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鄉村振興局 對市政協十屆一次會議第82號提案答復的函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2-07-11     來源:市委目標績效辦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XXX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我市二半山區脫貧村鄉村振興工作的建議》(第82號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實事求是,遵循鄉村建設規律,把科學規劃與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政策支持、市場監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引導、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因地制宜,規劃與設計既要符合當地自然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產業特點、歷史文化傳統等要素,又能承載現代生活需要,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實現生態空間、生產空間和生活空間的動態平衡與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一)規范有序推進全市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我市分別于2019年、2020年,先后開展了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通過撤銷合并鄉鎮(街道)、村(社區),實現了面積擴大、人口增加、資源整合、要素聚集、結構優化的目標,圓滿完成建制調整改革各項工作。

  2019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后,全市鄉鎮(街道)由原來的60個,減少為49個,減少11個,減幅18%;鄉鎮、街道平均面積分別為193.8和6.7平方公里,比調整前增加15%和42%;平均人口分別是1.9和4.7萬人,比調整前增加19%和42%;5萬人以上的鄉鎮(街道)由4個增加到8個。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全市村(社區)由原來的482個,減少為334個,減少148個,減幅31%;脫貧村由原來的70個,減少為58個,減少12個,減幅17%;村平均面積32平方公里、人口2334人,增幅均為52%;社區平均面積2.8平方公里,人口6602人,增幅均為28%。

  我市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近、優勢互補、有機融合的原則,進一步調優了產業布局。根據便民服務不減、公共服務設施不減、基礎設施投入不減的原則,各縣(區)對鄉鎮(街道)、村(社區)進行拆并重組,優化服務半徑,推動公共服務配置更加均衡、運轉更加順暢。

  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前半篇”文章,我市已圓滿完成改革任務。目前,按照省委要求,正在開展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全市上下立足改革實際積極推動改革成果轉化為發展紅利,讓基層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二)高質量做好全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我市正在開展以片區為單元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的工作,第一批次6個鄉鎮級片區(包括東區銀江城鄉一體融合發展片區、仁和區金沙江農文旅融合發展片區和寶鼎工礦轉型發展片區、米易縣南部農文旅融合發展片區、鹽邊縣雅礱灣釩鈦產業融合發展片區和紅格溫泉運動康養產業片區)已形成階段規劃成果,完成了市級審查,第二批次8個鄉鎮級片區正在開展編制資金籌措、編制隊伍確定等前期工作。東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等8個村級片區規劃正在按需編制,同步推進。

  規劃本著尊重鄉村空間結構,優化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原則,優化片區國土空間布局、生產力布局、基礎設施布局、公共服務設施布局,以及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發展布局,充分考慮自然資源稟賦、經濟地理格局和歷史人文背景等條件,綜合片區人口、土地、產業等各類關鍵因素,合理確定片區發展方向和功能定位,推動各片區優勢互補、彰顯特色,推動片區一體化、差異化發展。

  二、關于“重視農村教育”的建議

  (一)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服務鄉村振興。

  1.開設涉農專業,積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我市中等業學校積極開設涉農相關專業,其中攀枝花市經貿旅游學校開設作物生產技術專業,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學校開設園林技術專業,華森職業技術學校開設作物生產技術專業、農機設備應用與維修專業,助推我市區域農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

  2.實施民族地區免費教育政策,穩固鄉村振興人才支撐。我市面向民族地區的4個少數民族鄉鎮、44個少數民族村(社區)、43個少數民族組戶籍的學生以及其他農村戶籍的少數民族學生,實施攀枝花市中等職業學校免費教育政策,為學制為三年的農村戶籍學生免除學費,補助生活費2年,免住宿、書本等雜費補助2年。

  3.增強貧困學生的內生動力,確保鄉村教育振興取得實效。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筑牢人才保障。我市中職學校積極承擔涉農專業類職業技能培訓,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具備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資質,為鄉村振興提供技術人才培養支撐。加強升學就業指導,服務區域發展。中職學校高度重視農村戶籍學生的就業與升學發展前景,針對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中的農村戶籍學生加強升學就業指導服務,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人才。

  (二)搭建就業平臺,實施技能培訓,助推農民工就業創業穩中有升。

  我市始終將促進農民工就業作為落實“穩就業”、“保就業”任務中的重中之重,建立了162家重點用工企業臺賬,定期開展“一對一”用工需求調查,依托四川e就業、四川農民工服務平臺、攀枝花就業網、攀西人才網以及攀枝花公共招聘網等線上平臺多渠道推送企業用工信息。運用農村勞動力調查數據,安排基層勞動保障協理員對有就業需求的農民工逐戶逐人上門開展人崗對接服務,精準幫扶農民工轉移就業。今年以來,相繼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直播帶崗”等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全市累計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會18場次,提供就業崗位8422個,其中針對農民工招聘會2場次,提供崗位860個。截至目前,全市轉移就業農民工約7.6萬人,人數較2021年底增長約7%。同時,推進“返鄉下鄉創業人員”融資服務專項行動,為返鄉創業或農村自主創業人員第一時間提供融資服務和創業幫扶。今年以來,全市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4億元,其中,向720名返鄉創業農民工及農村自主創業人員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1億元,帶動就業3312人。

  近年來,抓住“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的契機,著眼于生活、就業和創業等不同層次的需求,將農民工納入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持續提供多種類別的勞務品牌培訓和返鄉創業培訓。圍繞就業市場需求,進一步拓展免費培訓項目種類,在原有焊工、電工等工業技能和家政、廚師等服務業技能培訓的基礎上,改進和優化勞務品牌培訓工種類別,增加農業技術員、農藝工等40余個涉農工種,并將梨樹栽培、番木瓜栽培等30余個專項職業能力納入補貼性技能培訓范圍。2016年—2021年,全市共開設免費勞務品牌培訓班416期,累計培訓農民工超過1.2萬人次。今年計劃開展農民工勞務品牌培訓3000人次,返鄉創業培訓1000人次,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三、關于“發展互聯網+生態農業”的建議

  (一)因地制宜發展電子商務新興業態,積極構建鄉村現代流通體系。

  1.開展“數商興農”行動。結合我市產業特色,培育壯大地方特色電商主體,帶動特色產業創新升級,推動電商平臺基地與當地政府、農產品企業在產銷對接、品牌創建推介等方面深入合作,以本地生鮮特色水果為支點,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為儲備資源,并依托本地資源輻射周邊,積極推動“三個圈層”協同發展,擦亮本地電商品牌,大力發展一批本地電商龍頭企業。持續推進可電商化的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打造農產品電商優質品牌,發展訂單農業,促進農產品品牌建設與地方民俗、旅游等資源創新融合,豐富鄉村業態。

  2.發展新型業態。中國推介攀枝花直播基地、陽光米易電商產業(直播)基地相繼在我市落地揭牌,培養農特產品村播達人通過構建“直播+電商+網紅帶貨”的新業務模式,進一步助推我市芒果、枇杷、櫻桃、西瓜等特色農產品線上銷售。開展優質帶貨主播與特色產品常態化對接,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精準對接與服務。

  3.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繼續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推動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統籌電商、郵政、快遞、交通運輸等企業農村網絡資源,切實解決邊遠山區“快遞進村”難題,目前我市230個建制村全部實現快遞通達,覆蓋率100%。

  4.發揮資源優勢推進“攀果”出攀。推進“加快打造攀果品牌,擴大芒果銷售渠道”工作,通過2021“味美四川”川派餐飲匯、時令節氣飲食文化節等活動,展示推廣“攀果”品牌。舉辦第二屆攀枝花-京東電商芒果直播節、以網絡平臺為抓手,將攀枝花特色農產品打造成全網“爆品”,形成區域標桿品牌,增加果農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二)扎實抓好就業增收工作。

  1.抓好資金項目監管。2022年,全市已到位各級銜接資金20090萬元,已安排資金18186萬元,已安排項目129個,其中產業類項目69個9211萬元。加強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監督管理,組建銜接資金項目協同監管小組,聯合開展監督檢查。

  2.抓好產業促增收。與市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合作,組織縣(區)安排銜接資金290余萬元,在中高山大力推廣發展魔芋產業,替補核桃產業效益下降導致的中高山脫貧群眾收入降低缺口。安排市農林科學院銜接資金100萬元,用于支持研究特色水果和蔬菜種業及農產品采后處理技術創新,推動打造我市特色農業“一品牌、兩中心”。持續落實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政策,鼓勵支持脫貧人口發展到戶產業,今年新增脫貧人口小額貸款67筆234萬元,目前貸款余額2542萬元。

  3.抓好村集體經濟發展。市委組織部牽頭,啟動村級集體經濟重點攻堅行動,大力實施消薄、提質、評估“三大計劃”,針對全市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不足萬元的48個集體經濟薄弱村,謀劃提出“六個一”幫扶措施,組織35名市級領導干部“一對一”結對聯系薄弱村;整合中省、市級財政集體經濟扶持資金2300萬元,專項扶持37個村發展集體經濟。

  4.抓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出臺過渡期就業幫扶政策文件,全面落實就業幫扶政策措施,摸排掌握因疫無法外出務工人員信息,加大崗位推送力度,持續扶持幫扶車間、幫扶基地發展,做好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和管理,著重提升就地就近就業比重,實現有勞動力的脫貧家庭至少一人就業。今年新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1830個,目前在崗2289人,其中脫貧勞動力1244人。目前全市1.47萬名脫貧人口(含監測對象)實現就業,其中縣內就業占比47.5%。創業擔保貸款扶持脫貧人口創業16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84萬元。

  感謝您對鄉村振興工作的關注和支持,并歡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寶貴意見。

  攀枝花市鄉村振興局

  2022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