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對市政協十屆三次會議33號提案答復的函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4-07-30 來源: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XXX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政府扶持推動全市芒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關于“進一步出臺政策、完善機制”的建議
一是突出頂層設計,規劃引領產業發展。1996年,原農業部部長何康、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良恕、中國熱帶科學院院長黃宗道等一批專家對攀枝花進行了多次考察后向國家計委提出《在攀西地區建設10萬畝一流的優質芒果商品生產基地的建議》,初步確定了芒果作為攀枝花農業發展的重點產業。自“十五規劃”開始,市委、市政府加大了晚熟芒果生產技術研究、培訓、推廣、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全市每五年的計劃(規劃)都將芒果產業作為特色農業產業納入規劃,在人員、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傾斜。2017年出臺《攀枝花市中國特色農產品(芒果)優勢區創建工作方案》,成立優勢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開展晚熟芒果優勢區創建工作。為打造全國最晚熟芒果優勢區,先后出臺了《關于印發攀枝花市政策性芒果價格指數保險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攀枝花芒果標準化發展規劃綱要》等配套政策,支持芒果產業特色優勢區建設?!杜手ㄊ?ldquo;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對芒果產業發展目標、產業布局、重點建設內容作了統籌規劃,重點開展基礎配套建設,良繁體系建設,強化采后商品化處理、開展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全面提升水果全產業鏈和三產融合發展。通過多年的持續發力,現全市已建成全國緯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的芒果產區,芒果種植面積約103萬畝,投產面積75萬畝,2023年產量58.18萬噸,占全國芒果種植面積的25%、位列全國芒果產區第三,占全國晚熟芒果產區的60%、位列全國晚熟芒果產區第一。2016年建成首家芒果國家級農產品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2017年成為國家首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21年2月,仁和區芒果現代農業園被評為省五星級園區;2023年2月,鹽邊縣芒果現代農業園被評為省三星級園區。
二是完善機制,強化產業扶持和品牌培育。2021年,由市農業農村局牽頭,聯合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國投集團等多個部門制訂了《“攀果”品牌打造九個一行動方案》,對特色水果品牌打造提出了九條建設措施,涵蓋核心企業培育、良繁中心建設、產業鏈條完善、果源基地認定、追溯體系搭建、推廣體系構建、市場渠道建立、果業聯盟組建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等9個方面,實現攀果標準化、品牌化、數字化。按照方案,市國投集團已組建了以“攀果”品牌運行為主責主業的攀枝花攀果發展有限公司,建成了“陌農幫”芒果產業大數據中心;已確定了2個芒果良種繁育中心,認定“攀果”優質果源基地2.5萬畝,新建“攀果”社會化服務機構12家,開展“攀果”商標注冊,完成“攀果”LOGO和包裝盒設計。通過實施品牌戰略,打造特色農業“一品牌兩中心”,組建攀果產業發展聯盟,構建新媒體宣傳矩陣,在微博、小紅書、抖音視頻推介等形式逐步擴大品牌影響力;用好傳統媒體渠道,在中央電視臺每日農經、農廣天地、消費主張、走遍中國和省電視臺“金字招牌”等欄目先后對攀枝花芒果進行宣傳報道。舉辦攀枝花芒果深加工產業研討暨項目企業對接會,赴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召開大型現場芒果推介會等行業盛會,參與大運會、熱博會、西博會、農博會、英雄聯盟城市爭霸賽等熱點或重大活動布展,提升品牌知曉度。“攀枝花芒果”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GAP認證,并注冊成為國際商標,獲得“全國消費者最喜愛的100個區域公用品牌”和“全國百強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中歐地標互認協定名單;2022年,被評為“四川十大美食地標”;2023年,入選全國“土特產”推介名單,“攀果”被農業農村廳納入“川果”系列品牌打造。2023年,攀枝花芒果單品寄遞量2934萬件,被國家郵政局評為“2023年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連續 6年入選全國“金牌榜”。2023年12月,市農業農村局印發了《“攀果”區域公用品牌授權使用管理辦法》。為加大對假冒攀枝花芒果行為的“打假”執法力度,2023年,市法院、市檢察院、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等9部門印發了《加強“攀枝花芒果”等地理標志產品法律保護的行動方案》。針對已發現的“悲情營銷”銷售攀枝花芒果的行為,聯合市市場監管局、市委網信辦、市商務局向各大電商平臺發送通達函,敦促平臺對違規直播間進行封號處理,2023年封號違規直播間25家。2024年4月3日,西區法院審理一起冒充攀枝花芒果的案件,有效維護了攀枝花芒果品牌的聲譽。
關于“加強宣傳,轉變觀念”的建議
一是成立“攀果”產業發展聯盟,聚力芒果產業發展。2023年由市農業農村局牽頭,攀枝花市農林科學院、中國郵政攀枝花分公司、中國電信攀枝花分公司、攀果公司、中國人壽保險攀枝花分公司、攀枝花銳華農業有限公司等單位發起成立“攀果”產業發展聯盟,吸納行業內從事攀果生產、種植、加工、銷售及產業配套服務的產業主體41家,制訂《攀果產業發展聯盟章程》《攀果產業發展聯盟成員公約》,凝集產業人才,團結產業上中下游從業主,形成聚力,共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市38個農業鄉鎮中有34個鄉鎮有芒果種植,其中仁和區的大龍潭鄉、太平鄉、福田鎮和前進鎮,鹽邊縣的桐子林鎮、紅格鎮和紅果鄉,米易縣的草場鎮、白坡鄉、得石鎮、丙谷鎮,東區的銀江鎮,西區的格里坪鎮等鄉鎮的芒果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形成了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態勢。
二是打造水果產業共富聯合體,帶動農戶整體發展。建設1聯盟1品牌3聯合體3特色村,即壯大攀果產業發展聯盟,打造攀果區域公用品牌,建設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家庭農場聯合體(聯盟)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3類聯合體,建設3個特色水果產業致富樣板村。以“攀果”產業發展聯盟為依托,進一步完善聯農帶農機制,通過“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作業、統一儲運、統一銷售”,形成從種植到銷售的全產業鏈閉環,實現水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關于“以科技支撐,加快芒果產業發展步伐”的建議
一是開展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提升科技發展水平。加大標準化基地建設力度,推進老舊果園改造和品種更新換代,建設水肥一體化系統,實施果園宜機化改造、果園土壤改良、推廣綠色防控及生態種植技術等,提升基地標準化和質量效益水平。建成國家級熱帶作物標準化生產示范園15個,其中芒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10個,占全國芒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的25.6%,位列全國主產市的第二。2023年攀枝花晚熟芒果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上榜第一批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化示范基地(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創建單位名單。通過示范帶動極大的提升了全市芒果產業發展水平。
二是開展技術培訓,提高廣大果農科技素質。攀枝花市先后與中國熱科院、中國農科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四川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以“科研院校”為技術支撐,提供良種、培訓人才、派遣科技副縣(區)長,委派專家上門指導等一攬子合作內容。院地合作是促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服務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的橋梁紐帶,是充分調動科研單位和地方政府積極性,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有效途徑。自1997 年以來,中國熱科院連續選派10批23人次到攀枝花市掛任科技副縣(區)長,5批次12名專家擔任攀枝花市政府顧問、特聘專家,每年上百人次科技專家深入攀枝花市各縣區、鄉村基層開展科技服務,摸索和創建科技推廣“攀枝花模式”,培訓基層農技人員及果農約5萬余人次,打造了一支農民科技服務隊,培養了一批新型職業農民,為攀枝花市芒果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智力支持。同時成立國有控股攀果農業公司,專門開拓芒果產業數字化業務。開發了“陌農幫”產業大數據平臺,通過農戶端小程序,實現基地物聯網監測、病蟲情預警、生產技術指導、病害智能識別、農藥復配、在線綜合配方銷售、產品溯源等多種功能。自平臺搭建運營以來,農戶端注冊農戶達6200余戶,累計提供生產基礎服務達30余萬人次,提升農戶生產技術水平。
三是大力開發建設示范基地,帶動、輻射周邊群眾。以攀枝花市德益果品開發有限公司為依托單位,組建省級科普基地“攀枝花市仁和農業科技園區”。該基地目前已建成攀枝花市優質晚熟芒果標準化科技示范基地2000畝,并建設了100畝的二級母本示范推廣園,基地通過新品種引進改良、配方施肥、適時修剪、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措施。芒果的產量和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最高畝產達2000余公斤,產值達12000元,部分果樹每株達100 多公斤、產值1000多元,商品率達90%以上,在全市取得較好的示范作用。以攀枝花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為依托單位,組建省級科普基地“攀枝花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示范中心及亞熱帶植物標本園”。該基地建有芒果科技示范園80畝,保存有芒果種質資源180份,展示適宜攀枝花種植的早、中、晚熟優良芒果品種8個,其他芒果品種100個以上,可以展示芒果標準化建園、標準化種植、標準化整形修剪、水肥一體化、果實套袋、病蟲害 綠色防控、采收等先進技術以及農機與農具裝備、循環農業、智慧農業等現代農業要素。該基地每年承辦“高素質農民培訓班”、“基層農技員培訓班”等特色培訓班,對村農技員和廣大農戶進行科普宣傳,接待農技員100人次,農民720人次。通過“科普活動月”“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活動日”等科普活動,積極開展送科技下鄉服務,年均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153期,培訓7500余人次,發放資料8800余份(冊),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面積35萬余畝。
四是組建科技特派團。我市現有5個科技特派團,其中3個為農業區縣科技特派團,已實現區縣科技特派員全覆蓋??萍继嘏蓤F由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53名專業技術人員組建,承擔了全市5個科技特派團的科技下鄉與技術培訓服務。主要涵蓋了我市農業主要農業產業(林產業干果、特色水果、高山蔬菜、特色花卉、畜牧養殖、林下中藥材、病蟲害防治、節水灌溉等設施園藝類)種類,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農業培訓服務體系和穩定的技術隊伍。2023年共派出科技特派員393人次,開展培訓74次,技術指導760人次,技術服務530次,提供技術咨詢與服務1817次,解決技術難題434個,推廣新品種與新技術50個。
四、關于“培育龍頭企業,提升芒果綜合競爭力”的建議
通過招引培扶,大力提升產業組織化、專業化程度,建立健全聯農帶農益農機制。2023年,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81家,比2022年增加6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27家;農民合作社1427個,其中省級以上示范社103個;家庭農場6635家,其中省級示范農場80家、比2022年增加12家,帶動全市14萬人從事特色水果生產。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銳華公司自建芒果品種園100畝,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合作開展芒果品種雜交育種,獲得17個芒果新品種權,成為國內獲得芒果新品種權最多的民營企業,為優化芒果種植結構儲備了大批品種。田野創新農業科技公司、攀香源等一批規模化精深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超6萬噸,開發出芒果干、芒果原漿等產品,產品附加值得到大幅提升,大大延升了芒果產業鏈條,提升了芒果產業價值鏈。
五、關于“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的建議
一是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推動產業發展。近三年來,全市各級財政投入產業發展資金10.84 億元,重點支持芒果等特色產業發展,其中:中央和省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支持產業發展的比例分別不低 60%和50%。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大力支持攀枝花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技術力量,建設攀西芒果良種繁育中心,完善良種繁育體系。開展芒果種質資源創新、優良品種選育推廣、關鍵技術模式創新集成等芒果全產業鏈科技創新,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推動攀枝花現代農業種業健康發展。
二是發揮農業保險兜底作用,確保產業可持續發展。在全市試點推行“政-銀-保-擔”共同發力的“三端四險”(生產端自然災害險、銷售端價格險和質量險、物流端運時不達險)模式,2023年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實現10560萬元,同比增長13%,涉保農戶達14萬戶次。搭建百果園、永輝等集團公司與本地農業新型主體合作平臺,推行“預付+倉儲”模式,實現了“攀果”套期保值,有效解決農業產業風險大、訂單產品得不到保障的問題。今后將逐步提高芒果特色農業保險覆蓋面,開發如芒果價格保險等地方特色農業保險品種,2024年實現保險擴面10%以上。同時通過績效評價、綜合考核等方式促進各縣(區)和各保險機構改進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水平,增強農戶對保險工作的滿意度。
感謝您對攀枝花市農業產業的關心與支持。下一步,我們將持續開展“攀果”九個一行動,建設攀西晚熟芒果產業集群,積極爭取省上支持,申報國家級產業集群,同時努力爭取申報國家現代化農業園區,打造“攀果”共富體,推動攀枝花芒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