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對市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第39號提案答復的函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4-07-26 來源:攀枝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XXXX:
貴單位提出的《關于推進我市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建設的建議》(第39號提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強基層醫院人才貯備與培養”的建議
(一)基層衛生職稱評審情況。一是不斷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開設情況設置評審專業,單獨設立申報評審標準,向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傾斜。市委、市政府對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工作進行專題部署,對基層一線職稱政策傾斜力度,在教育、衛生、農業、工程等系列建立完善‘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基層專業技術職稱制度,所評職稱在基層有效。基層事業單位‘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實行總量控制,不占各單位專業技術中高級結構比例。二是合理設置職稱評價標準。對艱苦邊遠地區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在基層衛生高級職稱評審時,按照艱苦邊遠地區類別予以傾斜,同時,對在縣級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單獨設置‘基層衛生中級職稱’和‘基層衛生高級職稱’,實行‘定向評價、定向使用’;落實“凡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的醫師、護師,可提前一年參加全科醫學、社區護理專業中級職稱考試”等政策;“本科及以上學歷、經全科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并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的,可直接參加全科醫學專業中級職稱考試,考試通過的直接聘任中級職稱”一系列向基層醫療機構傾斜的政策。三是單獨設立基層衛生高級職稱評審組。重點評價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要求執業醫師申報副主任醫師職稱評審時,應當有累計一年以上在縣級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對口支援工作經歷,2023年,我市已組建基層衛生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已開展首次基層衛生高級職稱評審工作。
(二)崗位聘用情況。一是推動崗編適度分離,將編制放在縣級部門,讓人才下派鄉鎮,實現人才向基層流動。二是支持規模小、人員數量少、分布較分散的事業單位集中設置崗位。三是對在鄉鎮衛生院同一等級專業技術崗位聘用累計滿10年及以上的,首次競聘本單位同一職務層級內部上一等級專業技術崗位時,可不受本層級最高等級、崗位數額限制;對在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崗位累計工作滿30年及以上的,可不受本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申報上一級職稱,通過評審后首次可受聘相應層級最低等級專業技術崗位。
(三)對基層衛生人員的培訓和多地點執業情況。一是常態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規范化進修。基層臨床醫師可由所在單位選送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可報名到上級醫療機構參加規范化進修,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術水平。二是持續開展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傳幫帶”工程。2024年,從市級醫療衛生機構選派了50名醫務人員到縣級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幫扶工作,依托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各縣區基層醫療機構與牽頭醫院之間均建立了長期免費培訓機制。在開展多地點執業的基礎上,市衛生健康委聯合發改、人社等5部門印發《攀枝花市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工作方案》,明確在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內專業技術人員多點執業無需辦理執業地點變更和執業機構備案。目前,全市已網格化布局醫療集團4個,累計下沉管理、技術骨干60余人,設立專家工作室17個、延伸門診及共管病區41個,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二、關于“完善落實相關制度”的建議
落實醫保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傾斜政策,以政策引導更多患者到基層醫療機構首診等方面,市醫保局給予顯著傾斜,具體體現在住院報銷起付線和報銷比例兩個方面。在起付線方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的起付線最低,為100元,讓居民在享受基本醫療服務時能很快進入報銷階段。在報銷比例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的報銷比例最高,為95%。
三、關于“發揮特色,錯位發展”的建議
積極推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一是“雙循環”推動設備下沉。探索醫療設備牽頭醫院與成員醫院上下循環、成員醫院之間左右循環的雙循環調配機制,推動集團內設備共享,目前,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等醫療集團已實現集團內救護車輛、康復等醫療設備統籌使用,有效解決了協作醫院非急救轉運服務資源短缺和設備供需不平衡問題。二是“三結合”加快技術下沉。推動“專家工作室+共管病房+健康直通車”三結合,以技術下沉帶動患者回流,建成基層專家工作室17個、延伸門診及共管病區41個,建立專家基層特約通道,實現便捷就醫,今年1—5月,基層醫療機構就診量同比增長15.62%,集團上下轉診同比增長97.34%。三是“零距離”實現服務下沉。設立統一消毒供應、檢驗檢測、遠程影像、心電、病理、會診“六大”中心,建立“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服務模式,今年以來,已向基層免費提供遠程影像4482例、遠程心電5110例、消毒供應物品1866件,遠程會診服務同比增長111.90%。
四、關于“建立信息互聯平臺”的建議
一是在全市網格化布局4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3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充分發揮牽頭醫院信息化技術優勢,搭建醫療集團內部業務協作和遠程醫療服務網絡,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建成區域遠程影像、心電會診中心8個。二是加強縣域內醫療機構信息互通。東區通過建設基層云平臺,實現了醫療線上服務能力拓展和轄區醫療數據匯集;西區、仁和區通過省基層醫療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基層機構看病就醫和醫保結算;米易縣和鹽邊縣通過搭建縣域醫共體信息平臺,促進了縣、鄉、村一體化管理,建立影像、心電、檢驗、病理、消毒供應、遠程會診、雙向轉診和遠程教育等功能應用,提高了縣域醫療衛生服務的整體效能。
五、關于“改變群眾就醫習慣”的建議
近年來,市醫保、衛生部門通過微信公眾號、宣傳欄、入戶隨訪時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對“在基層就醫門檻費低、報銷比例高等分級診療的好處”等內容加強了宣傳。
攀枝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4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