實維穩工作職責。進一步完善“大調解”工作制度,定期開展穩定形勢研判,認真做好群眾信訪工作,及時化解矛盾和有效解決問題。完善以校方責任險和城鎮職工居民醫療保險為支撐、商業保險為補充的教育風險保障服務體系,維護學校教職工、學生和家長合法權益。切實做好重大節慶、紀念日維護穩定工作,確保教育系統持續穩定。

附件:仁和區“十二五”教育規劃建設項目表

附件:

仁和區“十二五”教育規劃建設項目表

學校名稱

項目名稱

建設性質

建設內容(㎡)

規劃投資(萬元)

預計實施時間(年)

項目類別

市第六中學

市第六中學教學樓

重建

3000

540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太平中小學

太平中小學廁所

重建

80

16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同德中小學

同德中心校學生食堂

重建

1500

270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同德中小學

同德校區共和小學廁所

重建

20

4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同德中小學

同德校區馬踏箐小學廁所

重建

20

4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校區回龍灣小學廁所

重建

20

4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校區猛糧坪小學廁所

重建

20

4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校區民政小學廁所

重建

30

6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校區老村子小學教學綜合樓

重建

140

28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校區麻地小學教學綜合樓

重建

260

52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校區藥山小學廁所

重建

20

4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大河中學

大河中學學生宿舍樓

重建

4000

720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民族中學

民族中學教學樓

重建

3600

648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校區螺海田小學廁所

重建

20

4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西路小學

西路小學辦公樓

重建

1200

216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中壩校區

中壩中心校學生宿舍樓2

重建

600

108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啊喇校區

啊喇中心校學生宿舍樓2

重建

1200

168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太平中小學

太平中小學小學實驗樓

加固

499

40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太平中小學

太平中小學新教學樓

加固

1526

92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校區螺海田小學教學樓

加固

148

12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校區布德小學教學樓

加固

560

34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福田校區

福田中心校新教學樓

加固

1356

81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福田校區

福田中心校學生食堂

加固

350

21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大河中學

大河中學男生公寓

加固

8347

501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大河中學

大河中學女生公寓

加固

12712

763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大河中學

大河中學學生食堂

加固

10920

655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大河中學

大河中學高中部教學樓

加固

16595

996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務本中小學

務本中小學中心校食堂

加固

163

13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務本中小學

務本中小學中心校廁所

加固

87

7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務本中小學

務本中小學中心校辦公樓

加固

578

46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同德中小學

同德中學辦公樓

加固

543

43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同德中小學

同德校區共和小學綜合樓

加固

955

76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同德中小學

同德校區共和小學實驗樓

加固

320

26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同德中小學

同德校區馬踏箐小學教學樓

加固

395

32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新華中學教學樓

加固

985

79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新華中學廁所

加固

99

8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新華中學實驗室

加固

605

48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新華中學學生食堂

加固

512

41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新華中學學生宿舍樓1

加固

1131

90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新華中學學生宿舍樓2

加固

1047

63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中心校廁所

加固

91

7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中心校綜合樓

加固

954

76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中心校教學樓

加固

504

40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校區回龍灣小學教學樓

加固

369

30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校區猛糧坪小學教學樓

加固

565

45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校區民政小學教學樓

加固

460

37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校區農田小學廁所

加固

33

2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校區農田小學教學樓

加固

467

28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布德中小學

布德校區布德小學廁所

加固

48

3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金江中小學

金江中小學廁所

加固

83

7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金江中小學

金江中小學傳達室

加固

35

3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金江中小學

金江中小學洗澡室

加固

158

13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金江中小學

金江中小學中學部教學樓

加固

1574

126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金江中小學

金江中小學小學部綜合樓

加固

1399

112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金江中小學

金江中小學中學部辦公樓

加固

1001

80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金江中小學

金江中小學中學部實驗樓

加固

1230

98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江林小學

江林小學辦公樓

加固

651

52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江林小學

江林小學教學樓

加固

1704

136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江林小學

江林小學體育活動室

加固

506

40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江林小學

江林小學值班室

加固

19

2

2011

校舍安全工程

五十一公里小學

陽光家園教學點

新建

4600

1050

2011

學校基礎建設

民族中學

民族中學學生宿舍

新建

3400

612

2011

學?;A建設

大田鎮中心幼兒園

園舍,儀器設備,戶外活動場地

新建

600

100

2011

學前教育

中壩鄉中心幼兒園

園舍,儀器設備,戶外活動場地

新建

1000

165

2011

學前教育

啊喇中心校

運動場

改擴建

4200

35

2011

運動場建設

總發鄉中心幼兒園

園舍,儀器設備,戶外活動場地

新建

900

147

2012

學前教育

東風小學

運動場

新建

14480

440

2012

運動場建設

五十一小學

運動場

新建

7623

230

2012

運動場建設

金江中小學

金江中小學行政辦公樓

新建

3250

520

2013

學?;A建設

同德鎮中心幼兒園

園舍,儀器設備,戶外活動場地

改擴建

1680

272

2013

學前教育

民族中學

運動場及征地

新建

14040

920

2013

運動場建設

平地中心校

運動場

新建

8300

250

2013

運動場建設

布德中小學

運動場

新建

12342

370

2013

運動場建設

大龍潭中心校

中心校運動場

新建

6930

200

2013

運動場建設

金江中小學

金江中小學科技實驗樓

新建

3499

620

2014

學?;A建設

平地鎮中心校

教師周轉房

新建

640

103

2014

教師周轉房

大龍潭中心校

教師周轉房

新建

544

87.6

2014

教師周轉房

大田中學

教師周轉房

新建

544

87.6

2014

教師周轉房

啊喇鄉中心校

教師周轉房

新建

384

61.6

2014

教師周轉房

中壩鄉中心校

教師周轉房

新建

416

66.4

2014

教師周轉房

布德鎮中心幼兒園

園舍,儀器設備,戶外活動場地

新建

1000

170

2014

學前教育

大河中學

大河中學體育館

新建

7300

3500

2014

運動場建設

大河中學

運動場

新建

3600

144

2014

運動場建設

大田中心校

運動場

新建

3600

108

2014

運動場建設

務本中小學

運動場

新建

7623

230

2014

運動場建設

仁和鎮中心校

仁和鎮中心校蓮花村教學點教學樓

新建

7848

2600

2015

學?;A建設

仁和鎮中心校

仁和鎮中心校蓮花村教學點運動場

新建

8316

250

2015

學?;A建設

務本鄉中小學

教師周轉房

新建

448

72.2

2015

教師周轉房

布德中小學

教師周轉房

新建

768

124.2

2015

教師周轉房

同德中小學

教師周轉房

新建

640

103

2015

教師周轉房

太平中小學

教師周轉房

新建

544

88.6

2015

教師周轉房

前進中心幼兒園

園舍,儀器設備,戶外活動場地

新建

1500

244

2015

學前教育

仁和鎮中心幼兒園

園舍,儀器設備,戶外活動場地

新建

3000

676

2015

學前教育

仁和鎮中心校

運動場

改擴建

7391

220

2015

運動場建設

福田中心校

運動場

改擴建

3600

108

2015

運動場建設

同德中小學

中心校運動場

新建

9653

290

2015

運動場建設

總發中學

運動場及征地費

新建

5044

350

2015

運動場建設

太平中小學

運動場

新建

8316

250

2015

運動場建設

中壩中心校

運動場

新建

4500

135

2015

運動場建設

四十九公里小學

四十九小學校園及運動場地等

新建

14560

4177

2011-2015

學?;A建設

大河中學

大河中學學生宿舍樓

新建

8500

1800

2012-2013

學?;A建設

大河中學

大河中學高三園

新建

6000

1080

2012-2013

學校基礎建設

大河中學

游泳館、射箭場

新建

3000

600

2012-2013

運動場建設

大河中學

文體服務中心

新建

8000

1800

2012-2013

運動場建設

合計

302137

32957.2

 

 

設備設施

學校名稱

項目名稱

建設性質

建設內容(㎡)

規劃投資(萬元)

預計實施時間(年)

項目類別

啊喇中心校

小學科學實驗室

購置

0

6.8

2011

 

啊喇中心校

體育設備

購置

0

0.7

2011

 

啊喇中心校

音樂設備

購置

0

2.4

2011

 

啊喇中心校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3.5

2011

 

啊喇中心校

小學科學設備

購置

0

0.9

2011

 

啊喇中心校

勞技

購置

0

1.8

2011

 

布德中小學

體育設備

購置

0

2.1

2011

 

布德中小學

音樂設備

購置

0

5.7

2011

 

布德中小學

勞技

購置

0

6.7

2011

 

布德中小學

信息技術設備

購置

0

1.6

2011-2012

 

布德中小學

圖書配置

購置

0

9.8

2011

 

布德中小學

理化生實驗儀器設備

購置

0

2.2

2011

 

布德中小學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7

2011

 

布德中小學

小學科學設備

購置

0

0.9

2011

 

大河中學

理化生實驗儀器設備

購置

0

12.5

2011

 

大河中學

體育設備

購置

0

7.9

2011

 

大河中學

音樂設備

購置

0

12.3

2011

 

大河中學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3.5

2011

 

大河中學

勞技

購置

0

33.8

2011

 

大河中學

校園網建設

購置

0

120

2011-2012

 

大河中學

圖書配置

購置

0

35.8

2011

 

大龍潭中心校

體育設備

購置

0

0.7

2011

 

大龍潭中心校

音樂設備

購置

0

2.4

2011

 

大龍潭中心校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3.5

2011

 

大龍潭中心校

小學科學設備

購置

0

0.8

2011

 

大龍潭中心校

勞技

購置

0

1.8

2011

 

大龍潭中心校

信息技術設備

購置

0

1.9

2011-2012

 

大田中心校

體育設備

購置

0

0.7

2011

 

大田中心校

音樂設備

購置

0

2.4

2011

 

大田中心校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3.5

2011

 

大田中心校

小學科學設備

購置

0

0.7

2011

 

大田中心校

勞技

購置

0

1.8

2011

 

大田中心校

信息技術設備

購置

0

3.2

2011-2012

 

大田中學

圖書配置

購置

0

13

2011

 

大田中學

理化生實驗儀器設備

購置

0

2.8

2011

 

大田中學

體育設備

購置

0

2.1

2011

 

大田中學

音樂設備

購置

0

5.4

2011

 

大田中學

勞技

購置

0

6.9

2011

 

東風小學

圖書配置

購置

0

15.4

2011

 

東風小學

體育設備

購置

0

12.5

2011

 

東風小學

美術教室設備

購置

0

2.8

2011

 

東風小學

音樂教室設備

購置

0

6.7

2011

 

東風小學

音樂設備

購置

0

1.6

2011

 

東風小學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22

2011

 

東風小學

信息技術設備

購置

0

51

2011-2012

 

福田中心校

圖書配置

購置

0

3.1

2011

 

福田中心校

體育設備

購置

0

0.7

2011

 

福田中心校

音樂設備

購置

0

2.4

2011

 

福田中心校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3.5

2011

 

福田中心校

小學科學設備

購置

0

0.8

2011

 

福田中心校

勞技

購置

0

1.8

2011

 

六中

圖書配置

購置

0

14.5

2011

 

六中

理化生實驗儀器設備

購置

0

2.7

2011

 

六中

體育設備

購置

0

1.5

2011

 

六中

音樂設備

購置

0

5.4

2011

 

六中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3.5

2011

 

六中

勞技

購置

0

6.9

2011

 

民族中學

圖書配置

購置

0

13.7

2011

 

民族中學

體育設備

購置

0

2.1

2011

 

民族中學

音樂設備

購置

0

5.5

2011

 

民族中學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7.7

2011

 

民族中學

勞技

購置

0

11.3

2011

 

平地中心校

圖書配置

購置

0

2.7

2011

 

平地中心校

體育設備

購置

0

0.7

2011

 

平地中心校

音樂設備

購置

0

2.4

2011

 

平地中心校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3.5

2011

 

平地中心校

小學科學設備

購置

0

0.7

2011

 

平地中心校

勞技

購置

0

1.8

2011

 

前進中心校

圖書配置

購置

0

4

2011

 

前進中心校

體育設備

購置

0

0.7

2011

 

前進中心校

音樂設備

購置

0

2.5

2011

 

前進中心校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3.5

2011

 

前進中心校

小學科學設備

購置

0

0.8

2011

 

前進中心校

勞技

購置

0

1.8

2011

 

前進中心校

信息技術設備

購置

0

3.4

2011-2012

 

仁和鎮中心校

信息技術設備

購置

0

22.4

2011-2012

 

仁和鎮中心校

圖書配置

購置

0

5.2

2011

 

仁和鎮中心校

體育設備

購置

0

0.7

2011

 

仁和鎮中心校

音樂設備

購置

0

2.7

2011

 

仁和鎮中心校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3.5

2011

 

仁和鎮中心校

小學科學設備

購置

0

0.9

2011

 

仁和鎮中心校

勞技

購置

0

1.8

2011

 

四十九小學

圖書配置

購置

0

4.4

2011

 

四十九小學

體育設備

購置

0

0.7

2011

 

四十九小學

音樂設備

購置

0

2.4

2011

 

四十九小學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3.5

2011

 

四十九小學

小學科學設備

購置

0

0.8

2011

 

四十九小學

勞技

購置

0

1.8

2011

 

太平中小學

圖書配置

購置

0

7.6

2011

 

太平中小學

理化生實驗儀器設備

購置

0

2.2

2011

 

太平中小學

體育設備

購置

0

1.4

2011

 

太平中小學

音樂設備

購置

0

3.3

2011

 

太平中小學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7

2011

 

太平中小學

勞技

購置

0

4.9

2011

 

太平中小學

信息技術設備

購置

0

3.2

2011-2012

 

同德中小學

圖書配置

購置

0

8.8

2011

 

同德中小學

理化生實驗儀器設備

購置

0

2.2

2011

 

同德中小學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7

2011

 

同德中小學

體育設備

購置

0

2.7

2011

 

同德中小學

音樂設備

購置

0

4.5

2011

 

同德中小學

小學科學設備

購置

0

0.9

2011

 

同德中小學

勞技

購置

0

6.7

2011

 

五十一小學

圖書配置

購置

0

5.5

2011

 

五十一小學

體育設備

購置

0

0.7

2011

 

五十一小學

美術教室

購置

0

1.5

2011-2012

 

五十一小學

音樂教室

購置

0

2

2011-2012

 

五十一小學

音樂設備

購置

0

1.3

2011

 

五十一小學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3.5

2011

 

五十一小學

小學科學設備

購置

0

0.8

2011

 

五十一小學

勞技

購置

0

1.8

2011

 

五十一小學

信息技術設備

購置

0

3.2

2011-2012

 

務本中小學

圖書配置

購置

0

7

2011

 

務本中小學

物理實驗室

購置

0

6.5

2011

 

務本中小學

生物觀察實驗室

購置

0

7

2011

 

務本中小學

中學實驗室用電腦

購置

0

3.5

2011

 

務本中小學

理化生實驗儀器設備

購置

0

2.2

2011

 

務本中小學

體育設備

購置

0

1.4

2011

 

務本中小學

音樂設備

購置

0

2.1

2011

 

務本中小學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7

2011

 

務本中小學

勞技

購置

0

4.9

2011

 

西路小學

圖書配置

購置

0

5.7

2011

 

西路小學

體育設備

購置

0

1.2

2011

 

西路小學

校園網建設

購置

0

8.3

2011

 

西路小學

音樂設備

購置

0

2.5

2011

 

西路小學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3.5

2011

 

西路小學

小學科學設備

購置

0

1.1

2011

 

西路小學

勞技

購置

0

2.7

2011

 

西路小學

信息技術設備

購置

0

22.3

2011-2012

 

中壩中心校

體育設備

購置

0

0.7

2011

 

中壩中心校

音樂設備

購置

0

2.4

2011

 

中壩中心校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3.5

2011

 

中壩中心校

小學科學設備

購置

0

0.7

2011

 

中壩中心校

勞技

購置

0

1.8

2011

 

總發中心校

體育設備

購置

0

0.7

2011

 

總發中心校

音樂設備

購置

0

2.5

2011

 

總發中心校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3.5

2011

 

總發中心校

小學科學設備

購置

0

0.8

2011

 

總發中心校

勞技

購置

0

1.8

2011

 

總發中學

理化生實驗儀器設備

購置

0

2.2

2011

 

總發中學

體育設備

購置

0

1.4

2011

 

總發中學

音樂設備

購置

0

3.3

2011

 

總發中學

多媒體演播教室設備

購置

0

3.5

2011

 

總發中學

勞技

購置

0

4.9

2011

 

總發中學

信息技術設備

購置

0

2.6

2011-2012

 

總發中學

圖書配置

購置

0

2.7

2011

 

合計

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