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對市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第119號提案答復的函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4-07-30     來源: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XXX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近郊美麗鄉村建設的建議》(第119號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給予農業縣(區)政策和資金支持”的建議

 ?。ㄒ唬┤修r業農村部門結合攀枝花市共富區建設,穩步實施和諧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一是分類推進村莊建設。堅持市域統籌、頂層謀劃、試點先行、多措并舉、多元參與的原則,針對濱江(河)、近郊、腹地遠郊等不同類型鄉村,根據不同村莊的發展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等,將全市村莊分為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四種類型,分類推進村莊建設。二是整體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到2023年實現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5 %,全域覆蓋建公廁。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原則上每個鄉(鎮)至少建設一座轉運站,科學確定垃圾處置模式。加強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強各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鎮政府駐地建成區宜采用集中污水處理模式,管網建設受地形條件限制的鎮,可結合實際情況,采用相對集中污水處理模式。城市周邊鄉鎮生活污水納入城市污水管網,集中統一理。提升村容村貌,全域推進綠色村莊建設。打造村莊“綠色長廊”、“濱水風光帶”。因地制宜培育林果摘、森林康養、鄉村民宿等鄉村旅游休閑觀光項目。三是完善村莊公共基礎設施。實施農村公路 “六大工程”(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窄路面拓寬工程、縣道升級改造工程、生命安全防護工程、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工程、旅游資源路工程)建設。強化農村穩定供水保障,提高集中供水站供水保障能力。四是建設農村現代能源體系。加強農村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主要開展獨立電源加儲能配微電網建設,同時推進農村地區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利用。引導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鋪設安裝戶用光伏、生物天然氣和循環農業示范工程。五是建設數字鄉村,推進“智慧廣電 ”網絡鄉村全覆蓋。

  (二)制定并實施“攀枝花市全域整治行動方案”。用 8 年時間(2023—2030 年),對全市 230 個行政村進行全域整治。先用 3 年時間(2023—2025 年),建設 100個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轉變、農村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鄉村治理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的和美村莊首批村。到 2030 年,全市 230 個村全部建成美麗、安居、善治、便捷的和美村莊,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東區銀江鎮阿署達村、西區格里坪鎮莊上村已經列入首批和美村莊建設村,2024年6月將進行驗收,若通過驗收,每個村將得到市級財政獎補資金100萬元,同時要求區級財政配套獎補100萬元。全域整治工作已列入各級黨委、政府年度目標考核任務。

  二、關于“整合項目資源”的建議

  由于東區銀江鎮、西區格里坪鎮在規劃中已不屬于農業鄉鎮,難以單獨申請較大的農業相關項目,但在普惠的政策項目農業農村部門仍然堅持覆蓋,如農村“廁所革命”、農民種糧補貼等。

  農業農村部門2019—2023年投入農村“廁所革命”建設資金2.06億元,其中:省級資金6000多萬元,市縣投入4000多萬元,農民自籌9000多萬元。東區、西區農村廁所改造已基本完成。要求各級農業部門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納入年度專項預算,同時積極整合農業農村項目投入資金,確保每年用于美麗鄉村的建設資金按5%的比例增長。

  三、關于“給予資金鼓勵東區、西區發展區域性優勢農產品特色品牌”的建議

  攀枝花依托獨特的南亞熱帶立體氣候資源優勢,按照“農業精、農民富、農村美”的要求,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目前,已成為全國立體農業示范點、全國重要的“南菜北調”基地、臺灣農民創業園、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中國特色農產品(芒果)優勢區。成為全國“緯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的芒果主產區。創新“康養+農業”發展模式,緊緊圍繞“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村舍變旅舍”,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成休閑農業景區17個、產業基地景區16個。

  東區銀江鎮、西區格里坪鎮屬于城市近郊,發展上規模的特色農產品產業有一定的難度,但在發展農事體驗、農家樂等鄉村旅游的潛力較大。農業農村部門將積極支持相關鄉村特色品牌建設,盡量整合相近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東西區近郊農業特色品牌。

  感謝您對我市近郊美麗鄉村建設的建議,歡迎對農業農村工作持續關注。

  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

  2024年7月30日

審核: 何強   責任編輯: 劉光明