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對市政協十屆一次會議第45號提案答復的函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2-06-30     來源:市委目標績效辦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XX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打造攀木飛地園區 促進“三個圈層”聯動發展的建議》(第45號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木里縣產業發展、留存電量情況

  木里縣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6.58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支出達26.6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07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97元。

  (一)重點產業情況。

  1.水電開發情況。全縣“一江三河”國家開發和州縣出讓開發權的大中小水電站共76座,電站總裝機約1687.04萬千瓦。其中:建成水電站20座,裝機容量1228.4萬千瓦;在建水電站3座,裝機容量132.7萬千瓦;核準待建水電站2座,裝機容量200.8萬千瓦。

  2.光伏開發情況。木里縣共計146萬千瓦光伏項目納入涼山州光伏基地規劃。

  (二)重點礦產資源開發情況。

  梭羅溝礦區金礦累計查明金礦石量1648.1萬噸。由四川容大黃金股份有限公司開發,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23億元、凈利潤約1.55億元。

  (三)留存電量情況。

  “十三五”期間,木里縣按四川省有關政策富余留存電量約為25億千瓦時/年,綜合電價水平約0.3535元/千瓦時(數據來源于涼山州“十四五”能源規劃),平均到戶價格約0.42元/千瓦時。2021年,僅四川容大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享受留存電量政策,享受額度約2600萬千瓦時。

  二、省內相關飛地園區的發展的情況

  從2008年開始,四川省陸續合作建成了成阿、德阿、甘眉、成甘等4個藏區飛地工業園,藏區飛地園區承擔著災后重建、異地共建、吸引產業轉移、支撐藏區工業經濟發展(目前兩州已形成的飛地園區對GDP增速貢獻均在10個百分點左右)等重大戰略任務。通過10多年的發展,成阿、德阿、甘眉、成甘等飛地工業園在組織領導、利益分配、園區建設、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等諸多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

  

2020年藏區飛地產業園區主要指標情況表

  

指標

  

成阿園區

  

甘眉園區

  

德阿園區

  

成甘園區

  

 

  規劃面積(平方公里)

  

10

  

31.2

  

20

  

10

  

 

  截至目前落戶企業(戶)

  

302

  

108

  

30

  

5

  

規模以上企業(戶)

  

56

  

43

  

12

  

1

  

實現總產值(億元)

  

93.48

  

256

  

16.5

  

-

  

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35.06

  

41.8

  

6.5

  

34.4(總)

  

入庫稅金(億元)

  

3.3

  

6.3

  

1

  

-

  

封閉運行期(年)

  

5

  

5

  

5

  

-

  

利益分配模式

  

投入比(藏區在后)

  

6:4

  

5.5:4.5

  

6:4

  

10:0

  

收益分配比(藏區在后)

  

4:6

  

5:5

  

4:6

  

4:6

  

 

  各藏區飛地園區在組織領導、招商引資、政策效應疊加及利益分配模式上基本一致。組織領導模式上,合作共建的“飛地經濟”工業園,由合作共建雙方共同派駐人員組成黨工委和管委會,工業園區在黨工委和管委會的領導下開展工作,黨工委、管委會班子成員由合作共建雙方兩地交叉配備,主要領導由熟悉當地經濟和政策的“飛入地”方人員擔任。派駐人員的工資福利和各項待遇由原單位解決。招商引資模式上,園區管委會均成立了專門的投融資機構,負責融資、招商引資、征地拆遷等工作,出資比例和收益分配由合作共建雙方協商決定,面向全國全世界優秀企業招商。政策效應疊加上,飛地園區的優勢之一在于可以享受飛入地與飛出地兩地的優惠政策,飛入地可以利用國家、省支持政策進行平移,主要是用地指標平移、留存電量使用、鋰礦資源保障、藏區專項項目資金支持、IPO綠色通道等。飛出地可以充分經濟優勢、人才科技資源、廣闊的市場、便利且發達的交通區位優勢,幫助特色產品銷往園區、銷往內地,做強工業經濟。利益分配模式上,由于“飛地經濟工業園”主要是為了拉動“飛入地”的經濟增長,所以一般是“飛入地”少投入、多收益,“飛出地”多投入、少收益。

  三、攀枝花發展“飛地經濟”的優勢與劣勢

  借鑒阿壩、甘孜兩地發展“飛地經濟”的經驗,我市無論在“飛入”還是“飛出”上,都有較大優勢,但也存在不可忽視的短板。

  (一)我市發展“飛地經濟”的優勢。

  

資源能源儲量大。攀枝花區域資源十分豐富,尤其以礦產、光熱、水能三大資源最為富集,釩鈦磁鐵礦儲量享譽海內外,其中釩保有儲量占全國的63%,居世界第3;鈦保有儲量占全國的93%,居世界第1。據2021年普查數據,全市風能資源技術開發量約為250萬千瓦,光伏資源技術開發量約為680萬千瓦,其中十四五具備開發條件的集中式光伏資源421萬千瓦。阿壩就是憑借豐富的鋰礦資源和制定的“原礦不出州”和“資源跟著產業走”政策,即鋰礦僅可在州內或飛地園區內提煉加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

  支持政策較多。我市被全域納入攀西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依托這一國家級平臺,我市可在財稅、供地用地、直購電、資源配置管理、生態補償“五大領域”政策先行先試。我市享受全省水電消納產業示范區政策,但這一政策將于2022年底到期、且未對飛地園區做出明確規定,需持續爭取、跟進。此外,我市仁和區享受少數民族待遇縣財稅優惠政策,省政府不參與地方部分增值稅分享。

  產業基礎較好。經過50多年開發建設,我市綜合實力和區域影響力不斷提升,積累了比較雄厚的工業基礎,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區域領先。特別是已形成年產1億噸釩鈦磁鐵礦原礦、3500萬噸鐵精礦、600萬噸鋼、500萬噸鈦精礦、150萬噸機械制造、53萬噸鈦白粉、6萬噸釩制品、2萬噸海綿鈦、1萬噸鈦錠、0.4萬噸鈦材的生產能力,成為國內第一、世界第二的釩制品生產基地和國內最大、全球重要的全流程鈦工業基地。

  (二)我市發展“飛地經濟”的劣勢。 

  交通瓶頸依然存在。盡管我市交通瓶頸即將突破,特別是成昆擴能建成通車后我市到省會成都的時間距離將縮短至4小時左右,但和成都平原城市相比,我市交通工具選擇較單一、時間距離依然較長、成本較高。

  “卡脖子”技術尚未突破。盡管近年來我市狠抓科技攻關,釩鈦綜合利用率顯著提高,但釩鈦科技創新領域依然有諸多“卡脖子”問題,我市尚未擺脫賣原材料和初加工產品的弱勢地位。新能源、新材料科技創新尚未見到實效。

  財政預算較為困難。建設飛地園區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而我市“小財政”,轉移支付規模小、隱性債務和棚改債務壓力大、國有企業負債率高,面臨財政收支缺口大的問題。

  要素保障不足。我市遠離省會城市,對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強;盡管還有工業用地指標,但我市土地資源量較少,用地緊張局面仍然存在;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較滯后。    四、建設攀枝花木里“飛地經濟”的分析

  我省現有的四個“飛地園區”都屬于“精準扶貧型”園區。攀枝花有別于甘孜州和阿壩州,不具有民族地區精準扶貧的條件,攀枝花還是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建設攀枝花木里飛地園區條件還不成熟。

  一是木里縣在藏區留存電量電價方面沒有優勢。據了解,木里縣全部藏區留存電量指標分配全部交由涼山州經濟信息化局牽頭在全州統一分配,主要用于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電價支持和對州內重點建設項目的電價支持。木里縣無相關分配權限。若建設攀木飛地園區,攀枝花幾乎不能分享木里縣藏區留存電量電價政策,或者只能按涼山州招商引資政策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在全州內統籌分享藏區留存電量電價政策。

  二是攀枝花木里產業不協同。據了解,木里縣主要產業為水電開發和金礦開采。水電資源主要由雅礱江公司開發(5座水電站裝機共1276萬千瓦),所發電量全部外送,幾乎無工業基礎。木里縣土地面積大,可利用面積小。交通不便,無高速公路和鐵路。

  三是攀枝花木里產業園區暫不具備省級園區建設標準和要求。根據《四川省省級開發區設立、擴區和調位管理辦法》規定,省級開發區須經省政府批準設立,每個縣(區)的省級開發區及其管理機構原則上不超過1家、區塊數不超過3塊,面積不超過10平方千米,且工業營業收入應占所在縣(區)工業營業收入的40%以上。若申請擴區的,開發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需在申報前3年均高于全省省級開發區平均水平,且擬擴區的區域原則上應控制在發展方向區內,與開發區原核準區域集中連片,擴區面積原則上不超過10平方千米。

  按現行政策,省級開發區的設立與國家級開發區目錄調整工作同步開展。截至目前,國家僅公布2006年、2018年兩個版本的開發區目錄,新一輪開發區目錄調整工作國家也尚未啟動,設立省級開發區的政策窗口期尚不明確。

  五、攀枝花發展“飛地經濟”重點產業方向

  (一)新能源產業。借助國家實施“3060”雙碳戰略契機,新能源產業前景非常光明,是真正的新興產業、藍海產業、強國產業和未來產業。攀枝花發展新能源產業具有得天獨厚優勢,我市稀貴金屬、水風光電等資源能源豐富,非常適合發展氫能、釩電池產業,現在急需加強技術攻關,解決“卡脖子”問題。新能源產業適合發展“飛入”園區,將研發放在上海、成都等經濟發達城市,成果轉化和生產放在攀枝花。

  (二)氫能。氫能產業是構建低碳清潔能源體系、應對環境挑戰、推動能源革命、保證能源安全的戰略產業,其地位已經得到各國政府、各大能源企業的普遍認同。根據相關預測,到2030年,我國氫能的年需求量將達到3000萬噸,氫能的終端產品價值將超過千億,產業鏈輻射的能力將達到萬億級別。攀枝花提出了千億清潔能源產業目標,應搶抓氫能產業發展機遇,加強與東方電氣集團和國內氫能源研究機構戰略合作,協調焦化企業焦爐煤氣資源,保證富氫尾氣供應,發展焦爐尾氣制氫-合成氨、氫能源公交、重卡示范、綜合能源加氫站,待條件具備后,發展鈦雙極板制造、氫燃料電池生產、氫燃料整車制造等產業,打造氫能示范應用城市。氫能是我市發展“飛地經濟”首選產業,在攀枝花建設氫能飛地園區,引進先進技術、資本,推動氫能產業創新突破發展,形成氫能源產業集聚區和生態圈。

  (三)釩液流電池。釩儲能是電化學儲能中最有前景的儲能應用,也是攀枝花市打造千億釩鈦產業、千億清潔能源產業的最佳組合和最優選擇。攀枝花市有著得天獨厚的釩資源和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資源優勢,依托釩液流電池全產業鏈招引,形成“釩資源+釩電池+太陽能(風能)發電”的上中下游完整產業布局。攀鋼在釩電池儲能技術領域持續研發,建立起了釩電池用釩電解液中試生產線,取得多項專利技術。下一步我市將著力引入國內外優勢研發資源,打造釩電池儲能科技創新高地,建立釩電池儲能裝備產業園區,統籌開展源網荷儲(釩電池)一體化新能源項目及工商業分布式風光儲微電網建設,建立國家級釩電池儲能推廣應用先行區,這些戰略舉措的提出,為我市發展“飛地經濟”找到了很好的切入點,釩液流電池是我市發展“飛地經濟”很好的產業選擇,同時也是我市亟需與優勢研發資源合作共建的產業。

  (四)釩鈦產業。攀枝花釩鈦資源儲量非常巨大,而鈦白粉和金屬鈦在市場更是供不應求。鈦白粉是顏料、涂料和化妝品的重要原材料,每年全世界需求量650萬噸且逐年增長;鈦金屬可用于軍工、航空航天、特殊材料等領域,2020年全世界消耗量21萬噸,中國生產11萬噸,攀枝花生產2.3萬噸;釩主要作為鋼材強化劑,也是釩液流儲能電池的重要原材料。經過多年科技攻關,釩鈦綜合利用率大幅提升,但目前我市釩鈦產業主要在產業鏈前端、價值鏈低端,以采礦、提煉和初加工為主。建設飛地園區,引進技術、資本,對于我市加強釩鈦產業科技攻關,進一步提高綜合利用率,以及產業補鏈延鏈強鏈都有積極意義。

  (五)農產品加工業。我市農業發展比較效益好,農產品資源豐富多樣且極具地方特色,但農產品產業化短板突出,農產品銷售仍然以生鮮果蔬為主,農業龍頭企業少,品牌化不足,農產品加工率和附加值低,產品銷售物流成本偏高,嚴重制約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在解決交通瓶頸、降低生產和運輸成本后,可考慮將其作為飛地園區產業選擇。

  六、攀枝花發展“飛地經濟”的思路

  攀枝花有豐富的水電、釩鈦和陽光等資源優勢,可以吸引外部資金來攀枝花投資共建“飛地經濟”園區,建設“產業轉移型”(技術、成果轉化型)飛地園區更適合攀枝花發展,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角度考慮,通過資源優勢吸引相對發達地區(如成都)來攀投資共建“飛地經濟”園區,引導稅收政策、土地指標、環境容量和要素保障向“飛地經濟”園區建設傾斜,助力攀枝花“飛地經濟”發展。

  七、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是建議把攀枝花作為“飛入地”與成都市合作共建氫能飛地產業園。成都是省委定位的“綠氫之都”,攀枝花是省委定位的“氫能應用示范城市”,從中國氫能城市布局來看,正是發展氫能源的窗口期和機遇期。攀枝花可作為“飛入地”提供優厚的條件吸引成都市飛入攀枝花,共建“飛地”氫能源生產基地園區,同時,我市仁和區享受民族地區稅收待遇,此種模式下可將園區選址于仁和區內。

  二是建議攀枝花作為“飛出地”與環成都經濟圈城市共建新材料、新能源飛地產業園。成都金堂、邛崍、眉山、德陽等市州和縣(市),其工業主要集中在產業鏈中后端,4個藏區飛地主導產業普遍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如新能源電池正負極材料、芯片用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等。近年來,我市在釩鈦新材料、新能源領域成果豐碩,且處于產業鏈前端,可與這些城市產業鏈中后端很好的結合起來。同時,環成都經濟圈的成都、德陽、眉山、綿陽等城市區位優勢突出,交通設施完備,產業基礎好,科教實力雄厚,是全國高校和科研院所最密集的經濟圈之一,在高新技術領域具有極強的綜合優勢。與這些城市合作共建飛地園區,可以更好利用“外圈”層優勢資源,以此為抓手更好的融入成渝經濟圈,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

  三是建議發展雙飛模式。即形成研發在成都、生產在攀枝花的雙向“飛地”運行模式。采用雙方共管模式,多由兩地共同出資,多尺度參與,在攀枝花和成都均建立合作“飛地”園區,雙方共同負責兩個園區的規劃、開發、管理等事務,成都形成技術研發基地(園區),攀枝花形成生產(成果轉化)基地(園區)。

  

   攀枝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