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②丨優化“五大區域”創新布局 各區域有這些重點
來源:四川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1-06-24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16日訊(記者李丹張宇攝影報道)16日10時,中共四川省委在成都舉行解讀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發布會邀請四川省委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改革辦常務副主任唐文金,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人才辦主任陳冠松,省發改委副主任楊昕,科技廳廳長劉東從不同側面解讀全會精神。
唐文金介紹,這次全會最重要的一項成果,就是審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決定》把創新發展擺在“兩個大局”和“三個新”的時代背景下來審視謀劃,堅持一頭抓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一頭抓產業技術創新和全社會創新創造,提出一系列重大思路、重點任務和重要舉措。大家普遍感到,《決定》站位高、落點實、力度大、亮點多,必將成為指導和推動我省“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創新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概括起來,這次全會主要有五個方面的重要成果和重大突破。”唐文金說,一是錨定了“四個提升”的目標任務,二是優化了“五大區域”的創新布局,三是強化了“三大環節”的創新鏈條,四是突出了“三大主體”的地位作用,五是構建了“四大領域”的政策體系。
在錨定“四個提升”目標任務方面,全會提出,經過“十四五”時期努力,我省要進一步提升在全國創新版圖中的戰略地位、提升區域綜合創新能力、提升創新體系運行質量和整體效能、提升創新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圍繞這些目標任務,全會還采取定性為主、蘊含定量的方式,對創新發展的核心指標提出了可量化、可考核的具體要求,強調實現“兩個高于”和“一個倍增”的具體目標,即: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增幅、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較“十三五”末實現倍增。
唐文金介紹:“大家普遍感到,這些目標契合了高質量發展要求,充分考慮我省創新發展的基礎條件和迫切需要,既積極有為、催人奮進,又切合實際、務實可行。”
在優化“五大區域”創新布局方面,全會堅持以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引領創新布局,立足各地比較優勢逐一明確了全省五大區域推進創新發展的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
成都平原經濟區重點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和高端現代產業創新,打造成德綿眉樂高新技術產業帶,推動產業鏈價值鏈邁上中高端;
川南經濟區和川東北經濟區重點強化產教融合和技術創新應用,促進資源能源高效開發、產業提檔升級和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
攀西經濟區重點以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為引領,全面提高戰略資源綜合利用科技水平;
川西北生態示范區重點強化綠色發展科技支撐,發展高原特色產業。
在全域布局基礎上,全會突出了成都和綿陽創新引領帶動作用,提出要增強成都創新主干和極核功能,提升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能級,加快構建以成都和綿陽為主引擎、成都都市圈為主承載、其他區域中心城市和節點城市為重要支撐的區域協同創新格局。這些重大部署,有利于各地發揮比較優勢,進一步明確思路和重點,因地制宜探索差異化創新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