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9條產業鏈 相互依托借力融合
來源:四川日報 發布時間:2023-01-11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近日,在第二屆成都都市圈建設論壇上,逾150名嘉賓以“深入推動同城化 加快建設都市圈”為主題,展開一場“學術盛宴”。
論壇現場,成德眉資四市經信部門聯合編制的《成都都市圈重點產業產業鏈全景圖》發布,重點圍繞我省“5+1”工業體系,研究確定重點產業選擇和分工協作格局。
如何發展?
9條產業鏈+“4圖4表”,推動成都都市圈“建圈強鏈”出成果見實效
具體看,《全景圖》以成都為主導,繪制新型顯示、軌道交通、航空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食品(調味品)、醫美服務等6條產業鏈全景圖,分別以德眉資3市為主導,繪制清潔能源裝備、鋰電、醫療器械(口腔醫療)3條產業鏈全景圖,推動構建“相互依托、相互借力、相互融合”的產業鏈條。
圍繞上述9條產業鏈,《全景圖》還分別繪制“4圖”以及領軍人才、產業基金、關鍵平臺、重點配套企業等4張清單表。
“4圖”中,產業發展圖譜主要展示產業鏈構成、各市產業布局重點以及比較優勢;產業發展路徑圖重點明確2025年、2035年產業發展目標和推進產業協同發展的重點舉措;產業發展布局圖按照跨區域“建圈強鏈”要求,明確產業主承載地和協同承載地,并落到“成德、成眉、成資”三大產業帶;鏈主企業布局圖涵蓋了各產業全球、全國和成都都市圈鏈主企業相關信息。
4市經信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產業鏈全景圖為基礎和引領,加快編制成都都市圈制造業協同規劃和實施方案,推動企業供需配套協作,持續引入鏈主企業和關鍵配套企業,聚合產業基金、領軍人才、關鍵平臺等生態要素,全力以赴推動成都都市圈“建圈強鏈”出成果見實效。
位置如何?
屬第二梯隊的特色發展型都市圈,居中西部領先地位
將目光放至全國,成都都市圈發展又如何?“成都都市圈綜合評價結果位居中西部地區領先位置,在城鎮化基礎能力、創新驅動與開放、同城化縱深推進等方面優勢顯著。”隔著屏幕,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城市群與都市圈研究分中心主任、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總體中心主任盧慶強介紹。
當天發布的《現代化成都都市圈發展指數》,由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和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編制,選取了全國9個發展領先、地位突出的頭部都市圈開展指數測算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九個都市圈的綜合得分從高到低可分為三檔,上海大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屬于全能綜合型都市圈,發展較為均衡,處于發展成熟并邁向更大區域協同的階段;成都都市圈建設進展顯著,屬于第二發展梯隊的特色發展型都市圈,居中西部領先地位,優勢領域具備較強競爭力。
以城鎮化基礎能力為例,《發展指數》顯示,2021年成都都市圈GDP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GDP占全省的比重為46.4%,比上年提升0.4%,成都都市圈城鎮化發展潛力巨大。成德眉資4市共同推動生活同城、資源共享,多項政務服務跨城通辦高效落實,加速推進公服資源跨市配置和統籌。
延伸閱讀
成都都市圈建設“成績單”
2020年1月16日,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推進會召開,明確把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作為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支撐性工程。
近3年時間內,成德眉資4市細化分解、持續推動《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重點任務轉化落地,同城化進程不斷提速,現代都市圈建設成效初顯。
交通方面,2020年以來,市域鐵路成資S3線、成眉S5線相繼開工建設;打通“斷頭路”10條;成渝高鐵完成提質改造,成綿樂等鐵路實現公交化運營。目前成都都市圈日開行動車134對、日均客流2.3萬人次,分別是公交化運行前的3.3倍和2.1倍。
產業方面,截至2022年,共有1490家企業開展跨市域產業協作、較2020年增長48%。通過創新平臺共建共享,都市圈內有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也由2019年的4463家,增至2021年的8360家。
公共服務同城化發展方面,4市結對學校增至254對,成都優質網校資源已覆蓋德眉資3市;都市圈內25家三甲醫院已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在全國率先出臺住房公積金同城化貸款異地使用政策,并實現異地辦理公積金組合貸款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