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城市長”的招商引資10條鐵律!
來源:tcj 發布時間:2019-10-08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耿彥波在擔任大同市長、太原市長期間,多次受到輿論高度關注,被稱為“造城市長”,也被許多人認為是李達康在現實中的原型。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發表過關于招商引資的重要見解。為此,我們將耿彥波關于招商的重要觀點進行整理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1、如何激活招商引資的能動力量?
加快富民強市的步伐,必須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敞開引進外來先進思想的同化和滲透,引進外來人才的挑戰和競爭,引進外來生產要素的聚集和活力,不斷把改革開放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全力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發展是第一要務,招商引資是第一要事。政府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招商引資是第一政績”的理念,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明確“一把手”在招商引資中的“第一責任”,以“第一責任”形成“第一政績”,以“第一政績”衡量“第一能力”。解放思想是招商引資、對外開放的“頭道工序”。要通過思想大解放,在全市上下形成一股沖擊波,沖破養尊處優、懶惰疲沓、不思進取、看攤守業的思想意識,強化有大追求、干大事業、謀大發展的勇氣和魄力;沖破“唯上”、“唯書”,怕失誤而不怕喪失機遇、怕負責任而不怕發展慢的精神狀態,倡導快人一拍掌握主動,先人一步贏得先機,敢為天下先,敢吃第一個螃蟹的拼搏精神,讓思想之花迸發,讓創新精神涌流,讓創業熱情激蕩,讓招商碩果累累。招商引資要堅持依托北京發展我市的戰略思想,在環渤海經濟圈中找機會、下重力。推進經濟、科技、文化、教育、衛生等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把北京與大同長期形成的地緣優勢、人文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科技進步優勢、人才交流優勢、資源共享優勢。鼓勵和選拔優秀干部投身招商引資第一線,瞄準大集團、大企業,蹲點招商、上門招商、跟蹤招商、情感招商,確實提高招商引資的有效性、務實性和創造性。
2、強化企業在招商引資中的主體作用
充分發揮大同中小企業的能量,更高水平地“引進來”,更大步伐地“走出去”,在開放中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打造“為大同喝彩”的團隊精神。要創造民營經濟大發展的環境和政策,支持、鼓勵和幫助民營經濟做大做強。大同是中國的大同,更是大同人的大同。大同的發展離不開大同人的創造和智慧。政府熱切希望那些有能力、有實力、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走先一步、率先發展致富的大同人,那些大同杰出的優秀兒女,懷著熱愛大同、發展大同、報效大同的滿腔熱情,回到家鄉來,回到養育自己的土地上,投資創業,為建設美好大同貢獻自己的力量。老板不在大小,能回大同就行;投資不分多少,錢花在大同就行。家鄉是投資熱土,家鄉能成就輝煌。謀利應謀大同利,求名當求萬世名。
3、著力打造招商引資的大環境
市場經濟就是環境經濟,招商引資的優勢就是環境優勢。當今區域競爭已經從比區位、比資源向比環境、比服務轉變。要在政府機關和全市上下形成這樣一種共識,不抓軟環境就是失職,抓不好軟環境就是不稱職;誰損壞大同的形象,誰破壞大同的軟環境,誰就是和全市人民過不去。要下大力、出狠招,建立嚴厲的問責制度、嚴格的限時辦結制度、嚴肅的服務承諾制度,努力將大同打造成創業最寬松、辦事最快捷、社會最文明、服務最優良,低交易成本、低生產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會成本的“四最四低”地區,吸引更多的投資落地大同,開花結果。以奧運圣火傳遞大同為契機,大力弘揚“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推進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樹立開放大同、文明大同的時代風貌。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大同命運的根本所在,招商引資是加速發展、奮力崛起的必由之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與時俱進;只有改革開放,才能富民強市;只有招商引資,才能成就偉業。
4、為什么招不到商?
為什么不招商引資,因為城市面貌落后,產業單一,不是你想招商就可以招到的。
“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招商引資是靠園區平臺集聚的優勢引來的,不是口號喊出來的。我們幾十年招商引資沒有大突破,一個根本原因就在于平臺空間狹小,一個僅6平方公里的開發區也沒有形成富集生產要素的優勢。我們按照空間集中開發、資源集約利用、產業集群發展、服務集聚配套的原則,規劃、建設了裝備制造、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循環經濟、冶金管材等園區,為招商打基礎,為轉型筑平臺,為未來謀發展。
5、招商引資加減乘除法
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加法”,瞄準世界產業技術發展前沿,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加大對人力資本的可持續投入,傾力支持創新型企業發展。抓好富士康手機制造和維保、太重風電裝備、江鈴重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太鋼碳纖維T800、納克潤滑油、陽煤化工等一批高端制造業項目;抓好華潤萬象城、歐亞錦繡、萬達綜合體、遠大購物廣場、傳化物流等一批現代服務業項目;圍繞低碳發展為主題的太原論壇等,打造國際化會展平臺,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可持續發展。
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減法”,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落實好中央和省出臺的企業減負松綁政策措施,為企業降低稅費、財務、物流、人工、制度性交易等成本,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優化煤焦冶電等傳統產業,促進經濟持續增長。
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乘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雙創”和“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發揮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以“乘數因子”,創造新產業“幾何式增長”。
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除法”,有效化解過剩產能,化解房地產庫存,清理“僵尸企業”,促進產業優化重組,提升要素投入的綜合效率,清除經濟發展路上的“攔路虎”。不斷破解制約發展的一切束縛,激發全社會的創造力,讓新動能茁壯成長,傳統動能煥發生機。
6、必須快人一步,取得招商引資主動權!
太原之所以能創造出領跑全省經濟的速度,離不開敢于“率先”的勇氣和擔當。提到“率先”二字,要切實擔得起這兩個字,太原還需更大的努力。以GDP的占比排出的省會城市首位度排行來看,太原21%,全國居后,在中部六省更是墊底。因此,要再創經濟發展的“太原速度”,提升首位度是必須要過的一道坎。
我們要以改革的先人一招實現發展的快人一步。要創造轉型綜改的太原速度,創造一流工作效率和一流的服務,這樣我們才能在競爭大潮中,特別在招商引資中取得主動權。
7、如何強力推進招商項目落地?
有關部門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項目的重要性,各盡其責,強力推進項目建設進程。市里要組成專門的領導組,落實好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建立項目通報制度,協調解決項目涉及的問題,高效快速對接辦理。規劃、環保、國土、超高壓等部門要抓緊推進可研、設計、路線規劃等各項前期工作,盡快形成方案,盡快啟動建設,全力支持項目做大做強。
8、招商引資,政府應堅持的3大原則!
第一是實現政府效能的最大化,建設高效能政府。減少各種迎來送往,減少不必要的干擾。第二是實現工作機制的最優化,形成抓落實機制。政府工作第一是落實,第二是落實,第三還是落實。通過減少會議,減少應付,減少應酬,集中精力來抓落實。政府的工作需要說到,你不說到人家不知道,但更需要做到,就是說到了你做到了沒有、實現了沒有、完成了沒有。第三是實現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創造節約型政府。政府和企業一樣,應該計算投入和產出。政府工作最可怕的是不算經濟賬,政府空轉,時間空耗,財力空投。我們有些工作是煞有介事,比如說過去的一些招商引資活動,組織的是人山人海,每次還要爭取前幾名,一簽單就是幾百億,甚至是上千億,到最后還不是雷聲大雨點小,而是雷聲大雨點無。所以說政府的工作不能看起來好像還有那么一回事,實際上啥也沒有。那么我們開會是為什么?開會是干什么?開了會有什么效果?政府投入了有沒有產出?我們常常是投入了以后產出不是零,是負數。
9、為什么一定要搞好城市建設?
我們搞建設,是建百年工程、千秋大業,還是今天建起來明天就后悔的工程?城市建設一定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我們的城市應該是加法,而不是減法。我們今天的建設和創造,是明天的財富,這樣的城市才是有希望的。我么常常是這樣,今天的決策看起來就不怎么正確,明天更是錯誤的,后天就是糟粕,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的城市存在這么大量拆遷的原因。拆遷是為什么?拆遷是為了糾正錯誤,就是我們犯的錯誤太多了,所以我們必須糾正,那么糾正錯誤是要花代價的。其實在城市建設中,哪一個城市的市長都不愿意拆遷,拆遷是大家看不到的,而且拆遷的損失是無形的損失,只有建起來,老百姓才能看到成果,但是我們好多城市不拆能行嗎?帶著這個問題,我去歐洲巴黎、慕尼黑等城市進行調研考察,我就問他們如何進行城市的拆遷?他們說,我們的城市建設執行的是300年前的規劃,從來沒有拆遷。
看了歐洲以后,我就總結了這么幾句話:
第一句話,規劃就是財富。因為有了好的規劃,又能實現好的規劃就是一筆財富。可以說我們大同違反規劃的建筑比比皆是,本身我們的道路是40年的道路,本身我們不應該有拆遷,規劃是控制未來的,我們卻恰恰缺少這些規劃。修40年前的路,全部拆遷費就要4個億,這就是說我們修一條路幾個億,而拆遷的成本遠遠大于修路的成本,所以規劃就是財富,所以規劃是最大的隱形財富,規劃一個城市不敗的基礎。
第二句話,歷史就是永恒。歐洲的城市為什么那么好?因為古老的城市就是永恒的城市。我們如果能夠保存了大同從北魏398年以來的都城風貌,那么大同現在就會是國際上的大都市。如果當時北京城按照梁思成老先生的規劃,新舊分開,保護老城,保護北京的老城墻,因為那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從元朝開始一直到清朝都定都在北京,城墻沒有遭到破壞。中國的歷史所以沒有積淀,和歷史上一次次農民起義的巨大破壞有關系,農民起義軍進城后的多半都是毀城。正如魯迅先生所言,先一把火燒掉,然后再建新的。幸運的是,滿人進入北京城后,全盤保留了北京城,明代的城市保存完好,被譽為“三代都城”。如果北京城能夠留下來,那么北京城養活中國13億人中1億人是沒有問題的。歷史是永恒的,一個永恒的城市一定是有歷史的城市。
第三句話,文化就是靈魂。沒有文化的城市是沒有底氣的,我們到了很多新興城市感到這些城市多半沒有文化。十年文化看深圳,百年文化看上海,千年文化文化看北京,三千年文化看河南,五千年文化看山西。中國的城市都是有歷史的,但是大多數城市都沒有遺產傳承下來,沒有證據能夠說明自己歷史的古老。所以,沒有文化的城市是沒有底氣的,文化就是靈魂。
第四句話,人本就是根本。歐洲的城市把“以人為本”的觀念滲透到了城市建設的每一個角落里,跟我們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歐洲城市建設的街道駕馭、公園建設、公共設施等都非常人性化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到了歐洲的城市會感到非常的舒服、非常地舒心的原因。
第五句話,管理是水平。我們大規模的城市運動就是在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大家感到我們的城市從外面來看沒有一點差別,我們的上海、北京都是如此,和歐洲城市存在很大的差別。但是如果培養一個城市的精神,培養一個城市的文明,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歐洲有句話說得好:培養一個暴發戶一兩年就可以了,而培養貴族精神、貴族文化卻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歐洲的文明、文化、儒雅非常了不得,季羨林老先生在《歐洲十年》中寫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二戰后期,柏林被盟軍包圍,被斷水、斷電,柏林的冬天非常寒冷,不亞于中國寒冷的北方。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只能上山砍木頭取暖過冬。當時的政府定了一條,就是讓護林人上山在能砍的樹上做了標記,只有瀕臨死亡的老樹是可以砍的,小樹和健壯的樹是不能砍的。這個國家是即將滅亡的國家,這個政府是即將不復存在的政府,市民普遍存在恐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做了標記的樹被砍伐以外,沒有一個人去砍伐沒有標記的樹!德國人的文明、守規則真是讓人震撼!這就是為什么德國摔倒幾次又很快站起來幾次的原因,這個偉大民族的背后就是偉大的文化。所以,歐洲的文明能夠傳承下來是有其中的原因的。
不留遺憾規劃的最大一個要素就是把規劃層面做好,我們很多領導經常認為,規劃不就是一個圈嗎,規劃沒有意義,還是趕快做點有實際意義的事情吧。其實規劃是個系統,規劃是個高度,規劃是個未來,我們規劃好了怎么會犯錯呢?那么在規劃中怎么來把握規劃呢?我的體會是最重要的把規劃做好,把規劃把牢。
10、經濟發展必須堅持“園區帶動戰略”!
園區帶動戰略。在經濟發展中對我們產生重大影響的就是園區帶動戰略。現代經濟競爭的實質就是區域生產要素富積成果的競爭,在區域內生產要素聚積的越多,你的競爭力就越強,發展機會就越多,所以誰能率先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誰就能搶得發展的先機,誰沒有這樣的發展創業的環境誰就會被遺忘在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