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2022年度重點項目名單日前公布,共列項目700個 這份名單傳遞出哪些信號?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2-01-13 來源:四川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2022年剛剛開年,四川在重點項目建設上動作頻頻。1月4日,元旦節后上班第一天,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日前又公布了全省2022年度重點項目名單。名單共列項目700個,其中續建項目454個,計劃2022年開工項目246個。
這份名單傳遞出四川經濟發展哪些信號?
信號① 穩字當頭
抓住700個重點項目,就是抓住全省穩增長的“牛鼻子”
“項目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四川也不例外。”省社科院相關負責人注意到,全省2022年度的700個重點項目是從各地上報項目中梳理出來的,其中一個特點是投資規模較大。
這是鮮明的信號:抓投資穩增長。投資對于四川經濟增長大盤影響究竟幾何?省社科院研究員盛毅透露,多個數據模型顯示,這兩年,投資對于四川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始終在50%以上。
去年底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要從講政治的高度抓好2022年經濟工作,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各方看來,抓好重點項目投資,正是抓住了全省穩增長的“牛鼻子”。
抓項目穩投資,不僅關乎宏觀經濟發展,也關系普通人的衣食冷暖。
還是在去年底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四川明確: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
兩組數據體現抓項目投資與穩增長、“六穩”“六保”之間的關系:每年,四川經濟增長一個百分點,全省將至少新增就業崗位18萬個;作為農業大省,四川有2500余萬農民工,省內就業占六成左右。
信號② 吹沖鋒號
“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要爭先”,奮力實現“開門紅”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我省近年來公布省重點項目名單最早的一次。
項目名單公布早,動手也快。1月4日,四川省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德陽分會場,德陽市宣布集中開工項目63個、總投資412億元;同一天,綿陽59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超280億元……2022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四川各地紛紛舉行開工儀式,這也是過去7年來四川舉行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最早的一次。
“早開工才能早竣工、早投產、早見效。”盛毅說,重點項目的施工前期準備手續流程復雜、工期較長,必須要早行動。特別是推動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早開工、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為項目提前產生效益打下基礎。
不僅是早,還要全程護航。四川省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我省明確,要以“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要爭先”的精氣神抓好項目建設,推動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及早開工、在建項目提速增量,強化要素保障,做好服務工作,凝心聚力把更多“作戰圖”“施工圖”變為“實景圖”,全力以赴實現“開門紅”。要狠抓重點項目推進,實施“一項目一方案一專班”。
在市州,措施正在落地。德陽市明確:用好項目“紅黑榜”和全市重點項目管理辦法,督促主體責任單位履職盡責;在遂寧,當地推出市領導督導牽頭重點項目舉措,明確對重點項目實施“周調度、月通報”……記者初步統計,截至1月10日,全省21個市州層面均已明確今年抓項目促投資的“指揮棒”。
信號③ 賦能未來
新能源和制造業項目數量突出,蘊含著對當下和未來的新布局
謀項目就是謀未來。采訪中,不少專家和業務主管部門負責人表示,重點項目透露了今后四川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根據2020年印發的《四川省重點項目管理辦法》,省重點項目主要包括六類:國家在四川省境內布局的重大項目,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重大項目,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發展重大項目,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重大項目,民生、社會事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重大項目,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符合全省重大戰略實施的其他項目。
那么,這些精挑細選的項目透露出何種布局與用意?先看數量和項目構成——今年,四川新開工的重點項目達246個,超過去年的211個。700個重點項目中,產業項目達327個,數量最多。其中,在建續建能源產業項目44個、制造業項目170個。
“說明投資強度大,而且重點集中在產業領域。”省社科院產業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四川著眼當下和未來的“先手棋”——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于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而清潔能源正是四川在實現“雙碳”目標背景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優勢,加快能源產業項目建設正是題中之義。
例如,四川華電內江白馬2×475兆瓦燃氣輪機創新發展示范項目1號機組項目,被國家能源局列為國家燃氣輪機創新發展示范項目,承載著我國能源領域重大技術裝備燃氣輪機生產重任。
同樣,四川作為西部經濟大省,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推進制造強省建設,也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的必經之路。
“可以說,這些項目既是今年穩增長的抓手,更是未來發展的動能。”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 王成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