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教育和體育局對市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第51號提案答復的函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4-07-03     來源:攀枝花市教育和體育局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XXX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建議》(第51號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關于“拓展渠道,深入宣傳學習貫徹《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建議

  一是聯合全市各婦聯組織集中開展家庭教育宣傳周活動,深入學習貫徹《家庭教級育促進法》;通過主要媒體、“花城幸福家”等官微和婦聯微信矩陣,長期推送宣傳圖冊、解讀文章和家庭教育工作案例、精品課程等45期,展播家庭教育信息220余條,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受益市民3萬余人次。二是開展家庭教育公益講座。組織家庭教育講師深入村(社區)開展“共同富裕路 花城幸福家”家風家教公益講座,宣傳《家庭教育促進法》和科學家教知識,聚焦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多子女家庭教育等家長關心的問題,為家長提供指導咨詢服務,全市共開展知識講座70場次,覆蓋家長5000余人次。三是面對特殊兒童及其家庭,深入開展《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并靈活運用法治宣講、短視頻等多種形式以案釋法,擴大家庭教育宣傳的覆蓋面,提高父母及其他監護人的監護意識、監護能力和法治觀念,強化家長作為第一監護人的監護意識,促使其切實履行監護職責。

  關于“加大力度,督促家長落實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的建議

  一是打造育人“主力軍”提高家長育人素質。多部門聯合組建100個家庭講師團,培訓1000名家庭教育講師,服務萬千家庭。邀請家庭教育專家,開展校家社協同育人專題培訓,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提升家庭教育指導能力。打造七中“春暉”等家長課堂教育品牌。二是搭建育人“連心橋”。持續開展“百校千師訪萬家”活動,增進家校共識。組織書記、校長、班主任、科任教師走進家庭,持續完善關心關愛學生、解讀教育政策、指導教育方法、解答家長疑問“四到家”和家長反饋、家長訴求、家長建議“三帶回”家訪工作機制。2023 年以來,全市中小學校1.3萬余名教師開展家訪5.2萬余次,收集1.1萬條意見建議。三是人民檢察院依托家庭教育指導站,開展涉案未成年人專業家庭教育服務。1.加強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導。對于涉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未成年被害人,對其家庭教育情況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涉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實施家長勸導關愛行動,提出改進家庭教育的意見,必要時可責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2.強化失管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導。對辦案中發現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存在監護教育不當或失管失教問題,尚未導致未成年人行為偏差或遭受犯罪侵害的,提供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導和幫助。3.創新異地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導。針對異地、流動涉案未成年人家庭,采取電話教育、視頻教育、微信教育等遠程教育方式,為流動涉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開展家庭教育指導。4.依托監護督促令,為推動家庭教育注入專業法治力量。以督促監護令方式,引導涉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轉變家庭教育理念、方式,并持續加強督促監護令的規范制發和跟蹤問效,不斷提升家庭教育的“法治含金量”。四是市公安局針對有未成年人的涉案家庭建立臺賬,隨時掌握該家庭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情況,提供必要的幫助,開展關心關愛活動。市公安局按照《公安部現場執法指引》,繼續落實好反家庭暴力八項措施,依法嚴懲涉家庭暴力違法行為。全市各派出所在出警期間及時制止家庭暴力行為,并按照有關規定調查取證。對家暴情節較輕,依法不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對相關人員給予批評教育或者出具《家庭暴力告誡書》,并及時抄送居民(村民)委員會和屬地婦聯組織;對于違反告誡,繼續實施家庭暴力,告誡書抄送其所在單位。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關于“增添措施,充分發揮學校家庭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建議

  一是攀枝花市成功創建全國校家社協同育人實驗區,將“建好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寫入2024年攀枝花市政府工作報告。聯合市委宣傳部等十三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校家社協同育人工作的實施方案》,成立了市、縣(區)兩級校家社協同育人工作領導小組和指導中心,推進協同聯動,增強育人合力。市政府分管領導多次聽取專門匯報、召開協調推進會,組織13個市級部門開展專題調研,建立了“黨政領導、部門協同、學校主導、社會參與”工作機制,2024年,投入100萬元建設校家社協同育人實驗區。實施打造“主力軍”、探索“心路徑”、搭建“連心橋”、彈好“協奏曲”等“六大行動”,明確校家社協同路徑。二是攀枝花市多維協同發力建設育人生態圈。1.把牢育人“方向盤”。建好四川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遴選并宣傳思政金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力弘揚“三線精神”,組織10萬余名中小學生走進三線建設博物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鑄牢育人“穩定器”。出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8條措施,開發“i++”心理測評統,開展中小學全覆蓋心理測評,分學段編寫、推廣《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手冊》,惠及17萬余戶家庭。遴選“陽光正心”試點學校先行探索,提煉推廣優質經驗。3.打造育人“主力軍”。多部門聯合組建100個家庭講師團,培訓1000名家庭教育講師,服務萬千家庭。邀請家庭教育專家,開展校家社協同育人專題培訓,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提升家庭教育指導能力。打造七中“春暉”等家長課堂教育品牌,促進家校社協同共育。4.搭建育人“連心橋”。持續開展“百校千師訪萬家”活動,增進家校共識。組織書記、校長、班主任、科任教師走進家庭,持續完善關心關愛學生、解讀教育政策、指導教育方法、解答家長疑問“四到家”和家長反饋、家長訴求、家長建議“三帶回”家訪工作機制。2023年以來,全市中小學校1.3萬余名教師開展家訪5.2萬余次,收集1.1萬條意見建議。5.織密育人“聯動網”。聯合公安等部門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行動,凈化育人環境。聯合衛生部門暢通轉介診療機制,明確具體舉措。建立家長學校,健全社區家長學校工作機制。聯合舉辦“樹清廉家風建最家”“家教示范微課賽”等活動,弘揚優良家風,傳播科學家教。6.提供育人“加油站”。舉辦“花城家長慧”線上線下家庭教育系列講座,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2023年以來,家庭教育公益講座服務惠及家長30余萬人次。發揮學校主導作用,實現家長學校100%覆蓋,聚焦心理健康、科學育兒等主題,開設家長課堂400余場次。

  關于“強化監管,培育規范有序的家庭教育消費市場”的建議

  市教育和體育局聯合市場監管、民政等部門不定期對家教企業和社會組織等進行摸底排查、精準調研,強化宣傳引導和指導服務,推動家庭教育行業自律及健康發展。對于家庭教育從業機構準入不是我們基層教育部門能夠批復建立的。目前,我們教體只能是動員組織教育系統和社會力量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家庭教育的論述精神和“家庭教育法”“家庭教育大綱”“十三部門健全協同育人機制”等文件精神開展家庭教育工作。

  關于“注重激勵,提升家庭教育工作隊伍專業化水平”的建議

  根據《攀枝花市教育和體育局  攀枝花市婦聯關于成立攀枝花市家庭教育講師團的通知》精神,廣泛吸納熱心家庭教育公益事業的家長、教師、兒童工作者、衛生保健人員、“五老”人員、專業社工、大學生等組成志愿者隊伍,成立家庭教育講師團,為家庭教育活動提供指導。

  一是全領域“公開遴選”,組建“百”個講師團。聯合市公安局、市衛健委、市婦聯等13部門,通過公開征集、個人自薦、組織推薦和定向邀約等方式,從優秀校長、教師、公安、醫生、律師、心理咨詢師、婚姻家庭指導師等10余類群體中擇優選聘1200余名講師,組建100個校家社協同育人講師團。二是全方位“精準錘煉”,培育“千”名講師。成立攀枝花市校家社協同育人工作領導小組和教師指導中心,邀請9名全國知名家庭教育專家對全市中小學校德育干部、班主任1600余人次進行校家社協同育人專題培訓,組織350余名大中小學思政教師赴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開展黨性教育,組織800余名講師團成員開展“線上”“線下”集體備課、《攀枝花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手冊》(學校篇)(家長篇)使用培訓等,全方位錘煉校家社協同育人講師隊伍。三是全覆蓋“送課上門”,服務“萬”個家庭。探索編制“課程菜單”點課、實地家訪送課、線上平臺推課、微信直播授課等形式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知識,6月,組織千名教師通過“百校千師訪萬家”送課上門1300余節,形成了以市七中“春暉課堂”、市外國語學校彩“織心課堂”等為代表的家長課堂教育品牌,服務3.2萬個家庭。

  關于“健全機制,完善全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建議

  一是攀枝花市成功創建全國校家社協同育人實驗區,將“建好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寫入2024年攀枝花市政府工作報告。聯合市委宣傳部等十三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校家社協同育人工作的實施方案》,成立了市、縣(區)兩級校家社協同育人工作領導小組和指導中心,推進協同聯動,增強育人合力。市政府分管領導多次聽取專門匯報、召開協調推進會,組織13個市級部門開展專題調研,建立了“黨政領導、部門協同、學校主導、社會參與”工作機制,2024年,投入100萬元建設校家社協同育人實驗區。實施打造“主力軍”、探索“心路徑”、搭建“連心橋”、彈好“協奏曲”等“六大行動”,明確校家社協同路徑。二是貫徹落實好家庭教育規劃。市婦聯聯合市教育和體育局、中共市委宣傳部等12個部門制發《攀枝花市于關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明確6項重點任務和21條具體策略措施,聚焦家長關心、社會關切等重難熱點問題,把構建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確立為今后一個時期家庭教育發展的根本目標,推動“十四五”時期家庭教育高質量發展。三是持續建設好“花城幸福家”。通過市政府聯系群團工作會制度,積極聯合市直機關工委、市教育和體育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關工委等部門創新建設“花城幸福家”,整合婦女之家、兒童之家、花城聯姐工作室、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等陣地功能,結合“12338”婦兒家庭綜合服務熱線,為有需求的婦女兒童及家庭提供婚戀引導、婚姻輔導、家教指導、矛盾化解、普法維權、心理關愛等個性化服務。目前,已為150余名來訪者提供服務,成效斐然、深受好評。四是市民政局組織基層力量對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基本情況進行全面排查,重點了解登記兒童居住地、父母職業、監護及生活等基本情況。逐級建立兒童信息臺賬,并指導簽訂農村留守兒童《委托監護責任確認書》,督促監護人落實家庭教育主體責任,防止脫管漏管。同時按照《四川省困境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結對幫扶工作方案》的相關部署,市民政局對全市幫扶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各縣(區)民政局結合本地工作實際,及時出臺《困境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結對幫扶工作方案》,組織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常態化開展巡查巡訪工作,做到對象準、底數清。同時,在走訪過程中對監護人開展家庭教育指導。

  感謝您對我市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關心和支持。

  攀枝花市教育和體育局

  2024年7月3日

審核: 何強   責任編輯: 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